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820-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损失的舰只,凭着强大工业经济力量很快得到补充,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日德兰海战的结果让威廉二世对于海洋充满了绝望,决定不再依靠传统的主力战舰,另辟蹊径发展投入相对较少的海军潜艇。
自从北华在万国博览会上展现潜艇的存在后,传统海军战舰落后于英国的现实让德国部分海军官兵对这种可以进行水下攻击的装备十分感兴趣。
花费大量价钱从北华引进了相关技术。
不过潜艇在保守的德国海军高层看来就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只能靠一时的运气获取可怜的战果,远不是主力战舰这种可以硬对硬的钢铁之间的决斗,就像身披重甲的骑兵与敌人进行面对面的决斗,这才是热血男儿该有的战斗。
从北华引进潜艇技术后,得不到海军高层的支持,德国的潜艇事业一直发展的很是缓慢。这次大海战之后,主力战舰的地位没有了之前的强势,部分潜艇官兵直接向德皇威廉二世汇报潜艇的优势,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视。
德国没有了太多的资源足够主力战舰的建造,如果能够凭借这一两千吨的潜艇就能击沉主力战舰,那是再划算不过的生意。
威廉二世立即下令建造多批潜艇,让这批海狼去大海里去猎取猎物,阻碍英国本土与其他地区的物资联系。
日德兰大海战的结果传遍了世界,远在东亚的宋肖作为一个战列舰狂热者,很是遗憾没能够看到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海战,双方上百艘的主力战舰,都是2。5万吨以上的大家伙,想想海战的场面就让宋肖心情非常激动。
宋肖也是知道,日德兰海战达到了大舰巨炮主义的最高潮,不过,海上“巨无霸”的战列舰的弱点在此战中也暴露无遗,很多主力战舰不是被同级别的主力战舰击沉的,而是被辅助战舰携带的鱼雷和水雷击沉。
这充分说明,军事技术的发展,使作战力量结构日趋复杂,单凭一两件新式兵器并不能决定作战力量的优势,而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战兵器的作战效能。
日德兰海战充分说明,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在这次海战中,大舰巨炮主义遭到失败。此后,德国和其它海上强国开始研发争夺制海权的新型武器和探索新的战法。
可以这么说,日德兰海战送走了人类海战史上一个旧的时代,同时揭开了人类海战史上的新篇章。
这场海战之后,宋肖立即叫停了5艘秦级战列舰之后的下一批次建造。
北华海军拥有5艘秦级战列舰和6艘东周级战列舰以及其他67艘巡洋舰的规模已经足够了。
第204章 第二次马恩河会战
从海洋上打破封锁的希望破灭后,德国参谋部决定聚起最后的力量发动第二次马恩河会战。
第二次马恩河会战,德国出动了几乎能够调动的军队350万人,光是准备工作就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面对德国即将发起的第二次马恩河会战,英法两国也毫不示弱,知道第二次马恩河会战基本上是德国最后的反扑。也是紧急从英国本土和各殖民地调集大量军队,军队人数超过了500万人,其中100万左右是从印度地区征集的印度土著。
为了应对这次会战,英国陆军以水柜的名义向前线运输了200台被称作坦克的装甲机械。
1860年9月20日,趁着天微微亮,德国5000门火炮就连续发起了长达2个小时的炮击。
经过了六年的战斗,欧洲大陆上的战争科技在战争的刺激之下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新式的重机枪、轻机枪、火炮、飞机投入了战斗。
从刚开始的两翼飞机,到后来的单翼飞机,从木材到金属,短短六年时间,欧洲的航空技术走过了北华10年的经历,能够与北华1846年出厂的飞鹰1型战斗机相媲美。
英国的哈维兰…DH2战斗机、法国的纽波特…17战斗机、德国信天翁和福克博士两款战斗机。
最新的战斗机都安装了射击协同器。这个设备能让驾驶员边飞边开枪,子弹从螺旋桨旋转空隙中射出,比传统需搭载射击手的飞机高效多了。
火炮开炮之时,双方的飞机已经在阵地上空进行着激烈的对战,经常能够看到一架架战斗机被打的冒火破碎,双方的士兵在阵地上看着天空上自家的战斗机,时不时发出高兴的欢呼声,纷纷为自家空军打气。
火炮结束之后,德国数百万的部队顾不得在看天空战斗情况,除了50万留作预备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从战壕冲出向英法阵线攻击。
面对300万德国陆军的疯狂进攻,英国出动了自家的秘密武器,坦克。
200门坦克在行驶路上有19辆发生故障,其余继续朝德国阵线边走边开炮。。c0m
各种重机枪和其他枪械对眼前的装甲机械打不进去,看着朝着自己驶来的坦克,很多德国士兵慌乱的的朝后逃去。
除了坦克进攻的这一段防线被攻陷外,其余的阵线仍然陷入焦灼的状态。
大量的英法陆军顺着被攻陷的缺口向深处涌去。
