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

第2章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第2章

小说: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将军也立刻抬头看向张军,可是张军这时却羞愧的低下头,根本不敢与他对视。其实从他的回答中也能感受到他的答案一般。

    张将军对他儿子的表现很失望,不过根据以往考校表现来看,他也早就有所准备。

    下一位,礼部尚书之女…张楠。

    〃史之乱以来,中原地区,战争连绵,百姓逃散,国库空虚。目前,国家陷入极度困境之中。但如若要百姓务农吧,大家不安心在家乡居住生产;或加增商税吧,人们又说税赋过重。你有什么好招重振我国雄风?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

    这,便更难了!

    他扪心自问,答不上来。

    “小女认为,要使国家重新富裕强大起来,首先得让城中德高望的人做出表率,树立榜样作用。

    而且民以食为天,首先得确保百姓不能饿肚子,只有吃饱饭有了力气,才能干活,一步步重建家国。〃张楠不卑不亢地答道。

    “甚好。”

    司马绍看他父皇满意地向那张楠点了点头。

    不同的人理解也不一样。当然,只要是见识渊博的人,自然能从中看出许多东西来,此女有自己的想法,可堪大用。可惜,是个女子~

    。。。。。。

    终于轮到了司马绍出场。

    你是朕的子嗣,国家未来的支柱。朕会考校你三题,你务必仔细思虑回答。

    “若有一日你为帝,何以为治国?”

    “汝以朝之制何如?”

    “左右之人可大用?”

    ???

    他想挠头。

    面露纠结,突然想到了些什么,狠下心,索性直言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假如我做皇帝,除了享受尊贵的地位和荣光,为民服务也是必须的责任,正如前面礼部尚书之女所说。

    得先树立榜样,亲自劳作,以身作则。这样国民才能拥戴我!为民排忧解难,不能袖手旁观。需要聆听百姓的想法心声。”

    那后面两题该何解?

    他没有回答,环视了周围一圈。

    又重点盯了盯那几个平日就传闻嚣张跋扈,欺凌百姓,惹得百姓怨声载道的。

    一针见血地说道:

    “丑恶的血统论世袭制度。”

    “武官之子将来会成为武官。”

    “文官之子未来也定会成为文官。”

    “前朝的兴盛衰败会不断重演。往后国家永远不会有改变。”

    周围众人神色不一,皇帝似是赞扬又摇头,王丞相等人也分成三拨。

    一方,点头赞扬。一方,面红耳赤的呵斥。最后一方当然是保持中立,默不作声。

    至于我们王侯将相达官贵人的子女们全都面露错愕目光。睁着大眼睛,不知所措。

    总之,尚书房一时间各人心中好不热闹!

    “人的命运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决定好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声,顿时静了下来。

    “那便改了这命运!”司马绍立马反驳。

    “你跟朕来。”

    。。。。。。

    尚书房外。

    “有些客观存在的事情就不要说出来。”

    “百姓们迟早能自己感受到。”

    “这些孩子迟早会成为他们该成为的人。。。”

    “不”

    “儿臣不愿。”

    “为何?”

    “儿臣不愿自始至终欺骗百姓。”

    司马绍看到他父皇脸上虽然还带着余怒,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欣慰,似乎对他的回答颇为满意。

    〃朕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

    皇帝拍拍自己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是如果有朝一日你若坐上高位,你必须得承认,不管是百姓还是朕,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

    司马绍沉默了许久,终于抬起了头,坚毅地说道:〃儿臣知道怎么做了。但还请父王慎重考虑人选。''

    〃朕知道了。但朕心中人选,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朕不能拿这江山百姓来开玩笑。更不能用我大晋朝的未来孤注一掷,你明白吗?”

    “是,儿臣明白,儿臣先告退了。”说完司马绍便退出御书房。
………………………………

第四章 元宵晚会

    隔日。

    司马绍寻到庾文君,两个人各自带着侍女侍卫在街上闲逛。

    若是放在寻常人家,他觉得自己一定是个侠客。

    劫富济贫,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以天为被,地为床。

    一人仗剑走江湖。

    对了,还有个老婆相伴。

    可惜穿越在古代,奈何是个皇子,还不会武功。。。难受。

    。。。。。

    “你昨日说的那些,我好像懂了些。但你想过没有,我还有你都是世袭制度下的产物。改变不了自身的。”

    司马昭点点头:“倒真是如此。”

    “你……你不反对我么……”

    庾文君疑惑地盯着他问道,他回头看了一眼,两人对望片刻:“呃,娘子难道希望我反对你嘛?揍那几个领头作恶的如何?”

    庾文君望着他的眼睛眨了眨,随后渐渐地笑了出来,这是庾文君在他面前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

    她这未来相公果然还是懂得这些人情世故的。

    她不喜欢纯粹的书呆子,更不会喜欢富有心机的人,只是如今大家还不太熟悉,只能算是熟悉的陌生人,有些事情还得再细瞧。

    天黑了。

    两人一路闲聊走到河畔旁。

    “快跟上,今年的元宵猜字谜大会快开始了!”

