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路有孔捷负责,大军南下集结。
作为实际团长旳李云龙,需要联络统筹指挥三方攻势,规划未来整体局势,和其他部队以及上级等沟通协调,以及组建新式部队。
还有新兵训练,部队战术改革,部队改编等等也要他负责。
忙得很。
脚不沾地的忙。
为此,他的婚期也一推再推,最后他和秀芹两人决定,干脆彻底赶出鬼子之后,全国人民都不再受压迫后,再结婚。
赵刚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甚至比李云龙还要忙。
建设大队管理,根据地经济与基础建设,根据地教育,根据地金融,一系列事情都需要他来负责。
用日理万机也不为过。
大师傅带来的管理技术和体系让建设大队管理上了好几层楼,经济上的各种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也让他颇为受益,各种问题的处理随手拈来。
但随着豫中通道的彻底打通,驻蒙军被歼灭,东路军拿下石加庄,根据地规模急速扩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如此大规模的根据地建设,建设大队规模也是成倍增长。
现在的建设大队,人数上是巅峰时期关东军的七倍还多; 而且以每周一个华北方面军的规模在增加。为此; 赵政委不得不大量向陈老板换取管理类的大师傅支持; 才能勉强管理好这些建设大队和建设项目。
“他娘的。”
“忙啊。”
一见面,李云龙便破口大骂:
“就这么点人,破事还真多; 什么事都要劳资来管,随便一点问题都需要劳资亲自处理; 害得劳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一连三个劳资; 说明李大团长心情很不爽。
一点就燃。
说着; 他直接端起一碗水,咕噜噜的一口干完; 期间,嘴里骂人的话居然也没有停:
“他娘的。”
“打起仗来,一个个鬼点子贼多; 压都压不住; 怎么到管理部队就不行了?还怎么教都教不会。”
显然; 最近的新兵训练; 让李大团长很是伤脑筋。
赵刚微笑着看着李云龙,刺耳的脏话; 如今听起来居然格外亲切舒坦。
他也理解李云龙的烦恼。
独立团如今三面攻势铺开,北打关东军,东向华北方面军; 南打鬼子南方军,摆出打算一举吞掉整个国内鬼子的态势。
独立团才多少人。
鬼子有多少人?
单纯从兵力规模上来说; 这完全是蛇吞象。
可惜因为和陈老板的生意,对鬼子作战的主力部队只能是独立团; 不然全军出击,这三面进攻能轻轻松松; 而且说不定年内就能完成。
要知道; 在装备弹药富裕到几乎放不下之后,其余部队也在超高速发展; 各种武器统一装备,全军已经完成了大换装。
比如程世发那家伙772团; 还有773团等主力团。
虽然规模上依旧只是一个满编大团的规模; 也就是三五八团的规模,但每个团都有独立的重炮营,全部装备新式125榴弹炮; 以及牵引卡车; 半履带装甲车。
还有团属重型迫击炮连,山炮连; 以及各营的82迫击炮连。
这样一个团; 整体战斗力,随随便便硬刚鬼子一个旅团,甚至面对师团也不慌。
而这样的团,部队有九十个。
奈何陈老板给出的生意价码太诱人,尤其是新出来的生意,更是未来的希望,为了生意,为了未来,程瞎子他们只能在一旁看戏。
所以独立团必须继续扩大规模,而且是大踏步的那种。
考虑到生意,在拟定三面进攻计划之初,丁孔李还有他赵刚就一齐制定计划,一边进攻,一边扩大部队规模,而且以扩军和练兵为主,进攻是次要的。
这一决定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当年的三个基干团时期。
当年的独立团,新一团; 新二团就是这么强大起来的,从一个几百人,百来杆破枪,打着打着,变成响当当的主力团。
现在的三路大军,随着和鬼子的战斗,也会如同当年的三个团一样,越打越大,越强,最后把鬼子赶出去,甚至····
只是计划制定的时候,众人对一个问题有所忽略,或者说,不够重视。
现在的部队,和以前的部队已经不一样了。
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统一而且普及,坦克,飞机,大炮,卡车,装甲车各种先进装备一应俱全,甚至电台,雷达等科技装备也普遍装备。
从小米加步枪变成机械化部队。
脱胎换骨的变化。
部队对技术士兵的需求也陡增。
即便是步兵营,技术兵种也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最少得有人会用会维修电台,得有人能开动十轮大卡车。装甲营,更是要求十分之七以上,毕竟全营全是机械设备。至于航空营,那更是百分之百必须得技术兵种,而且比其他部队水平要求更高。
奈何部队,甚至可以说整个民国,最缺的就是人才。
知识分子太少了。
建设大队临时培训出来的知识分子,比经过系统教育出来的,差太多了。
虽然有来自上级的支援,尤其是有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是一批又一批的来,堪称海量。
但目前是以生产建设优先,主要人才优先向各工厂,建设大队,根据地基层送,之后是教师,而且随着歼灭第一军以及其余鬼子获得的七个巨型工厂开工建设,整个根据地的人才几乎被瞬间吞噬,还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去空军外,部队里面其实主要是建设大队半路出家的人才。
这些半路出家的知识分子,虽然十分努力刻苦,学习主动性惊人,奈何时间太短,需要补课的东西太多,再加上现在部队技术装备越来越多,对指挥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自然问题频出。
“要不。”
赵刚笑着说道:
“我分一点人才给你应应急?”
