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31章

我要做明世祖-第31章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可是……罪人看相都是要摸脸判断的。”
  “太子殿下一定要保重龙体,要是出了点差子,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阮伯山也迅速跪下来,求他的小主人别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
  如果仝寅真的摸上了皇太子的小胖脸,那不仅仅是触碰到了皇家龙体,还很有可能抓着小太子当人质的!
  “无妨,让人拿火铳指着他的脑袋,孤不怕被溅上脑浆子。”朱见济无所谓的摆手说道。
  东厂的宦官们手里也是有火器的,毕竟在宫中十二府里还有个兵杖局,负责的就是宫廷铁器和火药制造,只是比不上工部的军器局而言。
  阮伯山说服不了太子,只能好泪命令旁边的宦官一人举着把火铳对准了仝寅的左右太阳穴,自己更是站在仝寅身后,只要他一有过分动作就立刻饿虎扑食。
  对此,
  仝寅只想哭泣。
  但是脑袋左右各有根火铳,让仝寅根本没有力气去哭,只是在别人都看不见的地方,用东厂珍贵罕见的命根子滴了几滴水出来。
  “来吧!”
  “不让觉得孤是太子就不敢动了?”
  连石亨都敢摸,自己这个可爱的小孩难不成还能比石亨更可怕?
  “再不动,孤就让旁边的人蹦了你!”
  于是仝寅颤颤巍巍的伸出手,触碰到了朱见济的脸。
  “如何?”
  朱见济等着他将自己的五官大体顺了一遍,又飘飘然开口。
  “……太子的脸,有些大。”
  仝寅沉默了一下,随后才缓慢的开口。
  朱见济听完就愤怒的含笑不语,“给孤开火吧,嘴巴不会用那就下辈子投胎当苍蝇去!”
  嗡嗡嗡的就是没个人话!
  “此乃罪人肺腑之言!”
  仝寅紧张的大喊大叫。
  这让朱见济根本无法保持冷静,浑身的肉都在颤抖。
  “你脸才大呢!”
  “孤让你说面相,你给孤说这话,简直是在跟孤开玩笑!”
  要不是因为力气太小,朱见济自己就开枪把仝寅爆头了。
  “你是不敢说?还是不会说?”
  “石亨养了你这么多年,总不能总是被你骗着吧?”
  仝寅继续辩解,“罪人是不敢说……”
  “太子殿下的相……明明是早夭之态啊!”
  仝寅学了一辈子相术,还没见过朱见济这样的人。
  小太子的脸是真的大,但五官也有些返祖,跟太祖太宗长的类似,都是英挺明朗的那种。
  仝寅摸上去就觉得手感很好,跟摸猪……不对,是跟摸龙头似的。
  但他的毕生所学却告诉他,自己面前这个活蹦乱跳的太子,长了一副早死的相儿!
  他哪里敢说啊!
  “大胆,你竟然敢诅咒太子!”
  阮伯山愤怒的护主,就要抢过火铳把仝寅一枪崩了。
  但朱见济拦住了他,
  并且让仝寅再给自己摸一遍脸。
  “孤看你是当真看相看疯了,再给你个机会,想好该说些什么!”
  早夭?
  从他在床榻上睁开眼的那一刻,别说“朱见济”早夭了,就连景泰帝和杭皇后等人都不会壮年而卒!
  于是仝寅心惊胆颤的再抚摸了一遍太子的胖脸,丰富的油脂之下,也难掩挺拔俊俏的眉目。
  “变了……变了!”
  仝寅突然再次大叫出声。
  不像先前是因为生命受到威胁而发出的恐惧,而是一种世界观崩溃的无力之感。
  “为何会变成了一副真龙天子之相?!”
  仝寅的声音尖锐到类似于宦官的程度,随后就被旁边的东厂督公给打了一巴掌,“莫要发疯!惊扰了太子殿下怎么办?”
  “太子本就是当今储君,皇帝陛下的唯一子嗣,太宗庇佑之子孙,他如何不会是真龙天子?”
  仝寅蜷缩在地上,一身冷汗湿透衣背。
  朱见济忽然笑了。
  “你相术学得再好,也见不得真龙天子样!”
