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1820 >

第95章

崛起1820-第95章

小说: 崛起182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这就去与几国商量,这次绝对不能便宜了北华。”外交大臣奥古斯都·亨利·菲茨罗伊立刻答应,对于北华的抢食行为同样非常恼怒。



    第245章 苏伊士运河危机

    

1878年3月25日,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组成五国联军,30万陆军、7艘主力战舰,20艘辅助军舰、1500架战机聚集在亚历山大港。

    与北华的32万陆军、2700架战机、3艘主力战舰、15艘北华级重巡洋舰在苏伊士运河两岸对峙。

    泰晤士报以《苏伊士运河危机》为题详细介绍了苏伊士运河的来历和北华的可恶嘴脸,宣称五国的十字军远征军会让北华佬尝尝白人的力量。大有把苏伊士运河危机转变为白种人、黄种人之间的斗争。

    对于埃及当地势力,无论是英国等西方势力还是北华都没有过多关注,彼此之间只有对方可以被称得上是对手。

    五国联军的总指挥是英国海军大臣腓特烈·诺斯。

    亚力山大港的一间豪华酒店里,腓特烈·诺斯召集其他四国代表,“诸位,这次是我们白人势力与黄种人势力之间的战斗,我们一定要赢,我们五国的人们正在看着我们,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一定要赢。”

    在场几人面色都是十分凝重,北华的32万大军不是非洲地区的土著军队,甚至是比自身装备还要精良的军队,对于能否击败对方,在场所有人都没有足够的自信。

    对于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和北华双方都没有以战争来表示这场危机,十分默契的都是以苏伊士运河冲突为名称。

    双方很是默契的不想把战争范围扩大,就是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为了应对这场冲突,北华成立了专门的前线指挥部,指挥部全权控制地中海军区和印度洋舰队的军队。

    战斗在4月1日的早上开始,英国指挥官腓特烈·诺斯决定发起代号“愚人节攻势”。

    首先是1500架战机分批次的起飞向北华阵线扑去,30万陆军紧随其后,停靠在亚历山大港的7艘主力战舰和20艘辅助战舰向停靠在塞浦路斯的北华地中海舰队发起攻击。

    就在英法多国联军飞机起飞的瞬间,就被北华布置在前线的雷达发现,后方的各机场立刻忙碌了起来。早已经带弹准备出发的空军立刻起飞迎接英法多国联军飞机。

    双方的飞机数量差不多,北华第九航空军3个航空师2700架飞机,只有2个航空师1800架飞机在这里,剩余的1个航空师900架飞机被布置在地中海东部最重要的岛屿塞浦路斯岛。

    双方总计3300架飞机在西奈半岛上空激战,时不时的能够看到一架架飞机被打爆,天空飘起一个个降落伞。

    双方的飞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北华飞机稍微比英国飞机先进。北华飞机比英国飞机强在机体材料和设计上,在飞机发动机上,北华与英国飞机没有明显差距。

    空战很大程度看双方飞行员的水平。

    天空上双方飞机在鏖战,地面上双方数千门火炮持续轰炸了2个小时,双方士兵躲避在战壕里。

    随着火炮轰炸的结束,双方士兵展开了近距离的战斗。北华的300多辆坦克和1000多辆装甲车趁着搭桥部队构筑完毕的紧急空闲向对面冲去。

    就在双方空军、陆军进行热火朝天的攻击时,英法多国联军的7艘主力舰和20多艘辅助舰趁机向塞浦路斯岛发动攻击。

    对于塞浦路斯这个岛屿,英国一直都是十分垂涎,早就准备好拿下这个岛屿。无奈当时的亚细亚盟军攻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十分快速,北华陆军趁机占领了这个岛屿,为了欧洲战争胜利,英国也不愿意过多刺激北华,对塞浦路斯岛的谋划暂时告一段落。

    战后,土耳其共和国在英法的蛊惑下退出亚细亚同盟,并要求北华把塞浦路斯岛归还给土耳其共和国。

    宋肖和北华对于塞浦路斯这个岛屿非常重视,这个岛屿是北华在地中海最重要的立足点,依据这个岛屿,北华可以控制住地中海东部海域,另外等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可以与西华自治共和国一南一北控制住苏伊士运河,对于这个战略要地,宋肖和北华怎么舍得放弃。

    北华当时对土耳其共和国以战争相威胁,要求土耳其共和国断绝这个不可能的梦想,因为这个,土耳其共和国和北华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

    不过宋肖和北华认为值得,塞浦路斯岛屿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

    英国这次也是准备趁着大战之机把塞浦路斯岛屿从北华手上抢回来,一是因为塞浦路斯岛屿的重要性,作为老牌强国英国是十分清楚的,另一个是英国对于北华涉及欧洲事务十分敏感,希望趁此机会把北华势力从欧洲赶回去。。。coM

