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刚点头。
相比于史迪威,魏德迈这个人是实打实的反动玩意,经常和部队作对,阻挠部队发展壮大,现在此人担任参谋长,对自己这边是不利的。
不过!
“嘿嘿嘿···”
李云龙招牌式一笑:
“现在咱们也不怕他了。”
第一军歼灭行动在即,兵力准备好了,物资准备好了,就等一声令下了。等全歼第一军,加上驻蒙军那两万多鬼子,那就是十二万鬼子。
陈老弟会支援六个超大型工厂的全部设备,所有附属配套设施、全套的技术图纸,还有三百个大师傅。
划重点!
是超大型工厂,外加附属配套设施,以及全套技术图纸。
实际上等于一个超大型工厂,十几个大型工厂,几十个小型工厂,一套完成的工厂链。就像之前的钢铁厂,还附带轧钢厂,钢管厂等一大堆附属工厂和设备。
大师傅则是弥补了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
六个,再加上之前的钢铁厂,等于有了一套基本的工业设施,还有了技术自我进步的基础。
那还怕什么美国?
“确实。”
赵刚笑着点点头。
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六个超大型工厂,以及三百个大师傅,赵政委就心里满是迫不及待。
“今天机械厂有一种新武器出来,咱们去看看吧。”
李云龙转移了话题。
“走,咱们去看看。”
赵刚今天有些闲,建设大队在经过大师傅调整管理体系后,不仅仅效率大增,他的事情也少了很多。
一行人当即来到赵家裕机械厂。
相比于一年前,这里已然大变样。
石子公路变成了水泥公路,狭窄的单车道变成宽阔的六车道,公路两边一部分山都被挖平,一栋栋新建的钢筋水泥建筑拔地而起。
宛如一个坐落在山间的公路小镇。
公路尽头,是一块大平地,这里坐落着整个根据地最先进的工厂,赵家裕机械厂,也是整个亚洲最先进的机械厂,而且,没有之一。
甚至,说不定一部分技术在世界上也是第一。
“团长,政委。”
看到过来的赵刚和李云龙,负责人过来接应。
“新武器怎么样了?”
李云龙不啰嗦,直入主题。
“早就设计好了,都是成熟的武器,我们只是负责整合而已,经过靶场和模拟实战测试,作战效果非常好,能极大的提升前线的支援火力。”
负责人满面笑容:
“而且,还是和之前一样,新武器全部由咱们自己的技术人员设计和制造,没有依靠大师傅的支援。”
“不错。”
赵刚满意点头。
众人谈话间,来到了一处位于机械厂后面的跑道。
此时,跑道上停放着三架运输机。
(本章完)
09
“我们发现。”
赵家裕机械厂后方的跑道上,负责人指着三架飞机娓娓道来:
“飞行平台因为速度的原因,正面射击的命中率并不高,想要提高命中率只能降低高度,但这会增加飞行平台的危险性。”
飞行平台,这自然是从大师傅嘴里听到的名词。
赵刚和李云龙点头赞同。
飞行大队组建已经小半年了。
飞机不限量,物资不限量,飞行员数量也在稳步扩大。
之前的豫中会战,飞行大队实行了大规模空中支援,就累计起飞超过六千架次,投弹超过一万两千吨,发射30毫米机炮炮弹超过三百万发。
但实际作战效果并不好。
尤其是机炮扫射,地面观察的联络员反应,扫射效果非常差,大部分都只是听了一个响声。
重磅破片炸弹的效果虽然好,钢珠一扫一大片,但持续性太差,一架飞机最多携带十几枚炸弹,很难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另外。
战后统计,绝大多数被击落的飞机,都发生在俯冲进攻的时候。
得亏小鬼子防空武器极度稀缺,国内的部队又尤为拉胯,甚至第一军大部分联队级都没有装备,所以被击落的飞机数量不算多。
“但侧面射击就完全不同了。”
负责人继续说道:
“将对地支援火力放在飞机侧面,对地进攻精准度会有极大的提升。”
“以十二点七毫米机枪为例,将其装在运输机侧翼,实际靶场测试,即便在两千米高度,经过训练的优秀射手能准备命中方圆一米大小的靶点。”
“而且命中率高达七分之一。”
“两千米,12。7重机枪,七分之一命中率?”
