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514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514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放心。”

    岗村眯了眯眼睛:

    “我们一定会确保蝗军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抵达西线后,我们会勇敢的作战,听从指挥。”

    两人虽然是驻次大陆的指挥官,但要向直接让部队去西线作战,并投降美国人,不会引发混乱,还需要做一些准备。

    清除那些死硬分子。

    至于部队被当做炮灰,这和他们两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

    岗村继续说道:

    “我建议,贵国将天蝗营救出来,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兵力,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部队战斗力。”

    既然投诚了,那么就要最大程度展现自身价值。

    岗村宁次很清楚,指挥权他是不可能了,美国老哪怕再蠢,也不可能让一个前敌人获得指挥权。他肯定是一个指挥傀儡,只负责传达命令。

    所以,岗村就从另外一些地方发力。

    美国人要炮灰,但炮灰和炮灰也是有区别的。

    劣质的炮灰,就像当初的皇协军大部分,只能凑个人数,有时候甚至会帮倒忙,优质的炮灰,能独当一面,大受重视。

    蝗军必然是优质炮灰。

    听到这一句,前来的美国老眼睛一亮,明显心动了。

    这群小矮子的战斗力,在太平洋岛屿上他们有深刻体会,意志之坚韧,那盯着火力悍不畏死的自杀式冲锋,属实罕见,美国大兵自愧不如。

    如果这群小矮子装备美利坚的武器,在美利坚将军的指挥下,还能保持那种悍不畏死的劲头,想必,能给德国人造成很大麻烦,西线也能减少很多牺牲。

    “我会向国内转告的。”

    这位美国情报人员明显不知道自家高层的计划。

    这也正常,潜艇投运天蝗,是美国老的秘密计划,在得手前,知道的人不会太多。

    会面结束,岗村明显非常开心,但山本虽然表面在笑,心里却是忧心忡忡。

    李云龙绝对不会让他们顺利的投降美国老?

    那么。

    他会怎么做呢?

    山本结合之前的经验,放弃了现有的逻辑体系,发散思维,试图推测出李云龙的想法。

    ······

    “不少技术人员要求回国?”

    平安县,赵刚收到了一份不太好的消息。

    一部分来自国外的技术人员,要求离开根据地,回到美国,并且非常急迫。

    “对。”

    汇报的干事说道:

    “大部分都是在美国有家属的人,是因为美国人加强了对国外移民的间谍甄别,而且降低了入籍门槛,只需要在美国居住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以入籍。”

    “有意思。”

    赵刚眯了眯眼睛。

    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美国人的反击。

    “想回去的,立刻安排运输机送回去。”

    赵刚挥了挥手。

    干事离开后,赵刚立刻将这件事抛开,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目前的工作上。

    在全面封锁鬼子本土之后,陈老板给了五百位大师傅的名额,他现在要做的事,是根据目前情况,选择这五百位大师傅的专业。

    快速扩张,就会造成人员素质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自己部队培训出来的人才,也有不少垃圾,何况外来的。

    人本身就是鱼龙混杂。

    根据地能在如此高速发展而不出现大问题,没有因为鱼龙混杂而出现混乱,运行规则和制度反而越来越好,核心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大师傅。

    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

    另一边。

    “美国老要派一支舰队进攻日本本土?”

    李云龙收到了这样一份报告。

    “对。”

    “他们要求我们让他们通过关岛附近海域。”

    汇报的参谋说道:

    “美国说是日本已经有投降的念头,要联合我军对日本发起进攻,最快速度逼迫日本投降,结束战争。”

    “呵。”

    李云龙冷笑一声:

    “声东击西?”

    稍微思索,李云龙就猜测出了美国人的目的。

    在前不久的会议中,根据近期局势动态,很简单就能推测出来,美国人想要日本来作为桥头堡和自家争夺西太平洋,当下美国人鞭长莫及,也腾不出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鬼子天蝗。

    老鬼子天蝗对鬼子号召力还是很强的。

    军舰进不来,飞机没有机场,航程也不过,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潜艇。

    “哼。”

    李云龙阴森一笑:

    “通知黄全和王根生,可以开始巡逻了,一旦发现潜艇,直接击沉。”

    猜到了美国人的招数,他们会不准备?