  “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也曾感叹过龙有九变,何况于孤?”
  “那太子要如何处置这人?”阮伯山拍着马屁问道。
  “留他一条命吧,能把达官贵人忽悠的团团转,奉为上宾大师,这人的嘴皮子想来很厉害……会说话的,也算是种人才。”
  趴在地上,听到这句话的仝寅微微松了口气。
  他确实没有见过同一副相貌,命格却南辕北辙的情况。
  想来的确是小太子说得对,“真龙”不是他一个学了点相术的天瞎可以窥探的。
  “仝寅,孤给你一个任务,只要做得好,过完之事孤既往不咎,刚刚那些足够治你死罪的话,孤也当做没听过,如何?”
  “请太子吩咐!”
  仝寅手忙脚乱的爬过来,对着朱见济叩首。
  “你替孤传出去个消息,就说太上皇——并非孙太后亲生之子!”
  朱见济蹲下去,挤出浑身的肉,笑得跟个福娃似的,问发愣的仝寅,“听说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吗?”
  “这种故事该怎么编,想来不需要孤告诉你。”
  仝寅碰碰的磕头,为了自己的小命,他根本不在乎所谓的太上皇,“遵命!遵命!”
  阮伯山凑上来大胆发问,“可是因为近来从会昌伯家中传出来的那些风言风语?”
  就在朱见济弄了个整风运动之后,孙家那些做恶的家奴就受到了皇太子的重点照顾,受到了锦衣卫和以徐永宁为首的勋贵拽少的围攻。
  前者不说,
  后者作为天然的上流社会贵公子,耍横怎么可能比不上一群家奴?
  特别是在徐永宁的暗示下,他们知道自己这是在“合法”的耍横,更加针对起了孙家人。
  于是不止习惯于狗仗人势的家奴,就连孙继宗的孙子孙铭都被徐永宁亲自上手揍了一顿。
  据说孙铭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时候还在不停的叫嚣,“我姑奶奶是太后,我舅舅是太上皇,我是皇亲国戚,你怎么敢打我?!”
  结果徐永宁一抬脚踩他脸上,一点都不带怕的同样叙述起自己家的故事。
  徐达这位老祖宗就不用多费口舌了,至今都有不少人在传颂他的事迹。
  既然孙铭这么喜欢炫耀他们家靠个女人光耀门楣的事,那徐永宁就要在这个方面碾压他。
  “我太姑奶奶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是你那位姑奶奶的奶奶了!”
  “我都没有到处嚷嚷,你竟然有脸跟我炫耀?!”
  于是徐永宁更加不留情面的带着人把孙铭揍了一顿。


第六十二章 :太子又收养了一只鹦鹉
  孙家人当然不会如此善罢甘休。
  只是他们觉得,在朱祁镇还是皇帝时,根本没人敢惹自己,徐永宁这个勋贵中头一号的混世魔王从前也只是跟孙铭斗斗嘴皮子,现在他们看扁了自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皇帝不是他们家的人了!
  所以孙家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必须要挽救被恶毒反派景泰帝父子囚禁在南宫里的太上皇!
  但是他们的职位听起来显贵,却是没有多少实权的,更难以接触到深宫内院。
  好在人多力量大,孙继宗召集家里老小,最后在听闻京城里有一个名为“德云社”的神秘组织很能传播谣言后,就决定也进行造谣行动,渲染太上皇在宫里的难受,以及景泰帝手足相残的狠毒。
  在舆论攻势下,总能钓上些有心人的。
  奈何朱见济已经在这条路上先行了一步,这就导致孙家的某位子弟在茶楼休闲,听到说书先生又阴阳怪气起正统年间的各种恶事时,怒而拍桌,将那说书先生打了一顿。
  “德云社”就此损伤惨重。
  毕竟每一个能够影响到民间舆论的口艺人都是朱见济花钱花时间培养出来的。
  孙家人打了他家的鹦鹉,简直就是没把他这个主人放在眼里!
