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陈这个西域的东大门,一战而下,开门大吉。
徐永宁没来得及搞强制拆迁,只能把剩余的精力放在镇压城里的反抗力量上。
柳陈长官本来待在城墙上十分关心城外动静,没想到自己这边出了差错,一堆二五仔直接开门,给明军来了个里应外合。
当看到城门大开,他目眦欲裂,捶胸顿足,拔出刀就想冲下城墙,跟涌入城中的明军厮杀。
可惜好不容易在不断的受贿享乐的人生中展现出一点灵魂光彩,就有人瞄准他,开了一枪。
作为长官,其人衣着永远是柳陈城里最华丽的一个。
在围拢这座土城的时候,徐永宁也用望远镜眺望过,见其他人都对着这胖子毕恭毕敬,士兵在对方调度下行动着,很轻松就判断出了他的身份。
谁都想拿个大好头颅给自己邀功请赏。
所以当柳陈长官带着自己顺手的兵器要为也密力虎奉献**时,眼神好的明军立马满足了他的愿望。
徐永宁打马进城,先把城里的卫队统统扫尽,但凡有敢反抗的,全都宰掉。
城里的人惊惶不已,或缩在屋里,或失措的跑到街上。
这几年间,由于不少汉人商队前来贸易造就的繁华场景,于战争铁蹄之下,迅速崩溃。
“你们留下这边,我要继续往前面冲!”
在花了不少时间,把城中的武装力量弄掉后,徐永宁眼里的杀气还没褪干净,甲胄上新粘上去的血还在顺着往下滑,便对着那些锦衣卫们说道。
“王越带着人马在后面,不久也该到了,你们守好了这座城,把它交到朝廷重臣手里,就是大功一件!”
“如果有不服的,杀了就是!”
撂下这样的狠话,徐永宁又风风火火的出了城,连遍地的尸体都没有收拾,其中还有不少保留了体温,仍在抽搐着。
内应的锦衣卫们把自己在柳陈买的奴隶们拉出来,给他们分了早就预备好的刀兵,转过去带着人去把城里残余的富贵人家给抢了个遍。
“跟着大明办事,你们虽然是奴隶,可也能有如此财富!”
任由抢疯了的奴隶们搂上无数财宝,在场指挥的锦衣千户沉声呵道,“记住了,只有大明能带着你们发财!”
“你们今天抢的,都是城里的贵人,要是有人企图恢复亦力把里的统治,心里要想明白,你们会有什么下场!”
“所以从今天开始,都给老子拿着刀去街上巡逻,别让人出来,直到天使过来!”
什么手段才能迅速的聚拢起帮手?
那当然是抛出利益的鱼饵
奴隶在这边可不算人,却也会馋富贵权势。
为了保住难得的财富,他们自然会死命的拥护明朝,镇压反对派。
这是埃及马穆鲁克模式。
临时拿来用一下,非常不错。
其他方面,跟着徐永宁同一时间出发的明军分出数路,展开了对西域的清扫。
对比起在中原搞事情,横扫西域还是很容易的,对着有绿洲的地方打就好了。
不过在十万大军齐齐发动之下,也有不同。
像王越就是攻抚并重。
愿意臣服的,把领头掌权的带到身边控制着,留下代表管理当地,之后无事,便把人放回去,给朝廷上疏请功,表彰对方的“识时务”。
不愿意的,自然有雷霆之威临头。
这也是不少老成持重的将军做法。
像徐永宁这种年轻的激进派,那是走一路杀一路,贯彻速战速决的策略。
在稳重派还在后面推火炮,收拢投降主义者的时候,这群家伙都不知道带着人跑哪儿去了。
大明的西域战线不断向着前方推进。
不过这样的顺利并不是一直持续的。
在也密力虎反应过来后,他便组织起了国中的大军,要跟大明进行对抗。
但锦衣卫的情报早就把他的老底给揭出来了
手下只有三个算得上繁华的城池:土鲁番、哈剌火州和柳陈。
其中柳陈已下,因为距离大明太近,官员都被派过去了,明显要被人扎根了。
剩下的两个城,和柳陈是类似的配置:夯土而成的城墙,大量的被摧残者。
城池附近的绿洲部落,要么在大明军队来时当了墙头草,要么就是因为太有骨气而被灭掉了。
如此,手上拿着一对三,如何能挡得住手握王炸的大明军队?
