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培育好的数千匹种驴和种马。后来断断续续不断送来所以隔一段时间,他就要确认一下数量。
“对,前不久独立团送粮食来的时候又送来一万匹。”
畜牧厂负责人说道。
“培育好的一代大骡子现在有多少头了?”
张万和问道。
负责人回到道:
“一半用来增加种群双,一半用来培育初代大骡子,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后,一胎能产出两头,目前有两万七千头幼骡,还有一万三千头没有出生。”
“独立团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数量。”
“好。”
张万和眼珠子亮起。
他为何说这初代大骡子是根据地甚至国家未来加快复兴的希望?
部队根据地都是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人民群众靠土地谋生,而老百姓耕地主要靠的是人力和畜力。
初代大骡子体重和寻常骡子差不多,驼载能力和挽力也差不多,但耐力要好三成。
最大的改良是饲养成本。
杂草树叶基本都能吃,干活的时候喂一点好饲料就行,粪便的肥料价值很高,而且抗病能力比部队用的第三代丝毫不差,全年整体饲养成本是驴的九分之一。
一户老百姓,有了一头这种初代大骡子之后,等于多了只吃半人饭的两个超级壮劳力,一年下来,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种子,能多打一半的粮食,还能减少一半的人力需求。其余时候,还能搞一搞运输等。
到时候,广袤的,占据国内百分之九十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被这种初代骡子驱动起来。
就在张万和畅想的时候,一个参谋走了进来:
“张部长,莫参谋叫您去一趟。”
······
三五八团驻地。
团部外的空地上。
楚云飞和方立功走出团部,看着被送回来的,维修好的博福斯山炮,摸了摸崭新的炮管,立刻问向一同从独立团回来的参谋:
“怎么样?”
楚云飞语气有些紧张。
名义上,这个参谋是他派去监督维修的,当然,实际上是打探独立团的武器生产能力。当年在太原兵工厂做过管理,对机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炮管是赵家裕机械厂自己生产的。”
参谋语气也带着惊骇:
“使用的还是我们带去的废钢。”
“具体说一说。”
楚云飞瞳孔一缩。
独立团装备了大量豪华武器装备,让他都眼红不已,不过很显然,这些都是国外生产的,是无根之萍,没必要过于紧张,消耗完了就没有了,而且外来武器很容易封锁和通过外交影响。
但自己生产的那可就不一样了。
他刚刚看过,这门被送去维修的博福斯山炮炮管炮钢质量极高,膛线也拉的非常精细,整体质量极高,比鬼子的都好。
而当年太原兵工厂那么多年,也没能造出合格的炮钢。
“独立团那边的工厂叫赵家裕机械厂,规模很大,虽然我没有全部看完,但估计规模有太原兵工厂的一半,机械设备都非常新。”
“他们使用的一种电炉炼钢,把废钢加进去,然后添加一些矿石,去除浮渣之后,就能炼出合格的炮钢,估计一天能生产五十吨钢材,不过炮钢每次只能生产十吨,时间也比较长。”
“他们还有一台专门给炮管钻孔的大型钻床,不过其他的都是小机床,但生产工艺很先进,大概三天能生产出一门75山炮。”
参谋描述他的所见所闻:
“另外,他们还能生产小火车,还有一个枪械厂,不过枪械厂那边有军事封锁,我无法接近。”
“真的可以自己生产炮钢和炮管。”
楚云飞还没有说话,他旁边的方立功则是喃喃自语。
看了一眼自己的副官,楚云飞眉头一皱。
从河源县回来之后,他这副官一直精神不好,状态也越来越差,根据执勤警卫说,夜间经常惊醒,时常噩梦,浑身冷汗的醒过来。
深吸一口气,楚云飞压抑住心中的惊骇。
批量自己生产高质量炮钢,难度极高,从原材料到成品,有一系列技术难题,目前国府全力都无法做到的,世界上能做到的国家也不超过两只之手。
一天五十吨,倒是不多,只有一台炮管生产专用大型机床也是一个不足,小火车头制造技术也不难,国府自己能轻松做到。
但问题是,对方才发展一年时间不到。
再给个几年时间,很难想象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把消息告诉上面吧。”
楚云飞叹了一口气。
希望有了这次刺激,军工那群人能加把劲,赶上人家吧。
当然,他也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肯定会有人想秘密破坏,但是嘛,别人既然敢亮出来,就说明对自己的警戒措施有绝对的自信。
几天后。
重庆。
“能自己小批量生产高质量炮钢?”
戴局长不可思议的看着手里的资料,然后看向负责汇报的人:
“你确定?”
高质量炮钢!
