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第350章

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50章

小说: 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持占领的代价太大,如果不是平安县这里有利可图,指不定很多不重要县城都会被主动放弃。

    “嗯。”

    山本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心里却决定,亲自找筱冢将军甚至岗村将军聊一聊这事。

    他需要能对付独立团坦克的武器。

    比一式战防炮口径更大的武器。

    用精锐老兵换独立团的坦克,有些不划算。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参谋跑了过来:

    “将军,独立团根据地最新情报。”

    说着,将手里一份情报递给山本。

    快速接过情报,山本目光一扫,当即面色大变,甚至目光灼灼的盯着刚来的参谋,难以置信的问道:

    “情报属实?”

    手里的情报属实让山本难以置信,哪怕平安县情报部门是他亲手建立的,办事效率一流。

    “嗨。”

    参谋低头回答:

    “情报属实,独立团正在修建左家庄至河源县的公路,调集了超过十万民夫,而且使用了数百辆半履带车辆运输土方,甚至动用三十三辆坦克压实路面和推铲土。”

    得到确认,山本面色黑如锅底。

    坦克的沉重装甲,导致其大修距离非常短,油耗也非常高,零件损耗也很严重,用坦克压实里面和铲碎石土方,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么?

    虽然不清楚独立团脑子里想的什么,但这说明一件事。

    独立团不仅仅不缺坦克,不缺装甲车,甚至坦克装甲车还溢出,不然能拿来修路?

    想到这里,山本迅速走向司令部。

    新的战防炮必须加速了,不然一旦独立团开着坦克冲出来,冲向正太铁路,盘踞在平安县榆县附近的数万大军补给线就被切断了。

    那他就彻底玩完了。

    ······

    赵家裕。

    此时赵刚和李云龙都在,团部内还有孙德胜,以及一位建设大队的工程师。

    “目前左家庄至河源县的公路已经开始修建。”

    一位工程师开始汇报:

    “进度比预期的还要快,那些坦克和装甲运输车帮了大忙。”

    说到这里,这位四十来岁,在世界各国都待过的工程师忍不住嘴角抽了抽,他在二十多年的工程师岁月中,还从来没见过用军用装甲运输车,以及坦克来修路了的。

    这也太浪费了。

    不过,实话实说,这东西效果还真不错。

    坦克和装甲运输车马力大,动力足,皮实耐操,用来修路,效果居然出奇的好,工程进度大增。

    “不错。”

    赵刚满意点头。

    工程师留下一份报告后随后离开,他还需要去盯着现场,毕竟,建设大队组建一年时间都不到,土木类的人才依旧很缺乏,他必须时刻盯着,防止工程出现错误。

    随后孙德胜说话了:

    “我们有两万两千吨坦克额度,兑换了一百六十辆四号坦克,五百辆半履带装甲车。”

    “坦克和装甲车训练损失都是二十五辆,陈老板双倍补充五十辆,近期的训练损耗加上进攻,损失坦克九十辆,损失装甲车两百五十辆,目前坦克还剩下八十辆,装甲车还剩下三百辆。”

    “不过···”

    说道这里,孙德胜一起有些犹豫:

    “虽然陈老板说作战期间,损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也报销,但···”

    说道这里,他看向自家团长,眼神也带着犹豫:

    “团长,咱们这么干真的行么?坦克该大修的时候强行继续行驶,半履带装甲车严重超载运输,该维修的时候也不维修,继续强行跑,这算故意损坏了吧?”

    “你小子犹豫什么?”

    李云龙骂道:

    “让你放开手脚去干就好好干,劳资和陈老弟做了这么久的生意,还能不了解?”

    “放开手脚去干吧!”

    赵刚也是挥了挥手,说了一句。

    李大团长和赵刚两人都是人精。

    作战期间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消耗双倍报销,每月结算。

    说的是作战期间的消耗,而不是作战损耗。

    这生意的描述,很明显非常多的漏洞,很容易就能做到每个月物资翻倍,然后持续七个月,那该是多么庞大的一笔物资。

    别的不说,目前独立团有近五十万吨燃油,一万吨武器弹药,一百多辆坦克,五百辆半履带装甲车,每个月翻一番,持续七个月。

    哪怕是美国人,也会心痛到无法呼吸。

    但陈老板丝毫没有补上这些漏洞的意思,每次见面,都是一副姿态,放开手脚去干吧,不用担心物资问题,该给多少就是多少,而且只多不少。

    面对这种直接的暗示,赵刚和李云龙也不再犹豫。

    “是。”

    孙德胜点点头,不再犹豫,直接迈步离开。

    距离十二月月底还有三天,他得加把劲,把剩下的坦克还有装甲车给消耗掉。

    几分钟后,运输大队队长沈泉走了进来:

    “团长,政委,找我有什么事么?”