眼看形势不利,即将面对被分割包围的态势,德国指挥官让炮兵发射了杀手锏毒气弹,前线的德国官兵早有准备从背后掏出了一种特殊的头盔戴上。
看着飘来的一团团刺鼻的黄色烟雾,很多英法官兵顿时咳嗽起来,嗓子不舒服,很多人都抓破了身子,各种惨状震惊了英法官兵,慌忙撤退。
最终英法500万军队最终以付出伤亡134万人的代价丢失了第一道阵地。200辆坦克一辆不落的被德军俘虏。
德国方面的军事技术人员很快摸清了坦克的原理,10天时间内德国的坦克同样出现在了战场之上,并很快针对性的研发出了一种反坦克炮。
德国毒气弹的威力震惊了世界,各国媒体针对这种壕无人性的武器展开了强烈的批判,要求各国禁止这种武器的应用。
化学工业的威力在战争当中初显威力。
很多国家也注意到了英国装甲机械坦克的威力,200辆坦克就撕开了数十万人撕不开的防线,如果不是德国毒气弹的突然出现,德国陆军就会出现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本着敌有我也要有的心态,各国纷纷开展对毒气弹和坦克的研究,很担心敌对国家对本国发出同样的威胁。
北华的化工行业是仅次于德国的存在,在德国毒气弹出现之后,北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很快明白了德国毒气弹的原理和危害。军方紧急预定10万发毒气弹和50万件防护装备。
对于坦克,北华兵器工业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内战之后就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一种重量35吨,配备75毫米滑膛炮的坦克被研发出来。
这种装备为履带式结构,配备柴油发动机,马力达到600,速度达到25公里每小时。
目前北华陆上没有大的威胁,本着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原则,宋肖让北华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对该坦克进行技术储备,研制更加先进的坦克。
10月2号,互有准备的双方开始了第二次大战。
双方都派出了数百辆坦克,也都配备了专门的防护装备。
对于英法来言,毒气弹和防护装备很容易就能够知道原理,何况有了德国的相关装备,参考一下很快就成批量的制造出来。
和第一次进攻一样,同样的火炮开场,同样的飞机战斗,不同的是这次双方都有了坦克这种装甲机械。
或许是知道双方都有毒气弹和防护装备的原因,双方这次都没有发动毒气战。
第二次马恩河会战经过了3个多月的会战,双方在圣诞节前夜默契的停止了这场会战。
3个多月的会战,双方攻击伤亡412万,其中德国伤亡124万人,损失坦克1230辆,火炮2400门,飞机652架;英法伤亡288万人,损失坦克2250辆,火炮2700门,飞机850架。
战线仍然没有大的变动,除了土地被来回的翻转之外,战线几乎没有丝毫的变动。
第二次马恩河会战几乎耗尽了德国最后的力量,聚集全部力量仍然没有取得突破,德国主要高层都失去了最后的胜利信心。很多人建议威廉二世可以和英法等国商量一个体面的结束战争的方法。
面对德国的求和,英法两国很快速的拒绝,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
英法有这个底气,一是德国没有阻断英法来自于殖民地的补给,让英法能够快速的获取物资和殖民地的人力资源,第二个就是美国已经基本上与英法达成协议,准备下场了。
第205章 大发战争财
欧洲的六年战争让旁观的国家体会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物资的极大消耗。
北华在这其中大发横财,可以说是攫取了80%的收益。
北华对这场战争早有准备,早早的以企业名义在德国境内设置了数百万吨的物资仓库,各种添加各种添加剂的食品罐头至少能够保证十年时间内依然不会腐烂。。c0m
北华发达的化工产业让各种添加剂的研究和生产很是顺利,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添加剂的危害还没有任何的意识,只要食品没有变质就可以。
有1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贪婪的美国食品商人更是以掺假著称,掺假可以掺到什么地步?胡椒粉里掺大米粉、土豆淀粉算是良心厂家,不少厂家往里面掺木屑、沙子、石膏粉等,发酵粉里掺明矾、白粉,面包和奶酪里竟然掺硫酸铜,醋里则掺硫酸……
那么肉罐头里呢?不仅加工厂区内卫生条件是脏乱差,工人的操作也不符合卫生标准。猪内脏运进工厂后,随便刮洗一下就用来做香肠的肠衣。为了确保牛肉罐头的新鲜,生产商向其中添加各种化学防腐剂。这些并非只是罐头小作坊这么做,整个行业都如此。
有人曾在美国食品罐头厂看到,坏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核细菌;不慎跌入熬油大缸里的工人,被当成猪油卖掉……
一位美军士兵母亲写信向总统反映情况“我们将最好的士兵送到了部队,但是那些强盗公司却给他们提供最差的饮食”。
与美国食品商人的做法相比,北华食品商人只是添加部分防腐剂的做法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天使。各国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也不是傻瓜,经过对北华和其他国家罐头的对比,决定把大量的订单交给北华。
