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68章

我要做明世祖-第168章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能体现其“包容性”的,是他允许身为异端领袖的祝奈德在国内传播教义,并保护其子哈伊达尔在宫廷中长大成人,以示自己改革和缓和信仰矛盾的决心。
  毕竟很多情况下,异端比起异教徒更加令人厌恶。
  欧洲的天主教跟回教相杀了数百年,现在都已经习惯这教派了,在过往历史,天主教跟回教国家联合对付别人的情况也有好几次。
  至于异端?
  除非你要死了,遗产我来接手,不然咱们就永远合不来!
  天主、东正,便是如此。
  而回教自穆圣去世之后,便分裂为两大派别,互相之间打死打活,恨的牙都快被咬掉了。
  两派之间,也没什么衰落,使得相杀至今,在绿化的世界中,没有融合归一的架势。
  可乌宗哈桑做到了。
  在他的努力下,两个教派竟然还算冷静的生活在了白羊王朝之内,没有产生剧烈的火并。
  二十多年的统治,让白羊王朝国力迅速壮大,足以向着雄霸西亚的奥斯曼帝国发起挑战。
  这比起同样继位多年,内政治理却还是一塌糊涂的卜塞因,已经是过分优越了。
  只是乌宗哈桑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灭亡黑羊王朝,统一波斯的道路,会冒出来个大明朝。
  帖木儿掺和进来是意料之中的。
  在黑羊王朝强盛之时,刚刚登基的乌宗哈桑还和卜塞因联手打击过它。
  如今还是这三家势力,只是敌友关系出现了变化而已。
  搞政治的,也没谁会把所谓的联盟当真,无非是为了自家利益服务。
  “帖木儿帝国本来就很难打击,是个强大的敌人,现在又有一条巨龙加入了进来,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
  面对大明、帖木儿各打各的,却同样高歌猛进,逼的自己把好不容易吞进去的黑羊王朝领地给吐出来,甚至还可能蜷缩回本国的情况,乌宗哈桑召开了一次将领会议。
  他明确指出,一国对三国,是真的难顶。
  虽然对面三国中,黑羊王朝的流亡朝廷完全是打酱油的角色,最大的作用是给大明和帖木儿提供一个进攻的招牌,但另外两个都不是好惹的。
  众将领们也沉默。
  随着战线推进,大明军队使用的火炮,他们也见识过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高大城墙,在大炮面前根本没什么作用,几发下来就崩塌破坏,然后就有拿着刺刀,披着厚重铠甲的明军冲进来,仗着自己破不了防,用刀肆意的攻击对手,让城中守军溃逃。
  这样的戏码发生多了,一些南方城市和部落一见明朝那显眼的日月金龙旗,没等徐永宁让人把大炮推进来,就自己驱逐了白羊守卫,投降献城——
  他们本来就是习惯于投降的人,在乌宗哈桑杀掉贾汗沙之后,也是一见他的军队就果断跪下来的。
  昨夜降白羊,今朝降金龙,不奇怪!
  正如华夏王朝更替之时的某些地方势力一般,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很多是城里人自己挂去的。
  而且也有投机者,看明军主力不多,主动投靠过来,派出自家子弟或者直接自己阵,带着部落勇士和名下军队,为大明的胜利表现忠诚,顺便捞点政治资本,等大明在这边建立起正式统治后,自家还能长保富贵。
  所以到现在为止,徐永宁手下的兵是越打越多。
  梁白开还担心这事儿发展起来,让回回教黏大明在这边的管理系统,会让其中毒,特意找徐永宁商量了一下,对这些忙着投资入伙之人进行限制。
  面对绿化的包围,大明不好直接表现出对绿色环保的不满,但也得警惕,不然病毒入脑,问题就大发了。
  而且他们打这块地方,还得为了以后的“海西国”奠基。
  海西国作为大明的罗马分支,肯定是会信基督的。
  景教再怎么魔改,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份子,但认得还是基督,跟一堆毛拉、埃米尔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我们打不过大明。”
  乌宗哈桑闭眼沉思了近来战况,最后说道,“东方的汉人很厉害,他们的武器也很厉害。”
  白羊王朝头铁的跟东方帝国碰一碰,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
  “要想解决这个麻烦,我想,需要从帖木儿方面下手。”
  给对面来个三缺一,到时候远洋投运兵力的大明既有后勤压力,前线也是独木难支,肯定会考虑起放松脚步的事。
  那巨龙就能和白羊和颜悦色的探讨下波斯的发展和所有权了。
  “卜塞因是个勇武的统帅,他的性格傲慢,不会轻易退缩。”
  “利用这个弱点,可以想办法把他引入包围圈中,对其发起突击!”
