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旭仔细地望着出马三炮现场打铸出来的铳管,这枪管仅仅一尺而已,但一般的成品铳管都要三尺或者四尺,也就是一米左右。尽管高旭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还是很无语地望着马三炮开始第二根铳管的锻打。这也就是说,这铳管不光管身由几条熟铁条拼圆的,长度也是由几根三十公分长的铳管拼接的。
这样横也拼接,竖也拼接,再加上铁料本身硫含量高,炸膛就很必然的了。高旭想起在刘良佐的君山大营中缴获的一万多支鸟铳,难怪挑不出数百支合格的。那些出自大明工部的鸟铳,临战时,大约炸膛炸伤自己的概率要比击伤敌人还来得高。
高旭拿着手中三十公分长的铳管,发觉这铳管比刘良佐的鸟铳粗,不由问老拐子道:“毕师傅,这铳管的粗细有定制么?”
老拐子哼了声,道:“有屁个定制。当然是粗点好。你别看大明鸟铳越造越细,其实是为了偷工减料。要知道,口径越细,越容易炸膛,火力与射程也就越小;而且铸造的难度也越大,根本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但工部那些蠢货们哪管匠户吃不吃力,我们身为匠户,犹如工奴,工时根本不值钱。再说,炸膛炸死也是奴隶一样的军户,那些工部官员在乎个屁啊。”
听了老拐子的满口粗话,高旭只是无言。说起大明的匠户、军户制度,的确是一言难尽。大明朝的陨落,的确方方面面都烂透了。
高旭道:“看样子,以后我们新铸的火铳在保证轻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火铳的口径。”
老拐子用儒子可教的眼神瞧了高旭,但高旭随后的一个问题又让翻起了白眼:“毕师傅,有没有办法一次性的把铳管打铸成型,而不需要几根短铳管拼接?”
老拐子用白痴一样的眼光瞧了瞧高旭,道:“要真有办法,早就用了。你想想,成品铳管三四尺长,这么长的铳管,还没全部锻打成型,就有一部分就冷掉了。而且受力不均,铳管越长,锻打时就越容易弯曲。”
当老拐子和他的徒弟们这群内行人全用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时,高旭顿觉压力很大。高旭又无语地望着马三炮举着铁槌锻打着铳管,看了一会儿,高旭突然道:“为什么不能一次性锻打?因为铁槌太小了。”
高旭转过头,望着老拐子道:“如果铁槌的槌面有三四尺那么宽,不就能一次性锻打了么?”
老拐子听了顿时满头黑线,一旁的学徒们有的忍不住扑的一声笑起来,但马上捂住嘴巴,眼前这位毕竟是自己的少东主,衣食父母,总得给他几分薄面不是?这时,连老实人马三炮也听不去了,他举起槌面不足十公分的铁槌,认认真真地看了一眼高旭,问道:“少庄主,要是这个铁槌有三四尺那么大,你倒说说会有多重,俺能举起来么?”