“我这边虽然不多,但匀一匀,还是能腾出来一点的。”
后方稳固,自然可以发展建设,教育,虽然时间短,但赵家裕大学,平安县各级学校已经铺开,第一批速成的人才已经出来了。
还有边区那边,也有人才出来。
他还利用经济优势,从山城那边,还有国外挖掘了一大批人才过来。
工厂那边,其实可以缓一缓也没关系。
“嗯?”
赵刚这句话,听得李云龙一愣。
老赵这反应不对啊!
如果是以前,他这样骂骂咧咧,赵刚绝对当场翻脸,和他对骂上一顿,不骂的他狗血淋头不罢休。
他这次来,其实是来找骂的,准确的说,是想和老赵骂上一顿缓解缓解心情。
“算了。”
李云龙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扫视团部的同时,嘴里说道:
“没必要,现在也没到紧急的时候,没必要为了部队而影响了根据地发展,只有咱们自己能生产坦克,飞机,大炮,咱们才能成为世界强国,才能摆脱被列强欺负的情况。”
赵刚倒是没有疑虑有他,点点头:
“那行。”
“如果有需要,直接和莪说就好。”
先建设,后军事,这是他们四人早就定下的决策,其余人也全部同意了。
“目前新兵训练情况如何?”
“东边张大彪那边没问题吧?”
赵刚接着问道。
李云龙瞟了一眼团部旁一个屋子里,那是赵刚的教育办公室,距离这里大约二十多米。
里面是正在整理文件的冯楠,恰好此时,冯楠也是视线向这边看过来,两人眼对眼,冯楠迅速收回视线,而李云龙则是重点看了看冯楠的手腕——那是赵刚的腕表,陈老弟送的。
快速收回视线,他说继续道:
“为了增加训练效率,我组建了五个新兵训练基地,其中两个装甲部队训练营,一个炮兵训练营,两个步兵训练基地,每个基地有二十个新兵营在训练。”
“张大彪那边情况很好,总兵力有十四个装甲营,十三个炮兵营,二十二个步兵营,十二个后勤保障营,预计两天后对保定外围发起训练性进攻。”
点点头,赵刚话锋一转:
“祝融计划准备的怎么样了?”
“飞行员目前正在训练,。”
李云龙摇了摇头:
“轰炸机比战斗机复杂太多了,更别说是巨型轰炸机,最少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甚至还不止,远程跨海轰炸咱们还从来没干过,导航上缺乏经验,需要一段时间准备。”
李云龙压低声音问道:
“德国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情报方面,是赵刚负责。
“快了。”
赵刚也是压低了声音:
“应该就在这两周内,目前是橡树岭!”
随后,两人继续聊了一些建设,经济,军事方面的小话题。
在离开的时候,李云龙话题一转:
“老赵啊,等赶走鬼子了,今后咱们一起举办婚礼怎么样。”
? ?水一章····
? 继续码字,明天下午有。
?
????
(本章完)
第577章
第577章
七月。
季夏之月。
衡阳城位于南方季风地带,夏季多雷雨,雨势猛烈,时常能引发河水暴涨,但持续时间短,几天就会消退而雨过天晴。
亦如同当下。
“将军,天放晴了。”
衡阳城外,潮湿旳日军司令部内,横山勇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他视线移开地图,走出司令部,这才发现,仅仅持续两天半的衡阳雷雨已然消退,远处天际只余下丝丝正在消散的乌云。
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大地。
“八嘎。”
此景,让横山勇破口大骂。
黑火药,纸质弹壳时代,下雨是战争的休止符,但技术一直在发展,作为最先享受技术成果的军方,现代战争已经无惧云雨。
无烟火药和封闭式底火弹壳的出现,使得枪械火炮不受风雨的影响,战争随时随地可以发动。
只不过,当下雨水天气,尤其是雷雨,对战争依旧有极大的影响。
视野,部队机动性,后勤补给能力,都有很大影响,雨水越大,越猛烈,影响越大,这种恶劣环境,很多部队并不希望作战。
尤其是存在大量重武器和具有优势的一方。
恶劣天气会极大的削弱先进武器装备,充足后勤补给的加成效果,雨幕遮挡,缺乏有效观测; 炮火精确性下降; 泥泞的道路影响及时补给; 使得武器弹药难以及时运输到前线,后勤补给能力下降。
而恶劣天气还能扩大兵力,士气; 指挥等优势。
所以,越是武器劣势; 补给缺乏的部队; 越是希望在恶劣天气作战; 夜袭,雨天进攻; 雾天进攻,通过恶劣天气,拉近距离; 削弱火力优势; 展开接触战; 甚至白刃战。
就像现在的衡阳外鬼子。
作为指挥官的横山勇; 甚至都巴不得这雨越大越好,越久越好。
但天不遂鬼子愿。
“我们的下一批补给什么时候到?”