    这次战争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前提就是战争得打赢。

    塞浦路斯岛屿争夺战对于北华来说有些劣势,因为地中海舰队仅有5艘重巡洋舰,远不是英法多国联合海军的对手,北华的印度洋舰队在红海附近,这个时刻根本就过不来,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

    塞浦路斯岛屿守军拥有一个甲种师一个乙种师5万人,另外还有一个航空师900架飞机,地中海舰队5艘北华级重巡洋舰。

    守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航空师把飞机分为9批次,轮流对英法多国联军骚扰进攻,5艘重巡洋舰在前面吸引火力,让从未尝试过空军打击的英法多国海军联合舰队灰溜溜的撤离,赶紧回去安装防空火力。

    飞机对海军舰船的打击首次在世界上亮相,这还是因为北华空军考虑到其他因素未用鱼雷等重火力攻击的原因。

    西奈半岛上空,双方空军已经连续激战了10个小时,从早上7点一直激战到下午5点,西奈半岛的干旱土地上不时的有飞机爆炸残骸,今天最累的就是双方的空军地勤人员和飞行员,连轴转没有停歇过,不时的有摇摇欲坠的飞机降落到跑道上,能修的立马修复,不能修的推到旁边的道路上。

    很多飞行员下了飞机没有多长时间就驾驶修复好的飞机重新升空进入战场。



    第246章《苏伊士条约》

    

4月1日晚上,一天的战斗结束。

    经过初步的统计,这一天,北华损失兵力3。1万人、飞机348架,坦克127辆,装甲车辆354辆,大炮225门,1艘北华级重巡洋舰沉没,1艘北华级重巡洋舰被重创。;

    英法多国联军损失也是惨重,包括人员损失4。3万人、飞机478架,坦克183辆,装甲车辆384辆,大炮321门,2艘辅助舰船沉没,一艘主力战舰遭到重创。

    两方指挥官都感到有些心痛,尤其是北华方面,这是北华成立以来多少年未遭到这么大的损失了,对于装备北华看的远远没有人员重要,以北华的工业实力,损失的装备可以很快的就得到补给,人员可得需要20多年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兵员。

    战争打到这样的地步,可不是能够轻易的就结束。尤其是苏伊士运河和塞浦路斯岛对于双方都是十分的重要,都不会轻易的舍弃。

    第二天一大早,休整一晚的双方又开始了第二天的战斗。

    经过了第一天的大战,双方都进行了部分经验总结,各种反坦克炮能准备的都准备,朝着对方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招呼,各种反坦克战壕挖的更深。

    英法多国联合海军舰队连夜把各种防空火力给装上,整艘战舰从远处看就像刺猬一样,防空火力首次被提上了重要的地步。

    双方在苏伊士运河两岸再次开始大战,都很是默契的没有对苏伊士运河进行破坏。

    这场苏伊士运河引起的大战,参加兵力和装备已经超过了日本对印度地区的进攻兵力,被称为欧洲大战后规模最大的战争。

    其参战规模之多,装备之多,武器装备之先进,让世界上的军事家非常振奋,尤其是飞机首次大规模的对海军使用,飞机的对海作用首次展现了出来。

    战争又进行了一周时间,双方此刻打的有些筋疲力尽,非常默契的没有再度投入兵力。尤其是对于塞浦路斯的争夺,安装防空火力的英法多国联合舰队对塞浦路斯岛的一个航空师的飞机造成了太大的威胁。

    为了保密需要,北华最先进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未布置在地中海军区。

    经历了一周时间,北华再次损失兵力8。3万人,飞机829架,坦克366辆,装甲车1124辆,北华级重巡洋舰4艘,仅剩余兵力20。6万人,其中西纳半岛16。8万人,塞浦路斯岛3。8万人,飞机1523架,坦克387辆,装甲车4922辆;

    英法多国联军再次损失兵力10。8万人,飞机915架,坦克378辆,装甲车1540辆,辅助战舰7艘。仅剩余兵力14。9万人,飞机237架,装甲车1121辆。

    塞浦路斯岛争夺战中,北华守军在5艘北华级重巡洋舰全部沉没后,让出海滩,在大炮射程之外构筑防线,剩余的飞机配合防御部队对登陆的英法多国联军进行攻击。始终未让英法多国联军成功登岸。

    就在双方准备再次展开大战之时,世界局势有所变化,日本在南亚共和国摩拳擦掌,准备趁着英国被牵扯住的机会,对德里共和国占占便宜;

    德国新任总理巴扎特上台后超越巴黎条约内容,扩充军备引发欧洲大陆再一次风波;

    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对北华发出警告,引起了世界各国人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恐慌。

    面对世界最新局势,双方决定停止大战,在谈判桌上会商。

    因为双方都有所顾虑,不想让第三方获得渔翁得利,经过五天的会谈协商,1878年4月18日,双方共同宣布《苏伊士条约》签订。

    根据该条约:

    一、北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六国共同保护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双方承诺战时不得对对方关闭通道;

    二、北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分别拥有苏伊士运河的50%、25%、18%、3%、2%、2%;

    三、双方在苏伊士运河两岸驻扎兵力不得超过5万人。

    北华和英法多国联军对最后的结果都不太满意,基于各种原因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个不太满意的结果。

    “该死的美国和加拿大,”对于苏伊士条约,宋肖和北华高层都不太满意,宋肖本来打算这次是把苏伊士运河全部拿到手,而不是现在的一半一半。

    经过大战经验总结,北华对全球军事布防和武器装备进行了部分调整:

    一、最新式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不再保密,每个航空军把一个航空师改编为2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和2个鱼雷攻击机中队;

    二、升格加勒比海舰队为主力舰队,2艘汉朝级主力战舰和2艘秦朝级战列舰及12艘北华级重巡洋舰分配到加勒比海舰队;

    三、设置大西洋舰队和幽州舰队,分别以百慕大和莱克港为主基地;

    四、再次建造5艘隋朝级航空母舰和60艘北华级重巡洋舰,力图在3年时间内打造五支双航母编队;。c0m

    五、提高对德国巴扎特政府的支持力度,支持德国政府突破巴黎条约限制。

    这次苏伊士运河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对军事家来说,双方参战的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充分展现了海军假日时代各国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

    尤其是空军对海军的威力首次体现出来,从此之后,海军和陆军对于防空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步。

    除了军事方面的进步之外,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各国都有所了解,这条运河的贯通竟然引起了世界上两大强国英国和北华为此大打出手,很多没有意识到苏伊士运河重要性的国家也纷纷对这条运河重视起来。

    北华与英法美等西方列强的矛盾显示在世界各国的面前,东西方矛盾,白种人与黄种人矛盾成为了当前世界上的主要矛盾之一。



    第247章 绥靖政策

    

在北华和英法多国联军进行苏伊士运河冲突之时,当选德国总理的巴扎特在北华的支持下采取了国家管控政策,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意识到良好时机的巴扎特召集“第二德国”计划期间在北华培训的军官,突破巴黎条约陆军人员10万人限制,扩军到20万;

    看到法国没有明显大的反对动作之后,派出5万军队进入莱茵兰地区。此时巴扎特心里异常的紧张,这次他的一次赌博,如果英法派出兵力阻挠德国陆军进入莱茵兰,巴扎特就会命令部队撤回。。。coM

    不知道英法两国是耳聋眼盲还是其他考虑,5万德国军队很顺利的进入到莱茵兰地区,获得了莱茵兰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当地人们欢迎自家军队再次来到这里。

    此刻之后,巴扎特对英法两国的心理有所猜测,动作更大了起来,巴扎特同时也赢得了德国人们的广泛支持。

    重新组建德军参谋总部,重新组建空军军,扩大德国陆军到50万。

    另外,“第二德国”计划在北华的各德国企业纷纷转回到德国本土,北华政府未做任何阻挠,反而很是大方的支持在北华德国企业重回德国本土。

    北华的这一行为让德国企业家和德国政府十分感激,他们之前一直有种忧虑,北华政府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不让他们轻易从北华撤回到德国。

    英法两国除了因为参与对北华的苏伊士运河冲突原因之外,对德国突破巴黎条约的行为心里很是复杂。

    一方面心里反对德国突破巴黎条约的行为,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让英法两国心里对于德国的战斗力很是了解,有些胆寒,尤其是对于法国来说,整个国家的人口没了三分之一,战争主场在法国北部,全部变成了战争废墟。

    法国为了防止战争悲剧再次重演,经济有所恢复之后,就调集大量资金、物资等资源建造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防线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从1866年开始建造,1878年才建成,历经12年,造价50亿法郎,全长约390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

    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由于造价昂贵,所以仅防御法德边境,至于荷兰则由英法联军作后援。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马奇诺防线被法国媒体认为是〃不可以逾越的马奇诺防线〃

    另一方面,英法两国鼓励德国东进,希望德国与科盟两国爆发战争,英法两国可以趁机渔翁得利。

    德国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与科盟对抗,对于德国扩张实力的行为,两国以绥靖态度对待。

    政治触觉非常敏感度的巴扎特在英法两国对德国军队进驻莱茵兰地区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英法两国高层的如意算盘,对于接下来的动作更加自信。

    不过,德国刚刚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实力还没有完全的恢复,另外从北华转移过来的德国公司很多都需要重新选址开工。

    庆幸的是北华允许德国企业直接把工厂机械直接搬运到德国,让工厂开工的时间大为的减少。

    德国巴扎特政府对北华的帮助非常感谢,巴扎特亲自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中认为雅利安人和炎黄种族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民族,世界其他各民族应该臣服在两个民族之下,两个民族应该分别统一东西方世界,共同发展,为世界的未来做出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