除了食品,很多的武器装备也都落到了北华的手上。
十几次的万国博览会让北华的武器装备名声在世界上十分响亮,英法本国兵器一时之间供应不上来,最大的生产国家就是美国和北华,美国内战之后削减军队数量,很多兵工厂停产,一时之间除了能够提供二手的步枪火炮之外,其他武器装备一时之间都生产不出来。
早有准备的北华可是把10大军备仓库和其他数十个次级军备储备仓库全部装满了事先生产好的军备。
各种武器装备通过商船源源不绝的输入到两大阵营,换取了一船船的黄金、古董、贵重金属和先进科技资料,极大的补充了北华的各种底蕴。
这六年时间,北华的很多武器装备和食品等商品通过西伯利亚铁路直接运输到了沙俄。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北华都是要求支付黄金或者华元,不接受其他国家的货币。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付出2500吨的黄金给北华后,看着仅剩的1000吨黄金,心疼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剩余的资金由英法两国代为支付,英法两国考虑到沙俄的重要性,同意代为支付。
北华不考虑这些,只要有人支付就可以。
对于德国阵营,除了事前在德国境内储备的数百万吨物资和1000万土著劳工支援之外,大量的北华物资经过西华共和国,从陆上进入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然后进入奥匈帝国。
德国、奥匈帝国为了保住这关键的物资补给通道,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进行保障。
日德兰大海战之后,英国战舰出现了大量的缺口,只能够勉强维持住对德国主力舰队的优势。
一时之间战舰又制造不出来,紧急情况下,英国向北华提出了购置战舰的要求。
考虑到未来世界格局和海军发展方向,宋肖同意了这个建议,以6艘东周级战列舰和47艘巡洋舰的代价换取了印度洋地区马尔代夫、查戈斯群岛、迭戈加西亚岛、索科特拉岛、塞舌尔群岛和加勒比海地区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属安圭拉、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属蒙特萨拉特、开曼群岛、英属百慕大。
尚未进入航母时代,这些群岛的作用没有大陆那么大,英国很快同意了这个意见。
北华出售的6艘东周级战列舰和47艘巡洋舰拆除了大量敏感的装备,经过简单保养后转交给了英国海军。
相比于北华的战舰,英国对美国的战舰没有那么的看重。在与北华达成军舰换岛屿条约后,同样向美国提出了购置战舰的要求。
英国在加勒比海和印度洋地区的岛屿都落入了北华手中。美国本来也是打算通过军舰换取英国在各地区的岛屿,可以展现美国的殖民国家地位。
没有了可以展现实力的好地方,对于大陆殖民地,英国又不舍得放手交易,只能无奈的同意把10艘主力战舰出售给英国。鉴于英国目前紧张的财力,在英国代表的建议下,美国以贷款的方式把10艘主力战舰卖给英国。
日德兰大海战之后,英法与美国达成了秘密协议,作为美国参加大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英法要把绝大部分的订单从北华手中转交给美国。
英法两国对北华这个非白人国家也是非常警惕,有了美国参加大战,两国对最后的胜利已经完全确定。开始考虑战后对北华的遏制问题。
北华很快收到了订单大幅下降的消息,通过情报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因。
经过6年的战争,北华已经吃饱了,根据宋肖的判断欧洲最多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对剩余的利益,北华倒是没有太过的看重。但是这么突然的就停掉订单,让北华政府也很是不高兴。
既然英法主动转移订单给美国,北华决定以便宜的价格把剩余的物资低价销售给德国阵营。
北华境内十大主要存储基地和数十个次级储备基地物资被出售了95%部分,剩余的物资作为战略储备用,不能轻易的动用,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
第206章 潜艇战
日德兰大海战结束后,德国高层对海洋充满了绝望,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潜艇之上。
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全力支持下,这种一千吨的水下舰艇很快以每月10艘的速度生产出来。
这种舰艇被称为U型潜艇,长度80米,排水量1000吨,续航近9000海里。
装备2鱼雷发射管、88毫米和105毫米甲板炮各一艘,可容纳12名官兵。
每一艘潜艇就像孤狼一样游弋在大西洋,给英国商船、军舰带来大量的损失。
1860年10月5日,10艘潜艇从波罗的海向北海驶去,第一批的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