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就是要人么?
这次他带的东西,要点人还不是简简单单。一门炮换一个炮手,老总和师长还得给我搭上好烟好酒,对了,旅部也有炮营。
“团长,那我敢保证,人员到位之后,我一个月就能形成战斗力。”
岩盛自信满满。
“柱子,炮二连那两门120重迫就给你了,好好训练,争取尽快形成战斗力。”
李云龙接着对王承柱说道。
“是。”
王承柱眼珠子刷的亮起来。
虽然没有这山炮,但120重迫也不赖,那威力堪比鬼子重炮了。
“团长,那82迫击炮归谁指挥?”
随后,岩盛、王承柱两人齐齐问道。
这次肯定会补充82迫击炮,这可是团里最优秀的步兵伴随火力,不可缺少,但不同的炮一起指挥很吃力,两人并不想指挥。
“组建一个新的炮兵连,你们两个从团里挑选出一个好苗子出来,担任炮三连的连长。”李云龙说道。
“好苗子?是。”
岩盛直接点头。
炮兵部队人员损失一直不大,有指挥能力的优秀的苗子也冒出了一个,挑选出来一个没有问题。
岩盛继续提意见:
“团长,咱么是不是组建一个炮兵营统一指挥团里的炮兵部队啊?”
“炮兵营?”
李云龙摆了摆手:“不了,就三个炮兵连吧,有什么事情直接向我或者政委汇报。”
不知道什么叫财不露白么?
咱们旅部指挥五个主力团,也才一个炮兵营!劳资这边组建一个炮兵营,你让旅部怎么想?
而且一旦组建炮兵营,那就说明自己这边炮兵溢出了,到时候,孔捷和丁伟这两个狗东西绝对来死皮赖脸的贴上来。
第五章 物资的力量
粮食一千吨。
二十挺M2重机枪,二十万发子弹,十来吨重。
六门博福斯75山炮,运输固定木箱,超量的各种备用零件,差不多小十五吨了。
一万五千发炮弹,单个重量六点五公斤重的弹丸,发射药,加铜制药筒,还有木质运输外包装,合计重量八点五公斤。
这些东西加起来,重量可真不轻了。
放现在都得一个大型拖挂车车队,或者直接一辆货运列车才能搞定,而独立团只有几百头标准载重一百五十公斤的大骡子,外加三千两百人。
再加上部队刚刚到赵家裕,需要熟悉地形,构筑工事,部队又在扩军,能抽调出来运输物资的,除开运输队外,只有一千三百人。
最终,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直到深夜时分,期间甚至有部分赵家裕村民帮忙,才将所有物资都运回赵家裕团部存放好。
“还是总部那边人手多啊。”
深夜,累趴下的李大团长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
独立团人手还是不够啊,是不是这次多去弄点军官来,然后扩军计划再加个一千人,或者再多点?
人多力量大啊。
想当初,陈老弟给的八百吨棉花,师长大手一挥,调动好几个主力团,再加上后勤部工人,警戒部队一起上,不到半天就全部扛近仓库。
今后生意会越做越大,物资也会越来越多,免得到时候人手不够。
······
第二天清晨。
李云龙照常带着一个营的部队训练,团长亲自带队训练,这是独立图惯例,除非李云龙不在,或者有作战任务牵制,不然每天雷打不动。
“越野五公里·····”
领头在前,李云龙率先出发。
期间,他不断调整速度,巡视整个营的战士们,很快,李云龙很明显感受到了今天部队,比前几天,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之前,鬼子大扫荡,独立团坚守寿县一个月之后大撤退,部队损失惨重,减员近半,尤其是连长排长,近三分之二没有回来,武器装备也损失严重,两门九二式全丢了,十挺大口径重机枪,一挺也没有带回来,机枪丢了超过一百挺,子弹几乎消耗殆尽。
回来的战士们,士气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即便他每天鼓舞打气,也没有明显的作用。
但昨天一天的忙活,看到了那些物资,尤其是那二十挺重机枪,二十万发子弹,六门博福斯山炮,一万多枚炮弹,都不用他打气,士气一下子就回来了,甚至更足实了。
果然,还是实在东西最顶用。
心里满意的嘿嘿一笑,李云龙扯开了嗓子:
“加快速度,今天早上部队加餐,肉管饱。”
独立团之前是顿顿有肉,炊事班每天两桶肉罐头下锅。
但毕竟是几千人的部队,两桶也就近四百斤肉而已,还分成三餐,到每个人碗里,实在是不多了,每顿只有小两块肉,能看到一点荤腥而已。
为了满足战士们的吃肉愿望,李云龙便在出发作战的日子里,以及打胜仗的日子,当天来一顿肉管饱,十桶肉一顿干完,保证每个战士都能吃到不少肉。
“是。”
果然,被肉刺激的战士们脚步瞬间提速。
李大团长忙着带部队训练,赵刚则是忙活着统计昨天的物资,并组织人手修建仓库,期间,他叫来警卫排,带着十来袋粮食走进赵家裕村子中。
······
上午时分,赵家裕中。
老百姓们也在谈论昨天的见闻。
出于保密,李云龙没有把所有武器都露出来,但为了增加根据地老百姓对独立团的信心,还是故意摆出了两门山炮以及几挺重机枪。
“秀芹啊,这独立团就是不一样,不愧为主力团,团里大炮多,炮弹也多,那一箱箱的,都堆成山了,战士也多,就连机枪都比别人的粗不少。”
村口,一个裹着毛巾的妇女同志手里拉着鞋底,嘴里则是嘀咕着昨天的见闻。
赵家裕的老百姓也是见过其他八路军的,比如秀芹他哥所在的部队,但一般的团都是一千多人左右,那里见过像独立团这种现在都有三千那人的大团?