  特别是他们还想反向造谣污蔑自己跟好爸爸,这更加不能容忍。
  不就是为了“拯救皇帝祁镇”吗?
  可如果那人没有资格当皇帝怎么办?
  土木帝的黑料已经被扒过一遍了,再宣传也无法吸引群众,所以朱见济决定将舆论引向人民群众都喜欢的八卦新闻。
  至于老百姓会不会信,那就不关朱见济的事情了。
  历史已经证明了,即便这种捕风捉影的八卦漏洞百出,也能因为百姓的热爱而流传千古。
  比如说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就跟楚幽王的传言近乎一样,很明显是被人替换了姓名后复制粘贴上去的,但谁管它?
  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你又算老几?
  等到土木帝的血统受到质疑,那么会昌伯说的“景泰帝囚兄”在百姓嘴里也不太支愣了。
  受此前德云社的名嘴们以及整风运动的影响,为景泰帝很是刷了一波民间的好感度,在京城百姓看来,景泰帝显然是个好人。
  好人怎么会做手足相残的事呢?
  那配合一下新出现的流言,指不定就是景泰帝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为了维护皇家血统而做出的防护。
  唉呀,
  流言可真是可怕!
  朱见济对着仝寅以及随后赶过来的卢忠吩咐了新的舆论风向,同时也要求他放养在外面的鹦鹉们别把话说的太直白。
  太直接的话语不但有可能给他们自己引来麻烦,还激不起听众怀中那颗火热的八卦之心。
  必须要小心翼翼勾勾搭搭的,运用语言艺术让他们自己往那边想。
  这就是传说中的朦胧美。
  卢忠受命,然后拖着仝寅就走了。
  “知道对陛下回复什么吗?”朱见济背着手,问阮伯山。
  阮伯山机灵回道,“仝寅妖言惑众,在拷问中突然发疯,已然被乱棍打死了。”
  “挺好的。”朱见济相信景泰帝不会怀疑这话。
  除非他心血来潮要亲眼看下仝寅的尸体。
  而朱见济留下仝寅,也的确有要用到他的地方——
  除了对方若有似无的相术能力,更看重他在权贵中的人脉。
  在石亨府上时,京城权贵中就流传起了仝寅的传说。而石亨被抓,流传出去的真相中也没有多少仝寅的影子。
  所以在一些人眼里,仝寅还是个清清白白的大师。
  朱见济需要仝寅打进他们的圈子里,为自己充当耳目。
  谁让锦衣卫和东厂的力量比不上传说中的自己,无法“隔墙有耳”?
  想要切实掌控贵族圈的消息,还是需要更多人手。
  卢忠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强,可惜活动多在中下层,透过某府上的下人才能得知其中事物。
  何况口口相传,卢忠听到的时候总有点失真,降低了可信度。
  仝寅的存在恰恰能填补这个弊端。
  只要他听话的给朱见济当新的狗子,给贵人们当个可以倾心交流的大师,朱见济很愿意保下他。
  就是这人同样不会说话,
  竟然敢说他脸大!
  朱见济返回皇宫,其后的十来天又是和往常一样,上班看奏疏,下班了就去六率的训练场或者皇庄逛一逛,检阅一下自己手里的根基发育的如何了。
  而在民间,新一波的舆论风暴已然到来。
  ————————
  “混账!”
  “这些消息是谁传出来的?!”
  “去给我把那些管不住嘴的乱棍打死!”
  会昌伯府,孙继宗捶桌大怒,对着身边人放声辱骂着。
  他的嫡子孙琏站在一旁,根本不敢在父亲暴怒时插嘴。
  万一被咬到肉怎么办?
  好不容易等到孙继宗骂完人中场休息,孙琏才连忙安抚老爷子,“父亲不必担忧,儿子现在就吩咐人手出去,给乱说话的管管嘴!”
  孙继宗点点头,还强调道,“传这种流言的人居心叵测,咱们千万不能放任!”
  “你等会去北镇抚司那边,让锦衣卫也派人去抓,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锦衣卫指挥使朱骧生性耿直,一心听命于皇帝,能被咱们说动吗?”