横山勇咬咬牙; 问道。
距离大本营下达务必拿下衡阳的命令已经过去一周了。
这一周时间,他对衡阳发起了猛烈的袭击,一开始; 因为城内守军获得了充足的补给,以及城外完善的工事群; 他打的极其艰难。
连续三天的进攻,他便损失超过一个满编联队; 结果连外围阵地都没能突破,期间; 衡阳守军表现出士气和韧性; 让横山勇背脊冷汗直冒。
平心而论,横山勇很清楚; 即便没有独立团支援的那些武器装备,以衡阳周边的完善阵地; 以及守军的韧性士气; 他最多五天拿下衡阳的豪言壮语只能是一句笑话。
就如同开战之初,帝国宣传三个月击败民国,结果三个月时间过去了; 淞沪会战都还没结束。
而现在; 有了独立团每天运输过来的充足弹药,还有武器装备; 炮弹枪弹; 别说五天,他五十天能拿下衡阳都是奇迹了。
衡阳守军不足两万人,他目前进攻总兵力六万五千人,而对方展现出来的持续火力比他强大三倍还多,尤其是炮兵,几乎每天都被压制。
很多次进攻,还没靠近阵地,就被人家炮火轰了回去。
独立团每天通过飞机运输过来的物资太充足了,根据统计,每天降落在衡阳的飞机最高多达两百七十架次,充足到衡阳守军每天发射的炮弹数量不少于两万发,这还是不计算60迫击炮这种。
他后来将进攻改为夜间进攻,但敌人晚上照明弹几乎铺满天空。
这仗还怎么打?
好在第四天,希望来了,衡阳地区迎来了雷雨; 宛如雨幕; 挂满了整个衡阳城周边; 。
横山勇大喜。
趁着雷雨; 他这两天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昼夜不停,但衡阳守军在衡阳外建立了完善的防御阵地,他又缺乏大口径攻城炮,外加敌人火炮的压制,进攻十分艰难。
已经有三个联队被生生打残废。
不过战果也是喜人,短短两天,他就拿下了衡阳城周边三个阵地,甚至逼近机场,还杀伤了大量敌人兵力,而敌人的炮火也肉眼可见的减弱。
再给他一天时间,他就能毁掉机场。
只可惜,两天的连续进攻快耗光了他的武器弹药,雨天也影响了蝗军的后勤补给效率,不然他现在肯定立刻命令部队发起进攻,趁着独立团运输机还没抵达,摧毁机场。
“最近几天都是晴天,预计明天下午抵达。”
参谋回答道。
“命令部队暂停进攻。”
横山勇咬紧牙关,狠狠的说道。
“嗨。”
参谋立刻去传达命令。
“统计一下今天抵达衡阳的运输机。”
最后,横山勇叹了一口气。
他有一种预感,他已经错过最后占领衡阳的机会了。
······
“天晴了。”
衡阳城内,蔡继恒看着天际洒下的阳光,长舒一口气。
“终于天晴了。”
方将军也是长舒一口气。
这两天,鬼子疯狂的进攻,日夜不停,一个联队接着一个联队发起集团冲锋,尤其是机场方向,更是进攻重点,给两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不清楚梅雨天持续多久,鬼子后续兵力如何,两人甚至都减少了弹药消耗,将火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当然,即便减少到一半,也依旧炮火凶猛。
“我还以为会持续一周多呢。”
长舒一口气之后,方将军很快便笑了出来,语气中些许可惜和自责:
“还剩下一千三百多吨弹药。”
他做好了坚持大半个月的准备,所以减少了一多半的炮火消耗。
部队面对鬼子的进攻,增加了不少伤亡,如果当初他不命令节约炮弹,差不多能降低小一个营的伤亡,也就是四百多人。
不少了。
而且如果不节约弹药,那三个阵地也不会丢,至少不会全部丢掉。
“谁能想到这个情况,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一旁的蔡继刚摇了摇头。
鬼子趁着下雨,连续对衡阳发起猛烈进攻,攻势凶猛,在不清楚后续补给什么时候能抵达的情况下,节约弹药是正常选择。
“报告,独立团电报。”
此时,一个参谋走了进来,递给方军长一份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