    沈泉有些疑惑。

    他是运输大队,负责物资运输,很少被单独叫来团部。

    “现在运输大队有多少十**卡?”

    赵刚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三百零一辆。”

    沈泉回答道。

    第一批十**卡只给三十辆,但随后的的大半年时间里,陈老板经常给独立团十**卡,合计达到了三百辆,因为零件足够,他管理使用得当,仅仅彻底损坏了一辆,但好在陈老板前不久又给了两辆。

    “培训出来的司机有多少了?”

    赵刚继续问道。

    卡车司机的培训直接由运输大队自己负责。

    “三千七百五十二。”

    沈泉回答道。

    团部给他的命令是最快速度培训能开卡车的司机,卡车驾驶比较简单,在充足的油料供应下,他使用三蹦子,大吉普,十**卡三级培训模式,培训速度很快。

    “哈哈,不错。”

    赵刚和李云龙对视一眼,全部面露笑容。

    他们两人可是很清楚,之前陈凡最后送来的两辆十**卡,是报销。而十**卡从来没有上过战场,都是在后方负责运输工作。

    这让两人看到了大量获得卡车的途径。

    随着枪械厂,炮弹厂的组建,大量的粮食,赵家裕和张万和那边的物资流通越来越庞大,运力缺口越来越大,从赵家裕通向后勤部的公路也开工了,马车已经完全满足不了,哪怕是大骡子也不行。

    所以,急需大量运输卡车,一千甚至数千辆的十**卡,才能满足越来越庞大的物资运输需求。

    随后赵刚微笑着说道:

    “司机培训继续加大力度,少人的话直接和我说,我从建设大队给你调人,另外······”

    “这也行的么?”

    听到政委的要求,沈泉嘴角抽了抽,一时无言。

    他也是经历过当年百万发子弹报销的人,但十**卡和子弹可不是一个概念,一辆十**卡加上备用零件总重二十,两辆就比一百万发子弹都多了。

    “让你干你就去干!”

    李云龙语气豪气,不容置疑。

    “是。”

    眼见团长说话,沈泉也就放下心来:

    “保证完成任务。”

    将十**卡使用到报废难以修复,这太简单了,而且就算报废了,也能当做维修零件供应。

    沈泉离开后,炮兵一连连长,独立团炮兵负责人走了进来:

    “团长,政委。”

    “交给你一个任务。”

    李云龙掏出一张清单,说道:

    “十二月三十一号零点开始,你组织一次对鬼子阵地的炮击,把这些炮弹打光。”



    第一零八章 扩散

    

果脯,重庆。

    傍晚时分。

    第二十八兵工厂外。

    大门口人流如织。

    现在是换班时分,白班的工人离开,夜班的工人进厂,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工厂二十四小时运转,为前线生产武器弹药。

    人流中,有五人结伴而行。

    从衣着来看,这几人应该是基础工程师或者技术工人,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人摸了摸口袋,里面是一堆法币,数了数,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呵,工资又涨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语气带着嘲讽。

    “算下来,涨了十倍了呢。”

    另一个语气也带着浓浓嘲讽。

    其余三个人中没有说话,但有两个人也是齐齐叹了一口气。

    显然,虽然涨工资了,而且涨的还不少,但这并不算好事。

    几人都是第一批撤退到这边的工程师或者技术工人,随同工厂一起过来的,经历过法币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法币购买力很硬,一百法币可以买两头黄牛,在兵工厂担任技术职位的他们工资也不错,日子过得很舒服。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法币急剧贬值,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有时候隔几天,物价就翻一番,到现在,一百法币买不到半只鸡。

    哪怕比开战前涨了五倍工资,这几人都感觉日子有些过不下去了,毕竟物价涨了一百倍不止,尤其是成家的人,日子几乎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五人中有四人在唉声叹气,只有一个最年轻的人语气冷静的说道:

    “赶紧去买粮食吧,不然又涨价了。”

    话音落下,其余四人原本唉声叹气的表情瞬间消失,宛如火烧尾巴的兔子,五人齐齐一溜烟的冲向市场。

    一个小时后,几人提着一小袋粮食走出市场,一开始说话的年长的工程师脸色阴沉:

    “粮食三天一涨价,还限购,这他妈日子怎么过啊!”