    “还有免费的元宵吃呢!甜甜的,一年才能尝到一回!”

    “我们一块去吧。”

    忽听闻一旁百姓呼喊,司马绍朝前面望去问庾文君:“这样的话,元宵猜字谜,你想去吗?”

    “猜字谜小姐没问题。”一旁的楠儿拼命证明道。

    “哦?你可真腻害,那我负责看你表演咯。”

    司马绍说完,旁边的侍女莹儿也点头:“是啊是啊,还有汤圆吃呐。”

    楠儿也在一旁附和:“而且还能赏花灯,耍龙灯……”

    两个丫鬟叽叽喳喳地说着元宵会上的节目,这年头没什么娱乐活动,她们显然对这样的事情很期待,一旁的庾大小姐也面露期待神色。

    他笑着点头:“嗯,那大家便一起去看看吧。”

    相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命令于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并发展到全国各地。

    元宵节,也因此堪称古代人的“狂欢节”。

    今晚的建康城中,好不热闹!

    但凡见到的茶馆酒肆,都将自家的营业场所作为灯谜活动场所。

    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

    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街道上,一个个文人学子们摇头晃脑地点评着有趣的谜题,即便是未曾读书的市井百姓,在这样的气氛下也能加入到他们当中,虽然有些装模作样之嫌,但能沾些风雅之气也行。

    “快点。”司马绍急匆匆道。

    说着就拉着庾文君向前冲去,还回头叫了侍女楠儿和莹儿。

    “你们快点跟上。”

    走进一看,两个酒桌临时搭建的台面上站了两个男子正在比猜字谜。

    台面下围了一圈的人,好不热闹。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猜一字。”男子问道。

    台上另一男子满脸通红。似是回答不上来。

    “嘘,下来吧,下来吧。”底下的百姓看热闹讥笑道。

    “小姐,那是什么字啊?”楠儿歪着胖脑袋问。

    庾文君默不作声,望着司马绍,似是考验。他却笑了笑,大声台下说出:“明”

    侍女楠儿张着大嘴巴,伸着手指挠了挠头,“原来如此。”

    “王少爷,你已经连续两个字谜都没打出来了。这题还是底下人回答出,该下去了吧。台上的考官嘲讽的笑着。

    “我既没下台,证明还可继续作答。底下那人脱口说出但并没有上台参赛,作不得数哼,!”满脸傲气地赖在台上不下来,同时恶狠狠地望向底下说出谜题的司马绍。

    似是打了他的脸。

    越过司马绍,望着身后的庾文君和两侍女两眼放光,好漂亮的女子。

    咽了咽口水大声喝问道:“你可敢上台与我比试一番。我两一同参赛答题,三题两胜。如果你赢不了本少爷,那么今天你就把身后的女子们让给我一块饮酒作乐如何?”

    “你放肆,我家小姐乃是大。。。”

    ”楠儿!不得放肆。”侍女闭上了嘴,没有继续发言。

    远处暗中护卫的侍卫们也纷纷作出抽出武器的姿势,虎视眈眈地望着那人,但凡有一丝逾越之处或前方一声令下,定第一时间拿下此人。

    “你刚刚说大什么?”王少爷问。

    司马绍说道:“我身后这位姑娘可是赫赫有名的猜灯谜大高手,你若想比试,尽可以找她。但我做不了这个主,不能代她出站比试。”

    “好,如果我输了,我就和你共饮酒。”庾文君淡漠道。

    “好,一言为定。”王少爷满脸欣喜。

    “文君。”司马绍他有点担心。

    “放心,我不会输的。”庾文君给了他一个自信的眼神。

    “加油!”司马绍給她打了打气。

    “那这位小姐还有王少爷,我就先出题了。谁先回答出,谁便胜。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字。”男子说道。

    “汁。”庾文君脱口而出。

    台上台下人全一惊,此女好快的反应。

    第二题,“一月七日。”猜一字。男子又问道。

    王少爷看向台下,大家都望着他,额上开始冒汗。似赌一般猜道,“周。”

    “你输了,是胭脂的脂”庾文君微微一笑。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做考官的男子也笑着说:“姑娘好才情。”

    男子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你们定是做局诈我。等着,我叫人来要你们好看。”男子怒道。

    “你们赶快走吧,那王少爷可是县令之子,不好招惹的。”

    似感好笑,两人在原地等了片刻。

    “就是你们做局欺骗王少爷的是吧。”只见十来个身穿县令衙役服装、手拿棍棒的五大三粗的莽汉凶神恶煞的走了过来,眼神里充满了不怀好意。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似作鸟兽状散开。

    “你们不能冤枉这位公子和小姐,明明是王少爷他输了比试。”

    “起开。”说完前方带头衙役一脚踢开了帮忙说话的男子。

    “你敢当街伤人?”司马绍怒问。

    “有何不敢,你可知王少爷乃是衙门县令之子。他说你们欺骗犯法有罪,你们便有罪。我乃是奉命行事,捉拿你们。”

    “我乃当朝皇子,身旁这位是庾大将军之女。你敢无权抓我们?”

