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371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71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括榆县,阳泉等地驻军在内,第一军总兵力合计六万三千人,但大多数都是新兵,训练不足,缺乏实战经验,而且严重缺乏重武器,弹药也缺乏,不足以支撑打一次大规模会战。”

    “而敌人,不提其他地方的部队,单单李云龙,就有超过五万军队,一百口径以上重炮超过四百门,坦克两百辆,飞机十架,还有大口径攻城重炮。”

    “更别说还有十几万其他部队,这群人装备也不差。”

    两个少将齐齐陷入沉默。

    他们知道第一军局势严峻,但没想到居然危险到了如此地步。

    一旦敌人发起进攻,别说是正太铁路以及周边城市,甚至第一军都有可能被全歼。

    “那他们为何不发起进攻?”

    “而且。”

    一位少将更加难以置信:

    “你们还能收集到如此多的物资?”

    三月份,第一军就提供了近四万吨重油,近二十万吨粮食,能获得如此丰厚的物资,虽然是用机器设备换来的,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被压着打的局面。

    “这是一笔生意,也是一个阴谋。”

    筱冢义男叹了一口气。

    为了这些油料和粮食物资,帝国从东南亚弄来了大量机器设备,其中甚至包括一座大型煤矿的全套机器设备,德国进口。

    这套设备非常先进,价值数百万美元,本来帝国打算自己用的,但还是被海军用来换燃油了。

    换算下来,对方以标准的是有价格出手重油,二点五美元一桶。单单这一批设备,就换了十几万吨重油,当然,因为设备重量大,所以分批交货,燃油自然也是分批交货。

    海军吃到甜头后,更加卖力的从占领区搜刮各种极其设备,南亚,东南亚,甚至一些从滇缅公路缴获的设备,也被用来换燃油。

    这事,他觉得就很离谱。

    好像,似乎,帝国皇军在为别人打工的感觉?

    ······

    同一时间。

    左家堡,原新一团驻地,现赵家裕根据地核心地带。

    这里,山间峡谷遍布这一栋栋崭新的房屋,公路遍布,满是田地和水渠。

    此时此刻,田地间满是劳作的老百姓,一匹匹初代大骡子牵引着根据地自产的犁耙耕地种田。

    屋舍间,牛羊鸡鸭成群,孩童玩耍,隐约间,还嫩听见整齐的读书声。公路间,同样是一匹匹初代大骡子牵引着轮胎板车在公路间驰骋。板车上,有的是一袋袋河源县肥料厂生产的肥料。

    此时,孔捷和赵刚两人来到了这里。

    “新的煤矿设备和很先进。”

    孔捷面带笑容:

    “德国货,而且生产也没多久,几乎没怎么是使用,也很齐全,等全部安装到位,能做到日产煤炭五万吨,预计最大产能可以达到日产三十万吨以上。”

    “至于人才问题,在咱们宣传平安县大捷后,不少知识青年和技术人员都投奔过来,我这里是不缺技术人才了。”

    如今的民国,矿山类人才还真不少,而且不少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立刻投入岗位。

    “不错。”

    赵刚点点头。

    钢铁厂需要消耗大量煤炭,预计未来建设的电厂也需要消耗大量煤炭,不能总是依靠柴油发电机,有了这个煤矿,煤炭缺乏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而且这里距离建立在赵家裕的机械厂,在平安县附近的钢铁厂非常近,运输也很方便。

    “说起来。”

    在赵刚准备离开的时候,孔捷突然问道:

    “你最近在和美国人干嘛?”

    孔捷有些好奇。

    上次和美国的生意,赚了好几千万美元,一次性缓解了部队经费不足的问题,还让美国人培训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血赚一波。

    “来买大骡子的,美国人需要一万匹大骡子。”

    赵刚笑了笑说道。

    “你开价多少?”

    孔捷十分好奇的问道。

    他现在算是知道了,眼前这货,别看平时斯斯文文的,但心里黑着呢。

    “不贵。”

    赵政委嘿嘿一笑:

    “一匹大骡子也就一辆吉姆西十轮卡车的价格。”

    “咳咳····”

    孔捷当时就一口气差点没回过来。

    也就一辆吉姆西大卡车?

    这种卡车,他很清楚,虽然性能远比不上陈老板给的十轮大卡车,马力比不上,载重比不上,耐用性也比不上,但外形差不多,价格不菲。

    “美国人同意了?”