再者也密力虎自诩为“土鲁番国汗王”后,就一直沉浸在享乐之中,动不动就暴虐下属,手下人也不是都愿意给他打工,想着趁机推翻他的统治。
面对着大明势如破竹的扫荡,把城里十四岁以上的少年都拉出来对敌,也只能组成人数勉强上万的混合军,连指挥都难以统一。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西域过于地广人稀,以至于明军之中也出现了迷路迹象,没让双方的主力军直接碰面。
徐永宁和张懋这几个少壮派将军在抢了个痛快后,并不着急跟人对线,反而放起了也密力虎的风筝。
他们都知道,这家伙控制不住手下。
能够供血的地盘也不够,在附近有粮草的绿洲也被明军提前抢了的情况下,他的后勤是个大问题。
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军队吃不饱饭,他们就要把领头的将军给吃了。
徐永宁他们完全可以多等等,自然就能看到对方自己出乱子的混乱场面。
所以当朱见济在嘉峪关接到前线战报,说过去一月有余,土鲁番地面便插满了大明龙旗后,还有点不敢相信。
他脚下踩着一副巨大的西域地图,朱笔画出圆圈的地方,正是明军攻下的战利品。
“也密力虎也算当地枭雄,竟然被生擒了?”
捧着徐永宁得意洋洋的战报,朱见济挪了几步,踩到了代表土鲁番城所在的三角形上。
李贤跟着拱手回道,“西域本就荒凉,其国亦是力弱民乏,我朝重兵往赴,自然手到擒来。”
这话说的倒是真事,即便是一向喜欢与李贤对着干的徐有贞也没有反驳。
因为在皇帝决心出兵西域,他们没能劝阻成功后,中央的大臣们就搬出来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自己疯狂补齐西域的知识点。
而大明关于西部的资料,很多都是永乐朝弄过来的。
太宗时代对于西域的情报,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朱太宗曾多次派使者去帖木儿帝国催缴上贡、探听情报,到手的都是保熟的瓜。
可惜后面的大明诸帝严重懒癌,也没有想到对外面的世界而言改朝换代是极为频繁常见的事,只是把永乐朝记录的西域格局当成常态,几十年未曾更改。
后面更有西域的地方军阀和部落首领为了骗取大明朝的丰厚回赐,打着各种各样的名义来朝贡,更让明朝君臣对西域的认知犹如一团乱麻。
直到朱见济给他爹送了个地球仪,还有梁白开率队再次把丝绸之路走了大半,才让中央的精英们恍然发觉西域已经统一了。
他们手里捏着的,还是人家分裂时代的烂瓜
所以这几十年来,大明究竟被这群人骗了多少钱?
光是想想,礼部和户部的官员都觉得心痛,更别说朱见济了。
李贤他们翻了资料,最后总结出大明西边国家不多,从东往西,就亦力把里、帖木儿和白羊黑羊王朝几个。
那以前来朝贡的西方使者怎么那么多!
大明,被骗得好惨!
如此事态下,朝中重臣都深以为耻
亦力把里也是自己的邻国,国界线还极为漫长。
结果自己连邻居家里几口人都不知道,还对每年都有不同国家的几十上百个使者过来朝拜,感到得意洋洋。
说出去,都能成为让人笑掉大牙的事!
气恼之下,加上深知当今天子性格,再怎么温和的文臣,也都对西域充满了恶意。
这次朱见济力排众议把办公室挪到西边,千金之躯来边关受苦,别人会哔哔两句心疼,但六部内阁是没吭声的。
老脸都给这事丢尽了!
