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断,鬼子中队还是不得不退了回去。
这一次进攻,阵地前留下来更多了鬼子尸体。
甚至连鬼子中队长自己都挂了彩,额头上被一块弹片挂中,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汩汩鲜血不断的流出。
第二波进攻的失败,以及惨重的损失,让鬼子中队长知道眼前阵地是个硬茬,不是他一个中队能冲过去的,只得耐心的等待援军。
好在这个时候,小松诚治带着他的主力抵达了。
“大队长阁下。”
第一中队中队长连忙汇报情况:“敌人在前方设立了防线,有大约一百多守军,但对方配备了炮兵火力,我无法攻破这道阵地。”
这位中队长低着头,并腿,语气充满了愧疚的味道,让人听了于心不忍,再配合其额头上的血迹,很是能激发人的同情心。
“八嘎。”
但暴怒中地小松诚治可不管这些,他直接就是一巴掌呼过去,狠狠的扇在中队长脸上,扇的鲜血横流:
“你这个废物,连一百多人的阵地都无法突破!”
看都不看倒地的第一中队中队长,小松诚治抽出武士刀,朝向独立团阵地,疯狂叫嚣着,命令大队直接发起了集团冲锋。
杀给给····
近五百个鬼子哇哇的嚎叫着,在小松诚治的带领下发起了决死冲锋。
小松诚治心里很清楚。
如果让这些袭击者破坏了军列上的物资,那他必然是切腹自尽的结局,谁也救不了他,他想要活下来,要么就回军列上的物资,要么拖延住这些袭击军列的只拿部队主力,配备支援部队将其歼灭。
眼前这道阵上只有一百多人,按照只拿军队的规模,也就是两个连的部队,这点部队拦不住他的大队,而且这还说明,对方的兵力并不多,不然也不会只派这点兵力来防守他。
只要他带领部队突破这道防线,然后牵制住这伙袭击者,只要他们救下军列上的物资,哪怕只有一部分,也就不用切腹自尽。
如果他能配合支援部队歼灭这伙袭击者,甚至连大队长的位置都能保住。
此时,李云龙早已不在正面阵地上,而是运动到铁路侧翼的山林间,他身边是两个连的独立团战士。
看了一眼急冲冲向阵地发起进攻的鬼子,李云龙杵着大刀片,环视一圈周围的战士们,加重了语气:
“照片,大家都看了吧?”
不久前的战前动员,李云龙将陈凡提供的鬼子罪行照片发给每一位战士观看,并配合照片,详细说明了鬼子准备对难民的手段。
没等眼睛赤红的战士们回答,他举起大砍刀,刀尖指向鬼子,粗狂的语气中充满了狠厉:
“今晚,我们的不是来打鬼子。”
“我们是来杀鬼子的。”
“杀鬼子!”
说到最后,李大团长突然大吼。
“杀鬼子。”
两个连的战士同时跟着齐声怒吼。
“同志们,跟我冲。”
罕见的,李云龙使用了同志们这个称呼。
说完,李大团长扛着大刀片,第一个冲了上去,带着如同一只凶狠的饿狼般冲向下面的鬼子,他怒目圆瞪,嘴里更是声嘶力竭的吼叫着:
“杀!”
“杀。”
齐声的喊杀声响起,震得周围树叶刷刷作响。
他身后,两个连的战士同样的眼睛赤红,杀气腾腾的冲向鬼子,如同狼群,跟着李云龙奔涌向鬼子侧翼。
在另一边,同样也是两个连的部队在二营长沈泉的带领下冲向鬼子侧翼。
沈泉,这位平时斯斯文文的书生模样家伙,此时也是一副面目狰狞,杀气腾腾的模样。
鬼子后方,一个连的兵力也逐渐摸向鬼子的尾巴。
小松大队,已然落入了李云龙的包围圈之中。
第十五章 炮火覆盖
夜间,集团决死冲锋。
此时此刻,日军平时精良的训练效果尽显。
进攻期间,小松大队各级军官各司其职,维持着冲击阵型和散兵线的稳定,队形自始至终散而不乱,使得近五百个鬼子呈现数层波浪线,如同一波波海浪向独立团的阵地奔涌而来。
而且小鬼子也不是埋头迎着炮火硬冲,其中和独立团防御的两个连交火的前锋中队,在保持高速冲击的同时,也合理的避开迎面而来的机枪火力,机枪手和掷弹兵也时不时展开反击,压制阵地上的火力。
不得不承认!
