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上级骂完李云龙,肯定气也消的差不多了,自己绝对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那行。”
成和点点头,没有再多说话。
·····
“团长。”
一身老旧有着补丁的便衣,满身灰尘的王根生走进了团部。
“虎亭据点的鬼子怎么样?最近有什么动静?”正在琢磨地图的李云龙看见王根生进来,先是给倒了一杯茶之后,才开口问道。
一旁,正在拿着一本书看着的赵刚也投过来视线。
独立团老规矩,情报一定要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定要最新的,战斗地点一定要自己看过的,所以王根生再次被李云龙派出去打探情况,视察地形。
猛地一口茶下肚,王根生开始说道:
“这虎亭据点果然有问题。”
“据点里面的鬼子这几天明显多了起来,而且这些新鬼子穿的都是大头钉鞋,不是虎亭据点那些脚底守备部队的胶底鞋,显然新来的是精锐鬼子部队。”
听到这里,赵刚和李云龙没有说话,直直的看着王根生。
这个时期,虎亭据点有精锐鬼子驻扎很正常。
虽然鬼子后继乏力,但大扫荡依旧在持续,只是强度降低了许多,而且山崎大队事件之后,鬼子也摸清了一线天周围是八路军的一些重要机构比如兵工厂的位置,那么,接下来,鬼子必然调集大军进攻一线天附近,准备来一次最后的大进攻,总部已经开始转移野战医院和其他兵工厂等机构,准备好迎接鬼子的最后一波了。
作为靠近一线天方向必经之路的虎亭据点,鬼子增兵再正常不过了。
但王根生是老兵,不可能这点都看不出来,所以两人继续静静听着。
王根生道:
“新鬼子大约两百人。”
“而有意思的是,这伙鬼子好像不想让别人发现他们来了,绝大多数时候都隐藏在据点内不出来,只有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
“最近伪军也不让进去了,要不是鞋子和最近虎亭据点粮食消耗剧增,我还真没这伙鬼子糊弄过去了。”
王根生啧吧啧吧嘴,继续说道:
“另外,鬼子还对加强了所谓的治安巡查,甚至一些村镇鬼子还派了伪军和小股部队驻扎。”
“两百多个鬼子?”
“还故意隐蔽自己的行踪?”
李云龙看着手里的手绘地图,仔仔细细琢磨着这两条消息。
无论是人数,还是动作,这些鬼子都不对劲。
小小的一个虎亭据点,一次性来两百多个精锐鬼子,这已经超乎虎亭据点的容量了,那地方顶了天也就驻扎一个中队的鬼子,多了不是放不下,而是住的难受,补给也坚持不了多久。
而且,这伙鬼子还隐蔽行踪?甚至都开始对公路周边的村镇进行游击队排查和派部队常驻。
这明显有问题。
这伙鬼子肯定另有目的。
首先能排除的是鬼子准备进攻。
区区两百多人,鬼子即便再怎么横,在山崎大队被全歼之后,这两百人也不敢独自发起进攻。而且,一个小小据点,也无法作为进攻的前线基地。
鬼子对公路周边进行巡查,目的很明显,应该是在排除危险,保证公路的通畅和安全,不过,这动静着实有些大,比鬼子辎重队经过的时候大多了。
那么,这些信息可以大概推测出,不久之后,会有一些重要的人物或者其他的鬼子重视的东西,通过这条公路,不然,无法解释为何鬼子会比辎重队经过的时候还要谨慎,以及突然派兵在附近驻扎。
想到这里,李云龙才恍然发现,鬼子排查的村镇多沿着一条公路分布,而这条公路,就是这次生意他们要伏击的公路。
“嘿嘿嘿,有意思···”
李大团长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如果·····
没有陈凡老弟的生意,李云龙感觉,他大概也会在这条公路上放他一个营,看看这让鬼子紧张兮兮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反正一个营而已。
说不定能有什么大收获。
“至于交县那边,鬼子最近也加强了警戒,到处都有鬼子设卡,禁止远行,甚至都开始大力维持城内的治安了,实行宵禁。”
王根生最后说了交县的情况:
“不过,我和交县的同志交接之后,得到一个消息。交县附近的迟阳,有大批第一军的鬼子集结,其中包括第五师团的部队。”
“迟阳?”
李云龙随后他将视线投向王根生说的第二个城市。
他看向地图,沉思片刻,眯了眯眼睛说道:
“看来,鬼子最后一波要来了。”
“迟阳是最靠近我们根据地的县城,而且距离一线天附近也比较近,这地方很适合做前进基地。”
赵刚看了看地图,补充道。
“但这就有些奇怪了。”
李云龙突然皱起了眉头:“交县是为了迎接那个宫野道一,但虎亭据点旁边这条公路能有什么,这地方,可是咱们根据地的边缘,鬼子不可能不知道啊。”
“如果是一堆鬼子军官,他们到这里来干嘛??”