而这些年的屡战屡胜,也让朝中上下积累起了无比的自信。
大明当然是全方位领先亦力把里的。
打这个资源贫乏,还已经被国主折腾了好几年的内陆国,要是无法做到摧枯拉朽,那他们还盼什么盛世到来呢,回家洗洗睡更好!
“土鲁番地面不过是亦力把里一隅之地,还有南北两面,未曾攻陷!”
东察合台汗国,基本可以分成三块,一个是土鲁番盆地,一个是北边的汗国本部,一个是南边占据塔里木盆地的杜格拉特部。
前者比起后两者,的确不是大地方。
“有消息传来,帖木儿把当年投奔过去的羽思奴搬了出来,以其名义东征,收拢了不少部落。”
“笃思忒马黑麻应对不力,臣子与其离心已久,以至于节节败退,不过后面极有可能调转兵锋,抵御我朝大军。”
打不过一边,就试试另外一边嘛,反正都输过一回了。
“我朝还需要快马加鞭,与其争夺地盘。”
安西都护府可不是一个小地方,
手里头只有个土鲁番,那这个体面都撑不起来!
“还有一个任务。”
朱见济从激动的情绪中缓和过来,对大明眼下的打击能力再拔高了个档次后,拿着手里的木棍在脚下地图上指指点点。
“土鲁番受也密力虎把持十年有余,逼的不少本地的僧侣出逃朕曾经许诺过,若是复立安西都护府,则要助其修缮佛国。”
“朕不能言而无信!”
“除了土鲁番,再打到别的地方,都得这样!”
“要想办法把回回教的人赶走,不能留着”
这次能够这么顺利的推进,原来的番僧和流亡至北京的西域贵族们也是有不少功劳的。
他们比大明更了解情况,入城拉拢队友,培养二五仔,也多为这些人在做。
甚至徐永宁派出去喊话的,也是一个在二十年前出逃的贵族。
朱见济觉得,扶持一个被阉割的温顺起来,并且在西域仍旧残留不小影响力的佛教,有利于大明迅速的在当地建立起稳定的统治。
第272章 :卜塞因
在亦力把里的西方,帖木儿帝国在卜塞因的御驾亲征下,正对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不过动作虽然狂野,但两国之间的武器技术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加上亦力把里的主力部队和城市大多在西面,所以双方打的有来有回,并不像明朝一样,迅速的吞并了土鲁番,并且朝着其他地区前进。
毕竟只要中原王朝自己强势一点,其他地方打的再热闹,搁汉人眼里,也不过是菜鸡互啄。
更何况在开国帖木儿大帝去世后不久,国家还处在巅峰阶段,来到明朝觐见的使者就曾经感叹过明朝的强大,还断定假使帖木儿活着,也无法将之战胜。
如今的帖木儿帝国,早就没了前期的雄壮,即便是中兴之主卜塞因,也必须依靠对外发动战争,才能勉强稳住手下一大班的骄横军阀。
“羽思奴那边有什么进展?”
