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491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91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有风吹草动会分享消息。

    “一亿以上。”

    魏德迈表情惊讶。

    一亿银元,相当于一万吨白银,这可不是小数目了。

    美利坚和德意志都在大规模收购白银,虽然他不知道原因,但这实打实的推高了白银的价格,使白银达到每盎司1。35美元的历史天价,远超白银法案规定的1。29美元。

    因为美利坚财政部和德意志央行依旧在抓紧收购,白银价格还在缓慢上升中。

    一万吨以上白银,按照目前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五亿美元。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白银?”

    魏德迈不解。

    白银法案之后,世界白银价格陡升,使用银元货币的民国票面价值低于银元实际价值,导致白银大批量外流,市面货币减少,通货紧缩,经济遭受重创。

    虽然后续货币改革挽救了一点,也不过是官方下场收购白银兑换美元,而且刚恢复到半桶水,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国家直接崩溃了。

    在经历了七年多战争之后,民国怎么还能掏出这么多白银?

    出现大银矿了?

    不了能。

    魏德迈直接否认,这种大消息还没开采就会满世界传播,他绝对是第一时间受到消息。

    “是从民间流出来的。”

    参谋解释道。

    为了瞒住美利坚,赵刚将这一批白银通过民间分散流出,一部分埋在地主老财的地窖里,以规避美国人的眼线。

    “····”

    魏德迈无语凝噎。

    这个国家,经历了几十年动乱,割据,被世界各国抢劫无数次,日本人还占领了大部分富裕地域,居然还有这么多白银在民间。

    “怎么会集中到这里?”

    魏德迈还是想不明白。

    和他一样,山城果脯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国会已经很久没和他联络了,而那伙人的根据地经济发展极佳,据说建设了十几个工业基地。

    按经济学理论,这批白银应该会集中到那伙人的所谓根据地。

    “那伙人的根据地禁止白银直接流通,并限制银元兑换,而且官方收购价非常低,只有美元的三分之一。”

    参谋解释道。

    “应该是为了他们自己货币政策。”

    魏德迈毕竟不是经济学专家,只能粗略的猜测。

    随后,一个念头猛然在他脑海中窜出。

    那伙人强大已经无法避免,未来必然是美利坚的敌人,这也毋庸置疑,那么,是时候埋下一点隐患种子,不,是扶植一点‘皿煮’的力量。

    “给我联络总统府。”

    魏德迈对着参谋说道。

    随着重启银元货币,以及一批死硬派军官,果脯也多少恢复了一点生机,四大家族也凭借多年扎根下来的底蕴,在民国经济浪潮中收益不菲,并在果脯剩下的一点地盘形成了绝对的控制力度。

    这一批银元,基本上都会被果脯收拢。

    那么···

    是时候给果脯贷款了,就用这一批银元为抵押。

    有了钱,他相信,吸取了这次教训的果脯,必然能组织起一份不小的军事力量,也能扫清一下沉疴旧疾,给那伙人找点麻烦。

    魏德迈眼睛亮起。

    他感觉,斗志回来了。

    ······

    电波传递消息很快,十几分钟后就来到了总统先生的手里,此时,正值美国时间深夜。

    第二天。

    也是美国时间,清晨。

    “大批量黄金流入?”

    白宫,总统在吃完进口药之后收到了一份报告。

    来自财政部的报告。

    “对。”

    汇报的财政部人员说道:

    “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从民国流入,上周就有一吨,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他们对于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优秀攻陷的技术人员直接奖励黄金。”

    “国内国外都是。”

    和陈老板经常逼逼叨叨,再加上管理根据地这么久,以及大师傅的经验,赵政委深谙管理之道。

    对于国内外技术人员给了同等待遇。

    当然,以能力分类,个人能力越强,待遇就越好,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国内可以自由选择,美元,‘粮食券’,或者黄金。

    不得不说,自家优秀人才还是太少,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才,以至于几乎没给根据地财政什么压力。

    “这么缺钱?”

    轮椅上的总统非常不解。

    上次世界大战之后,绝大多数国家都使用货币宽松政策,放弃了货币直接兑换黄金的政策,加强黄金管控,固定金价。

    直接使用黄金支付,就算是他也干不出来。

    黄金最大的价值是作为货币信用储备,直接作为货币,倒不是不行,国际上大宗交易很多都是用黄金,但很不划算。

    而且,谁有那么多黄金能一直支付?