  乌宗哈桑提出这一点,又跟手下讨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以绝对的命令,让人先放弃对大明、黑羊王朝的抵制,专心对抗卜塞因的进攻。
  他要坚清壁野,引诱渴望胜利的卜塞因坠入陷阱,然后一锤定音!
  而卜塞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已经打胜仗习惯了。
  从大明手里买了一批新式装备后,卜塞因率领的大军更加神勇,猪突猛进。
  他已经想好,在灭亡白羊后,该怎么跟大明商量武器进口的事了。
  他现在还很有精力,以后打仗的日子肯定还很多,国内又有阿格拉尔对科技的打压,所以在企图研究燧发枪制作却惨遭失败后,卜塞因果断决定“造不如买”。
  大明做生意的水平,他还是很相信的。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卜塞因主要作战的波斯北部地区,已经被他深入了不少。
  他来到了白羊王朝境内。
  所有的抵抗力量都被他的军队轻易摧毁,让帖木儿的大军来到了它久违的波斯中部。
  而伴随他的“势如破竹”一同发生的,是周边环境的恶化——
  游牧国家打仗,秉持的是打一路抢一路精神。
  帖木儿帝国内部的各种毛病,也不能支持卜塞因建立起强大的后勤部队。
  所以一旦无法通过胜利获得新的补给,支撑军队向下一个目标发起进攻,那问题就大了!
  哈撒在察觉到这一点之时,就跟卜塞因汇报了,担忧白羊一路的溃败,很有可能是在“诱敌深入”,一面拉垮帖木儿的战线,一面集中力量,围堵己方。
  已经被频繁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卜塞因有点恼怒。
  明明是自己厉害,打得人毫无还手之力,怎么哈撒一说,就变成白羊方面在演他了呢?
  他把哈撒训斥了一顿,然后不顾后者反对,继续突入白羊国境。
  乌宗哈桑的中央集权做的还不错,命令一下,东部“坚清壁野”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
  没有抢到新的粮食和珠宝,打仗感觉自己到了啥荒地似的,帖木儿的军队将领们慢慢的表达起了不满。
  他们打仗,可不止为了帖木儿!
  等后面携带的粮食不够,要饿肚子了,他们更和卜塞因抗议起来。
  面对学者作风的哈撒,卜塞因可以很强硬的拒绝听取他的任何提议,但手下的将领都握着实打实的兵权,在国内也是军事贵族,卜塞因不敢将之忽略。
  他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完胜乌宗哈桑,跟这个相差几岁的强大对手进行一场宿命般的决斗。
  可在手下对战果越来越不满的情况下,卜塞因只能同意调头返回。


第326章 :卜塞因之死
  返回路上,意外仍旧不断。
  因为卜塞因带着军队已经深入太多了。
  乌宗哈桑一看强敌来袭,立刻让人坚清壁野,只留下一些部队当做诱饵,吊住卜塞因这条大鱼。
  一路冲到现在,军官们找到苏丹闹事,表达不满,让卜塞因不得不撤退返回,可以说军队里早就出现了“弹尽粮绝”的趋势。
  而一来一回,徒增消耗,没有补给,这种情况更加危险了
  帖木儿的政体之下,本来就没有足够的集权让卜塞因拥有强大的补给线,也就是一些临近的城市看在苏丹的面子上给他送点粮食。
  黑羊王朝的哈桑阿里更不用多想了,到处给支援者开空头支票,手里仅剩的一点钱都去买大明军火了,吃喝拉撒都紧巴巴的,还得供着大明。
  毕竟比起卜塞因,徐永宁他们才是真正的不远万里来相助,还是黑羊王朝名义上的宗主国,不多拿点好处,徐永宁可是敢直接杀羊的。
  这么一来,卜塞因的后勤力量竟然还有点不及大明。