在最新的进攻被抵挡回来后,卜塞因并没有为之气恼。
毕竟现任的察合台汗王是个脑子有坑的,其手下的埃米尔们也都跟羽思奴暗中勾勾搭搭了起来,主力部队更是一撤再撤,在东西夹击之下,留给他们的地盘越来越少。
垂死挣扎罢了。
“他还没有拿到笃思忒马黑麻的首级。”
“真是个拖拉的人!”卜塞因闻言,端起了一杯酒饮下。
作为汗国先王的兄弟,还是上一代王位斗争中的失败者,羽思奴在汗国内部,还是有不少人脉关系的。
十年之前,他就在卜塞因的支持之下,从流亡的伊朗回归,占据了察合台西部的几个地区,由此立稳脚跟,让自己的国家再次走向分裂局面。
不过羽思奴也不是个很有本事的,在和卜塞因联姻,获得亲家大力支援后,他的扩张却是被阻挡在了一个绿洲城镇之下。
后面卜塞因对这个亲家失去耐心,调头和东边的白羊王朝对抗起来,减弱了对他的扶持力度,使得羽思奴在谋求王位的道路上,未能再前进一步。
如果历史没有变动,他本该在三年后才会趁着帖木儿和亦力把里两国统治者同时去世的乱子,跑过去把侄孙子干掉,统一东察合台汗国。
可大明的西部攻略一来,搅动了卜塞因心中的一池春水。
后者又给了羽思奴一批新的兵马武器,让他去尽量分化亦力把里的抵抗力量。
事成之后,这里自然会成为羽思奴的封地。
卜塞因自己也会凭借统一察合台汗国的荣誉,成为和帖木儿大帝一般的存在。
顺利的话,大明还能帮他打一下白羊王朝,让卜塞因的声音重新传到两伊地区。
“让他加快点速度,把地方多撕下来一些!”卜塞因摇晃着酒杯,对着手下吩咐道。
“马黑麻不是和国中的毛拉们疏远了吗?不是对自己手下的埃米尔们不好吗?”
“让羽思奴展示一下他的胸襟,把这些人都拉拢过来!”
“追杀自己兄弟的孩子,这不是他应该做的只要有足够的人投靠过来,自然会有人把他想要的东西双手奉上!”
手下抚胸行礼,退出营帐去传令。
“明朝那边呢?”
“明朝的皇帝没有像伟大的苏丹一样,率领强大的军队前去征讨,只是龟缩在其国内,等待消息。”
卜塞因闻言,哈哈大笑,络腮胡子上沾染的酒水被震落到了地毯上,“果然是一个没有长成的孩子,连战场都不敢上!”
“不过敢出兵打别的国家,已经比他的祖父有胆子多了!”
“他拒绝了我的联姻也好,他的妹妹应该比他更软弱,血脉混入我的子嗣中,只怕会破坏我家族的勇武!”
对于朱见济不肯嫁妹妹给他的事,卜塞因心里还是有点疙瘩的。
虽然后面换成了海贸上的互惠互利,可人总是贪得无厌。
在打仗高歌猛进后,飘飘然起来的卜塞因又惦记起了明朝。
一旦东察合台汗国覆灭,他们之间总会有一场战争爆发,不然如何确定国界?
而且朱见济控制马六甲海峡,抑制圣教在南洋的传播,也让卜塞因颇为不满。
只是还希望明朝派出水师打击白羊王朝,不能真撕破脸,可反正周边又没啥人,自己口嗨两句完全没问题。
“我要重现帖木儿的辉煌,天下的土地,应该都归我主宰!”
在马背之上,带着大军继续前进之时,卜塞因俯瞰着他身后跟随的大量人马,壮志满怀。
“阿哈,不要再停留在阿克苏饮酒了,你要振作起来,迎击敌人!”
距离东西方同时被攻击,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国力本就处在衰退期间的亦力把里根本抵御不住两个世界级大国的夹击,节节败退后,才二十一岁的笃思忒马黑麻就丧失了心气,缩在由他父亲铸就繁华的阿克苏城里享受最后的快乐时光。
以前他一直被人阻拦的“扶养貌美后母”的提议,在此时此刻,也不成了难题。
因为自暴自弃的笃思忒马黑麻不会再去搭理劝谏的老臣,看上谁直接就睡了。
甚至在漂亮后妈表演宁死不从的时候,这人还发表了失志言论,“世上除了生我的和我生的,任何女人我都可以占有!”
老子治不了东西边的敌人,难道还治不住手底下的寡妇?
国家大难临头,君主竟然如此作派,更加让人心生寒意。
已经有不少贵族和毛拉跑去了羽思奴那边,壮大了这位王叔的力量。
“阿哈,你要振作!”
老臣心痛的上前,摁住喝的满脸通红的统治者,“先王把国家交到你的手里,你不应该这样啊!”
“卑鄙的羽思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