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1820 >

第87章

崛起1820-第87章

小说: 崛起182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辆辆满载各种基础机械和科技人员的列车从东往西川流不息,在第一年的时间里,北华共有一万六千余名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到科盟,负责搭建科盟基础工业,实践北科友好互助条约双方约定的162个大项1854个小项的建设。

    在科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0多万的科盟群众在来自北华的专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热情洋溢的建立科盟的各大基础工业。

    吃着北华援助的粮食,仔细学习北华技术人员的各种知识教导,北华的形象逐渐在科盟群众的印象中高大起来。

    科盟高层对北华来科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最好的待遇,希望专家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用心的把知识教导给科盟技术人员。

    从1865年至1870年,在北华的大力援助之下,科盟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让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产生担忧的地步。

    经过五年的发展,科盟的工业处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北华和美国。

    1870年,北华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例为28%,其次是美国17%,科盟10%,德国8%,英国7。5%,法国6%,东华5。6%,意大利2。3%。

    可以说在北华的全力援助之下,科盟的工业除了技术水平相比西方列强有所差距之外,产量已经超过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西方国家。

    五年的工业成就让科盟高层紧张的心情舒了一口气,也是非常高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科盟高层一直都在担忧西方强国再次对科盟发动军事打击。

    万幸的是,科盟终于在北华的帮助下恢复了基本的自保能力。

    这五年时间,虽然北华专家建议科盟轻重工业均衡发展,考虑到科盟面临的战争威胁,西方强国对科盟的战争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挂在科盟高层头上,拒绝了北华专家的提议。

    这五年时间各种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重工业,或者能够转换为军事的轻工业。

    1870年科盟的钢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260万吨,仅次于北华的6300万吨和美国的4200万吨,高于德国的1800万吨,英国的1500万吨,东华的1200万吨,法国的965万吨,意大利的214万吨。

    北华对东华的支持力度远大于对科盟的支持力度,对东华的支持时间更是久于对科盟的支持年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明显的差距?

    科盟的各项经济指标几乎都是东华共和国的两倍及以上水平?两国面积没有多大差别,都是900多万平方公里,东华共和国的人口是科盟的3倍多。东华共和国的自然环境条件更加优于科盟。

    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宋肖和高层对这个问题经过深入的讨论,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一是,两国群众危机感不同。东华共和国民众没有太多的忧患感,事情不到头上不会着急,尤其是这个时空,东华共和国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安全上没有问题。科盟群众则不同,刚刚经历英法多国联军侵略,安全感不足,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提升国家实力。

    二是,两国政府的组织力度不一样。科盟的组织力度和对国家的掌控远不是东华共和国政府可以比拟的。



    第225章 科学主义运动

    

1870年5月1日,为庆祝科盟工业经济发展成果,科盟高层决定在莫斯科举办盛大的阅兵仪式。

    为了展现两国友好,也为了对北华的支持表示感谢,科盟主席斯塔杜辛特意邀请北华高层参加这次阅兵仪式。M。。coM

    对于科盟的要求,北华政府也没有拒绝,在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共同抵制的情况下,政务院院长袁培军率团参加这次阅兵仪式,让科盟高层非常感动。

    对于当前的世界局势,科盟高层也是非常了解的,在西方各国,科学主义就是洪水猛兽,避之如蝎。科盟高层尤其知道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专门给北华政府发出了强烈的谴责,要求北华政府拒绝参加这次科盟举办的阅兵仪式。

    政务院院长袁培军更是特意为参加这次阅兵式举行新闻发布会,“北华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愿意与邻国之间互睦合作,不因思想不同就拒绝做朋友。北华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各种思想都被允许在北华境内传播,只要不是违反人类基本道德和暴力思想,都是可以被允许的。我们衷心的希望世界能够多民族共存,多思想共存,少些争斗,多些共赢。”

    “共赢”的词汇从袁培军口中说出后,成为了当年世界上最火的热词,受到了世界被欺压民族的赞赏。

    不同于西方世界的赢者通吃理念,北华主张共赢,双方都能够获取好处,获得收益。一方获取收益,另一方获得不了收益甚至是亏本的,这种合作是不可持久的。

    就像北华之前与西方各国签订的贸易平衡协议,讲究的就是共赢,西方各国的各项贸易逆差通过各种矿石贸易平衡起来。西方各国解决了贸易逆差问题,贵重金属不会外流到北华,北华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矿石,保护了国内的自然环境,就是共赢的典型案例。

    北华与科盟之间的合作也是共赢的体现。通过与科盟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科盟发展,也可以刺激北华的国内经济,大量基础工业机械的出售直接带动刺激了北华国内机械制造业,带动了出口,返回的各种使用数据反过来又能够刺激北华国内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升级。