就在李云龙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旅部的通讯兵过来了,递给了李云龙一个消息:
“晋绥军三五八团团长楚云飞明日将携带副官前来独立团参观,并随同作战半个月时间。”
第五十三章 山本的战术
迟阳。
山本一木眼神扫过一群大队长和联队长,神情冷漠,眼神冰冷。
被他扫过的一众鬼子军官纷纷低下头。
虽然这之中不乏和山本一木平起平坐的军官,比如联队长,人均大佐军衔,而且有几人资历还比山本一木老,但山本老鬼子手握筱冢义男手令,大权在握,这个时候惹他,肯定没好果子吃。
所以,众人很老实。
即便很多人平日里各种看不起这个所谓的特工队,认为特种作战只是个笑话,但也没人这个时候跳出来搞事。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看不起我,认为我的特工队是废物部队。”
山本一木语气同样的冷漠,没有丝毫同僚情面,开口就把话题聊死。
特工队虽然只有几十人,加上预备队也就刚好一百人,而这一百人吃掉了近两个陆军大队的军费,自然引得很多人不满。
一众军官头垂的更低了,但他们盯着地面的眼神中闪烁的心里的想法——
对,我就是这个想法,就是这个意思。
区区几十人的部队,就算训练比较充足,比普通士兵精锐一些,但这么点人的行动,就敢妄言决定几万,十几万人的战争走向,可笑至极。
山本能混到大佐,自然也知道这些家伙的想法。
他停顿片刻,提高了语气:
“不过。”
“我们是军人,是大日本帝国的军人,有没有用,看的是战绩,看的是为大日本帝国共荣圈做了多少贡献。我特工队,此战之后,各位再来评述吧。”
这句话,山本一木说的自信满满。
这老鬼子一直盼望着这一战,想着通过这一次将特种作战彻底发扬光大,普及整个大日本帝国陆军,甚至改变大本营对陆军的总体战略规划,而不是在山西这个山旮旯里,靠着筱冢义男中将的支持下才能存在。
只要他在这一次战斗中,以特种队为核心,打败八路军,摧毁八路军指挥部,彻底解决华北地区治安问题,那么,这个想法,并不是水中月,而是有可能的。
不过,山本是自信满满,他身前的一群同僚同样是自信满满——你就吹吧,谁不知道你特工队刚来的时候,情报部门好不容易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位置,然后你去袭击,结果半路上一头撞进别人部队的阵地里。
“接下来的战斗,诸位按照预定计划,不需要强攻,只需要牵制敌人的前线部队,由我特种小队破袭其指挥部之后,再发起总攻。”
山本的小算盘拨的哗哗作响。
失去了指挥的部队,还不是任由他们搓圆捏扁,尤其是对于八路军这种重视机动的轻装部队,更是如此。
这一战,他要在观摩团面前展示特种作战恐怖而可怕的威力,将特种作战理念在帝国陆军,至少是华北方面军彻底宣传出去。
至于失败,这绝无可能。
八路军能全歼一个半编制大队,但能全歼半个第一军?
在这一场他主导的大戏里,无论八路军怎么蹦跶,都只能乖乖的配合他展示特种作战的威力,在第一军搭建的舞台上,将特种作战的威力展示给观摩团看。
“嗨!”
一众鬼子大队联队级别军官纷纷低头应是。
······
“不是说这群人都去主力团的么?怎么还有跑到我这里来的?”
对于这个楚云飞的到来,李大团长很不开心。
劳资正准备打鬼子呢,一网大鱼即将入网,一条超级大鱼已经在眼前蹦跶,你个晋绥军团长跑过来干什么,这不净给人添乱么!
“楚云飞,这个人有点耳熟啊!”
赵刚琢磨片刻,隐约觉得听过此人的名字。
“呵··”
李云龙冷笑一声:“晋绥军中,团一级里面,唯一有点名气的,也有点本事的,有拿得出手战绩的,就是这家伙了,阎老西宣传过此人。”
“不过,此人确实有些本事。”
李大团长现在还不认识楚云飞,但对于这位晋绥军著名团长,还是有所耳闻。
听李云龙这一席话,赵刚顿时回想了起来:“想起来了,不久前皇协军第八旅团还想被这个团揍过,他的部队是叫三五八团来着。”
“从信上看,这个人应该是专门冲着你来的。”
赵刚看了看手里的消息,回答了李云龙的问题——为何楚大团长会跑到李云龙这个基干团来。
“冲着我?”
李大团长看向赵刚,眉头一皱。
“对,此人来了之后,第一时间打听你的驻地,然后点名指性要求到咱们团来。”
赵刚还补充道:“当初,你击溃坂田联队的时候,这个三五八团就在你们身后,对于你击溃坂田联队,他很敬佩你的指挥能力,说是来学习学习,这是楚云飞自己说的。”
虽然是友军,但这个友军很不靠谱,经常使绊子不说,还想方设法搞摩擦,上级自然很警惕,派随行的参谋人员随时随地观察监视。
至于那群晋绥军军官会不会有意见,不好意思,你一不给钱,二不给粮食,三不给武器,还到处抹黑来自,甚至时不时提着枪来找事,你觉得劳资会在乎你的想法?