    孔捷继续问道。

    这明显把美国人当肥羊宰啊!虽然漫天开价坐地还钱,但最后价码肯定也不会低。

    “他们会同意的。”

    赵刚自信一笑。

    “也是。”

    孔捷想了想,也是点点头。

    大骡子有多么重要,他深有体会,如今已经是三月,在坦克生意报销下,独立团十轮大卡和半履带装甲车完全不缺,缺的只是司机,以及机器后勤人员。

    但即便这样,前线战场上,弹药物资运输主力依旧是大骡子。

    战场地形复杂,很多地方,别说是卡车大吉普,就连坦克开上去都艰难,尤其是制高点这些重要位置,更是如此,而大骡子可以载着近两百公斤弹药,轻松爬上去,只要战士携带作战装备能上,大骡子就基本能上,当然,特种小队除外。

    大骡子还不用担心被爆炸吓跑,炮弹在身边爆炸,也丝毫不慌乱。维护也简单,消耗少,百公里几十斤草和饲料就行了,通人性,可以跟在队伍后面,几乎都不用管,自动跟随。

    短途运输,前线复杂地形运输,大骡子必不可缺,用过了之后,就再也不可能离的开了。

    反正,对于美国人而言,一万辆卡车,真的不贵。

    “然后,我还和美国人谈了一笔生意,更有有意思的生意。”

    赵刚这次语气有些神秘。

    “生意?”

    孔捷一愣:

    “什么生意?”

    ·····

    第二天。

    也就是三月三十号。

    美利坚本土。

    “一头牲口,换一辆卡车?还是军用卡车?”

    听到报价,以为后勤部的少将直接跳了起来,破口大骂:

    “那些黄皮猴子,他们以为合众国是肥羊么?”

    之前的两千多万美元购买炮弹的技术,就让他很不满意,一直骂骂咧咧说合众国血亏,不该花这么多钱的,即便前线部队对这种炮弹性能非常满意。

    主管的道尔中将听到价格,脸色没有任何变化,他冷静的问道:

    “意大利战场前线,对这些大骡子的反馈如何?”

    “前线的评价是。”

    文书迅速回答:

    “完美的战友。”

    “完美的战友?”

    道尔中将楞了好一会。

    战友,加上完美,这个评价,可不是一般的高,区区三百头大骡子,就能获得如此评价,可以想象,那批骡子在前线引起的轰动。

    顿了顿,文书才继续说道:

    “实际上,前线需要的是三万头,而且还说民了,后续还需要更多,英国人也很有兴趣,也在准备和对方接触。”

    “之前,为了那三百头的分配,前线一个团甚至都打起来了。”

    “这是前线报告。”

    同时,文书递过来一份厚厚的报告。

    会议室内集体沉默,包括之前那个少将,以及道尔中将,安静的看着手里的报告,看着那些战例,以及大骡子在之中发挥的作用,眼神带着惊骇。

    从前线的反馈来看,这大骡子性能极佳,甚至不必卡车差,这个要价也似乎可以接受。

    “让那边的人和他们谈判。”

    道尔中将继续说道:

    “尽量压低价格,然后多采购一点。”

    “是。”

    文书参谋点点头。

    “那么,下一个议题。”

    道尔中将继续说道:

    “还是关于那群游击队的,他们说,能为我们轰炸日本本土提供航空燃油和炸弹?”

    道尔中将满是不可思议的问道。

    “对。”

    文书参谋点点头:

    “包括航空汽油,润滑油,炸弹,都有对方提供,不过,我们需要支付对应费用。”

    “可笑。”

    之前嘲讽的那个少将顿时来了精神:

    “那群猴子知道什么叫高标号航空汽油么?b29轰炸机使用的航空汽油,可不是汽车卡车使用的燃油,就他们那点工业设施,能制造出手榴弹和炮弹就是奇迹了。”

    “部队测试过么?”

    道尔中将语调未变。

    计划中,是打算六月份开始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因为缺乏稳定的运输通道,然后和炸药运输艰难。而b29轰炸机的消耗又非常大。

    如果对方能提供,那再好不过了。

    文书参谋继续说道:

    “他们提供了炸弹和燃油样本。”

    “经过前线部队测试,燃油标号和纯度完全满足b29轰炸机的使用要求,炸弹也种类齐全,燃烧弹,子母弹,普通炸弹,而且装填的还是黑索金炸药。”

    骂骂咧咧的少将闭嘴了。

    道尔中将则是继续问道:

    “他们能提供多少?”

    b29轰炸机一次消耗燃油多大十几吨,炸弹三五吨,第一批准备出动六十六架,需要消耗超过一千吨燃油,数百吨炸药。

    “他们说,四月份,可以提供十万吨高标号航空汽油,还有一万吨炸弹。”

    文书参谋关上了手里的文件夹:

    “五月份可以在这个数量上翻倍,并且保证质量。”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么大的一台戏我李云龙当然得插一手

    

“这么多!”

    道尔中将心里一惊,随后大手一挥,全部买下:

    “他们给多少,我们就买多少。”

    虽然对方开价比较高,比国内出厂价高好几倍,但比起从美国本土运输到印度,然后空运至民国国内,依旧便宜了好几倍。

    显示土豪气魄后,道尔中将突然疑惑的问道:

    “他们那里来的燃油和炸弹?运输途径?”

    高标号航空汽油,而且是适合b29级别使用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能生产的国家没有几个,日本到目前为止,都不能自主生产。

    这伙人是哪里搞来的?

