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446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46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取明年,实现一次给小鬼子一千个坂田。”

    ······

    当天夜间。

    平安县独立团会议室内。

    “飞行员救援的问题准备好了么?”

    问话的是手持皮鞭穿皮衣的人:

    “小鬼子实力也不差,咱们轰炸了巨港和巴厘巴板,鬼子肯定会组建本土防空部队,这次百机轰炸肯定会出现损失。”

    “那些迫降在海上的飞行员怎么办?”

    其余人,包括总部莫参谋以及总部来的几个人也纷纷投过来视线。

    独立团新式轰炸机结构坚固,抗损能力强,这个他们已经知道了,但再坚固的飞机也是飞机,挨上一梭子枪子,也会受损,就容易出现半路坠毁。

    根据多次模拟实战训练,轰炸机坠毁后机组成员都能成功跳伞,但海上可是鬼子的地盘。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

    李云龙回答:

    “虽然咱们没有主力舰,但小鱼雷艇还是有不少的。”

    “目前王根生带领的队伍已经在沿海地区发展壮大,收拢了不少前海军,有十五艘小型远程鱼雷艇,航程远,速度快,配备雷达,能远程发现鬼子军舰,摆脱威胁,可以担任夜间搜救任务。”

    “我们飞行员都配备无线电定位发射器,鱼雷艇可以迅速搜索到坠海的飞行员。”

    “另外,我还准备了十架水上飞机负责救援落水的飞行员。”

    “不错。”

    皮衣皮鞭的人很满意:

    “这次计划准备工作很充分嘛。”

    ······

    世界是巧合的。

    就在独立团在河源县准备百机轰炸鬼子本土的时候,位于欧洲本土的德意志,也在密谋一次轰炸。

    而且这一次轰炸,规模更加庞大,距离更加遥远。

    “目前八百五十架轰炸机已经准备完毕,正在装弹,加油,以及给飞机进行最后的检查。”

    汉堡,凯塞林再一次和沙漠之狐见面了,刚刚从狼保回来的凯塞林给老狐狸说了即将开始的大轰炸计划:

    “预计九月四号出发,这样抵达目的地上空的时候正好是夜间,可以避开美国人的警戒网,顺利执行低空轰炸,提高轰炸效率。”

    被英美两大流氓狂轰乱炸这么久,德国人也反向总结出了不少轰炸经验。

    比如,高中轰炸虽然安全,但精度低,低空轰炸危险,但精度高,但只要做好导航问题,使用夜间低空轰炸,就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轰炸精度高,而且轰炸机队还安全。

    在这个雷达刚刚出现没多久的年代,夜间防空异常艰难。

    目前的雷达技术,只能发现敌机,提供大概的方位,但无法为飞行员射击提供引导,有时候甚至还需要照明弹辅助射击。

    所以,夜间哪怕是体型巨大的轰炸机,也很难被拦截。

    珍珠港之后,美利坚本土防空力度很高,但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这么长时间没有遭受任何袭击,美国本土防空松懈可想而知。

    这個时候,八百五十架轰炸机必然能够成功抵达美利坚上空。

    “还有三天时间。”

    沙漠之狐眯了眯眼睛,语气中并没有多少期待。

    “是啊,只有三天了。”

    凯塞林语气也一样,并没有多少对接下来轰炸的期待。

    从心里来说,他们两人是不愿意轰炸美利坚本土的。

    目前德意志已经和日本人决裂,只留下日本人孤零零一根轴,甚至抓捕了日本人的武官,大使,算是敌人,而且严格来说,开战到现在,美利坚本土是没有遭受到袭击的。

    海外的岛屿遭到袭击,以及本土大陆遭到袭击,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而且前者还是几十年前才抢夺回来的领土,孤悬海外,民众认可程度不高,无法激起太大的仇恨,这一点从美国如今国内汹涌的反战浪潮就能看出来。

    但这次轰炸之后,这次针对美利坚本土各工厂,地标,实验室,大规模轰炸之后,必然激起美国的战争情绪,可以预见,西线局面必然大变。

    但这次轰炸,是元首决定的,两人劝导过,但最后并没有改变元首的想法。

    “威廉·古德里安呢?”

    老狐狸话题突然一转。

    摩斯科失败之后,古德里安被元首丢进预备役,过了一年多的闲散生活,期间这位将军并没有老老老实实休息,而是在工厂和军队之间沟通,力图解决新式坦克的各种问题。

    在斯达林格勒失败之后,元首重新启用了他。

    六月份的东线大胜,具体作战计划便是这位的手笔,因为这次战役的胜利,得到元首重视,之后被任命为总参谋长,负责制定东线反击计划。

    “正在东线前线视察,负责整合组建新的装甲部队。”

    凯塞林说道:

    “他的将自行火炮编入装甲师的想法,已经得到元首的同意了。”

    “预计。”

    说着,凯塞林顿了顿,才说道:

    “到十一月左右,东线就能编成二十三个装甲师,到那个时候,会再次发起进攻。”

    “二十三个装甲师。”

    老狐狸叹了一口气。

    如今坦克充裕,几乎完全满足部队需求,还有溢出,那么,威廉一定会按照他的想法,每个装甲师四百余辆坦克来编组装甲师。

    二十三个装甲师,就是九千五百辆坦克。

    再加上帝国改进后的五号坦克,六号坦克,以及自行火炮,装甲车,总装甲兵器数量恐怕会超过两万辆,再加上空军部队,这么多兵器,已经不是损失惨重的东线兵力能容纳的。

    必须大规模征兵。

    大规模招募新兵。

    当工厂停止生产,农产停止种植,当帝国全民皆兵的时候,就算是元首想要停止这场战争,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33

    

“十一月进攻?”

    老狐狸压下心里对帝国未来局势的忧虑之后,猛然注意到了东线计划中不对劲的一点。

    十一月份,临近冬季了。

    这个时候进攻,元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考虑天气的么?

    难不成忘记摩斯科战役的教训了么?

    广袤东线严酷的寒冬,是属于敌人的,属于斯拉夫的,德意志对冬季的适应远比不上斯拉夫,这一点在东线长达两年的战争中,他们感触极深,年前的冬季攻势,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元首自己也多次在会议上总结过这一点。

    那为何这次要在冬季发起进攻?

    “因为那些物资。”

    凯塞林苦笑一声:

    “元首认为,只要我们准备好应付寒冬,有充足的御寒装备,就能在冬季打败敌人。”

    “他要证明,应对寒冬,我们不会比敌人差,甚至还能更加优秀。”

    老狐狸嘴角一抽。

    人种优胜论。

    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没有放弃这个愚蠢旳想法。

    不过,这确实是元首的所谓逻辑。

    很合理。

    “好在,这次我们有充足的物资,能做好应对冬季的准备。”

    揉了揉额头,凯塞林叹了一口气,自己安慰自己:

    “和之前不同。”

    “这一次,我们燃油充足,在提供车辆使用同时,还能燃烧取暖,保暖衣物充足,士兵不会冻着,半履带运输车辆充足,能及时将物资运输上前线。”

    “而且。”

    凯塞林继续说着,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全力劝说元首,随后他补充了一句:

    “冬季道路会冻住,比起泥泞的夏天,说不定更加适合机械化部队机动,只要坦克等车辆做好在冰冻路面上行进的准备。”

    “也是。”

    虽然同意了,但老狐狸嘴里并没有多少信心。

    这一次的德意志物资充裕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充裕,但兵力确大不如前了,而且也是前所未有的匮乏,帝国的状况也大不如前。

    近期英美的大规模轰炸也对帝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大量居民建筑被毁,工厂被毁,工厂工人大部分被吸纳进入部队,那些居民,也投入了德意志建设中。

    但轰炸带来的伤亡是无法恢复的。

    还有,摩斯科,斯达林格勒,堡垒计划,以及持续一年的防御,对德意志来说,太痛了,损失太大了,根本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

    好在。

    德国人不好受。

    斯拉夫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物资充裕情况,德意志比斯拉夫好得多,还能借助那个神秘的仓库直接补给。

    ······

    当天。

    唐宁街十号,

    “麻烦了啊!”

    邱胖子叼着雪茄,眉宇间间忧心忡忡:

    “损失居然这么大。”

    他的办公桌前,是一份战略轰炸机队的损失报告。

    在霸王计划遭遇重创,强攻瑟堡失败之后,也就是七月份上旬,面对巨大的伤亡,他与瘸子商量之后,达成一个作战计划。

    大英帝国轰炸机队将联合美国第八航空队,对德国本土展开大规模、无限制轰炸。

    两人试图通过这种手段,威慑德国,造成民众大量伤亡,以及大量人口无家可归,压迫德国,增强其国内的反战势力,降低德国的抵抗力度。

    持续一个半月时间的轰炸,英美两国累计派出近一万五千架次轰炸机,投放了近五万吨炸药。

    轰炸效果如何暂时不清楚,调查报告还没有出来,但皇家空军和美国第八航空队的损失却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一开始,损失很低,第一次千机大轰炸,真正被敌人击落的只有五架,其余的都是机械故障导致的,而且那五架,还全部都是被高炮击落的。

    霸王计划开始时候的欧洲领空,已经是属于大英帝国,属于联军的了,德国佬的抵抗微乎其微,单个中队的战斗机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欧洲飞行。

    但后续轰炸,德国人的防空力度骤然大增。

    喷气式飞机开始投入战场,其他螺旋桨飞机也越来越多,防空炮也是,炮管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新式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导致轰炸损失骤然变大。