    “非常欢迎袁院长来到科盟,科盟上下对北华这五年的大力支持万分感激。”科盟主席斯塔杜辛热情的握着袁培军的手,一脸激动。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北华是一个睦邻友好的国家,希望各国之间都能够更好的发展,共同的进步,双方共赢。”

    “对,共赢,还是神秘的东方文化更有道理。”

    斯塔杜辛邀请袁培军等北华高层和部分在科专家技术人员来到主席台上观看阅兵仪式。

    阅兵仪式在浑厚的军歌声中开始,科盟参照北华阅兵仪式进行了部分的修改,阅兵仪式也是同样的壮观。各种最新生产的坦克、装甲车、大炮和飞机从阅兵广场上经过。

    科盟高层对军事工业重视程度最高,各项工业都是按照是否能够为军事所用考虑建造的。

    比如拖拉机厂,和平时期可以拥有农业机械,战时可以快速改装为坦克工厂。

    科盟的军事工业产量可以说是在世界上都是数得着的,甚至超过了北华的军事工业。当然这也和两国的思路有关系。

    科盟可以说是全部精力都聚集在备战打仗阶段,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备战,为了打仗。

    北华拥有和平的发展环境,坚持重工业、轻工业协同发展。得益于北华推广的标准化运动,虽然北华的军事工业产量在和平时期比科盟少,接到北华高层的扩产命令后,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标准化产品全部集中于军事工业,绝对能够批量批量的建造出需要的军备物资。

    阅兵仪式结束后,科盟主席斯塔杜辛对政务院袁培军和部分专家技术人员授勋,表彰他们对科盟工业建设作出的贡献。

    恢复了势力的科盟在国内经济取得了世界第三、欧洲第一的成绩后,把目光再次投向国际。

    这五年陷入低谷的科学主义运动再次在世界各国兴起。不同于之前的英法美都主要列强,科盟和科盟国际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决定把工作重点投入到被殖民或实力弱小的国家和地区当中,主要就是非洲、印度、拉丁美洲和东欧地区。

    相比于英法美等列强本土,这些地区和殖民地,各强国实力相对较弱,能够更好的带动各地区人们的斗争。

    从1870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科学主义运动逐渐高涨起来。除了亚细亚同盟,世界各国基本都成立了本国的科学主义组织。

    尤其是在非洲和印度地区的科学主义运动,极大的打击了英法美的势力。

    印度科学主义组织掀起了暴力革命,组建了20万左右的革命武装,武装夺取了海得拉巴、帕纳吉、瓦朗加尔、全纳伊等印度南部高原地带,宣布成立印度科联。

    印度科联的成立极大的震动了英国。对于印度地区这个皇冠上的明珠,英国决不允许有任何闪失。刚刚恢复部分实力的英国从紧张的兵力中抽调10万紧急派往印度。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号召世界各国加强对科盟的制裁,声称科盟是世界的毒瘤,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和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列强纷纷响应。限制各种技术和人员物资流入科盟。

    经过五年发展的科盟对于西方列强的封锁制裁不屑一顾。在高昂的斗志当中,科盟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从1870年…1875年,计划通过五年的建设,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翻一番,不说赶超北华,至少与美国的经济指标要缩小差距。

    科盟一边努力的发展自身经济,一边在全世界掀起科学主义运动,科盟成为了世界所有科学主义信奉者心中的圣地。



    第226章 民族独立运动

    

科盟加强了在世界各国的科学主义革命,除了刺激世界主要列强加强对科盟的制裁之外,也带动了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随着舆论的广泛传播,世界各国知识分子逐渐睁眼看世界,与之前的宁古塔一样,对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严重不满,纷纷接受各种知识的灌输,打算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殖民处境中解放自己的民族。

    非洲、印度、拉丁美洲很多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Com

    北华在之前的开疆拓土当中,宋肖就已经提前想到了民族独立运动对北华的影响,开辟的疆土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很多当地的土著通过各种动作都被处理或者移到其他地方。

    在当前世界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当中,北华是独善其身,让所有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人,对宋肖在开疆拓土期间的各项决定分外赞赏。

    不过也不是没有影响,北华组建的亚细亚联盟各成员国,除了北华和东华之外,其余盟国的国防和外交权利全部由亚细亚联盟代为管理。这种情况在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当中受到盟国国内人们的反对,纷纷要求收回国防和外交权利。

    经过宋肖和北华高层的商议,决定对亚细亚同盟改组。撤销亚细亚同盟,撤销亚细亚盟军,组建北宁经济合作组织,国防、外交权利全部由各国自己负责,北宁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关税互免。