    “陈哥,我的给你,反正我一个人压力不大,你有一家人要养活。”

    最后那个一直表情冷静的年轻人将手里的粮食袋递了过去。

    “小陈,这···”

    看着手递过来的粮食袋,被叫做王哥的工程师脸色陷入了犹豫。

    老实说,他很想要。

    他今年三十七岁了,家里有三个孩子,两个老人要养活,妻子虽然有工作,但挣到的钱仅仅能勉强养活自己,家庭开销非常大,凭借自己的工资完全不够。

    但平白无故要别人的,实在是·····

    “没事。”

    小陈将手里的粮食袋塞进陈哥手里:

    “咱们都姓陈,我刚进厂里那会,多亏了您照顾······”

    “谢谢了···”

    犹豫了许久,叫陈哥的人最后还是收下了粮食袋。

    他真的需要这些东西。

    他大学未读完,在二十八兵工厂算是技术骨干,负责管理一个加工小组,精通一系列机床操作,甚至能针对性做出改进,但除去厂长等从国外回来的几个顶尖技术工程师,其余技术工人收入都不算多高。

    几人聊着聊着已经走到一处小巷子中。

    “那你自己····”

    陈哥刚开口,就看到小陈拿出一叠精美的纸张,压低了语气:

    “我可以去黑市买点。”

    看到小陈手里那张纸的一刻,其余四人齐齐吸了一口气冷气:

    “你怎么有这个?还这么多。”

    无酸纸,中间绘着晋西北山区,饱满的麦粒和稻穗,边缘两角写着数字,此时被叫做小陈的技术工人手里拿着的正是赵刚委托陈老板制造的粮食券。

    “嘿嘿。”

    小陈嘿嘿一笑,将手里的粮食券分给其余四人。

    盯着眼前的粮食券,众人陷入了犹豫。

    这大后方,法币每天都在贬值,粮食每天都在涨价,手里的钱一天不如一天,但在这之中,有一个奇葩,那就是眼前这种精美的粮食券。

    这粮食券,据说是那伙人发布的,可以直接用来兑换粮食。

    这东西五个月前开始出现在重庆地区,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在任何商人手里可以轻易的用它换取粮食或者其他物资。

    而且离谱的是,五个月过去了,用这个当做交(货)易凭(币)证,价码一点没有变化,当初能换多少粮食,现在就能换多少粮食。

    坚挺程度堪比白银甚至赶上黄金了。

    甚至,这东西还能换到精致白砂糖。

    不过问题是,这东西政府严令禁止使用的。

    但几人没有犹豫太长时间,立刻收下了。

    虽然官方严令禁止使用这东西,但其实他们自己也大量搜集这个,而且也仅仅是口头说了一句,根本没有惩罚措施。

    之前有段时间是强行禁止,发现既收缴,但随后引发了一系列骚乱,被迫放弃了这一决策。

    “你怎么会有这个?”

    其余四人藏好手里的粮食券,继续问道。

    “他们给的。”

    小陈说道:

    “另外,他们还向我发出了邀请,让我去河源县兵工厂去。”

    停顿了一会,他才继续说道:

    “我答应了。”

    其余四人陷入沉默。

    他们是谁,几人很清楚。

    在之前,官方戏称那群人为土八路,土哈哈,要什么没什么,兵工厂也是手工作业,原始生产,土法炼钢,手工锻打。打鬼子全是游而不击。

    但从粮食券就能看出来,情况显然和宣传的不一样。

    重庆这边,物价飞涨,法币每天贬值,别的人五个月不带任何变化。

    这说明人家那边物资非常充足,甚至充足的难以置信,而且军事手段也很强硬,能有效的对付鬼子,不然不可能在战争时期保证粮食券的不贬值。

    那些在黑市上流通的精美白砂糖就是出自那伙人。

    不久前流传了一个消息。

    据说,那伙人有大量坦克,有大量重炮,一战消灭了八千个鬼子兵,迫使鬼子在正太铁路周边集结了超过五万大军来对峙。

    有小道消息流传,他们能大量生产步枪,机枪,迫击炮,炮弹,甚至能自己制造大炮,能自己炼制高质量炮钢。

    不少商人都能证明此事是真的,而且一些小道报纸,以及一些爱国记着也有报道这件事,并且有照片为证。至于官方。

    从来不承认,甚至极力否认,这显然是起了反作用。

    想到这里,几人也没有劝说,传言不能尽兴,但去那边,说不定真的更好。小陈现在只有二十二岁,孑然一身,又有为国家工业做建设的理想,去闯一闯也没关系。

    反正随着这边的工厂越发糜烂,之前有一个炼钢厂倒闭,不少技术工人甚至是工程师前往那边了。

    “你们去么?”

    小陈突然问道:

    “他们说了,只要”

    四人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他们四人年纪不小了,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父母亲戚在这里,没办法说走就走。

    “走之前,记得和周厂长说一下。”

    最后,陈哥叮嘱道。

    “嗯。”

    小陈点了点头。

    厂长是技术大拿,冶金与金属材料专家,哈佛大学博士,对他非常不错。

    ······

    同一时间。

    戴局长办公室。

    嘭····

    巨大的响声响起,房门被撞得砰砰作响,戴局长面色阴沉的走了进来,吓得在办公室等待的几个人腿肚子打颤。

    局长这是被老头子骂了?

    几人心里猜测着,之前局长去见老头子,据说是因为那伙人的事情。

    “这些情况都属实么?”

    戴局长随手丢下一叠资料,语气阴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