    在改善战术,夜间轰炸之后,调派大量战斗机全程护航之后,损失依旧只升不降,最近的一次千机大轰炸,足足有一百九十七架飞机没有回来。

    损失率高达五分之一。

    而合计损失,一万五千架次的轰炸中,累计被敌人击毁而损失飞机超过一千两百架,战损率达到了百分之八,这是英美绝对无法接受的损失。

    根据轰炸机部队的条令,轰炸机机组执行完三十次轰炸任务后,可以申请轮换,掉到后方安全的岗位,比如后勤等。

    按照这个战损比例,也就意味着,只有极少数轰炸机组能完成三十次轰炸之后申请轮换。

    巨大的损失非但导致轰炸机部队士气大降,甚至诱发了多次小规模的轰炸机组反战情绪。

    如果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那么轰炸任务将无法继续进行。

    “首相,我建议,暂时停止对德国本土的轰炸,改为轰炸诺曼底前线。”

    他身前,是大嘤帝国皇家爵士,航空兵司令,杜黑空军制胜论铁杆支持者,轰炸机制胜论倡导者,空军上将哈里斯。

    这位最坚定的,空军制胜论将军此时面对巨大的损失,也怂了:

    “虽然敌人也遭受了重达损失,但是如果继续轰炸下去,我们的轰炸机部队士气就会先崩溃,我们的小伙子们是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伤亡的。”

    一千两百架被击落,这可是不计算机械故障,半途迫降在内,全部都是被敌人炮火或者战斗机击落,也就是说,有超过一万多名机组人员损失。

    机组人员可不是和步兵一样,随便找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训练两個三月就能送去前线,活下来就是精锐,

    而是最低要有高化水平,学习十几本航空专业知识技能,然后经过一年左右的各种训练,最后才能驾驶飞机上战场。

    当然,得除去那些机炮手。

    机炮手还是很好招募的。

    “所以,我们应该调整战术,搜寻情报,找到敌人防空的漏洞之后再进行轰炸,”

    虽然损失惨重,被打的连他妈都不认识,但哈里斯依旧坚持他的空军制胜论,认为只需要靠足够强大的空军,足够多的炸弹,就能获得胜利。

    如果敌人还投降,那就是飞机不够多,炸弹不够多。

    现在美国人再次发力,准备生产更多的炸弹,更多的轰炸机,甚至还准备将亚洲的b29机群调集到欧洲,这种飞机载弹量更大,航程更远。

    而且两国新式的喷气式战斗机,以及P47N等超远程护航战斗机也逐渐服役,未来对德国的轰炸规模必然更大更猛烈。

    “好。”

    邱胖子最后无奈的点点头。

    他倒是希望轰炸继续进行。

    虽然轰炸效果调研报告没有出来,但肉眼可见的,近期德国出现大批流民,反战情绪因为这些轰炸持续高涨,显然轰炸是十分有效果的。

    在没能截断德国人物资渠道之前,这是唯一的,能支援前线作战的方法了。

    奈何现实不允许。

    “不过。”

    哈里斯继续说道:

    “我们得继续进行小规模轰炸,尤其是战斗轰炸机进攻,来消耗德国的新生空军力量,维持我们的空中优势。”

    他是战略轰炸机的司令,这种任务,他不能做主。

    “这一点我会安排的。”

    邱胖子很敷衍的回应。

    此时邱胖子心情很不开心。

    西线德国人像吃了枪药一样,猛地不像话,半岛也是,进攻从六月份开始陷入僵局,甚至影响了半岛局势,东线情报也过来了,那边局势也非常不妙,攻守居然再次易手。

    突然之间,盟军大好的局势没有了。

    而且,近期有情报显示,德国人似乎准备重启轰炸英吉利的计划。

    而且是千机规模轰炸。虽然丘胖子不信,德国人奇葩情报多了去了,哪位西特勒脑子明显有问题,但心里也引起了重视。

    ······

    也是在同一时间。

    白宫。

    “总统。”

    情报局局长多诺万走到总统办公室内,汇报道:

    “根据情报。”

    他语气十分凝重:

    “这一次轰炸,德国人的规模恐怕比我们预计的大很多。”

    “甚至超越日本人的珍珠港袭击。”

    “超越珍珠港?”

    正皱着眉头的总统抬起头,看向情报局局长,语气不满:

    “你确定?”

    显然,总统不相信。

    珍珠港那是什么事件?

    是舰队袭击。

    虽然袭击主题是飞机,但攻击机是从航母上起飞轰炸机轰炸港口,击毁了珍珠港的美利坚军舰和飞机,然后返回航母装弹再次发起进攻。

    德国本土距离美国本土的距离,一点也不比日本人距离夏威夷近。

    两者都是六千多公里直线距离。

    这么远的距离,即便是目前美国最先进的轰炸机也只能在不载弹的情况下单程前往,降落后还需要重新加满油再能返航。

    德国人的海军,早就被全灭了。

    甚至连潜艇,也因为大西洋反潜力量的加强,几乎被全灭了。

    然后现在有人和他说,德国人即将抵达的,对美国本土的袭击,可能比日本人规模还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