单单这一点,国府乃至自家的一部分军队都无法做到。
很多部队,白天还好,一旦夜战,或者在恶劣天气发起冲击,很容易发生队形逐渐失控,要么队形过于密集被敌火力打击致重创,要么则是冲到一半队形散开了,失去进攻性。
造成这些差距的可不仅仅是武器。
基层军官,士兵训练,以及其他物资的后勤补给,双方的差距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这是国力的差距。
面对日军这种级别的攻击。
如果是一般的部队,必定手忙脚乱,慌忙应对,最终错误百出,被日军桶穿阵地,要是指挥官有血性,部队坚韧,白刃战刺刀见红,还能将鬼子赶回去,要是指挥官怕死,部队散乱,那就是阵地丢失,全面溃败的结局。
但,此时在他们对面的是独立团。
一年来,独立团和小鬼子进行了超过十次的营连一级别战斗。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几乎是每个月,独立团和日军都有一次两百人规模以上的不同交战,至于小规模的接触战,那更是数不胜数,绝对的过百。
这让全团战士飞速成长的同时,也积累大大量对付小鬼子的实战经验。
每一个士兵都身经百战。
各级基层军官都知己知彼。
一开始,正面阵地上的三个连长,炮兵连副连长以及其他两个步兵连长很清楚,他们要挡住鬼子的三板斧,将鬼子死死的挡在阵地前,为两翼和后方的部队包围切割这伙鬼子争取时间。
但这三板斧可不是那么容易挡住的。
前面还好,驻扎在文典村小火车站附近的只有一个鬼子中队,挡住不难,但等小鬼子整个大队集齐,挡住整个大队的进攻,这才是真正的难点。
考虑到独立团没有照明弹,夜间很难发挥阵地优势,时间也不够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三个连长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防御阵地以铁道为轴建立,在阵地前预设密集雷场,并尽量搭建坚固阵地,预设机枪射界,收集可燃物制成火堆放在阵地前,需要时可以直接爆炸引燃照明。
炮兵连则是根据地形,测量距离并标定射击诸元,做到哪怕看不到,也能打中的程度。
“距离一千五百米,全速炮击。”
鬼子发起进攻之后,阵地后方五百米位置的炮兵阵地上,炮兵连副连长语气冰冷。
他话音刚落,独立团炮兵连阵地上,六道炮口罡风便冲天而起,六枚重达45公斤的82迫击炮划过一道曲线落入远处鬼子阵型。
在炮口焰火的照耀下,整个炮兵连高速运转,弹药手来来回回,将炮弹从后面的储存点运上来,炮手则是不断将炮弹塞入炮膛。
轰轰轰····
炮口焰火持续闪耀,接连不断。
每一次闪耀,都有一枚炮弹冲天而起。
轰!轰···
一枚枚装填了一公斤多黑索金炸药的炮弹在鬼子阵型中轰然炸开,爆炸火球照亮周围的同时,还有伴随着猛烈冲击波四散开来的高速飞行横扫数十米方圆。
六门82迫击炮全速炮击组成的密集火力,几乎达到每一秒一点五发炮弹的密度,让小松大队的鬼子第一次体验到了炮火覆盖级别的享受。
哪怕散兵线已经拉的非常开,但面对这种级别的炮弹密度和杀伤范围,效果并不明显,队伍还没靠近阵地,就有两一小队的鬼子被炮火直接报销,阵型也被彻底炸散。
“八嘎···”
“怎么会有这么猛烈的炮兵火力!”
冲锋的小鬼子队伍中,看着一枚枚炮弹在他阵型中爆开,看着一个个皇军士兵被活生生炸死,举着武士刀的小松诚治目眦欲裂,嘶吼的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是谁?”
“对面阵地上到底是谁?”
这是只拿的军队能拥有的火力?
小松诚治中佐久经战场,其原本是第三师团的一个中队长,全程参加过淞沪,后因受伤回国治疗,在国内组建第三十三师团的时候成为大队长。
作为全程参加过淞沪的他,即便面对国府最强大最精锐的德械师,也没有在这么小的阵地上,见过如此猛烈的炮兵火力。
他们炮弹不要钱的么?
帝国不是说只拿军队越大越弱的么?
这炮火,比帝国常设师团满编大队都要强大了。
没有人能回答他的疑惑,他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面对前所未见的密集炮火,他的大队冲锋阵型被打断,部队甚至开始出现混乱。
说到底,此时他手里的部队,已经不是常设第三师团的精锐中队,只是一个二线师团,三十三师团的守备大队而已,主要任务是负责二线肃正治安。
论起实战经验,这伙小鬼子甚至还不如独立团呢!
