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不成熟的部队去和鬼子打,也会是伤亡惨重,还不如一开始,控制局势,主动参加实战,伤亡还能少很多。
“加强实战演习吧。”
赵刚看向思索间的李云龙:“不然我们还能去打鬼子县城么?”
寿县虽然地处偏僻,但县城不小,人口颇多,城高池深,独立团这点人全上也不行,哪怕拉上新一、新二团也不行。
“哼··”
李大团长冷哼一声,摊开寿县周边地图看了看,嘴角勾起,语气阴森:“小鬼子想当缩头乌龟,就以为老子没办法找他麻烦了?”
“他想的美。”
“你想干嘛?”
赵刚眯了眯眼睛。
“侦查···”
李云龙嘿嘿一笑。
第十八章 虎亭据点
“侦查?”
赵刚一愣,随后看向桌子上的地图,思索片刻,眯着眼睛说道:“你想,派兵出去打鬼子?”
这一点很容易猜到。
窝边的草缩回去了,啃不了,那怎么办?当然就只能去远处吃了。反正这里别的不多,鬼子到处都是,而且其他地方,鬼子可没有寿县的鬼子这么的当缩头乌龟。
拿兵力,可是分散的很。
“哈哈·····”
李大团长很开心:“不愧为咱独立团的政委,这么快就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赵刚没有理会李云龙的嘻嘻哈哈,语气思索:
“你打算去哪?”
他直接问地点。
派兵出去,这当然是没有问题。
寿县这边,独立团实力上也占据绝对优势,鬼子已经趴下了,缩在县城里连脚都不敢探出来,平时城墙上都没有鬼子冒头,一个个全都在哨楼内,就怕突然有冷枪出来。
而目前独立团兵力已经超过三千人,就算派出去一个一千多人,实力上也依旧远超寿县鬼子,除非鬼子再派一个甲种师团的大队来,否则寿县鬼子还是得躲在县城里不敢出来。
李云龙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全团目前总兵力有三千四百人,招兵还在继续,预计,只要半个月之后,就能达到满编的四千人。”
考虑到人力资源充沛,独立团在招兵的时候提高了要求,尽量选择体能比较好的战士,而且还尽量破坏村庄的劳动力,所以招兵的速度慢了下来。
李云龙继续说道:
“一营目前已经组建完成,三百老兵,带着五百新兵,而且新兵很多都是以前的民兵,也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多多少少有了些战斗力。”
“其余两个营也组建的差不多了,留下这里能保证对寿县鬼子的压制。”
“所以,我打算,扩充一营,加入两百新兵,然后派一营出去,到这里和鬼子交交手。”
说着,李云龙手指指向地图上的一个点。
“虎亭据点。”
赵刚说出了地名,眼神陡然亮起:
“这地方不错。”
“距离咱们目前的驻地虽然不近,但也不远,大部队普通行军两天就能赶到,都是山路能保证隐蔽行,有大骡子的运输队一天一夜就能一个来回,补给也很方便。”
“根据总部给的情报,那边有一个鬼子大队,大约六百多人,还有三百多伪军,也在实行蚕食计划,根据地被破坏的很严重,但同时,他们兵力也比较分散。”
“我们过去正好可以帮那边一把。”
“哈哈哈····”
李云龙拍板决定:“那就这么决定了,先派一个侦查小分队去虎亭据点摸一摸底细,看看情况怎么样,然后在制定作战计划。”
“派王根生?”
赵刚下意识想到了团里的侦查第一人,以前的侦查任务都是网功能室完成的,不过随后便皱起了眉头:“可他现在在阳泉那边,而且他现在是特种小队队长。”
“这个张大彪早有准备,他从一营中挑选出了一批精锐战士,自己组建了侦察排,可以独立完成任务。”
李云龙语气得意。
这才是他李大团长想要的得力部下,能发现部队中缺陷,并予以改进。他想要各营拥有独立的作战能力,张大彪便开始着手准备。
“这个张大彪,是真不错。”
赵刚也是称赞道。
“来人,去把张大彪叫过来。”李云龙对着门外喊道。
······
此时。
徐家村新建了训练场上。
张大彪正在亲自训练他的侦察排。
大声的喊叫声,哒哒哒的射击声不绝于耳,不是还能看见战士们手持新到手的冲锋枪,灵活的在战壕和掩体之间跃进,然后精确的射杀‘目标’。
说是排,其实人数已经有四十多人,足足有两个排了,其中一半是老兵,一半是新兵。
按道理,侦察排都应该是老兵组成,毕竟侦查兵可不是一个新手能干的活计,前线渗透,突入对方阵地内部,抓舌头,对战斗经验的要求极高。
不过为了培养新人,为了快速形成战斗力,张大彪选拔出了新兵中比较优秀的人,组成侦查二排,一起训练,加速其成长。
“营长,这新武器是真不错。”
“比驳壳枪,好用多了。”
侦察排排长喜滋滋的走到张大彪身边,扬了扬手里的新枪,忍不住夸赞手里道。
“都掌握新枪了?”
