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军装,很明显,是旅部的炮兵营,其中有几个人他还面熟,当初进攻山崎大队的时候,见过面。二十几人的数量,正好是两个炮班的数量。
“奇怪,那为什么还这么不高兴?”
方远山百思不得其解。
炮班要到了,基层干部军官也到手了,还一百多个,足够部队补充了,怎么还这么不高兴?
但团长心情不好,都写在脸上了,他也不敢问,不然现在凑上去,铁定挨一顿骂,贼凶的那种。
“李团长。”
罗参谋送李云龙出来,笑容满面的对着李云龙说道,语气中甚至有点依依不舍:
“这次,真的非常感谢了,你这批粮食,让我们旅战士们不至于饿着肚子和鬼子拼命,这份功劳,我会如实上报的。”
“应该的,应该的。”
李云龙艰难的扯出笑容。
罗参谋离开后,李云龙看着身后的一百六十个基层军官干部,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大意了。
实在是大意了。
没想到总部居然不声不响的在边区那边搞了一个军官培训班,还第一批就出来了几百个合格的基层干部军官,他不知道这行情,一下子把价码全给了。
吃了个大亏。
不然这两千吨粮食,还能换来更多的好东西。
还好···
看着这一百多人中,有七个衣着明显不同的人,这是七个技术兵。
这七人,其中有三人是在国外有坦克服役经历的战士,还属于同一个坦克组,也就是一起开同一辆坦克的,还有四人也都是汽车兵,会开汽车,也会修汽车。
而且,这七人都是组织上的人,忠诚丝毫不用怀疑。
这让李大团长心里舒服了一些。
“走,回独立团。”
骑上马,李云龙大手一挥,带着运输连和一百多个新基层干部,向着赵家裕方向走去。
“他娘的····”
“这次生意,劳资至少多付了一千吨粮食,”
一路上,李大团长龇牙咧嘴,骂骂咧咧,宛如一条饿狼:
“他娘的,劳资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
“不行,这笔粮食,必须得在鬼子那边赚回来,还得加上利息,滞纳金,所得税,精神损失费,劳资不能白吃这个亏。”
回想起上次陈老弟离开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李云龙决定,在旅部吃的亏,要在鬼子身上赚回来,还要加倍。
李云龙身边,和尚缩了缩脖子。
利息他知道,但滞纳金,所得税,精神损失费啥的,和尚就不明便了,但他记得,这句话,好像是陈老板先说过的,被团长偷过来的。
·····
李云龙离开后。
旅部。
“大意了啊。”
“实在是大意了。”
看着李云龙离开的模样,旅长陷入了自责。
他看李云龙见到这批干部之后的表情,就知道,李云龙的身价比他心里预计的还要高不少,本来他以为李云龙这次搞到了三千多吨粮食,但如今看来,恐怕得四千吨往上了。
而且,这小子,还有持续的,能搞到大量粮食的渠道。
不然,在知道事情真相,知道如今部队基层干部培训数量大增之后,还如此平静,仅仅脸色有些阴沉,连骂骂咧咧都没有。
“早知道,那七个技术兵,就不送了,弄得好,能多换来百来吨,甚至几百吨粮食啊。”
旅长再次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之后,他脸上突然浮现笑容,走向旅部后院。
此时,这里已经集合了不少人,包括炮兵营营长,罗参谋等,足足二十多个人齐齐站在院子墙边,而院子中间,耸立这两门硕大的大炮。
“这是·····”
此时旅部炮兵营营长正靠近那两门大炮,喉咙微动,眼神灼热,伸出的手始终不敢触碰大炮,生怕自己看到的是假的。
“两门120重型迫击炮,最大有效射程六公里,炮弹重量十六点六公斤,装填三公斤黑索金炸药,配备高爆炮弹有两千发。”
罗参谋介绍了一遍,然后指着一旁的五头大骡子说道:
“这个炮比较重,全重两百多公斤,单单炮身就超过一百公斤了,这里有五头大骡子,可以用来加强机动性。”
“都给你们了。”
最后的讨价还价,旅长顺手薅来了五匹大骡子给炮兵营。每门炮配备两匹,剩下一匹备用。
“全部给我?”
炮兵营营长再次吞了吞口水,手一时间不知道哪里放了。
射程六公里,炮弹重量十六多公斤,这比小鬼子师团级火炮威力还要大了,鬼子前线的土木掩体还不是一炮下去就没了?
虽然两百多公斤重,但有大骡子,再多配点人手,山地机动性还不是轻轻松松?
“怎么样,两个炮组换这两门炮,换算吧?”