对于大家的嘲笑与责问,高旭倒是呵呵一笑,摸摸额角,根本没有恼羞成怒的样子。这看在老拐子的眼里,倒不由暗中点点头,暗想这小子虽然很天真,很白痴,但心胸还是宽广滴,倒有其父之风。
高旭道:“人力当然是举不起这样的大铁槌的,但要是水力呢?”H
………………………………
第五章 高氏工坊 二
当高旭走进书房的时候,发觉书房里没有一本书,却都挂着一张张画,西洋画。
高旭以为自己走进了艺复兴时期的小型博物馆。
满眼都是那个高大少收集的西洋画。
不过,那个花花公子的品味着实让人汗颜。他收集的除了少数的风景画,大都是各类裸女图。这些裸女有西方的,也有东方的。而且,高旭怀疑有部分的东方裸女图都是出自那高大少的手笔,因为上面记着某年某日某地画,还有他的签名。这些裸女图都画得极为逼真。看来那高大少的西方画技颇为不俗。高氏做的是远洋生意,经常与西洋人打交道。那高大少爷能够学到西洋画法,倒是不稀奇。只要遇到那些流落东方的西洋画匠,再加上那高大少不务正业的性子,想必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不得不说,中式画法胜在大略和写意,但在细节方面,的确是西方技法更胜一筹。
在数十副裸女画之中,只有一副美人画是穿着衣服的。只见那女子体态婀娜,容貌秀丽,微微皱着的柳眉下,一双大眼睛里似乎带着淡淡的水雾,又带着一丝莫名的轻愁,这使得她淡妆裹面的容颜里,有一股在顾盼之间油然而生的脱俗之气。这女子身着淡青色的水袖纱衣,水蓝色的细雨寒丝水裙,又用一条白色织锦腰还束住她的纤纤细腰。蓝色的衣裙,白色的丝带,再加上她眼底的那份无尽的落寥,生生地把一个骨子里都散发着寂寞的女人画得栩栩如生。
看着这个女子的面容,高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略一转念,高旭便已恍然。这个女子可不就是在港口邂逅的那个女扮男装的书生么。
高旭看了一下这副画的落款,只有二个字:沈洁。
原来这个就是沈廷扬的女儿,高旭的未婚妻,那个一直不肯进门的媳妇。
这时,身后突然传来惊呼声,高旭转头望着,只见那汤娘子捂着眼,双颊飞红,娇声道:“官人,怎么尽是这么羞人的画儿?”
那汤娘子说罢,就逃出书房。那个随后走进的汤嫣儿倒是落落大方,她瞪大的眼睛,看过一副副裸女画,点评道:“这个嘴巴像一张血盘大口。……这个眼角有点吊,绝对是个短命相。……这个简直长着一个猪鼻子。……这个……”
高旭有点无语地望着这个年轻十三岁的小,这个小家伙难道没有一丝羞赧之心么?高旭不知道的是,这汤嫣儿在江阴万花楼因为抵消父债而沦为楼婢,耳濡目染了三个月,不要说画里的裸女,见多了楼中那些动辄就脱衣解裳的妓女,早已见怪不怪了。她虽然仗着汤氏刀谱中学到的本领护住了身体的清白,但心灵早就给万花楼这个环境污染了。
汤嫣儿看到了沈洁那副画,又看了落款,知道这个就是高旭传说中的未婚妻,沈家大少姐,只得老老实实地道:“这个……很不错,像仙子一样。”
汤嫣儿一转眼,依着高旭腻声道:“大少爷,你什么时候给娘亲和小奴家也画一副,穿不穿衣服都成……”
高旭拍了一下汤嫣儿的头,还是有点受不了她那小奴家的腻称,只是笑道:“好,把这些画都给我收起来。……嗯,除了这幅。”
高旭指了指沈洁那张。
∶∶∶∶∶∶
高旭在内城里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下将属于他的房间,再把汤氏一家人安顿下来之后,便在老家伙的陪同下,直奔高氏工坊而去。由于少庄主的“失忆”,老家伙耐心地向高旭介绍着高老庄里的人和事,企图唤起他的回忆。高旭只是装聋作哑地应和着。
高氏工坊位于高老庄的北部。北区是高氏的禁区,有着严密的守卫。因为这个区域是高氏海上武装力量的补给基地。
远远地听到“轰”的一声炸响从工坊中传出,然后就是一股浓烟从工坊里升起。老家伙见罢只是苦笑道:“那个毕拐子大约又炸膛了。”
高旭是第二次听到毕拐子。第一次是史战的口里,他的那些自生火手铳就是毕拐子制造了。
老家伙见高旭不明所以的样子,只得又道:“毕拐子是高氏工坊的管事之一,他负责火枪火炮的铸造。他的脾气不太好,呆会你要是见着他,千万别看他的脚。”
高旭没说什么,别看他的脚,或许这是作为拐子的禁忌吧。
在黑火药的浓烟中,有十数个工匠捂着鼻子冲出工坊,大声叫道:“炸膛了!……炸膛了!……又炸膛了!”