还有大炮。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身管炮,以前见到的都是小口径迫击炮,一个人就能提着走的那种,哪里见到这种好几个人才能推动的大炮。
还有机枪。
他们见过鬼子的歪把子,部队的捷克式,也见过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但一看就知道,绝对比不上昨天独立团摆出来的那两挺机枪。
枪管都不如人家粗。
有了这些武器,小鬼子还敢来扫荡?
“也不知道他们哪里弄来这么多粮食!”
另一外妇女同志两眼放光的说着:
“独立团说了,凡是家里有人参加八路军的,都能分到一袋,我二儿子前年跟着部队打鬼子,今天早上就给我送来了一袋白面。”
“那可是上好的细白面啊,一点麦麸渣都没有。”
“上好的细白面?”
有人震惊了。
在这个穷苦的年头,在老百姓心里,没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的了,一家人没日没夜,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也只能混个半饱,遇到荒年,更是要饿肚子去山上找吃的。
“对,五十斤上好的细白面,有了这批粮食,今年算是过去了。”
说话的妇女明显松了一口气。
今年是个荒年,地里收成很少,再在加上年初鬼子的破坏,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的,这五十斤白面,让她家里能够撑到地里收获。
“五十斤!”
震惊升级了。
五十斤白面,这数量是真的不少了,蒸成馍馍,足够一家人一个多月吃了,要是省着点,加上麦麸蒸,一家人两个多月都不成问题。
到这里,有的村民眼神开始闪烁。
······
中午时分。
李云龙和赵刚来到团部,一同过来的还有张大彪以及和尚。
“怎么样,老赵?”
一边铺开下一次生意的资料,李云龙看向赵刚。
“直接给粮食这方法很不错。”
赵刚点点头,语气满意:
“今天中午,单单赵家裕,就有近十个来报名参军,而且都是上好的壮劳力。”
说到这里,赵政委也叹了一口气:
“这边的老百姓不容易啊。”
晋西北这边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区,而且还是贫困地带,几乎所有人都靠着在地里刨食维持生计,加上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艰难。
远比寿县、杨村那边的老百姓艰难。
以赵家裕地区为例。
赵家裕是稳固根据地,民兵部队不少,但实际参加正规部队的人并不多,甚至是极少,这倒不是老百姓不知道打鬼子的重要性,而是老百姓实在是没有办法。
能参军的人,都是壮劳力,而地里刨食,尤其是在这荒山旱地里刨食,最需要的就是大量壮劳力,不脱产民兵还好,一直在村里,农忙时期可以去地里帮忙,闲暇时期进行训练和警戒,但一旦进入正规部队,那就得随部队出征,和鬼子作战,无法从事生产不说,还生死未卜。
一户家庭,失去一个壮劳力,稍微遇到一点意外,那户家庭就会沦为赤贫,甚至绝户,比如今年这个大荒年,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抗不过这个冬天。
五十斤白面,让老百姓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自然也就敢放家里人出来当兵打鬼子····
“五十斤白面,就换来一个壮劳力,老百姓这也太亏了。”
李云龙眯了眯眼睛:
“咱们得多给点,最好每户参军的人家给两百斤或者三百斤。”
五十斤白面,顶多撑两个月,帮不了多大的忙,给两百斤或者三百斤粮食才是最适合,一个五六口之家省着点能吃小半年。
“四千多吨粮食是不少了,但要是每个家庭都发一百或者两百斤,咱们这可远远不够啊。”
赵刚也想多给老百姓点。
毕竟,送出来参军,也就意味着老百姓家里已经做好了决定,这个兄弟,这个儿子,这个丈夫,或许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可能。
五十斤也太便宜了。
“给粗粮,陈老弟那边,细粮可以换成数量更多的粗粮,然后····”
李云龙摊开新生意的资料,吐气有力:
“咱们加把劲,多赚点。”
“嗯。”
赵刚语气郑重:
“咱们加把劲,多赚点粮食。”
李云龙嘿嘿一笑,铺开最后一张资料:
“这次,陈老弟可是给了个大生意。”
他昨天已经看过了生意资料,心里已然有了初步的计划。
第六章 从太原机场开始
“迫使新第一军司令官吉本贞一下台,让筱冢义男回归?”