    “不清楚,我们对他们的情报知道的很少。”

    财政部人员低头。

    从一个山旮旯里的小势力,突然变成世界级强者,这发展速度太快,再加上对方情报控制力度很大,所以美利坚对根据地的情报搜集很差。

    而且,他们还是财政部。

    “预计每个月消耗在二十吨黄金左右。”

    财政部人员补充了一句。

    “去叫多诺万还有财政部长过来。”

    总统说道。

    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人,总统先生自然懂得,专业人士,要找专人来判断。

    多诺万不用多说,总统的左膀右臂,一扫美利坚情报无力的弊端,但最近一段时间有些拉胯,针对那个陈凡,以及德国人物资来源的情报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财政部部长也是大功臣,左膀右臂,是美利坚走出经济危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

    很快,两位美利坚巨头来到了白宫。

    总统并没有直接提出问题,而是给了两人看了魏德迈发来的电报。

    “总统先生。”

    财政部部长先说话:

    “根据目前已知的情报,我们无法准确推断对方的目的。”

    说道这里,他看了一眼多诺万先生,然后才继续说道:

    “但从常理分析,参照白银的情况,很大可能是为了稳定自身货币,我们之前虽然没能使对方降低药品价格,但也迫使其答应使用结算,变相的打压了对方的自发货币体系。”

    根据地毕竟是新来的,经验不足,能力不足,在走出国门,来到世界金融大战场之后,被美国人上了一课,吃了点小亏,原本使用粮食券结算的药品被迫同意直接美元交易。

    使得粮食券国际影响力降低不少。

    总统点点头,心里认同了这种说法,随后看向多诺万先生。

    情报局局长多诺万嘴角一抽。

    之前财政部长那一眼,属于直接把他架在火刑架上烧烤了,好像在说一切困难的原因,都是因为他情报工作不足引起的。

    “没有更详细的情报。”

    多诺万语气无奈。

    德国佬军方部队他都能渗透进情报人员,搜罗到机密情报,但那伙人,他塞进去的情报人员搞到的都是烂大街的东西。

    还不如直接买份报纸。

    “同意魏德迈的建议,贷款给山城七亿美元,以其央行白银作为抵押。”

    深深的看了一眼多诺万,总统说道。

    插手太平眼对岸的那个国度,一定且必须,这一点不需要讨论,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插手了。

    简单的说,判断果脯有没有利用价值。

    经过一夜的分析,他的智囊团已经给出了答案,虽然已经衰落,但是依旧有不小的影响力,而且短时间不会被吞噬消灭。

    “是。”

    财政部长点头。

    多诺万抬起头,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话。

    他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

    海量白银出现,以他对民国的情报经验,报告上说是一万吨,实际上是两万吨甚至更多,这么庞大的数量,民间囤积有可能。

    但在经历近十年战争之后,短时间突然冒出来,绝无可能。

    而且从他掌握的未经证实的情报来看,太平洋对岸那伙人,不缺乏任何资源,无论是石油,铁矿石,铜矿,煤炭都不缺少。

    机器设备也不缺,顶尖人才也有。

    汽车,卡车,吉普车,火车也似乎无需制造,要多少有多少,质量和技术还比各国都好。

    有了这些,工业发展唯一缺乏的就是低中高三阶人才体系,以及市场。

    庞大的人口和国土,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市场不缺,各国都忙于战争,无法估计经济,没有外来竞争体系,完全是世外桃源。

    对方蓬勃高速发展的工业和经济就是最好的证明。

    没道理需要抑制白银和向市场抛售黄金来稳定货币,所以极有可能是对反的阴谋。

    但这件事很多都推测不符合常理,也缺乏证据,多诺万最后默默的选择了沉默。



    第四章 一路向北的板载

    

“轰炸屋拉尔?”

    狼保,听到小胡子的最新命令,凯塞林当场失态。他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一时间整个人呆滞,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对。”

    小胡子语气依旧歇斯底里:

    “东线新的攻势即将开始,虽然我们没有‘仓库’推进补给线,但这对德意志来说是一件好事,能磨砺和培养我们自己的后勤体系,不至于让帝国忘记走路。”

    “但敌人依旧很强,所以我们需要削弱敌人的后勤补给能力。”

    小胡子不愧为演讲大师,一番激扬顿挫的话语,逻辑通顺情绪力十足,哪怕是凯塞林这种老江湖,心里也被激起微微的波澜。

    “是。”

    凯塞林语气带着欣喜。

    难得!

    虽然这次元首再次歇斯底里发作,但做出的决定确是一件好事。

    如今德意志疯狂轰炸英吉利,每三天就是一批千机大轰炸,平局每天超过一万两千吨炸弹落下。

    双方在英吉利海峡,大英帝国本土,以及法国西海岸爆发了惨烈的空战。

    得益于仓库中带来的技术,资源,德意志在喷气式飞机上有了较大的技术优势,再加上轰炸之初,摧毁了英国佬的喷气式飞机工厂,进一步扩大的技术优势,以及通过丰富资源,从欧洲大陆搜罗飞行员参战。