罗参谋笑呵呵的说道。
当时,说要给独立团两个炮组,营长是一脸不乐意的,要不是命令出自旅长,估计营长还不会放人。
“划算,太划算了。”
营长嘴巴都笑歪了。
······
看着欢天喜地的,去研究新炮的炮兵营营长,罗参谋和旅长回到了旅部作战室。
“这小子要的是会使博斯福山炮的炮组。”
罗参谋眼神微微闪动。
旅部的炮兵营,有一部分出自国府,很多人都会使用博斯福山炮。
“看来,这小子有博斯福山炮了,而且数量还不少,不会低于四门。”
旅长微微点头。
独立团有岩盛,这也是个炮兵高手,有国府服役经历,会使博斯福山炮,而李云龙又要去了两个炮组,这能推测出很多东西。
“哈哈哈···”
说着说着,两人齐齐看向后院的那两门大口径迫击炮,忽然相视一笑。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一个警卫绕过堆满的粮食袋间隙,跑了进来:
“旅长,新一团丁伟丁团长过来了。”
第十章 去总部之前的······
回独立团的路上,李云龙迅速整理好了心情。
十几年的战争生涯,数不清的起起落落,见惯了的生死离别,铸就了李大团长超一流心里素质,他从不纠结已经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情。
价码已经谈成,木已成舟,再纠结后悔毫无意义。
不如放眼向前看。
“这次是大意了。”
“听到有一百六十个军官干部,高兴的有点得意忘形了,一时间失了方寸,当时旅长明显是狮子大开口,自己居然满口答应了。”
“大意了,大意了。”
“今后谈生意,哪怕再满意,也要压一手价!”
默默记下这次的教训,并吸取教训之后,李云龙迅速投入了下一场生意的谋划中。
旅部行圆满完成。
虽然花费远超了预算,本来只打算花费个五百吨粮食的,结果花掉了两千吨粮食,还被薅走了五匹大骡子。但收获同样是远超预计,一百六十个军官干部,彻底解决了独立团的军官缺乏问题。
甚至还到手七个机械技术兵种。
“现在还剩两千四百吨粮食。”
骑着马,走向会赵家裕的路上,李云龙心里掰着手指头数着。
接下来就是总部了。
“总部的预算是两千吨粮食。”
李云龙数着自己的价码。
他给独立团留下了四百吨粮食的存量,其他都支援其他根据地,当然,顺便也要点好处。
总不能白给不是?
虽然按照他的计算,维持高强度训练的情况下,五千人规模的独立团每年需要消耗大约一千三四百吨主粮,既每天三吨多,但实际消耗是没有这个数量的。
赵家裕地处密集山区,附近只有山林马道,一直都是稳固根据地,群众基础很高。
最近有鬼子驻扎的,也是五十公里外的平安县,而且只有一个大队的鬼子,还是个二线大队,加上伪军才一千多人,以独立团的实力,鬼子除非再次发动一万大军来强攻,否则这里就是稳固的根据地。
在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不需要随时准备转移,部队就可以从事生产。
自己种植粮食,自己养牲畜。
五千战士,五千吃饱喝足的家伙,那就是五千壮劳力,平时训练和警戒,农忙的时候完全可以调集一部分去地里干活。
还有大骡子。
不仅仅运输是好手。
农业生产,大骡子也是非常抢眼,耕田犁地,挑拉驼运,那效率,一头最低赶得上十头牛,还比牛耐力足,好养活,不容易生病。
缺水的时候,甚至可以给从河里运输水来浇地。
遇到荒年,一年到头没几场雨下的情况,小麦玉米需水量大,靠着大骡子运水满足不了,毕竟部队不可能去和老百姓抢上好的地,独立团能种的都是一些偏僻旱地,但小米啥的,还是没问题的。
只要度过前期几个月时间,独立团就能逐步自给自足,那时候粮食消耗将会极大的降低。
更别说还能找鬼子,赚粮食。
打鬼子,那可比种地划算多了,随便干掉一个鬼子的技术兵种,那就是一个丰收年,堪比搜刮了一个大恶霸地主的粮仓。
定好自己的和荷包之后,李云龙心里开始琢磨:
“继续要点基层军官干部,这个越多越好,反正抗大那边第一批是八百人,总部那边肯定还有不少,就拿一千吨粮食换吧。”
“再换几个会使山炮的炮组,最好是三个,这个得找师长或者老总才行,嗯,两门120迫击炮,加上一千吨粮食,肯定能到手。”
“这样,加上岩盛自己,就有六个合格炮组,山炮连就能尽快形成战斗力,想必,小鬼子已经开始维修太原机场了,得加快速度!”