随后,有几个工匠学徒急急地搀扶着一个半边脸都是陈年烧伤疤痕的拐子从工坊里出来。那拐子挣扎着地骂道:“你们这些兔崽子,一点点危险就要跑,真是胆小如鼠,登不得大堂,成不了大器。”
那毕拐子见到高老庄总管老家伙领着一个年轻人走来,不由停下挣扎。那毕拐子被高老头请来主持工坊的火器铸造的时间还不过三个月,也从来也没见过高大少,自然认不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少庄主。他只是冲过来朝着老家伙嚷道:“总管,上次你答应从闽南运来的一万斤生铁呢?怎么还没有到?没有优质的生铁怎么铸炮造枪?工坊里库存的铁料都是用煤炭练出来的,质地太脆了,动不动就炸膛。本匠要闽南福建的用木炭炼出来的优质生铁!”
老家伙陪着笑脸道:“马上就到,马上就到。毕师傅再等数日便成。”
这时,高旭走上前去,向毕拐子笑笑,拱手致礼道:“毕师傅您好,我是高旭。”
“高旭?哪个高旭?”
毕拐子本是一脸的不高兴,听了高旭自报姓名,不由又细看了他一眼,又道:“取得江阴大捷的那个高旭?创建同盟会的那个高旭?”
高旭点点头,道:“正是。”
毕拐子的脸色顿时一整,朝高旭道:“原来是少庄主驾到,老朽有礼了。”
如今在崇明,高旭的大名可是人所皆知。毕拐子自然也不例外。或许江阴大捷的声威,再加上同盟会的创建,使得高旭身上的光环太过耀眼,连平日见到高老头也敢给以脸色的怪僻工匠毕拐子,都不由得打起精神应付。毕拐子道:“少庄主可有什么吩咐?”
“吩咐不敢当。”高旭一边极尽礼数地应着毕拐子,一边从身边亲卫的手中接过一支鸟枪,递到毕拐子面前,道:“毕师傅,您看,如果把这支鸟枪改成自生火枪,得要多少时间?”
明代火铳的点火装置直到明末才发展到燧发。崇祯八年,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中记载了使用了燧发枪机的“自生火铳”。其实就是所谓的燧发枪。自生火铳与一般的火铳在构造与性能上差别不大,所不同的只是发火装置的改进。将鸟枪上过去一直使用火绳的龙头,改制为安设火石,扣扳机时,龙头落下的同时与安设的燧石磨擦发火。由火绳到燧石,这个改进是极为重大的革新。
高旭的如意打算就是,他想把从君山大营缴获的一万多支火绳枪之中,挑出三千支质量过关的,直接把火绳点火改进成燧石撞击发火,这样就能组建一个燧发枪营。
现在高旭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有没有可行性?如果有,把一支火绳枪的点火装置改进成燧发枪机,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毕拐子只是拿着鸟枪沉默着,心中估算着所需要的工时。
而高旭眼巴巴望着毕拐子,希望他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嗯,老高不是很清楚,想问问大能的兄弟们,把一支火绳枪的点火装置改进成燧发枪机,这个有没有可行性?)
