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455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55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曼哈顿计划遭遇打击,损失不是短时间能补上的,这个是个大麻烦。这个项目所研究的东西,可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项目,是他结束战争的希望。

    在总统的命令下,包括副总统杜鲁门在内,一众将军在总统府临时找来了一次会议。

    期间,多诺万终于明白为何总统宛如听到了喜事的表情。

    虽然这一次美利坚遭遇大轰炸,损失惨重,也是本世纪以来,美利坚合众国本土遭遇的唯一一次来自敌人的军事袭击,甚至连自由女神像都被破坏,堪称损失惨重。

    但从统计结果来说,损失其实并不大。

    不需要多少时间,美利坚就能恢复这些损失,对前线物资供应的打击也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

    那三座轰炸机工厂,都是老旧的b17、B24等轰炸机的制造工厂,正好可以淘汰,转而全力生产b29轰炸机,以及加速研究的b36轰炸机。

    反正配套工厂都还在。

    曼哈顿区对于经济的打击倒是有点麻烦,但现在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大量生产物资的国家,而美元是美国的货币,只要放开手脚印美元,然后贷款给其他国家,比如英国,法国这些,借助战争,很轻易就能将经济盘活。

    无非是一次短暂的阵痛。

    而这次轰炸,只要宣传的好,能极大的激起民众对战争的支持,让美利坚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全力的应对未来的战争,彻底解决国内的反战势力。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果然不愧为总统。”

    听完会议,多诺万心中恍然,同时也感受到了差距。

    他只看到了美利坚遭受到的损失,却没有发现危机背后隐藏的机遇。

    会议开得很快,总统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包括扩充武器生产,加开新式喷气式战斗机,巨型洲际轰炸机的研究,加大对国外的贷款等。

    最后,他留下了两个人。

    莱斯利·格罗夫斯上将。

    以及多诺万。

    总统和两人进行了单独的会面,首先是莱斯利·格罗夫斯上将,既美利坚曼哈顿计划总负责人。

    不同于一线的研究者,以及分项目负责人,因为本身在纽约办公,所以这位避开了轰炸,安然无恙。

    “情况如何?”

    总统问道。

    “实际损失还在初步统计。”

    莱斯利·格罗夫斯上将回答。

    轰炸才过去不到一天的时间,哪怕是后世,也无法这么快统计出详细损失,更别说二战时期了。

    “不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敌人的轰炸非常精确,似乎有人泄露了情报。”

    “三个工厂,五个实验室都遭到了精确轰炸,研究数据和研究人员都出现了重达损失,虽然所有数据都有多重备份,但人员损失过于严重,很多项目小组都受到严重牺牲。”

    “初步估计,最少需要大半年时间整理才能重新启动计划。”

    “再加上橡树岭的工厂也遭到严重损伤。”

    “预测,计划会比预期推迟一到两年,甚至可能更久。”

    “推迟一到两年,甚至更久。”

    总统陷入了沉默。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眼下德国人实力强劲,后劲充足,地面战争短期内根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他唯一能看到的快速高效结束战争的手段就是曼哈顿计划中的东西。

    而现在这个新武器要延迟两年。

    也就意味着地面战争需要持续两年,甚至更久。

    “有没有办法加速?”

    总统继续问道。

    “没有。”

    莱斯利·格罗夫斯叹了一口气:

    “这个计划,是英美联合研制,在国内有最高权限,所有项目都为曼哈顿计划绕道,资金也非常充裕,已经不可能加快速度了。”

    总统听完颇为遗憾,但也理解了这个原因。

    为了这个计划,为了这个传说中能改变世界格局的武器,美利坚已经用上了全力,甚至还拉上了英国一起研制,还要加一把劲的话,还真加不出来了。

    已经是最大的全力了,再怎么挤也是没有的。

    “对了。”

    说到这里,莱斯利·格罗夫斯顿了顿,才说道:

    “因为需要维修和组建新工厂,需要大量白银,还需要您出面。”

    上次修建工厂,其中电缆需要的白银都是由政府拿出来的,而能让国库如此畅快的拿出白银,也只有总统先生了。

    “这个简单。”

    总统大手一挥。

    因为白银计划,如今美国国库内有着海量白银,而且还越来越多。

    “白银···”

    说道这里,总统突然话锋一转,他想起了一件事:

    “德国人的那份情报,结果如何了?”

    几个月前,情报部门发现德国人正在研究一项新的武器计划,一开始总统大为警惕,以为是和曼哈顿一样的项目,但具体研究之后发现。

    德国人的计划,似乎比曼哈顿更超前?

