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440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40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明白,部队到底是从哪里搞来这些武器装备的?

    还有那些奇怪的技术人员,是从哪里来的。

    他之所以一直呆在美国,是因为身体虚弱,无法承受舟车劳顿,归国报效国家,抗击侵略者,但前不久,来自晋西北的药品稳定了他的病情,让他得以归国。

    据说,他能被美国军方送回国,也是部队和美国进行军事技术交易。

    而在根据地。

    平安县医院治好了他的身体,现在都能熬夜了。

    晋西北大学见识到了一大堆高端技术人才,比之他在国外遇到的顶尖教授,知识开阔性差一些,但实践操作能力,现有知识和理论,比那些教授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堪称高级教授和工程师合体。

    而且素质高的离谱。

    也见到了疯狂建设的建设大队,一栋栋混凝土建筑,一条条公路,铁路,桥梁被风浪建设出来。

    看到了装备一架架飞机和坦克的部队,看到了一辆辆驰骋在根据地的十轮卡车。还看到了百万吨级先进钢铁厂,世界顶尖的医院,还有正在组建的超大型轮胎厂。

    而眼下,又出现了超越欧美的顶尖科技。

    他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技术,这些顶尖技术人才,这些工厂机器设备,到底是哪里来的,总得有个生产地吧。他左思右想,也想不通,地球上没有地方了啊。

    不过这个疑惑没有持续多久。

    管他这些东西,那些技术人才是哪儿来的,反正这些能让这个国家变得强大,那就足够了。

    他此行的目的,只是配合技术人员,将红外设备和瞄准设备联动,并教导这些士兵使用这个新式红外观察设备的保养维修。

    同时,观察设备在南方湿润地区的使用情况,然后过几天乘坐飞机回到平安县。

    就在此时。

    “发现鬼子。”

    一个执勤的战士突然叫道:

    “左侧,距离一点七公里,大约一百二十个鬼子。”

    机场警戒战士都是精锐老兵,凭借清晰的红外视野,他很快摸清楚了鬼子的人数和距离。

    咚咚咚···

    毫不犹豫,他扣动了手里20毫米机炮的扳机,几乎是同一时刻,机场周边五处制高点同时开火,密集的12。7、20、40弹雨笼罩山林间潜行的鬼子。

    三十秒之后。

    机场后方阵地上,数十发120口径的迫击炮照明弹升上天空,照亮了整个夜空。

    远处小山坡上。

    一直观察松县机场的佐佐木芥川看着眼前这一幕,看到那些没有照明弹,直接命中潜行在山路间的皇军的防空火力群,眉宇间有惊讶。

    但渐渐的,他脸上居然浮现出欣喜的神情。



    24

    

同样是八月中旬的那一天。

    “日本,是一架没有刹车,脱离轨道,彻底失控的军国猪(主)义列车。”

    “它最终会带着所有鬼子,驶向深渊,走向毁灭。”

    平安县,团部大楼内,冯楠正趴在桌子上,编写教案与宣传资料。

    此时冯楠微皱眉头,贝齿轻咬着赵家裕文具厂生产的钢笔笔帽,时不时停下来在杨村造纸厂出品的白纸上写写画画。

    显然,这份资料并不好写。

    按道理,编写一份针对鬼子帝国主义的宣传资料,对于大学生毕业,还是师范系的冯楠而言,易如反掌。

    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这份宣传资料,是用于文化程度低的儿童、难民等的教育宣传,尤其是那些新到根据地的老百姓,让他们迅速了解鬼子的情况,根据地的政策,世界的局势。

    使他们快速融入根据地。

    这群人,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文盲,理解能力存在偏差,很多人甚至普通话都听不懂,想要让这群人快速明白和理解,需要文字简明扼要,口语化,通俗化。

    如果是之前,也就是大学刚毕业,冯楠随手拈来。

    这还不简单?!

    但现在,在平安县负责教育这么久之后,接触过来自国内各地旳老百姓之后,她深刻的体会到,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不同的文化,习俗,深刻的影响着一个人,造就了一个个不同的人。

    而作为这些人汇集之处,根据地,大杂烩程度之高,难以想象,而他们要把这些人融合起来,任何一点东西,都需要细细考量。

    好在最后凭借身后的文化底子,以及最近积累起来的经验,她最终完成了这份宣传资料。

    时间缓缓流逝,夜色渐渐降临。

    冯楠看了看窗外,顺手打开了房间内的开光。

    房屋中央,平安县灯光厂自产的十五瓦白炽灯亮起,白色的灯光洒下,照亮了位于房屋中间的桌子,也照亮了门口的人。

    “政委。”

    见到来人,冯楠满脸微笑着打招呼。

    “在写宣传材料?”