听到这里,李云龙震惊了。
七分之一命中率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每打出七发子弹,会有一发命中目标,放在两千米距离,一米方圆的靶点,以及高射速的机枪上,这是一个相当最顶尖的射击效果。
要知道12。7毫米重机枪平直射程也才一千八百米。
“太好了。”
李云龙忍不住狠狠地挥手。
12。7毫米重机枪是团里的功勋武器。
威力巨大,任何鬼子只要命中一枪,要么死,要么残废,不存在第二种可能,而且还能击穿标准的沙袋掩体,压制力极强。火力凶猛,射速高达五百发每分钟,弹道平直,最大射程有一千八百米。是步兵最有效的及时压制火力。
但现在,这武器在前线却有些尴尬。
究其原因。
这玩意全重六十多公斤,分拆也有近三十公斤,行军时候有大骡子,问题不大,但作战时候只能靠战士肩挑背扛,前线阵地转移非常不便。
一千八百米的射程,在远程榴弹炮十几公里射程,各口径迫击炮两到六公里射程前,也有些不够看了。有了无后坐力炮之后,反坦克,反沙袋掩体也轮不到其出场。
这就导致,在前线战斗期间,这玩意实际上还不如通用机枪受欢迎,装备数量在逐渐减少,虽然装甲车上也配备这种机枪,随时能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但装甲车行动受限,射界也严重受限。
现在,能在运输机上装备这种机枪。
居高临下的视野,射界完美,支援及时,两千米距离一米方圆的靶子七分之一命中率,精确度极高,超过五吨的载重,火力持久。
完美的步兵支援武器。
而且小鬼子还缺乏防空武器,到时候,先让攻击机摧毁小鬼子那点可怜的防空炮,然后放这玩意入场。
一想到这个画面,李云龙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十五号之前能生产除多少架?”
“能把其他武器也装上去么?”
李云龙连忙问道。
接下来的全歼第一军战役中,三五架无济于事,得有一定数量才行,最好是几十架,而且12。7毫米机枪为例差了点,要是能将20、40甚至75炮搬上来,那才是完美。
重掩体能防12。7毫米机枪,但对于20、40炮则是毫无办法。
“这个很简单,全力开工,一天能改装五架。”
负责人继续说道:
“至于其他武器,我们都测试过了。除了105炮因为后坐力太大,无法装上意外,其余的20高炮,30机炮,40高炮,以及75山炮都能装上飞机。”
“好。”
李云龙大喜。
随后两人又来到了河源县的机场。
在这里黄全正带队组织训练,训练科目则是俯冲轰炸。
五位独立团最优秀的飞行员,当然也是全军最优秀的飞行员,这五人,人均飞行时长高达两千小时,而且还是来到独立团之后的飞行时长。
此时,五人正驾驶炸弹卡车,装在一吨多的钻地弹,从两千多米高度俯冲,然后准确命中堡垒。
情报部门已近打听到,太原附近,鬼子组织修建了不少坚固混凝土掩体,最大厚度足足有三米,小鬼子似乎打定主意死守。
到时候需要这种钻地弹解决这些永备工事。
在李云龙的视线中。
五架飞机依次起飞,飞到数千米高空,然后对着地面开始俯冲,最后炸弹准确的命中地面那厚大三米的混凝土碉堡。
肉眼可见的,炸弹径直钻入堡垒,先是短暂的沉寂,让人忍不住怀疑这是一枚哑弹,然后爆炸猛然腾起,掀起漫天的混凝土碎屑。
“不错。”
李云龙见状大喜。
独立团的训练,那当然得是实弹训练了。
碉堡是真材实料,炸弹也是真材实货。
全混凝土碉堡,三米厚,水泥标号和钢筋用量比鬼子只多不少,既然眼前的堡垒能被钻地弹直接掀翻,那鬼子的就没有问题了。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iiread。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那我就准备人手,准备地点,来接纳六个工厂和大师傅了。”
赵刚也笑着说道。
现在不仅仅是平安县,河源县,蟠县,寿县,赵家裕这几个地点,独立团地盘多了去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县城都归属独立团根据地,而且之间的铁路公路也在如火如荼的修建中。
可以好好的规划规划这些工厂。
最后甚至催促道:
“动作快点。”
“行。”
李云龙哈哈一笑。
······
时间流逝,很快来到六月十四号。
这段时间来,孔捷已经在南边站稳了脚跟,同本地的游击队扩展了根据地,修建了跑道,开始大规模运输物资。
一开始,独立团出动二十架运输机,以每天一百吨的速度开始运输物资,在机场扩建后,开始逐渐加大运输量,最后保持一个运输大队的规模,也就是五十四架运输机,每天两百五十吨左右。
当然考虑到天气的影响,实际上是每天两百吨左右。
但也不少了。
由于没有什么像样的敌人,武器装备弹药基本不缺乏,大部分运输的都是粮食和物资,主要是粮食,每天就差超过一百五十吨。
这个时期,有粮食就是大爷。
在空运过来的高质量粮食面前,再加上其他生活物资和根据地生产的商品,以及部队强大的战斗力,当地那些土豪乡绅的影响力根本不足为惧,很快被调教的服服帖帖的。
根据地地盘迅速扩大,部队影响力也大增,很快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
孔捷也不主动搞事,而是慢慢扩大地盘,扩大影响力,扩建机场,修建仓库,储存物资,扩招部队,打算先组建个万人规模部队再出门。
同时,整个民国大地上依旧一片战火朝天。
南方,在横山勇的指挥下,鬼子势如破竹,一路攻陷阮江,益阳,刘阳等地,并再次开始调集兵力,准备进攻长|沙。
但在再次进攻长沙前,横山勇却陷入迟疑:
“出现一伙战斗力强大的游击队?而且发现大量运输机起降的痕迹。”
“疑似是独立团的部队!”