“真他娘的麻烦!”
李大团长骂骂咧咧:“早不来,晚不来,现在跑过来。”
“毕竟是名义上的友军,咱们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
赵刚也是不屑的撇了撇嘴:“这楚云飞来了,要不要找个机会把他打发走?毕竟,咱们这正准备打仗了,谁有空接待他。”
李云龙想了一会,看向桌子上的地图,嘴角一裂,一口大白牙外露:“不,这家伙不是想看看咱们的战术,学习咱们的游击战么?那我就带他出去逛一逛。”
“这一次,你带着二营,三营,骑兵营去阻击鬼子的进攻,守卫总部安全,我带着一营和炮兵连以及那个楚云飞走一趟,看看那陈凡老弟的那一网大鱼到底有多大。”
“也顺便让这小子见见世面。”
“至于,那个宫野道一,就交给张大彪和王根生了。”
‘行!’
赵刚点头。
第五十四章 出发
杨村。
王喜奎身前是一张老旧的榉木桌,桌子上放着满满当当的装备。
绑满棉布的长身管狙击枪,同样被棉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可调倍数瞄准镜,插满子弹的一百五十发弹带,一把十响驳壳枪,四个备用十发驳壳枪弹匣,两枚烟雾手榴弹,两枚高爆手榴弹,一个水壶,以及一把带刀鞘的刺刀。
依次将武器和装备背在身上,王喜奎最后手摸在刺刀上。
狙击枪前面有双脚架,所以没有装刺刀的卡榫,而且极限追求精度的狙击枪也不适合拼刺,这把刺刀是他找人特别定制的。
比普通刺刀长一些,既能当柴刀林间通行,也直接握在手里做刺刀拼刺。
将刺刀插在臀后,王喜奎踮起脚尖抖了抖,确认身上的家当结结实实不会掉落之后,他看向一侧的观察手顺子:“东西都带好了么?”
四十已立的王喜奎声音沧桑中带着沙哑,有着浓浓岁月的痕迹。
“带好了。”
二十多岁的观察手顺子拍了拍手里的包裹,声音洪亮。
“清点一下”
王喜奎看向那个顺子怀里他自制的包裹。
“是。”
随着顺子的回答,他翻开手里的棉布背包,一件件物品被拿了出来摆放在桌子上。
“地图、观察镜、一百五十发备用子弹,十响驳壳枪···”
“折叠兵工铲、雪地伪装服,粮食袋,帐篷,饭盒,一包砂糖,绑带······”
“·····”
“全部都带上了,您就放心吧。”
最后一件物品摆放在桌子上,看着满桌子的物品,顺子说的是自信满满。
因为王喜奎体力的原因,携带辎重的任务就落在顺子身上。
虽然他看上去也是骨架偏瘦,但肌肉可不少,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这一点,在独立团最近伙食改善,隔三差五有了肉吃之后,尤为明显。
如今,这九十来斤装备,不是他吹牛,背上这些,一晚上走个百八十里山路轻轻松松都不带喘气的。
吃饱喝足了的晋地汉子,就是这么壮实有力。
“嗯,不错,这次一件东西都没有落下,有进步。”
王喜奎点头。
“嘿嘿嘿····”
顺子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他负责收拾装备,总会落下一两件东西,虽然都是些不重要的物品,对战斗任务也没有什么大影响,但也让他怪不好意思的。
“这是···”
正准备让顺子将东西收起来的王喜奎突然嗅了嗅鼻子,鼻翼间隐约的肉味让他看向那个缴获自鬼子军官的饭盒:“这次带了罐头肉?”
“对。”顺子开心的点点头:“听说咱们这次任务时间长,炊事班特意给我们留了一斤多罐头肉给带上,这大冬天的能放很久,不用担心坏掉。”
“团里又有新罐头肉了?”
王喜奎语气欣喜。
没有什么,比战斗任务间,吃上一顿带肉的吃食更舒爽的了。
不过,他记得,团里的罐头肉已经不多了,最明显的,就是以前三天一顿的肉,变成了一周一顿,而且量也少了很多。
肉的减少,让团里的战士很是怀念以前大口吃肉的日子。
“团长最近好像有又弄来了一批。”
一边收拾东西,顺子忍不住夸赞自家李大团长:“咱团长本事可真大,这一次不仅仅弄来了好多肉,还弄来了一大堆细粮。”
“细粮?”
王喜奎看向顺子,语气惊讶。
这年头,鬼子来了,到处抢粮食,就算是地主,也很少有细粮,哪怕是之前的从贾庄弄到的地主家存量,也大多数都是粗粮。
“对,细粮。”
年轻的猎户出生的顺子打开了他背袋中一袋干粮,里面是一块块玉米白面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