    以至于,超前到让人有些无法相信,宛如科幻中的幻想。

    空间传送技术。

    但那位陈凡,那些突然出现在前线的物资,以及德国人的大规模动静,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技术。

    “执行委员会现在还没有讨论出结果来。”

    莱斯利·格罗夫斯苦笑一声。

    任何一个科研计划开始之前,都需要判断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之前的曼哈顿计划,也是在S1执行委员会那会确定项目有可行性之后才展开的。

    但总统给出的这个新项目,实在是····

    “为什么?”

    总统有些意外。

    距离他给出情报,已经一个月了,居然还没有出来结果。

    “一开始,执行委员会是全盘否定这个项目的。”

    莱斯利·格罗夫斯回答道:

    “但,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

    “那份新情报?”

    总统想起来了。

    一开始,这个计划是直接被推翻,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空间传送技术完全没有可行性,但后来出现了一个新情报,似乎是一个关于技术方面的情报。

    叫什么量子纠缠。

    “对。”

    莱斯利·格罗夫斯点头说道:

    “因为这份情报,再加上欧洲那边的情况,空间传送技术似乎出现了一丝丝可行性,但反对者依旧很多。”

    “知道了。”

    此时这位轮椅上的总统突然有点羡慕欧洲的小胡子了。

    在那边,如果想执行一份科研计划,哪怕成功的概率很小很小,也可以直接一言堂就行,完全不需要考虑其他掣制。

    “让执行委员会尽快拿出结果来。”

    总统随后叮嘱道。

    曼哈顿计划不能停,坚决不能停,但如果这份情报是真的,也不能落后于德国人之后。

    莱斯利·格罗夫斯离开后,多诺万走了进来:

    “总统。”

    “说说看,关于这次轰炸,你有什么想法?”

    总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我国的机密情报被泄露了。”

    多诺万很清楚总统想说什么,直接接过话茬。

    德国人此次轰炸虽然庞大,但放在美利坚庞大的国土上却杯水车薪,但古怪的是,德国人的炸弹每一发炸弹都命中了关键位置。

    很显然,德国人有着美利坚机密情报。

    德国人很清楚,美利坚本土上那些地方是重要军事设施,甚至有着详细的坐标和导航,不然不可能同时对数十个目标实施轰炸,而且是同步轰炸。

    “查出来。”

    总统杀气腾腾。

    德国人的轰炸规模确实超乎他的想象。

    六发轰炸机,能装载超过十吨炸药之后,还能从欧洲抵达美国本土的轰炸机,而且一下次拿出超过七百架,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但根据欧洲轰炸的经验,

    如果没有那精确的美利坚军事设施情报,损伤规模绝对会比目前少十倍不止。

    “是。”

    多诺万也是杀气腾腾。

    多诺万离开之后,总统叫来了一众幕僚等人,准备组织一次公开演讲,向公众解释‘轰炸’事件,并趁机鼓舞这个国家民众投入更多的力量参加战争。

    ·····

    东京。

    临时首相府——原首相府被李云龙炸了,现在已经成了一片焦炭黑灰。

    当然,作为首相,而且是战时首相,自然有好几个首相府备用,这里就是其中之一,位于地下,有着很强的防空能力。

    “去请石原莞尔来。”

    米内光政坐在首相府之后,先是把东条英机的所有东西都清空,才命令手下叫石原莞尔过来。

    米内光政作为一个有想法的首相,自然不会和东条英机一样,不管事情能不能做到,是不是超出能力范围了,直接拍脑子决定,然后给部下来一句要化不可能为可能完事

    他会审时度势,分析局势,然后指定策略,并随时修整。

    简单来时,米内光政就是一个有脑子的人。

    这样的敌人。

    更理性。

    也更难对付。

    他深知自己是海军派系,受到陆军的排挤,所以准备安排陆军将军石原莞尔进入他的内阁担任重臣,以平衡海陆之间的矛盾。

    避免制定的战略因为帝国的特色,海陆内耗而无法执行。

    当然,还有一个意思。

    他见过石原莞尔,此人的很多想法都和他不谋而合。

    都是坚定的不扩大战场派,都没有派系之分,而是从帝国利益出发,很多人认为他亲欧美,实际上,他米内光政亲的是帝国利益。

    只要对帝国有利益,就算是亲民国他也能毫不犹豫的去干。



    44

    

首相府。

    “首相。”

    进门之后,石原莞尔当即对着米内光政低头致敬。

    “石原君。”

    米内光政十分热情。

    战争打到现在,大日本帝国陆军中将军是一抓一大把,加起来有一个满编大队还多了,但真正有能力的人,有眼光的将军,却是越来越少了。

    眼前的石原莞尔,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历经七年的战争,东条英机战略上的巨大失败,使得如今看来,此人战前提出的战略构想是正确的。如果当初按照石原的构想,强化东北地区的工业,使得其能一定程度脱离帝国本土实行自给自足,然后分化蚕食民国,挑动内乱,不发动全面战争,恐怕就是另外一番风景了。

    可惜,世界没有如果。

    “现在帝国正面临危机,你能来帮我么?”