    赵刚此时的语气宛如家长里短,浑然没了平日里讨论公路的刚硬。

    “对。”

    冯楠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了赵刚。

    来到这里之后,冯楠深刻体会到了,一种叫‘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她和赵刚理想和信念几乎完美的合拍。

    赵刚思想,也让她深深钦佩。

    人对社会的理解、思考,竟然可以广博到如此程度。

    不过,在熟悉之后,她了解到,赵刚很多理念和知识,都是来自一位叫陈凡的人,也就是那位对根据地提供帮助的人。

    “日本,是一辆没有刹车,脱离轨道,彻底失控的军国猪(主)义列车。”

    看着宣传资料上的第一句,赵刚突然深有感慨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资料很不错,非常适合根据地情况。”

    “不过。”

    “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

    在收到陈老板发回的欧洲局势情报之前,赵刚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现在,他对此有了不同了想法。

    “为何这么说?”

    冯楠来了兴趣。

    “小鬼子,其实是有刹车的,还不少,这些刹车都在起效,让鬼子这辆战车越来越慢。”

    赵刚笑着解释道:

    “于一个国家而言,刹车,更恰当的说,其实是一种限制。”

    “人力资源,经济能力,工业制造能力,科研能力,资源供应能力,交通运输规模与效率,国内局势,行政效率,这些都是鬼子刹车,限制着这辆日本这辆战车继续前进,也限制着这辆战车的速度。”

    “就像一只部队,作战人员其实只占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负责为部队生产武器,粮食等物资,并将武器物资运输到部队手中。”

    “有道理。”

    冯楠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赞同道:

    “虽然鬼子穷兵赎武,耗尽一切来武装部队。”

    “但合计七千万的人口规模,使得鬼子最多只能武装起这么多部队。”

    “弱于欧美列强的工业能力、经济能力,也使得鬼子无法大规模组建机械化部队,只能勉强维持一支武器装备略强于一战时期的陆军部队。”

    “脆弱的资源供应能力,使得鬼子无法大规模装备坦克,甚至迫击炮、冲锋枪都极少装备,为了节约资源,被迫使用所谓的精确战争,放弃火力覆盖。”

    “拙劣的科研能力,薄弱的工业制造,也使得鬼子没有能力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

    “如果不是我们自身底子实在是太差,国家始终处于半分裂状态,无法集合全国的实力对抗鬼子,抗战之初,也绝对不会打成那样的惨败。”

    “对。”

    赵刚欣然点头:

    “所以,我们要发展制造业,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只有这些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只有这些,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嗯,说得好。”

    冯楠眼睛直直的看着赵刚,面带微笑。

    “不过。”

    赵刚顿了顿,突然说道:

    “这次,我们能见识一下,放开几乎所有刹车与限制之后,一辆军国战车真正的疯狂了。”

    现在的德国,有充足的粮食,燃料,武器装备,运输车辆,药品,军队需要的一切,国家运行需要的一切物资,都能从仓库中直接获取。

    等于此时的德意志,是一支可以不考虑后勤的军队。

    ·····

    諵昌。

    城外

    此时,独立团合计二十七个营开始集结,其中,有六个装甲营,六个坦克营,十五个步兵营,已经将諵昌团团围住。

    “两个小时后,开始进攻。”

    看了一眼已经搭建好的仓库,孔捷语气冰冷:

    “这一次,没有主攻,四面同时进攻,各坦克营装甲车在城外作为机动部队,封锁所有外出通道,拦截跑出来的鬼子。”

    随着孔捷的命令,

    城外,鬼子阵地前,六個装甲营,合计三百二十四辆坦克开始集结组队。

    此次抵达諵昌的,都是独立团老牌装甲营,尤其是坦克一营、二营、三营,是最早组建,参加过平安县战役的装甲营,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得到两个小时之后进攻的命令,坦克车组成员迅速开始准备。

    对坦克进行最后的检修,检查武器,检查弹药携带情况,检查燃油,确保坦克机械性能完好之后,这群最低五千小时驾驶经验,五百小时实战经验的精锐车组们,搜罗了一些沙袋,多余履带等挂在坦克上,有的甚至在坦克外围钉了一圈木板。

    同时。

    随着孔捷的命令,六个炮兵营,三百二十四门125榴弹炮,在营长的指挥下,以连为单位,散落在十八处阵地上,所有炮管齐齐指向城外已经城内的鬼子阵地。

    借助精确炮兵地图,以及天上侦察机发下来的侦查信息,炮一营,炮二营,这些老牌精锐炮组,迅速标定了炮击诸元。

    一匹匹大骡子来往于后方的仓库与炮兵阵地,将一枚枚炮弹运输到跑位后方的弹药储存点。

    也是在同时。

    十五个营的战士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和坦克营,炮兵营一样,此次参加諵昌战斗的,都是独立团精锐之中的精锐,其中有独立团一营,二营这种杨村时期的老牌营。

    甚至有一部分参加了寿县保卫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尤其是巷战,有着充足的经验。

    “注意四周,尽量贴着墙走。”

    战前动员会议,一位大营长反复叮嘱:

    “钢盔,钢板防弹衣,都给我带上,这些东西虽然重,但能保住你们的小命。”