“八嘎。”
“不要慌,继续进攻。”
小松诚治只能指挥部下控制住部队,这才止住了逐渐混乱的队伍,但部队的冲锋则不可以免的停了下来,前锋和独立团两个连交火的一个中队也只得退后,脱离了火线接触。
小松大队一波决死冲锋被炮兵连的一轮炮火覆盖,数百发82迫击炮弹活生生打断。
好在这个时候,鬼子的炮兵小队也赶到了。
轰轰轰····
炮口焰火暴露了炮兵阵地的位置,刚刚赶到的鬼子炮兵小队将炮口指向炮兵连所在,炮弹不断在炮兵阵地周围爆炸,让炮兵连不得不选择转移阵地。
“进攻。”
眼见敌人的炮兵被压制,小松诚治当即立断,迅速发起了第二波集团冲锋。
虽然第一波进攻损失了不少,但此时,小松大队依旧有着接近四百的人数。
近四百个鬼子再次哇哇叫着,向独立团阵地冲过来。一时间,两个连防守的阵地摇摇欲坠,甚至连两个连长都亲自上前线参战,用手榴弹活生生的打退了鬼子的第一波,但紧接而来的第二波鬼子让阵地上的战士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只能仓促应战。
就在鬼子的前锋几乎要突进阵地的时候,炮兵连的炮火再次抵达。
“第一、第二、第三炮班压制敌人炮兵。”
“第四、第五、第六炮班支援。”
之前就准备好的预备炮兵阵地上,副连长冷静下令,三门炮和鬼子的九二式对轰,虽然迫击炮准确性不如身管炮,但准头不够射速凑,其他的,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82迫击炮完全可以压制九二式步兵炮。
另外三门炮则是支援前线阵地。
轰轰轰····
炮弹再次降临,在鬼子阵地中轰然炸开,让鬼子的攻势一滞,也让前线阵地上的两个连喘了一口气。
不过,等小松诚治刚准备继续发起进攻,一举攻破眼前摇摇欲坠的阵地的时候···
李云龙出手了。
四个连,合计近五百人的独立团战士,分别从左右两翼,携带奔雷之势,硬生生的冲进了鬼子阵型,把小鬼子的部队拦腰截断。
第十六章 小松大队全灭
“大队长,左翼出现大量敌人。”
“大队长,右翼出现大量敌人。”
听到随行副官的汇报,举着武士刀,头戴膏药旗的小松诚治猛然侧过头,看向从两翼冲过来的敌人。
“这是·····”
借助爆炸的火光,他估测出了进攻他侧翼的部队人数。
每一侧,进攻的敌人都不少于两百人,按照只拿部队的编制是两个连,和他此时正在进攻的正面阵地守军人数相当。
两侧各两个连,也就是说有不少于他大队的敌人从两翼夹击他。
看到两翼的敌人,身为中佐大队长,从军校毕业的小松诚治瞬间明白了,前面阵地的摇摇欲坠不是因为敌人兵力不够,而是因为,这是针对他设置的一个埋伏圈。
如果他预料的没错,此时他后面,也有一支敌人的部队负责拦住退路。
他的大队已经被敌人彻底包围,是一只瓮中之鳖。
敌人的目的,不是阻击他支援军列,而是想全歼他。
全歼!
全歼!
这群只拿人,想在距离第一军驻扎的太原不过几十公里的文典村,在帝国占领的铁路上,在帝国占领区腹地,全歼一个大日本帝国陆军大队。
“八嘎呀路。”
当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时,小松诚治心头的愤怒猛然炸裂,之前心里念念不忘的救援军列,还有救援军列上物资的念头灰飞烟灭。
此时此刻,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他要杀了这群只拿人。
他要杀死这群胆敢藐视帝国皇军威严的只拿人。
紧了紧额头上的膏药头巾,面目赤红的小松诚治看了看他周围汇集的近百个鬼子。身为大队长,他身边汇集的大队主力,是他大队中战斗力最强悍的一直部队。
锵·····
手里的武士刀高高扬起,小松诚治声音带着嘶哑和疯狂:
“诸君,为大日本帝国尽忠的时候到了。”
“天蝗万岁。”
“大日本帝国万岁。”
激烈的话语刺激了被武士道长期洗脑的基层士兵,小松诚治身边的近百个鬼子纷纷面目赤红,有一些鬼子还从腰间掏出一个红色膏药毛巾系在头上,然后一个个挺着刺刀,哇哇嚎叫着,跟随着自家大队长向敌人冲去。
······
夜间,被人以优势兵力插入部队侧翼,文典村的小松大队第一时间陷入了混乱。
阵型破碎,部队被分割,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偶尔有个中队长或者小队长好不容易组织起几十人的规模队伍,也很快就被独立团以更大规模的队伍,更猛烈的火力冲打散。
甚至因为距离太近,双方一度爆发了小规模的白刃战。
在这种局面下。
终于。
李大团长近乎一年没见过血的大砍刀这一次再次见血了,时隔一年,他也终于回味到了当年在新一团的时候,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快乐。
“哈哈····”
“还是这个带劲。”
一刀将一个小鬼子砍刀在地,手里的触感让李云龙发出畅快的大笑。
这一年来。
准确的说,是自从遇到陈凡兄弟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提刀砍过鬼子了,每次上战场,都是提着刀冲锋,冲着冲着发现,刀几乎没用,最后被迫丢下刀,用驳壳枪,才能勉强抢到一两个人头。
虽然这一年来,独立团刺刀训练始终没有落下,甚至还有加强,但几乎没有进行过白刃战。
到独立团一来,遇到鬼子就是,手榴弹炸,机枪突突,外加大炮轰,完全没有刺刀什么事,还没等要开始白刃战的时候,鬼子就已经没有了。
这样战斗更快,也更爽,部队伤亡也更小,现代战争,也该是这样进行,但李云龙心中,始终还是怀恋大刀砍鬼子的感觉。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容不得怀旧这种情绪。
当李云龙终于砍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