张大彪问道。
“对。”
侦察排排长点点头,语气自信:“老兵就不用说了,拿到这冲锋枪的第二天,两百米人形靶,基本不会落空,跃进期间射击,一百米开外准头也有保证。”
“这可比驳壳枪好太多了。”
“这冲锋枪射速比驳壳枪低一点,稳定性也好,经过一周的训练时间,有几个家伙已经能用全自动状态打出精确点射。”
“就连新兵,在半自动模式下,也都达到及格线了。”
立定打靶,在战场上没有太多意义,尤其是对于侦察排和突击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迅速的精确的射击,在高速运动中精确射击。没有瞄准时间,全靠下意识的反应。
驳壳枪毕竟是手枪,高速跃进期间,准头,在五十米外就完全不够看了,哪怕再强的射击高手也是一样,枪械的精度就这么多,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哪怕系统出品,必属精品,也不可能超越设计本身的极限。
“这枪,确实是不错。”
张大彪满意点头。
他对新冲锋枪也是非常满意。
“枪械保养方面,也完全没有问题,全部都掌握了,新枪比驳壳枪简单太多了,这个比射击还要快。”
排长继续汇报。
对比射击,枪械保养也是每一个战士都必须掌握的,而且同等重要。保持武器的好状态,才能在战斗的时候少发生卡壳等事件。
“好,训练尽量贴近实战,用不了多久,恐怕就有仗打了。”
张大彪是知道团长的实战磨炼计划,而作为先一步的一营,恐怕是第一个开始的。
“是。”
排长立正敬礼,随后又跑到训练场组织训练。
“营长。”
突然,一个警卫排战士跑了过来,对着张大彪说道:“团长叫您去团部。”
“好,我马上来。”
张大彪立刻跟着警卫排战士一起前往团部。
此时正值上午,同一时间,阳泉外,王根生带领的特种小队潜伏在一处山林间,在他们的目光下,远处的公路间,突然窜出来一队卡车,而且其中居然还有一辆小轿车。
“队长,是小轿车。”
“中间有一辆小轿车!”
举着望远镜的队员差点跳起来。
小轿车,不用说了,肯定是鬼子高官,而且是特殊部门的高官。
“准备。”
王根生尽量平复语气,但依旧难掩激动心情;“给我瞄准鬼子的小轿车炸。”
随着他的命令,一个战士握紧了手里的起爆绳。
第十九章 这里的游击队有问题
“注意时机。”
“争取第一轮就干掉轿车里面的鬼子军官。”
听着王根生的叮嘱,半蹲位,手握引爆绳的队员低低的‘是’了一声,目光锁定的盯着远处鬼子的车队,缓缓降低了呼吸频率。
此时气温凉爽,而他额头上,一滴一滴汗水缓缓滑落,表示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这么远,想要炸到鬼子轿车,很难。”
后面观察手低低的自言自语,解释了引爆手紧张的原因。
阳泉公路周边地势平坦,公路附近很少有适合隐蔽的复杂地形,再加上鬼子的巡逻队会在公路旁不定时巡逻,而且搜查还非常仔细的,王根生只能带着两人的引爆组埋伏在距离公路足足有五百米的地方。至于其余队员,则是隐蔽在距离八百米的位置。
而这里,已经是附近最适合埋伏的地方了。
鬼子会定期排雷,为了避免地雷被提前引爆,也不可能用触发引信,所以最终只能选择绳索引爆。
五百米多距离,牵拉绳索引爆,虽然经过团里的实验,轻质的绳索足够坚韧,不会断开,能用,但这么远的距离,绳索延迟太大了,而且延迟时间还很难控制。
这一次引爆,能不能炸到鬼子轿车,更多的是看运气。
时间缓慢流逝,远处公路间,鬼子的车队则是快速开进,车队后方,卷起滚滚尘土。
“鬼子车队速度大约是三十,八辆卡车,一辆轿车,车子之间距离是三十多米。”
举着望远镜的观察手报出了鬼子车队的速度,以及其他数据。
不知道为何,鬼子车辆之间距离很宽,远比之前遇到的鬼子车队宽,这更加大了引爆的难度。
眼见鬼子车队逐渐靠近,引爆手双手紧紧的握住引爆绳,深吸一口气之后屏住了呼吸,双脚踮起,眼眶中血丝凸出,视线死死的盯着远处的鬼子轿车。
‘就是现在··’
在鬼子轿车距离抵达地雷区域时刻,引爆手双目圆瞪,一声暴呵,双脚用力后蹬,双手猛然用力,全力拉动手里的绳索。
刷···一根细长的绳索陡然从地上窜出,绷紧,然后迅速向远处蔓延而去,如同一道正在飞速燃烧的引信,一路燃烧至公路间。
等小鬼子发现这冒出的绳索,已经来不及了。
轰轰轰······
刹那间,土质公路中,一连串的爆炸腾起,滚滚爆炸硝烟卷起漫天的砂石碎屑,将车队彻底笼罩。
····
“敌袭!”