    1871年4月23日,西华共和国高层决定西华共和国整体并入北华共和国,成为一个和北华其他省份地位相同的自治共和国。

    对于西华共和国整体并入北华共和国,宋肖和北华高层十分欢迎,对于这片3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宋肖非常清楚的知道这里蕴含的财富有多大,这片土地蕴含的探明石油储量高达6882亿桶,占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44。6%。

    在之前宋肖和北华高层考虑的是不过于刺激世界西方列强,成立西华共和国。现在得益于科盟的成立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北华已经有实力抵挡住世界各国的反对。

    宋肖和北华高层决定特事特办,西华共和国成为北华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享有和其他省份一样的权利和义务。

    除了西华共和国之外,1871年5月5日,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伊朗宣布退出亚细亚同盟,收回各自的国防权和外交权。同时四国成立阿拉伯联盟,面对汹涌的国际局势,四国共同抱团取暖。

    5月7日,暹罗王朝、朝鲜王朝、岛国共和国、德川王国宣布退出亚细亚同盟,收回国防权和外交权。

    1848年5月2日成立的亚细亚同盟,经历了23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除了东华共和国愿意加入北宁经济合作组织之外,其他原亚细亚成员国均拒绝加入。

    这种情况出乎宋肖和北华高层的意料。这23年的时间里,北华也没有亏待过这些国家啊,为什么这么决绝的不再参与北华组建的组织呢?其中的缘由,宋肖和北华高层有些想不通。

    对于亚细亚联盟的解散,最高兴的自然属于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了。在英法美等西方列强看来,北华政府通过掌控亚细亚同盟实际掌控了亚洲所有的独立国家,这让英法美等西方列强非常不好受,没有了可以操手的空间。

    亚细亚联盟解散了,在西方列强看来,代表着北华在亚洲的势力进行了全面萎缩。虽然有一个面积高达334万平方公里的西华共和国并入了北华,北华国土面积大增。

    不过这个时代中东的石油还未被发现,对于这片黄沙遍地的地方,除了面积有些大之外,西方列强还没有太多在意,即使是原土地所有者土耳其也没有发表任何反对的声音。

    西方列强对北华掌控的高加索巴库地区非常眼红,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石油产量最高的地区。土耳其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反对亚细亚同盟国船只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阻挡北华从这里的石油获取利益。

    因为民族独立运动,亚细亚联盟最终解散了,让北华高层和群众有些心情低落。

    “天要降雨,娘要嫁人,一切随他去吧。”对于不是和自己一条心的国家和势力,宋肖的看法就是走吧,就要走的彻底,一切从新开始,既然各国都是这么的决绝,以往的情谊就不再了。

    如果不是为了一点的北华面子,宋肖打算连北宁经济合作组织一块撤销算了,对国际事务不再太多关注,多操心操心国内的事情。

    有了盘古基地和女娲基地,北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科技,宋肖和北华的很大部分精力都投向了太空事业。

    6月10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布加入阿拉伯联盟。

    阿拉伯联盟的声势立即猛增。埃及、利比亚等北非阿拉伯国家群众纷纷呼吁政府加入阿拉伯联盟,很快被英法等西方列强强烈镇压。

    西方列强除了对科盟十分警惕之外,对阿拉伯联盟也是抱有十分不怀好意的目光。

    阿拉伯联盟主要成员国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后独立的国家,本来就与基督教文明怀有冲突。

    现在世界的势力主要分为英美法西方列强势力,科盟,阿拉伯联盟和北华四大势力,其中以英美法西方列强势力最为强大,实力和影响力位居第一,科盟的影响力仅次于西方列强,实力位居第三,阿拉伯联盟势力和影响力位居第四,北华实力仅次于西方列强,但是影响力落后于科盟,位居世界第三。

    这是世界主要四大势力的实力和影响力差距。

    1871年可以说是北华势力范围的一次萎缩年,随着亚细亚联盟的解散,北华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大减。



    第227章 岛国统一

    

就在北华国内依然沉浸在亚细亚同盟解散的消息当中,一个消息惊醒了众人。

    6月20日,岛国共和国和德川王国宣布合并为一个国家,日本帝国,德川家族成为天皇家族,原本两分的岛国再次成为一个国家。

    岛国合并的事情是东亚地区当年影响最深的几大事件之一。岛国共和国的经济实力在东亚几国中仅次于北华和东华,合并后,其经济实力与东华差不多。

    岛国帝国人口4000多万,其经济实力和隐藏的军事实力让周围国家感觉到警惕。

    自从亚细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