  好歹朱见济能调动船队急行到波斯,需要照顾的人也就两千,压力是有,但可以撑住。
  帖木儿那边却是各玩各的,哪怕你是苏丹也不能强行让我出粮食出钱。
  更何况,国内还有个阿格拉尔在。
  之前卜塞因的上位,除了乌兹别克人的武力支持,作为教派首领的阿格拉尔对其的扶持和肯定,也是卜塞因能坐稳汗位的重要原因。
  继位之初,为了拉拢地方军阀贵族,让他们给自己一个面子,卜塞因大行采邑制,使得地方上遍布国中之国,各方诸侯矛盾不断,还有跟卜塞因爆发冲突的。
  这种时候,常常是阿格拉尔出面调停,让帖木儿能保持表面上的统一。
  可现在,阿格拉尔不干了。
  国内的贵族抓住机会立马翻了天,趁着卜塞因在外亲征的这段日子,掀起了好几场叛乱暴动,以至于本就虚弱的补给线直接崩断,消息还传到了卜塞因耳朵里。
  正因为军中缺粮而焦躁不已的卜塞因更是大怒,骂骂咧咧了一整天。
  他不敢拿军官们撒气,但鞭打手下的奴隶士兵和前来劝告卜塞因冷静应对的哈撒还是很有胆子的。
  哈撒看到军中有越来越不妙的情绪难掩,想让卜塞因出面安抚,起码带头减少粮酒消耗,限制军官的大手大脚,让剩下的储备能撑到回国。
  实在不行,狠心杀几个闹事的,震慑住不良风气也好。
  等回到帖木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结果卜塞因一通皮鞭下来,打得哈撒夺门而出。
  要是卜塞因读书多一点,知道“借汝人头一用”的典故,指不定哈撒还不能活着走出来。
  再过几天,受不了这情况的军中将领终于试图做出改变。
  他们觉得落到眼下境地,都是卜塞因的错!
  如果没有这人强行出征跟白羊打,自己哪里会被逼的省着喝美酒吃美食?
  国内阿格拉尔的态度显然不会再支持卜塞因,以后谁当苏丹还是个未知问题。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一场兵变,把卜塞因控制在手里,把他的物资都抢过来,回国后再把人献出去当做投名状,向阿格拉尔表态效忠!
  万一老神棍一个高兴,支持自己当新苏丹呢?
  说干就干!
  哈撒待在营帐里,努力的翻译着手上大明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希望能弥补下这些年来帖木儿大幅衰退的科学水平。
  身边的箱子里,还有着他刚刚写完的史书帖木儿简史,极为难得的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百年来的王朝兴衰。
  这是哈撒一辈子的心血了。
  他心里焦虑,也察觉出了这几天的躁动气氛,试着劝谏又没用后,只能沉迷学术,想着早点回到国内就好。
  可惜没人愿意给他机会。
  作为卜塞因的近臣,同时也是阿格拉尔的眼中钉,哈撒被人选出来开刀。
  卜塞因要活着送到阿格拉尔身前,忏悔他对真神的罪过,但这个学者就可以用脑袋去给自己换取富贵了。
  哈撒的营帐被大力掀开,然后在人猝不及防之时,冲进来一个提刀猛士,直接给了他一下。
  哈撒当场丧命,桌上的稿件都没有收好。
  而杀人的也懒得替他收拾。
  确保人死透后,他就赶紧跑去围堵卜塞因了。
  历史已经用很多例子证明了,搞政变夺权这玩意,没必要用太多阴谋诡计。
  因为阴谋一多,流程就被拉长了,做起来更容易出现变故,也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一系列计划能够完美无误的进行。
  顺利的政变,往往伴随着粗暴的手段和简单的计划。
  我把你骗进来,再把你杀了,后面镇住场面就行了。
  尔朱、宇文之例,乃至于朱见济对付下面的官绅,都是在确保手里有足够的力气后,干脆的动手杀人,就完事儿了。
  什么阴谋?