“停车!散开警戒!”
爆炸的硝烟刚刚腾起,倒数第二辆卡车的副驾驶上,鬼子护卫队小队长便立刻发出应对命令。
同时,他抬脚踹开卡车车门,一手握着从不离手的武士刀,另一只手拿着南部十四手枪,身体前倾,一个翻滚便稳稳的蹲立在地上。
落地的这位鬼子小队长脸色没有丝毫慌乱,甚至满是平静,眼神中则是杀意闪烁。
菊地秀一,日军大尉,服役超过五年,曾经参与过淞沪大战,战功赫赫,受伤后转到一支护卫小队服役,经常带领他的加强小队护送重要人物,这几年来,遇到过很多次袭击,应对袭击的经验十足。
游击队袭击而已,小事情!
无需慌张!
“前队保卫情报官阁下,后队散开观察,报告敌人的方位。”
站立起身,菊地秀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泥土,继续下达命令,语气同样没有任何慌乱。
出发之前,他就听说这边治安很不好,据说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治安破坏分子,叫李云龙,就是此人制定和参与了袭击帝国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宫野中将的事件。
依据以前总结出来的经验,他特意做了应对袭击的准备。
游击队通常袭击的第一波是地雷,车队前,他安排有推着扫雷犁耙的卡车开路,能提前引爆一切触发式地雷,不过面对拉绳引爆的地雷无效。
但三十米以上的车辆间距,三十多公里每小时以上的行驶速度,延时较大的拉绳引爆地雷很难准确命中,游击队使用的黑火药威力也严重不足,除非在中心爆炸,否则伤亡会比较小。
游击队枪械弹药缺乏,火力严重不足,其在地雷爆炸之后会立刻发起冲锋,抵近扔自造的手雷,之后就是展开白刃战,所以他在每一辆卡车顶都配备了一挺机枪,七挺机枪的火力,能形成绝对的火力压制,将游击队的的冲锋碾碎。
“纳尼···”
不过,等到硝烟开始散去,第一眼,看到的景象,便让菊地秀一瞪大了眼睛,脸上的镇定顿时破功。
只见在他前方,车队第二、第三辆卡车已经完全四分五裂,破碎、扭曲、燃烧的零件呈放射状的躺在公路及两侧,中间夹杂着大量残破的,黑乎乎的帝国武士尸体。
每一辆卡车上都有一个分队,十二名帝国武士,看这个爆炸威力,不用想,二十四个帝国武士必定全员玉碎殉国了。
一个照面,他一个小队便伤亡四分之一,不,是减员四分之一。
事情远远出乎他的预料。
“八嘎··”
“怎么会这么大的威力?”
菊地秀一惊骇欲绝。
直接将卡车炸成碎片,堪比重炮的威力了,这得使用了多少炸药?
这还是穷哈哈游击队?
此时他才回忆起来,这次的爆炸声音,远超之前遇到的袭击,因为距离的关系,以及忙于下达命令,他一开始也没有注意。
而且,他还记得,这两辆卡车上,好像,似乎,来自第五师团的山田中佐阁下就在上面?
想到这里,他脸上不复之前的沉稳自信,慌乱尽显。
“菊地队长。”
此时,一个鬼子跑了过来,语气急促的说道:“特高科调查组基本无碍,只有一位军官受了轻伤,不过车辆遭到破坏,无法继续行驶。”
预防措施起作用了,王根生没有预料到鬼子车队间距如此之大,地雷埋设的过于密集,导致鬼子特高科调查组的军官安然无恙。
“山田中佐呢?”
菊地秀一连忙问道。
“山田中佐···”
这个鬼子兵顿了顿才看向远处的卡车残骸,沉默片刻之后,才说道:“已经玉碎了。”
虽然没有详细检查,但看那卡车满地零件的惨状,再怎么忠诚英勇的帝国武士,也不可能这种规模的爆炸下活下来。他刚刚走过来,也是没有看到一个活口。
“八嘎呀路····”
菊地秀一身子顿时一晃,眼前隐隐发黑。
这可是第五师团的精锐大队长啊!就这么玉碎了?等会去他怕是要被上级骂死,要是真怪罪下来,说不好还要切腹谢罪。
“菊地队长。”
又是一个鬼子跑了过来:“没有发现游击队袭击。”
“纳尼?”
菊地秀一顿时诧异的看向四周。
快速环视一圈,视野中,近处是呈现圆形散开,高度警戒的护卫小队,卡车残骸依旧在燃烧,几个军官正在士兵们的帮助下从损坏的轿车中出来,这些情报科军官虽然没有被炸死,但也被炸懵了,一个个愣愣的。视线向远方扩散,公路两侧,低缓的山坡的一片寂静,只有微风吹过,树叶微微晃动。极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的阳泉城门大开,一队皇军正慌乱的窜出城门,高速向这边冲过来。
“看来,游击队只是埋设了几颗地雷,没有后续进攻。”
稍微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