    三十二章 跟踪

    

太平洋。

    今日,在这个五月的时节,这片世界上最大的大洋风和日丽,风平浪静,就像当年麦哲伦航行时候一样。

    一艘舰船高速驶过,舰首激起滚滚波浪。

    “目前航行速度是二十七点五节,也就是五十公里每小时。”

    舰桥内,航海员正在给魏和尚汇报航行情况:

    “如果途中不发生意外,遇到巨大风暴或者恶劣海况,预计十天后,也就是五月二十七号抵达预定目的地,佩拉斯湾。”

    没本钱就别想做生意,这种真正的博弈,李大团长深知硬实力才是本钱,所以他下血本,消耗了不少鬼子。为这次任务兑换了不少好东西。

    定制远洋高速运输舰。

    满载排水辆一万四千五百吨,除了一台柴油机外,主要装备四台以l1500燃气轮机为原型改造而来的燃气轮机为动力,每台可稳定爆发两万马力,合计八万马力,加上全套辅助系统,其体积也仅仅是同马力蒸汽轮机的五分之一不到,加上舰体优化,降低阻力,超大载油量,使得这艘高速运输舰能以二十七点五节的时速航行近一万七千海里。

    为了隐蔽,自然,雷达,声呐也装备齐全。

    “嗯。”

    和尚点点头。

    根据情报,那群卖给小鬼子战略物资的黑心商人,目标会在十五天后,也就是六月初前往佩拉斯湾游玩,包了一艘万吨游轮,带着美女模特,享受美好生活。

    当然,还有保镖。

    人高马大的肌肉保镖。

    “哼哼。”

    魏和尚心里冷哼一声。

    如果这群人当初没有和鬼子做生意,卖给鬼子战略物资,支持鬼子战争,那么说不定能好好的享受生活,让他都羡慕。

    但现在。

    他们必须付出代价。

    哪怕这群人只是中间商,背后是美国政府。

    和尚捏了捏拳头,咔嚓作响。

    经历一年的训练,和尚自认为实力大增,实际测试也确实如此,力量和技巧都提升了不少,能同时和几个队员徒手对决而且打赢。

    于是一个月前,他再次挑战陈老板的手下,当然,目标不是打赢,而是接一招。

    然后。

    当天的午觉他睡觉很充足。

    情报中说,那群人请的保镖都是人高马大的壮汉,平均身高二米一以上,肌肉发达的肌肉硬汉,领头的一人据说硬拉力量近半吨。

    他倒要试一试,这群所谓的肌肉硬汉,和陈老板的手下差距有多大。

    和尚内心战意炽烈。

    另一边。

    甲板上,一群特战队员一窝蜂的从会议舱室中跑出来,如释重负。

    “他娘的。”

    一个队员骂骂咧咧:

    “劳资恨不得消灭发明英语的人,这他娘的鬼记得这些扭扭曲曲的东西。”

    “就是。”

    顿时有人赞同:

    “咱们得把美国人,英国人都打垮,免得今后世界上全是英文,让他们都学习汉字,口语考试就考同音字和绕口令。”

    一群人集体赞同,纷纷点赞。

    显然,刚才的英语学习,让这群铁打的汉子十分头疼。

    “今天天气不错哎。”

    学习成绩不错的副队长自然插不进这个话题,毕竟他可是全队里面,除了队长外,学习最强的人,于是果断转移了话题。

    “对哦。”

    其余人抬头看去,纷纷眼睛亮起。

    今天风平浪静。

    然后,这群人齐齐调转目光,看向舰尾最后面的平整甲板,在哪里,一架飞机被牢牢固定在甲板上,虽然有防水布覆盖,但一眼就能看出,这架飞机造型一定非常古怪。

    和现有飞机完全不同。

    这便是李云龙为这次任务而准备的新式装备。

    直升机。

    也是下血本兑换的好货,因为性能先进,耗费了相当多的鬼子。

    其原型是美国海军64年服役的ch46海骑士原型,加强了可靠性和发动机动力,飞行性能略微超出,电子性能差不多。

    任务需要两架,但配备了三架,其中两架在舰尾机库,一架停在甲板上。

    因为怪异的体积,被戏称为飞行骆驼,编号直2。

    然后。

    还兑换了一架休伊,用以训练,也被停放在尾部的大甲板上,因为体积原因,被直2挡住,其编号是直1。

    此时,这群老油条们目光是齐齐看向的是直一这架飞机,毕竟,如果飞直2的话,指不定会被队长拉去对练,这可比全负重越野长跑还痛苦。

    但直一队长就管的不是那么严格了,毕竟这玩意主要是用来训练他们驾驶技能的。

    至于汽艇,虽然随便玩,但此时运输舰以二十七点五节的速度前进,汽艇也救三十四节,不好玩。直升机就不同了,哪怕是直一飞行速度也有一百多节,去附近岛屿玩一玩,训练一下机降登陆作战,然后追上运输船都轻轻松松。

    而且。

    天上风景也更加不错,这个天气,在天上也是一种享受。

    “老规矩,一个一个来。”

    副队长带头进入机舱,他是驾驶员,有几个人则是顺势解开固定绳索,然后直接翻身上飞机。

    一分钟后。

    随着螺旋桨转动,一架直升机载着七个队员飞上天空。

    ······

    那霸。

    机场。

    “起飞。”