  孙继宗瞪了这不争气的儿子一眼,“脏水都泼到皇家身上来了,他作为皇家鹰犬,怎么就不能派人了?”
  “蠢货,快点给老子去办!”
  老孙子拍了一把儿子的脑袋,把人赶了出去。
  “真是恶毒!”
  他仍旧在为了流言而愤愤不平。
  朱祁镇怎么可能不是宣德皇帝的血脉?
  哪个统治者这么蠢,不知道自己头上戴了绿帽子?
  胆敢揣测宫闱秘事,还把事情说的头头是道,让老百姓听了还想听,那这消息来源必然是宫里。
  也只有宫里才能流传出拥有这么多细节的谣言!
  孙继宗想着,他必须进宫看一下自己的妹妹,让她约束一下皇宫里面的人,把谣言的制造者抓出来,凌迟了最好!
  而孙太后那边,虽然伺候她的宫人们一直对外宣称太后沉迷念佛,没时间见外人,可娘家的亲哥哥来了,又哪里能拦住?
  于是在宫人们拖延了一段时间后,孙继宗还是见到了孙太后。
  “妹子,你……你瘦了啊!”
  眼前的娇美妇人难掩憔悴,本应该随着年龄上涨而逐渐丰满的身躯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短短几个月就瘦了不少。
  孙继宗看了极为难受。
  这可是他们家富贵的源头,也是眼下保住他家荣华的最大护盾。
  如果孙太后出了什么事,那他们家岂不是要失去庇护了?
  “是不是那些宫人违逆你了?我就是知道景泰皇帝不安好心,他就是要把你跟太上皇幽囚到死!”
  “大哥千万别乱说,让皇帝听见那可就麻烦了!”
  孙太后止住了暴躁老哥的发言,愁容满面。
  “他敢!”
  “不尽孝道,难道皇帝要犯天下之大不讳吗?!你虽不是他亲生母亲,但却是嫡母,他亲娘吴贤妃不也是无法跟你平起平坐的吗?”
  “他若是孝顺,你我兄妹想见一面,又何必如此辛苦?”
  孙太后抹起了眼泪,“只是我苦一点没关系,可怜我那在南宫里的皇儿,已经好久没有消息传来了……”
  自打景泰帝对兴安生出了刺儿,就很少在让他跟着自己了。
  兴安老谋深算,自然看得出皇帝的态度变化,也跟着低调起来,不敢随便蹦哒以至于被正在跃跃欲试挑战权威的阮伯山抓到把柄。
  于是他明哲保身,也不再担任太上皇和孙太后的沟通使者了。
  孙太后逆生长的原因,一半也是如此。
  管控强化,无法得知儿子的情况,让她的母爱无法释放,憋久了自然容易坏身体。
  奈何着急也没用。
  孙继宗干脆转移话题,不再让妹妹继续哭诉下去,而是告诉了对方自己的来意。


第六十三章 :太子预备解决老孙跟老张
  “什么?!”
  “怎么会有人如此污蔑我?镇儿明明就是先帝的嫡长子!”
  “他们是想造反吗?!”
  孙太后反应激烈,头上的珠钗都跟着摇摆。
  “老哥也知道你是清白的,只是这谣言源于宫里,不把这谣言的揪出来,着实的让人难以下咽。”
  孙太后幻想了一下自己吃饭吃出只苍蝇,也是极为恶心。
  “可是仁寿宫中的宫人,都是皇帝安排的耳目,我又能做什么?”
  孙太后长叹一声。
  “你到底是太后,怕他做什么?”
  孙继宗胡子一翘,根本没把景泰帝放在眼里。
  谁让孝道比天大?
  在仁寿宫被更换了宫人后,为了显示自己当真是替太后“着想”,景泰帝也会时不时带着老婆孩子过来问安,打个卡就走,让人找不到话说。
  皇帝还会来问安呢,还给太后换了更尽心的宫人服侍。
  谁敢说他不孝?
  而且为了不把孙太后真的逼到鱼死网破,孙家人要来探视,景泰帝也不会过于拦着。
  区区外戚,能飞起来不成?
  “就算皇帝对你阳奉阴违,你也可以找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