“还有,找陈老弟多换点医疗包,去老刘哪儿多培训点军医,部队里军医不够了。”
“还有·····”
经历了寿县保卫战,以及大扫荡,李云龙也发现了独立团所面临的问题。
团里军医不够,虽然有医疗包,药品充足,但医生严重不足,每个连都分不到一个,导致很多战士没来得及救治,或者错误的救治。
等到李云龙回到赵家裕,已经是深夜时分。
刚进团部,李云龙就看到赵刚和孙德胜坐在桌子前,对着一本书嘀嘀咕咕,看那模样,是孙德胜在向赵刚讨论些什么。
油灯下,两人异常专注,丝毫没有注意到李云龙的进来。
“对了··”
看到这一幕,李云龙心里一动。
“还得去找张万和要点知识分子,最好是大学生,老赵一个人负责全团的文化知识培训,也太累了,大骡子畜牧场,加上技术,张万和肯定会同意。”
团里和尚,孙德胜,黄宝旺等人能这么快学会识字,甚至能自己阅读书籍,不仅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赵刚的悉心教导。
找老师教团里文化知识培训的事情,李云龙打算直接找张万和。
随着后勤部的发展壮大,尤其是兵工厂的扩大,以及畜牧场的组建,主管后勤的张万和手底下的人也越来越多,能直接调动一部分人事。
·····
第二天。
李云龙很忙。
第二批一千吨粮食也到货了,还有一些武器弹药,他得组织人搬运,这可是个大工程,还有,部队刚到了一批新军官,他作为团长得一个个安排磨合,这也是一件麻烦事。
两件事情忙完,即便是有张大彪辅助,李云龙也累得够呛。
第三天,旅部的运输队也抵达了,李云龙忙着整合部队,赵刚负责接待。
为了运输粮食,负责的罗参谋不仅仅派来了运输队百余辆大车,还调集了三个主力团,近四千人的运输队,并从老百姓家里借来了大量的独轮小推车。
马道上,一个小推车一趟能运输小两百来斤。
人多力量大,浩浩荡荡的运输独轮车,加上独立团被征用的运输队,仅仅一趟就运输了超过五百吨粮食,运输量堪比一辆蒸汽列车了。
运输工作持续了六天。
顺带的,运输队伍还扩宽了一下道路,虽然无法行驶汽车卡车,但独轮车,还有马车行驶更方便了。
如此庞大的规模的运输队,甚至惊动了鬼子,潜伏的鬼子情报人员,搞清楚运输的粮食之后,用电报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回太原。
收到消息的太原鬼子本来准备搞破坏,最后发现,他们根本无可奈何。
飞机炸吧,太原机场还没修好,其他机场航程不够。而且之前大扫荡把油料和炸弹都用光了,侦察机都起飞不了几架。
发动扫荡就更没戏了。
那边是人家根据地核心区,想要进攻至少得动用一万以上大军,还需要大量物资,而经历了之前六万大军的大规模扫荡,现在皇军仓库,老鼠进去了都会流泪。
无奈,太原鬼子只能看着这浩浩荡荡的运输队干瞪眼。
······
在粮食大运输的第一天。
丁伟从旅部回到了新一团,他的马背上,拖着一袋粮食。
是的,一袋。
“团长,你这是···”
看着马背上的一袋粮食,再看看自家团长笑容满编的模样,一营长成和有些楞。
新一团这次损失不大,减员大约五分之一,装备也还完整,但就是粮食很缺乏,新根据地也没办法补充,团长这次是去旅部汇报工作,顺便想想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但咋就带回来一袋粮食。
而且,笑的格外开心
“哈哈···”
丁伟哈哈一笑,自己动手把马背上的那一袋粮食卸下来,语气畅快:
“粮食问题,解决了。”
旅部给了他一袋粮食,并说了两千吨粮食交易的事情,然后就把他赶了出来。
丁伟瞬间就明白了,这意思是要他自己去找李云龙要,暗示李云龙那边还有很多很多,当家开开心心的回到新一团。
“解决了?”
成和一愣,随后看向那袋粮食,顿时目光一凛,语气惊讶:
“这是,独立团那边的。”
他认出了这粮食袋,这种棉质的,精美的粮食袋,只存在独立团那边,其他地区,即便是鬼子,也舍不得用这么好的棉布装粮食。
新一团之前收到过独立团的粮食帮助,原本也想过去找独立团帮忙,但后续传来消息,独立团这次扫荡,损失惨重,战士减员近半,干部折损三分之二,装备也损失惨重,也就没去了。
“那咱们现在就动身去独立团?”
成和语气迫不及待。
实在是新一团粮食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毕竟新一团经过扩军,人数堪比两个主力团规模,这次损失也不大,每天粮食消耗不小,撑不了多久了。
至于李团长给不给,成和丝毫不担心。
李大团长传闻是出了名的抠门小气,但真需要帮助,而且有能力帮助的时候,从来没有抠门过。
“不。”
丁伟眯了眯眼睛:
“我先去一趟孔捷哪里。”
·····
也是当天,既李云龙从旅部回来的第三天,粮食运输开始的第一天。
总部参谋部的莫参谋来到了旅部,和旅部罗参谋见面了。
第十一章 张万和的价码丁孔二人的商议
后勤部。
张万和忙碌伴着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