看着眼前的电报内的消息,他眉头当即一皱,心里更是一突。
横山勇和岗村私交不错,前不久的通话中,他了解到了华北方面军此时的惨状。
豫中会战之后,华北方面军虽然表面上伤亡不大,但实际上已经残废,补充的新兵大多,重装备损失巨大,总体战斗力下降五成。
这一切都是因为独立团航空部队的空袭导致。
据战后统计,独立团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执行了超过六千架次空袭任务,投弹超过一万两千吨,虽然因为汤军队的拉胯,没有影响整体战局,但造成了皇军巨大的伤亡。
而现在,他的后方,也就是湘东北、赣西北地区出现疑似独立团的航空力量,不由得让他高度警惕。
近期他的进攻虽然势如破竹,大本营嘉奖电报接连不断,但大胜之中,却隐含危机。
不久前,皇军空军被独立团重创,很多机场被炸,飞机也被炸毁,空中力量几乎毁于一旦,导致他现在他麾下几十万大军,几乎没有几架能作战的飞机。
所以而这段时间,中美联合飞行队大肆出动,虽然没能影响整体战局,毕竟飞机数量太少,物资不足,但在空袭下,他损失也不算少。
当然,远不如华北方面军严重。
但如果此时独立团出动,给他等同于豫中战役时期的空中支援,六千架次轰炸,一万两千吨弹药,那么···
想到这里,横山勇肥胖的脸上一阵颤抖。
10 不按常理出牌的李云龙
“有详细情报么?”
横山勇连忙问道。
他指挥的长衡作战即将进入关键阶段,大军已完成了初步部署,即将展开对长、沙的进攻,如果独立团真的在他后方建立机场,那他的进攻计划就得大改,最少也得规模减半,甚至暂停进攻。
这里可不是豫中地区。
他此时所面对的果脯部队,虽然依旧有各种问题,指挥权重叠,各自为战,补给缺乏等问题,但比之豫中的汤兵团强不少,兵力也更多,不容小觑。
稍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
一旦这群部队有了大规模空中支援,豫中会战那种层次,蝗虫一样,一天数百架次,数百吨弹药落在蝗军头上,别说打赢了,他这几十万大军怕是搞不好会被重创。
“目前正在调查。”
参谋低头回答。
“八嘎。”
横山勇当场怒目圆瞪,破口大骂:
“敌人在后方建立机场,情报部门都不清楚详细?”
“废物,一群废物。”
“你们就是这样对天皇尽忠的么?”
一连串破口大骂之后,横山勇依旧觉得心里不舒服,觉得心里憋着一口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憋屈的很。
这也正常。
这段时间,他指挥的联军在长衡会战中虽然战局顺利,但战役的实际进度,是远远落后于计划进度的,和豫中会战完全是两样。
而且预期中对果脯主力部队的歼灭也一直没有完成,对方滑溜的很,一直不给他机会。
他心里一直是极度焦虑的。
此时独立团飞机的出现,完全是压垮他的一座泰山了。
最终,在无法抑制的怒火刺激下,他走上去对着参谋就是一巴掌,把参谋打的七百二十度旋转,打的参谋扭曲在地上,嘴角溢血。
“嗨。”
参谋连忙爬起来,一边擦拭嘴角,同时继续低头应是。
参谋心里苦啊。
这事,是情报科工作不利,是特高科工作失误,结果他挨一巴掌,但他也没处可以去说。只能默默的吞下这一顿毒打。
“命令情报科立刻开始调查,三天之内,不两天之内,我要详细的情报。”
横山勇杀气腾腾:
“不然,我会亲自向首相汇报此事。”
“嗨。”
参谋声音颤抖,但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独立团属于八路军,不同于果脯,这伙人的情报科不容易弄到,但也比那个‘陈凡’好调查多了。
······
参谋离开后。
横山勇握着他的天皇御赐武士刀,在司令部来回踱步,并时不时看看桌子上的作战地图,以及情报部搜集的情报,目光沉思。
他在思考。
在推演。
独立团到底有没有插手长衡会战的可能。
他对李云龙早有关注,也非常了解独立团的情况。
常规来讲,独立团是不可能插手长衡会战的。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