这东西是各国重点封锁的技术,别说国府了,全世界能生产出来的,不超过六个国家。而且就算是国外大厂手把手教导,想要学会也得好几年。
不同国家,不同工厂,有不同的情况。
炼钢原材料,环境,添加剂,工艺,甚至不同的工人,任何一点变化,都能影响最后的质量。
“确定。”
汇报的人也是难以置信的语气,但事实摆在眼前:
“晋绥军三五八团亲眼看到过对方生产出成品,经过测试,质量非常高,估计,大约三天就能生产出一门75山炮。”
翻看着后面的详细资料,戴局长眉头一皱。
他心里在犹豫。
这事,该不该告诉老头子呢?
他可是清楚,前几天,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军方有一个运输部门的代表想要见一见那边的人,老头子非常紧张,非常警惕。
那可是美国运输部的。
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答应。
同一时间。
美国本土。
某个负责统筹军事运输的部门。
一群参谋正在工作。
随着美利坚合众国参战,实现了彻底机械化的美国大兵走向世界,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
北非战役已经结束,意大利已经投降,预定的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大登陆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太平洋也是捷报频传。
而这一切胜利,都离不开后勤运输部门提供的强大后勤支持。
但一连串作战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意大利多山区,战场环境复杂,那边别说是卡车了,就算是威利斯吉普,甚至是全履带运输车也上不去,只能靠畜力运输。
但畜力运输那点可怜的运输力量,根本无法满足武器装备升级之后的美国军队消耗,为此部队多了很多伤亡,这让运输部门很头疼,但却一时间想不到办法解决。
好在美利坚合众国情报力量非常不错,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一种能驼运一百五十公斤物资后,还能在崎岖山路间长期每日行走六十公里的畜力?持续牵引力也高达一吨?”
此时,一个少将走了进来,对着屋内的参谋问道。
这位将军的语气带着浓浓的不信。
作为参加过一战的将军,虽然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连长。
但他很清楚。
山地驼载一百五十公斤,载重量没问题,很多畜力都能做到,比如夏尔马等都可以,但负重一百五十公斤还能在崎岖山路行走六十公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畜力能做到的。
崎岖山路!
人轻装走上去都艰难,别说是负重的畜力了。
还每天!
也就是说这种畜力,可以在驼载一百五十公斤负重的情况下,连续超过十天在蜿蜒起伏不定的山路间行走超过六十公里。
要是有这玩意,上一次大战能早结束两年。
“将军。”
一个参谋说道:
“根据情报部门的消息,以及史迪威将军的汇报,民国游击队确实有这样一种畜力,数量多达数万匹,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中。”
“这不可能。”
将军直接摆手,语气带着浓浓的不屑:
“那边的畜力是世界上最落后的,体型小,耐力持久差,连最轻的山炮都无法驼载。”
“罗斯中将已经命令民国那边的运输部与对方接触了。”
眼见这位将军要搞事,参谋只得搬出上级。
果然,听到统筹军队运输的中将名字后,这个少将顿时老实了,但嘴里还是不甘心:
“白白浪费力气。”
······
一周后。
独立团。
张万和,总部莫参谋一起赶到了这里。
“美国人要买咱们的三代大骡子?”
听到张万和带来的消息,赵刚楞了好一会。
让世界都羡慕的,全机械化的美国人居然要买大骡子,属实让赵刚惊讶。
不够仔细想想,他也明白了,肯定是用来山区作战的,欧洲战场多山,别说是汽车了,连摩托车都开不上去,看上自己这边的大骡子很正常。
论运力,大骡子一头比得上普通骡子的四头,而且容易饲养,好使役。
“对。”
张万和点点头,说道:
“上面的意思是,听听你的看法。”
论影响力,赵刚比李云龙还要高,甚至高不少,赵家裕根据地经济建设成果,生产建设成果,以及七位数的灾民救助工作。
“当然同意。”
赵刚嘴角一勾。
美国人,那可是大款啊,大老板啊,大客户啊。
“美国人估计要的不少!”
张万和有些担忧——虽然这段一年来,独立团给其他根据地和部队的三代大骡子有好几千匹了。
“这个放心,现在赵家裕根据地有一万七千多头大骡子了。”
赵刚语气自信。
大骡子消耗的是武器弹药额度,但如今大骡子大降价,打折出售还买一送十,过段时间,等干掉一万五千鬼子之后,兑换个十万头都不在话下。
“那咱们出价多少?美国人第一批要三百匹试一试。”
张万和继续问道。
张部长和大骡子接触也好几年了,他很清楚,美国人使用之后一定会大批量订购。
大骡子可不仅仅是驼载能力强,耐力强这么简单,那炮弹在身边爆炸都不会惊慌的温顺性格,以及宛如队友般的容易使唤,任何部队只要一接触,那绝对喜欢的不得了。
如今部队中,战士们从没有将大骡子视为牲口,而是战友。
“第一批当然的免费啊!”