    “你当你是天王老子,敢唬我?毛还没长齐的臭小子吃你爷爷一拳。”

    突然几支箭急速飞来,射向大汉。司马绍拉过庾文君向后一退。

    “上,保护殿下。”躲在周围的侍卫纷纷出手。

    “拿下他们,留下活口。移交刑部,一并押入大牢。”
………………………………

第五章 我想静静

    清晨。

    建康城中,空气是那么的新鲜,有一丝凉凉的惬意。

    一觉起来,司马绍觉得神清气爽,精神也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忘去昨晚发生的不愉快,想起昨夜庾文君的笑容,嘴角也不知不觉弯起了一抹弧度。

    这一幕,刚好被门口的侍女莹儿看到。。。

    “嘻。。。殿下居然笑了。”

    双手趴着门框边小心翼翼地偷看,一幅想进又不敢进,深怕打扰到。。。

    果然是殿下的错。

    殿下笑起来真好看。想到这,脸色渐渐地红了起来。。。

    似是察觉到了些许动静,随意望了过去,对视片刻后,他收起笑容,疑惑地与侍女对望道。

    “怎么了?”

    “啊。。。啊没事。殿下笑起来真好看。”

    “那你怎么不进来说话,在门口鬼鬼祟祟地干嘛。”

    “哎,对喔。我忘了,早上庾小姐来找了殿下。看见殿下还是睡,就没有让我们打扰你。”

    庾文君居然主动来看他了。

    “对了,殿下。昨夜你和庾小姐猜元宵字谜的事情在城中传播开来,百姓们都知道了殿下与小姐的才情。

    而且最后你们联手惩恶扬善,将那滥用私刑的县令之子一行人抓捕,可得了不少百姓们的民心呐。。。。。。”侍女兴高采烈地说道。

    他却是假装有趣地笑了出来。

    “哦,没想到无意间做的举动,竟俘获了民心。”

    莹儿高兴地点头道:“没错,殿下最厉害了。”啪,他轻轻地拍的一下侍女的头。

    “以后不许这样胡说。”

    “……喏。”莹儿迟疑一下,点了点头。

    房间门关。

    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

    “看来要借着之前昏迷修养为由休息几天,避避风头……”

    司马绍躺在卧榻上翻了个身,定定地瞧着榻顶。

    他在想之后怎么办。

    他真心不愿当皇帝,却无意刷了民心。

    他想有朝一日,带庾文君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明哲保身?

    可惜,不行!

    宫廷内,没有朋友,只有敌人,想做左右逢源的墙头草,那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他乃是皇子,就算不惹事,也有人会想方设法搞他。

    唯一的办法便是远离是非之地!

    现在想的也不是那些。

    刚刚的某个瞬间,他忽然意识到梦想与现实是不同的,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命运,爱情,责任,国家……

    心里一直想得是逃离皇宫,可是真的准备好了吗?离开又能去哪,做些什么?

    他有些不知所措。

    “我想静静!!!”

    他大声喊叫,仿佛这样便能使大脑冷静下来,不要胡思乱想。

    殿外。

    “殿下醒了没”我们的庾大小姐带着侍女楠儿走了过来,蹑手蹑脚地放低语气问道。

    “嗯,刚刚我说起小姐你早些时候来看殿下时候,我还观察到殿下偷偷地笑了呢。。。”

    两人正在聊着,忽然听见司马绍寝殿中传来大喊。

    “好了知道了,你下去吧。”庾文君也收起笑容道。

    “喏”侍女莹儿看到庾文君脸上顿时由晴转暗,不敢多言,速速离去了。

    见侍女离开,她直冲冲地闯了进去。

    “司马绍”庾文君怒斥。

    “没想到,你竟是这种人。明明与我家小姐有婚约在身,居然想着别的女子,臭不要脸。”庾文君身旁的侍女楠儿也一脸愤怒道。

    “文君,你听我解释。”

    “不听,你在和谁说话?”庾文君紧紧盯着他问。

    “我……”

    他看着门外的庾文君,脸上有丝丝怒气,举起拳头,可爱至极。一种莫名的想法从心底升起。

    不会吧…她吃醋了!

    “那个。。。先别动手,这是个误会,我屋里除了你们没其他人。”他试图安抚这个莫名其妙的生气的庾文君。

    庾文君没有搭理,环顾四周,又蹲下弯腰低头看向榻下,没有发现。

    脸又渐渐泛红,收起了拳头,似不好意思般带着侍女一同走了出去。

    司马绍急忙追了上去。

    “文君文君。你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