(另,初看明香的兄弟别忘了收藏本书。红票再砸得给力点,今日已二更6,明天15号试着想爆爆看。)
………………………………
第六章 高氏工坊 三
虽然在具体的铸造技术上不具备老拐子、马三炮这些专业工匠的能力,而高旭作为后来人,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诸多现代知识,在加快生产效率、改良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理论以及逆向思维,这是那些大明工匠们望尘难及的。
对于老拐子实心实意的拜服,高旭只是一个劲的谦让。要说起来,这个老拐子虽然资历深,技术精湛,但为人孤傲,而且脾气火爆,向来在高氏工坊目中无人,甚至在整个高老庄中,除了高薪聘任他的庄主高老头之外,没有人入他的法眼,甚至高老庄的总管邬老家伙也不例外。
但今日高旭提出两个改良措施,一个是人力的水力化,一第六章 高氏工坊 三个是模具的铁模铸法。高旭描绘的水力机械化前景虽然让激动人心,在没有投产之前,老拐子的期待值还是有所保留的。但这个铁模铸法的改良,却是实打实立竿见影的。老拐子脾气火爆,但性格耿直,所谓达者为师,他对高旭的观感已是完全改变了。
当高旭一说起用铁制模时,老拐子马上就已经想到诸多好处,心情平复之后,老拐子转头对着马三炮为首的随身匠徒们,神色慎重地道:“如果按少庄主所说的,以铁代泥制作炮模的话,第一,就少了泥模烘干这道坎,这直接就能省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第二,一具泥模一门炮,但是要是用铁模,就能重复批量使用;第三,用铁模,就没有了泥模的湿气问题,这就解决了蜂窝气泡的问题,不光提高了火炮质量,而且大幅降低了废品率。”
高旭听罢,顿时对老拐子极为佩服,高旭只是仅仅说了一句用铁制模,这老拐子眨眼功夫就推断出这些铁模制法的好处,端的是姜是老的辣,不愧沉浸铸造数十年的老工匠,你只第六章 高氏工坊 三要给他打开一道门槛,他立马就能登堂入室。
众人听罢铁模制法的好处,人人心痒难奈,马三炮立即小心翼翼地问高旭道:“少庄主,你这个铁模该如何的制法?”
老拐子转头看了高旭一眼,目光里带着一丝考核的神色。高旭却是耸耸肩,一摊手,似乎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对着马三炮笑呵呵道:“你们是专业人才,我是来打酱油的,最多只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的细节问题你们自己琢磨。”
马三炮听高旭说自己是来高氏工坊打酱油的,不由一愣,认真地道:“少庄主,你真要打酱油,得要去东坊,那里有酱油店来着。……只是,少庄主,你要打酱油做什么?”
高旭只是嘻嘻一笑,也不作解释。
老拐子没有理高旭的胡言乱语,但高旭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他只管大略方针,不管细节执行。对于这点,老拐子也理解,毕竟,他看重的就是高旭那种身为旁观者清的“灵机一动”。至于在技术执行的层面上,老拐子有足够的自信。对于高旭像捅过一层窗纸一样提出铁模铸法之后,老拐子不光马上想到出铁模的优越性,同时,也琢磨出制作铁模的方法。
老拐子沉吟一下,道:“要说铁模的制法,这并不是难题。(!)唐代就有失腊法的制作,可以先用腊制作火炮的模型,包以黏土作成泥范,用失腊法脱去其中的腊获得泥范,再由泥范翻铸成铁模。”
众人听了恍然。
高旭想了想,又接口道:“铁模制法不光可以用来铸炮,也可以用要制作生铁的齿轮、齿盘、滑轮、曲轴、螺杆这些水车水排,以及水力钻床、水力槌锻机、水力冲压机这些机械相关的零件,可以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而且铁模不光可以浇铸铁制品,还浇铸熔点比铁低的青铜器、铅之类的制品。”
老拐子用极为赞许的目光瞧了高旭一下,道:“少庄主说的没错,比如要是有足够的铜,我们就可以有浇青铜炮,只是我们工坊库房里的铜料紧缺。”
由于煤炭炼冶出来的铁料含硫太多,铸造出的铁管容易炸膛,要是用青铜铸造,就没有了这个问题。但中国是贫铜国,大量铸造铜炮成本太高,没有可行性。
“好了,大家愣着做什么,马上开工。”老拐子拍拍手,瞪了徒弟们一眼,大声道:“三天之内,老子要见到第一具火炮的铁模实样。”
对于老拐子来说,凭着他那丰富的经验,只要高旭提出概念上的突破性,具体细节的执行根本没有什么难度。这一夜,高氏工坊灯火通明,老拐子花了一个晚上,就完善了铁模的具体制法,第二日就吩咐学徒们开始制造有史以来的第一具火炮铁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