    使得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德意志在空战上并没有出现劣势。

    双方陷入上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消耗战。

    不同的是,这一次德意志飞机,燃料,炸弹都有仓库提供,甚至粮食,药品都有,只需要提供‘人’!消耗能力很强。而大英帝国也不弱,背靠世界最强工业国美利坚,有着庞大的殖民地提供人口资源,硬生生抗住了这种惨烈的消耗战。

    而这这次发作,时间也把握的非常好。

    轰炸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上一次轰炸他足足出动了一千五百架次轰炸机,无论是谁,都感受到了元首对于炸平英国的决心。

    这个时候突然调转机头轰炸屋拉尔。

    谁也想不到。

    极致的出其不意。

    “规模要大,炸弹要多,之后要继续轰炸英国本土。”

    小胡子叮嘱道。

    “是。”

    凯塞林语气满怀欣喜。

    虽然现在没有了那头熊的详细情报,虽然只能轰炸两三波,但是,他手里能一次性出动一千五百架轰炸机,每一波超过四万吨炸弹。

    三波就是超过十二万吨炸弹了。

    ·······

    吉临。

    日军第二十五军地十七师团驻地。

    清晨。

    一位鬼子中队长脚步虚浮的走向食堂。

    “八嘎···”

    临近食堂,闻着那稀疏的煮玉米气息,他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声,语气中虚弱尽显。

    连续半个月,顿顿稀汤,还要修工事,对于这位鬼子基层军官来说,简直比上战场肉弹还要痛苦,他宁愿向敌人板载冲锋,也不愿意挨饿。

    他这一辈子,还没饿的这么惨。

    哪怕这半个月他晋升了,因为第一个修建完成工事,质量也最好,以及因为敢于直接冲进联队部表达质疑,被联队长直接从小队长晋升中队长,羡煞一大堆人。

    但有什么用?还不是得吃大锅饭,没看到联队长都在吃大锅稀饭么?

    他现在只想吃一顿饱饭。

    不想喝稀汤了。

    至于曾经立志为天蝗尽忠,为帝国玉碎,九段坂见的誓言。

    先吃饱饭吧!

    进入食堂,打饭,看着碗里满满的白米饭,萝卜咸菜,一碗油荤浓郁的味增汤,以及一大勺罐头肉,这个鬼子中队长眨了眨眼睛,笑容顿时浮现。

    “哟西。”

    他体会到了发自心底的幸福感。

    “罐头肉,今天伙食真不错,可惜啊,只有一顿,明天又得喝稀汤了。”

    端着饭盆走向外面,他打算找个地方好好吃一顿,作为临时驻地,食堂自然不可能提供座位等吃饭的地方。期间几位来食堂的联队参谋的话引起他的注意。

    只有一顿?

    他放慢脚步仔细听。

    两个参谋在继续嘀咕:

    “哎,没办法,这批物资是师团长私自带人扣下来的。”

    “谁能想到,就为了这一列车粮食,就遭到了天蝗和首相联合批评,要不是田中将军出面,并将粮食立刻运回,咱们师团长怕是得切腹了。”

    “八嘎,该死的···”

    “该···”

    鬼子中队长皱着眉头离开食堂,找了一个地方开始干饭。

    嘴里大口吃着白米饭,喝着味增汤,吃着罐头肉,感受着美味,回想起晋升中队长之后,不挖工事后舒服的日子,以及刚刚听到的师团长遭遇,他心里突然明悟了。

    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

    吃好喝好玩好。

    其他都是浮云。

    他为天蝗尽忠,为帝国玉碎,扛着枪向敌人板载,结果,天蝗甚至不让他吃饱饭。

    所以啊!

    人要学会为了自己。

    ······

    “效果不错。”

    同样是在吉临,蝗军二十五军司令部内,田中勤和一众师团长正在开会,讨论最近对部队的改造。

    田中勤笑的很开心。

    饿了半个月,一个个都老实了,再加上一点演戏的刺激,狂热分子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田中勤心里嗤笑一声。

    什么武士道,本质就是剥削欺骗。

    当年李云龙李团长等人顿顿吃不饱,比这半个月蝗军吃的差多了,手里还拿着大刀长矛,都坚持战斗了好几年,也没有多少人退缩。

    一对比,蝗军就是垃圾。

    “不过还是有不少死硬分子。”

    十七师团长说话了。

    “这个简单。”

    田中勤早有准备。

    武士道洗脑时间太久,他早就预料到会有一批死硬分子,短短半个月是无法让他们认清现实,但没关系,有的是方法让这群脑残消失。

    “我准备组建两个特攻联队。”

    田中勤拿出一张地图:

    “南面的敌人太强,蝗军不是对手,但天蝗和帝国需要空间,需要领土,所以我们可以向西进攻,诺门坎以西,哪里有更广阔的的土地,更丰富的资源。”

    “哪里的敌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了,七成以上的部队都被转移到东线,正是我们的机会。”

    “而南方的敌人,不敢进入那片地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