    四架以四发运输机为原型改装而来的反潜机依次从那霸机场起飞,一路飞向关岛。

    虽然载具是现有的,但这四架反潜机依旧是李云龙耗费了大量鬼子兑换出来的东西,和预警机一样,这些东西因为大量先进电子设备,都是没办法大量兑换的。

    不过也没有多少影响,这些也不需要大量装备。

    至于直升机,直一和直二都没有多少先进的电子设备,主要是发动机技术,这个完全共享飞机吨位,要多少有多少。

    目前没有装备,主要是没有需求,以及没有那么多飞行员。

    新式反潜机直接命名为反潜1000。

    其装备反潜雷达,根据海况不同,能发现方圆几十公里内的通气管和潜望镜,还有磁探测器,飘浮声呐设备等,不过因为体积和电子技术的限制,毕竟是七十年代早起的东西,声呐浮标可靠性远不如舰船装备的,一般不使用。

    另外,还装备废气探测仪。

    当前的潜艇,都是铅酸电池,纯电续航能力短,需要定期上浮启动柴油发电机充电,再加上当前的燃油以及发动机技术,废气含量超标。

    而探测仪能探测到三到五个小时内,潜艇柴油机发出的废气。

    “要是发现潜艇怎么办?”

    飞机中,有人忍不住问道。

    因为开始对港口轰炸,加上详细的情报,除去了打算缴获的联合舰队残余舰队位置外,鬼子的潜艇都被一扫而空,根本没有几艘了。

    至于啥玩意决死战术。

    有钻地弹,有情报,地下工厂都炸平了七八成了,炸弹都快生产不出来了,决死个屁。

    “不管悬挂什么国旗,只要上级没有命令,不警告,直接击沉。”

    为首的机长语气森冷。

    ······

    另一边。

    关岛。

    港口处。

    十五艘反潜护卫舰齐聚港口,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可换装的设计,使得部队淘汰鱼雷艇之后,服役的途护卫舰功能多样,既能装备鱼雷,也能布置水雷,还能排雷,自然,也能装备深水炸弹反潜。

    声呐和雷达一样,都是标准配备,而且性能还不错,是大功率主动声呐。

    “不管悬挂什么国旗,只要上级没有命令,不警告,直接击沉。”

    出发前,王根生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

    一天后。

    二号反潜机。

    “尾气检测异常。”

    执勤观察员看着界面上亮起的红灯,立刻汇报。

    “原地盘旋,降低高度,开始检测。”

    机长立刻命令。

    由于传感器的技术限制,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目前的尾气检测还有很多误差,毕竟这玩意技术方面也才七十年代,那个时候传感器还远远不够。

    好在这个时期的柴油机,排放吐出一个暴躁,尾气更加容易检测。

    十几分钟后,这架反潜机就发现了潜艇的航向。

    附近没有己方船只经过,尾气成分也和己方有些不同,虽然有风,但潜艇在充电期间也会一直高速航行,很容易判断航向。

    “继续追踪。”

    反潜机一边追踪,一边通知周边的巡逻舰船集合。

    尾气检测只能发现大概位置,具体位置需要雷达,瞭望手,或者声呐。

    ······

    另一边。

    “前面就是关岛了。”

    美利坚太平洋舰队,分舰队中,一个参谋指着远处说道:

    “距离还有一五十百海里。”

    指挥官下意识的向前看去。

    虽然海洋广袤,但这个一百海里,自然不可能看到岛屿,不过,他还是看到了几艘巨舰,指挥官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对岸的战舰。

    他还知道名字。

    一艘大型先进巡洋舰,装备六门305舰炮,以及各种导弹,一艘01级导弹驱逐舰,以及一艘小型军舰,大约一千吨,对方称之为护卫舰。

    “古怪的舰队。”

    沉默了好一会,这个美利坚指挥官才说道。

    从规模上看,这三艘军舰明显不伦不类。

    名义上是大型巡洋舰,但实际上完全是快速战列舰,火炮则是老旧的双联装,一艘大型驱逐舰,类似于轻巡,至于护卫舰,更是古怪,武备积弱,只有一门125炮和两门40单管炮,四枚鱼雷,也没有其他武器,还一千五百吨的排水量就离谱。

    他本想嘲讽一番这不伦不类的搭配。

    但心里一想,真打起来,他绝对不是对手,人家火炮是不行,但有导弹啊!而他们没有,就老实了,只憋出一个古怪的舰队。

    “他们发来通讯。”

    一旁的通讯员汇报:

    “询问我们就这些舰船么?”

    因为主力都在大西洋和小胡子干架,所以目前太平洋只能挤出一些老旧的舰队来这边,主力战列舰也只有一艘,而且还是上次大战的货色。

    “对。”

    指挥官顿时笑了起来:

    “告诉他们,就只有这些战舰,所有的军舰都在这里了。”

    指挥官很清楚,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掩护。

    掩护水下那几艘潜艇偷偷靠近日本本土,将日本天蝗等高层接回国内,然后正式宣布对美利坚投降,并通告日军对美利坚军队交出武器。

    国会老爷很清楚,这是截胡他们的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