    而且一出手就是十万吨燃油,一万吨航空炸药,这个规模,必须是一个工业化国家才能做到。

    另外,是怎么运输进去的?

    到目前为止,合众国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大量物资都是集中在印度,无法运输到战场内,空运效率和成本太高了。

    “情报部门一年半前就开始了对其物资来源的调查。”

    文书参谋立刻说道。

    参战后,美国佬自然盯上了李云龙的武器来源非常感兴趣,但当时并没有多么重视,直到四号坦克出现,以及粮食券开始发挥影响,才加大了力度。

    但是嘛···

    “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调查他们的武器和物资是哪方势力提供的。”

    参谋继续说道:

    “只知道,负责物资交接是一个叫陈凡的人。”

    “陈凡?”

    道尔中将重复的问了一句。

    “此人大约四年前开始和山西地区的游击队接触,但我们只有此人的名字,国籍为止,文化程度未知,也没有照片。”

    参谋说道:

    “目前总统已经命令情报部门全力调查此人。”

    超过五百万吨以上的粮食,超大量武器装备,燃油,甚至还有机器设备,工厂等,这一些出现在晋西北山区,自然引起了美国人的高度重视。

    这说明有一个未知的势力。

    “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

    道尔中将点点头。

    ······

    同一时间。

    平安县。

    独立团团部。

    “可惜啊。”

    李云龙看着手里美国人的回电,啧吧啧吧嘴。

    老赵提出的生意,4月份提供十万吨航空燃油,一万吨航空炸弹,对方连价码都没还,一股脑全收下了,而且还是全款。

    不愧为狗大户。

    单单这一笔生意,就让部队赚了几百万美元,高标号航空燃油可不便宜。

    但让李大团长感觉遗憾的是,燃油能双倍报销,而弹药就只能单倍报销了,少赚了一些,让他觉得世界不够完美。

    “够了。”

    赵刚摇了摇头:

    “四月份我们有二十万吨弹药,就算给美国人一万吨,等七月份坦克生意结束,咱们弹药也有能超过一百五十万吨以上。”

    “足够把小鬼子赶出去好几趟了。”

    物资可以及时消耗,赵家裕根据地,建设大队数量超过七位数,规模早就超过鬼子在国内的总兵力之和了,各种机器设备也很多,再加上根据地大建设,水泥钢筋消耗很简单。

    使劲建造消耗就行了,什么水渠,公路,钢筋混凝土房屋都给安排上。

    坦克,装甲车,飞机,汽车,大吉普,摩托车这些,建设大队也已经形成了流程,能做到月末的时候,绝对处于可报销状态。

    燃油嘛,其实就是燃料,怎么也能用完。

    但弹药让政委有些烦恼。

    四月份部队规划中没有大规模战斗,二十万吨弹药,没有战斗,全部消耗掉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了这是,他都召集其他地区的部队,组建了炮兵训练营,从全部队,甚至其他根据地组织了数千组炮手训练,日常大规模高强度实弹射击。

    但五月份有四十万,六月份八十万吨。

    这还是最低数量。

    当然,政委已经想到了办法。

    那就是换成炸药。

    根据地建设需要开山,修建铁路和公路,山西多山,即便是平坦地区,也有很多山包,盘山公路浪费精力和时间,铁路不可能盘山,需要挖掘隧道。

    随着晋的大部分收复,部队一次性歼灭三万鬼子,名声大振,大量爱国工程师前来投奔,建设大队终于不再是严重缺乏工程师的状态,但修建隧道,太耗费时间。

    所以遇到挡路的麻烦山峰,第一选择便是大吨位炸药开山,直接把山的扬了,然后土方车拖走就行。

    没有平原那就自己造!

    “对了。”

    李云龙听到这里,突然说道:

    “陈老弟之前来过一趟,和我说过,延期坦克生意的办法。”

    “什么办法?”

    政委瞬间来了兴致。

    在他的计划中,未来需要超大量的物资,粮食,棉花,卡车,燃油,钢筋水泥,越多越好,数量越多,国家发展速度就越快。

    以七月份的物资计算,如果能延期一个月,相当于多了三十多亿美金的物资,两个月,那就是多过百亿美金的物资。

    “全歼第一军,延期一个月。”

    李云龙眼中厉芒一闪。

    说着,李云龙拿出了一份新的资料。

    “那就在七月份之前,把第一军给扬了。”

    赵刚接过资料,眼神也是厉芒一闪。

    现在的赵家裕根据地,不算正在训练的新兵,总兵力超过六万五千,如果算上新兵,那快十万了。

    平安县和蟠县战役后,独立团部队经历脱胎换骨,配合总部培训的大量基层军官干部,部队可以再次大规模扩张,而建设大队规模越大,提供的合格新兵也就越多。

    105身管炮超过八百门,岩盛也终于晋升为营长,统管炮兵集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