赵政委嘴角一勾。
来自陈老板的生意经——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等美国大兵爱上大骡子之后,再谈价格吧。
第九十三章 筱冢义男他回来了
太原。
第一军司令部内。
满头枯白头发的吉本贞一坐在椅子上,他双目暗淡,腰背软趴,整个人有些萧瑟的味道。
吉本看着桌子上的命令记录,突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年初,他上任第一军司令的时候,雄心勃勃,打算一举解决困扰太原地区的两大难题,位于边缘地区的晋绥军,以及盘踞在山村地区土八路。
对于土八路,他制定了加强版清乡计划,打算通过清乡彻底摧毁其生存的根基,农业生产,至于晋绥军,他准备诱惑招揽分化。
但这两个计划,一个都没有成功。
对土八路根据地的加强版清乡计划还没开始,李云龙和他的独立团逐渐表现出对正太铁路的致命威胁,偷铁轨,抢列车,炮击机场,组建工厂,大扩军,导致他机动部队被全部吸引住。
国内说好的给他一个新编乙等师团的部队也只是一句空话。
没了足够兵力,他拿什么清乡?
避开独立团周边,他勉强推动其他地区发动清乡,然而吉本发现,他上任的这段时间,不仅仅是李云龙,其他土八路也实力大涨。结果清乡不成,反而导致了皇军的大量损失。
更离谱的是,原本一直粮食危机的土八路,突然之间粮食就富裕了,还开始大批救援灾民了。
至于晋绥军那边,吉本回想起来,也是一脸辛酸泪。
动用情报部门勾勾搭搭,好不容易说动了几个晋绥军实权军官,正准备加一把劲,让那些军官带着部队投靠帝国皇军,分化晋绥军,结果李云龙恰好搞了一个大袭击,导致第一军损失惨重的同时,还颜面尽损,这一来,前面的谈判全被搅黄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两次。
前不久,李云龙占领了他的河源县,歼灭了河源县驻军,他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准备报复回来,结果和平安县一联系,才知道李云龙的实力已经如此可怕。
能同时发起两场规模不小的战斗。
在攻占一个县城的同时,还有余力打退平安县驻军进攻,甚至反击在阵地前全歼平安县三个大队的兵力。
期间,独立团展现出来的实力让吉本到现在都感觉心有余悸。
两场战斗中,动用总兵力超过两万。
装备有一百门山炮。
有射程超过13公里的新75山炮。
以及大量装备部队的无后坐力炮。
哦,对了还有坦克部队,虽然因为缺乏会开坦克的技术兵,导致坦克大量损坏。
然后,吉本想了想。
他好像,对独立团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算平安县驻军,如今第一军还有合计两万多的兵力,沿着正太铁路分布在太原,福安,水泉等地,使劲挤一挤,还是能调集出来一个联队的兵力支援平安县。
原因是随着土八路的大扩张,除了正太铁路附近,其他地方,甚至一些公路皇军也逐渐失去控制,兵力反而释放出来了。
但有什么用?
山本和甲佐已经明确表示,放弃正面野战击败独立团的方法,准备通过炮灰部队牵制独立团兵力,然后精锐部队以大队为单位穿插渗透,进攻独立团根据地。
他一个满编野战联队三千八百人调过去,并没有多大作用。而且,他本来就打算将机场守备大队等调过去支援平安县和蟠县。
他的一个联队援兵,甚至都没能加速计划的进行,因为预计十二月开始,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哎···”
吉本萧瑟的叹了一口气。
第一军如此狼狈,全是因为李云龙,此时此刻,他终于理解,为何筱冢义男当初会不顾一切的调集一万大军进攻独立团了。
如果时间能够重来,他一定不顾一切的集中第一军兵力消灭独立团和李云龙。
看了看窗外的晴天,以及无云的天空,突然,吉本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他对着身边的卫兵说道:
“去机场。”
他想去看一看。
看一看李云龙和他的根据地。
虽然第一军飞行大队很久没有得到燃油和弹药补充了,已经没有了轰炸能力,但起飞几架侦察机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在四千米高度,侦察机非常安全。
同一时间。
太原机场外十一公里处。
岩盛带着十二门105驼载榴弹炮停在了这里。
“开始构筑阵地。”
岩盛下达了命令。
很快,十二个炮组的战士,有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