翻开手里的生意资料,赵刚一时间有些楞。
他心中的第一想法是····
要他们一个团去影响鬼子第一军的司令官位置,是不是也太看得起独立团了?这事的难度,可比杀掉第一军司令官还要高。
“筱冢义男这老鬼子不中用啊,又要下台了!”
李云龙倒是啧吧啧吧嘴,语气轻松。
看到生意要求的第一眼,他就心里出现了一连串方法来完成这个生意,到如今,心里甚至已经有完善的计划了,只等部队恢复部分实力,就可以着手进行。
“废话。”
“当初鬼子本来就想撤掉他,准备换的新司令被咱们干掉了,这才没被撤。”
赵刚翻看着手里的资料,翻了个白眼回应李云龙:
“这次,太原机场又被炮击,飞机损失惨重,大扫荡半个月,咱们部队就没被飞机炸过,进攻寿县又损兵折将超过一个联队,还丢掉了一门重炮,不下台才奇怪了。”
“不过,这次这生意····”
“有点难啊。”
赵刚将话题拉回正题。
“嗯。”
李云龙点头承认:
“让这个吉本下台,还得让筱冢义男回来,这事是可不容易。”
虽然他心里有计划坐么去做这事,但到底能不能成,他心里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主要是,赶走一个吉本之后,上任的是不是筱冢义男,这个完全不可控。
好在,筱冢义男会一直在太原呆着,这次生意有没有限定时间,他可以慢慢来。
一个不行就赶走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反正,他有的是手段来对付鬼子,当然,就是筱冢义男回来了也不会放松的。
“这个价码怎么样?你看看··”
李云龙接着说道。
他对技术方面实在不懂,而这次任务给出的价码很特殊:底排炮弹技术资料以及生产设备。
“底排炮弹技术?还有一整套生产线?”
赵刚昨天忙,比李云龙忙的多,所以一直没空看生意资料,第一眼,他便瞳孔一缩。
看来,这个价码非常不一般·····见自己搭档这个表情,李云龙顿时感觉有戏。越难的生意,价码就越高,陈老弟是个实在人。
“这个底排弹···”
赵刚沉吟片刻,才说道:
“抗大那边有不少军事教官,也有不少国外的科学家,我从来没有听他们提过有这种技术。”
“我曾听过一个炮兵军事技术专家的演讲,他讲过大炮射程的问题,目前所知的增加大炮射程,要么加长炮管,或者让炮弹更加尖锐,风阻更小。”
“通过改进炮管尾部增程,这技术简直闻所未闻。”
抗大虽然穷,设施设备等等跟不上,但对国外最新知识的了解却一点不少,跟不上世界的脚步,最少知道最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虽然军事情报都是机密,但一点风声都没有,要么这是国外都没有的顶尖技术,要么,是保密级别最高的技术····”
“得···”
看到对价码介绍的最后,赵刚一愣,随后语气很是无奈:“不用猜了,这上面写的很清楚,目前欧美等国家都没有类似技术,甚至连类似理论都没有。”
说完,赵刚瞟了一眼李云龙,翻了个白眼。
这货昨天不是看了资料么?
这是看了个寂寞?
不愧为全团第一名,倒数的。
“欧美各国都没有的技术?”
李云龙舔了舔嘴唇。
这技术,他是注定用不到了,独立团生产不了,总部那边也够呛,虽然价码里有炮弹生产线,就算到手,短时内也别想生产出炮弹来。
身管炮弹不是一个单单生产线能搞定的,还需要钢铁厂等等配套设施,麻烦的很。
但做了近十来年的团长,他的目光能一眼看出来这技术的用途。
炮弹增程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很多时候,这些多出来的射程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现在可是世界大战时期,世界成了一锅粥,各国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这玩意可是抢手货。
你有一种别人没有,但有非常非常需要的东西,那····
嘿嘿嘿·····
“这技术,还有这生产线咱们一定要弄到手。”
看完后面的资料介绍,赵刚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决:
“不管多难,咱们必须让筱冢义男回来。”
李云龙能想到,他自然也能想到这技术的重要性,好东西自己暂时用不到,也可以用来换其他自己急需的东西,比如资金,比如其他基础的技术设备。
高端军事技术,价码可不低。
哦,他们还是卖方市场,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还有,这炮弹生产线上面的机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