    现在是二战时期,四十年代,哪怕有系统开挂,也没办法点出六十年代后期才出现的凯夫拉,尼龙虽然已经出现了,甚至山西还建了一座制造工厂,但距离防弹衣还是有点差距。

    不过这问题不大。

    财大气粗的陈老板(系统)不考虑成本,尼龙制造出一件结实的背心,然后加上钛合金防弹插板,就是一件妥妥的合身防弹衣。

    合身且不重。

    虽然钛合金制造困难,但二战时期,已经能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了。

    “这次的仗很难打,城里还有很多老百姓,我们没办法呼叫空军轰炸,也没办法进行炮火大范围覆盖。”

    “所以,遇到鬼子阻击阵地,多使用手炮,喷火筒,实在不行,就呼叫坦克支援,一辆不行就两辆,不要盲目和小鬼子拼命。”

    “我们是来打小鬼子的,不是来和小鬼子来换命的,别说什么一换一值了,再加一个就是血赚的,咱们是八路军,是独立团,就算是一个人换十个鬼子,也是血亏。”

    深吸一口气,吐出激昂热血的话语,大营长最后大手一挥:

    “准备进攻。”

    命令落下,十五个营战士转移到了各装甲营后面,准备跟随坦克进攻。

    队伍间,王喜奎擦了擦他散发着幽幽金属光泽的狙击枪,数了数腰间的备用子弹,最后摸了摸腰间的柴刀,团里有发匕首,但他还是习惯使用他打猎时期一直在用的柴刀。

    “一个人换十个?”

    听到大营长的喊话,王喜奎冷哼一声:

    “劳资要干掉一千个。”

    他身边,观察手补充道:

    “还差四百零一个。”



    25

    

金陵。

    据荣。

    傍晚时分,两个身着破旧便衣,身材魁梧的小伙子袖子挽起的推着小推车,顺着街道走过。

    木质轮胎发出一连串咯吱咿呀的声音。

    小推车上,是一袋袋装的鼓鼓的粗麻袋,透过粗麻袋磨损部分,还依稀可以看到里面是一粒粒玉米,甚至偶尔还有玉米粒掉落出来。

    虽然这些玉米颗粒不算饱满,大小不一,还夹杂着玉米须,甚至还有玉米芯碎屑,一袋袋玉米也装满了整个小推车,从包装能看出,这显然不是给人吃的。

    但两个年轻人小伙子似乎是苦日子过怕了,骨子里养成了节约粮食的习惯,依旧将掉落在玉米粒捡起来,每一粒都不放过。

    因为捡偶尔落下的玉米粒,所以有些慢。

    两人就这样缓慢的经过了据荣的鬼子警备大队的一个分驻地外。

    期间,两人接着捡玉米粒的动作,偷偷旳看向警备大队后方,哪里的大空地上,有一个又木头和帆布搭建的鬼子商人仓库。

    仓库是最近修建的,之前哪里是良田,最近因为便宜的粮食在市面上大量出现,种田根本不划算,粮食只有根据地才能卖出好价钱,这里可是日占区,也就很少有人种粮食了。

    穷苦人倒是很乐意种粮食,哪怕并不划算,但地主也不可能将土地给穷人,所以也就租给了鬼子。

    这个仓库非常大,占地有超过一百亩,全封闭结构,有一道巨大的大门,此时大门紧闭,无法看清仓库里是什么。

    “小鬼子也真够蠢的。”

    两人一边推车,其中一人年轻人小声吐槽着:

    “这么大一个仓库,在警备大队司令部旁边也就算了,还让鬼子兵搬运物资进去,不逼迫老板姓干,咱们两个壮汉天天走来走去,也不抓过去干活,这不明摆着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这种放粮食的仓库,鬼子啥时候自己干活过?”

    “明显是掩耳盗铃啊!”

    “哈哈,你小子,在建设大队待了小半年,文化知识见长啊,都学会用成语了。”

    他身边,另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笑着说道。

    “那可不。”

    年轻的人昂了昂头,语气自信得意:

    “我出了建设大队之后,还在部队里经过了三个月的训练,在哪里学了好多文化知识,还见过大学的大教授,教官说我有敌后情报工作的潜质,培训一段时间后就派我回来了。”

    回来,说明这個年轻人家乡在这里。

    “哈哈,那你说说看,现在仓库里鬼子飞机来了么?”

    年长的人问道。

    “肯定来了。”

    眯着眼睛看了看地面,年轻人语气肯定:

    “昨天附近的老乡说过,昨夜有听到巨大的动静,今天仓库外面地面上被清理过,应该是鬼子清除了飞机轮胎的痕迹。”

    “所以,基本可以确定,鬼子飞机来了。”

    说到这,年轻人提高了语气:

    “要不,今晚咱们把队伍里的手炮带过来?”

    “或者,直接把120迫架在山顶,把这里轰了完事,这仓库虽然大,但最多放下一两架飞机,小鬼子不会注意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