    心中思绪中,米内光正向石原莞尔抛出了橄榄枝。

    “必当竭尽全力。”

    虽然早就猜到了叫他来的原因,但真正听到之后,石原莞尔依旧喜出望外。

    被东条英机排挤丢入预备役,彻底失去权力,对于他这种有野心的家伙而言,打击是巨大的,现在有机会重回帝国权力中心,施展心中谋划,石原莞尔求之不得。

    “近期帝国的局势,石原君想必有所了解。”

    米内光政笑意盈盈的看着石原莞尔。

    他对石原颇为了解,虽然被东条丢去预备役,甚至派兵盯着,别说帝国事务,就连指挥一个大队都无法做到,但肯定时刻关注着帝国局势。

    他的那些构想,已经预测,如今大量应验,必然能吸引一部分人对其崇拜,得到一些比较机密的信息,并不难。

    “了解一部分。”

    石原莞尔点点头。

    虽然他也是将军,还曾经担任过师团长,但因为意见不合,被东条英机针对,编入预备役,通过一些手段以及个人影响力,他能弄来一些帝国局势情报,但那些帝国都需要掩盖的机密信息,他是很难知道的。

    “这是近期世界局势,你看看吧。”

    米内光政将一大叠资料交给石原莞尔。

    接过资料,石原莞尔迫不及待的开始看起来。

    一页一页翻看资料,石原莞尔表情也从一开始的期待,逐渐的凝重,震惊,最后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惊骇:

    “美国人居然撤退了····。”

    从东京被轰炸,他就猜测帝国局势非常不妙,但是看到情报科搜集到的世界局势之后,石原莞尔才意识到,局势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短短不过一年的时间,帝国的主要敌人竟然换了一茬,甚至连盟友也抛弃帝国了。

    日德之间闹翻,鬼子封锁的很紧,所以仅仅在高层之间流传,再加上事情属实不可思议,被东条英机发配的石原莞尔不知道也很正常。

    “德国人竟然···”

    看到后面的情报,石原莞尔猛地瞪大眼睛。

    他属实没想到,面对英美以及北极熊的围攻,德国人非但扛了下来,甚至还打出了优势。

    “可惜。”

    石原莞尔啧吧啧吧嘴。

    如果日德之间同盟还在,那么这对帝国来说倒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世界没有如果,现在帝国和德意志已经不是盟友了,不可能战略合作。

    “轰炸东京的是民国人,而且还是那群苦哈哈!”

    紧接着,石原莞尔又看到了让他震惊的消息。

    他知道那群一直躲在山里的游击队最近实力起来了,有人为他们提供坦克,大炮,能和皇军正面作战,甚至击败皇军。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能对帝国本土发起如此大规模的攻击。

    看到最后,石原莞尔长舒一口气,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被东条排挤,进入预备役这段时间,局势竟然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原君觉得,眼下帝国该如何?”

    米内光政问道。

    针对当前帝国局势,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但一个人想法是狭窄有限的,所以他需要综合其他人的思路,当然,不是东条英机这种蠢货。

    “远东军最近有动静么?”

    石原莞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这个问题。

    目前帝国局势严峻。

    东京大轰炸只是开始,可以预期,接下来必然会有源源不断的轰炸机从民国本土飞来。靠着组建防空部队,只能减弱,不能避免轰炸的发生。

    以推测出来的轰炸机性能,除非能彻底消灭敌人的轰炸机部队,否则轰炸就必然会发生。

    民国战场,蝗军东线,西线,南线全面溃败,强大的海军也无法开进陆地,而且就算在沿海地区,面对敌人的优势空中力量,海军恐怕也未必能讨好。

    单单靠帝国自己的实力,几乎没有胜算。

    “有。”

    米内语气欣慰:

    “根据未证实情报,远东军最近频繁调动,大量新组建的部队调换原来的老牌部队,装甲车和坦克也越来越少。”

    “果然如此。”

    石原莞尔恍然点头。

    德意志的压力太大,北极熊之前损失实在是太大,以至于不得不抽调远东军支援欧洲方向,但北极熊明显不放心帝国,所以强行安排了一些新兵过来凑场面。

    “那么,我建议。”

    顿了顿,石原莞尔说出了他的想法:

    “撤退。”

    “南方军全面撤退。彻底放弃南方战场。”

    “华北地区部队也撤退,全部撤退到博海湾,诚德守军也后撤到后方山地地形,然后关东军其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