  老子用得着跟你玩这手段?
  所以兵变的将领们,在杀掉哈撒和卜塞因的一些亲信后,成功抓到了这位苏丹。
  耗时,不到一个时辰。
  不过意外总是存在。
  早就尾随观察了多时的乌宗哈桑立马率军而出,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这些日子,也是受了不少苦头了。
  坚清壁野,不止让卜塞因没能成功获得物资供给,一直潜伏的白羊军队也是同样待遇。
  双方都在一片荒芜中角力,比拼持久和耐性。
  好在为了更隐蔽,乌宗哈桑没有带多少人,只是率领他的数百亲兵,拿着能把牙弄下来的肉干和酒囊,小心维持着自己的体力。
  卜塞因需要维护几万人的吃喝拉撒,肯定会艰难无数倍。
  等对面终于按耐不住,乌宗哈桑也有了行动。
  他直接突入阵营中央,把那些抓了卜塞因的军官收入囊中。
  擒贼先擒王。
  领导一被抓,手下的杂碎小兵连反抗的动作都没有,很干脆的投降了。
  “好久不见!”
  两个年龄相仿,又是老对手的两人见了面。
  乌宗哈桑站在高处,俯视着灰头土脸的卜塞因。
  后者脸色极为难看。
  “你抓了贾汗沙,又抓了我你是最大的赢家!”
  “我认输了。”
  可乌宗哈桑没有接受卜塞因这艰难忍辱的低头。
  西亚的优秀君主长叹一声,“你和贾汗沙都是一类人,只重视勇武,不知道温和的统治国家打赢了你们,我有什么成就感?”
  “我不过是难以招架远征而来的大明朝,选择拿你下手罢了。”
  而卜塞因轻易的掉入陷阱,一点警觉性都没有,也让乌宗哈桑觉得没有征服强敌的快乐。
  “苏丹,这是从一个营帐里搜集到的文稿。”
  有手下去对诸多帐篷进行了搜刮,找到了哈撒那边。
  桌上染血的稿件吸引了搜查者的目光,顺便还把旁边才写完的简史翻了出来。
  乌宗哈桑简单看了两眼,又对着不争气的卜塞因大叹。
  “有能力著史的学者,竟然就被你们杀害了,可惜!”
  “去把那人的尸体收好吧,他不该受到这样的侮辱。”
  “现在,我该拿着你的人头,去和大明谈判了!”
  乌宗哈桑惋惜了一阵哈撒的命运和有才难舒,又提起弯刀,来到了卜塞因身边。


第327章 :和谈
  “卜塞因被俘虏了?”
  “他怎么这么废物!”
  接到最新战报,徐永宁都对这地方的战斗无语了。
  之前还打得很顺利呢,结果盟军主帅吃着烤肉唱着歌,突然就被敌人俘了!
  听说跟前年的贾汗沙待遇一样,都是当着一堆手下的面给砍了脑袋,用石灰腌一下脱水后,还到处转手给人欣赏。
  虽然徐永宁心里一直不怎么看得起这些化外蛮夷,坚信只有中华才是最好最强大的
  可这急转直下的,吉尔都给他掰断了!
  而帖木儿境内本就乱的不行,起先有卜塞因跟阿格拉尔打配合,才勉强粘在一块没分裂。
  现在好了,卜塞因一死,儿子没一个争气的,阿格拉尔也态度不准,地方军阀立马爽飞了。
  他们当然不敢在苏丹刚死就宣布造反,不然那过于不要脸了,也容易成为被打的出头鸟。
  所以军阀贵族们找到了卜塞因的几个儿子,对其宣布效忠,然后支持这堆没本事的二世祖来打架,把卜塞因残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