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820-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油田的产量也会逐步下降,按照目前年产量计算,未来十年巴库油田将会枯竭。”
听到石油产量面临的严峻形势,宋肖深知现代工业石油的重要性,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资源,还是多种化工业的最主要材料。
看着墙上挂载的世界地图,宋肖沉思良久,“启用豫州省油田(原德克萨斯州)。”
西华自治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储量,不过危险也是很大,油船运输需要经过英国和日本控制区,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之下,危险十分之大,而且容易引起其他国家对西华自治共和国的觊觎。
相比于西华自治共和国与核心国土不相连,豫州省是北华的北美九省之一,陆路相连,北华能够很好的控制住局势发展。
且豫州省的石油储量高达94。2亿吨,能够满足北华目前二十年的石油需求,相信二十年后,北华有实力让任何国家不敢对西华共和国的石油动手。
豫州省的石油可以通过亚美洲际铁路线把石油源源不绝的运到亚洲。所有的铁路线都在北华境内,十分安全。
就在北华进行经济总结的同时,欧洲大陆再起风云。
3月3日,巴扎特在国会大厦宣布他的“生存空间”演讲。
在巴扎特的演讲当中,巴扎特认为失业和普遍存在的苦难是由生存空间的缺乏引起的。少数几个幸运的国家夺取了所有的殖民地和人烟稀少的海外领土,使其他国家没有维持其人民的生存所必需的自然资源。
明显的出路是扩张,必要时可使用武力,以纠正过去所遭受的不公正行为。
同日,德国巴扎特政府宣布德国陆军再次扩充到150万。
3月5日,意大利查尔斯·詹金逊政府紧跟其后,宣布扩军到100万;
3月7日,奥地利、匈牙利分别宣布扩军到50万、60万。
轴心国扩充军队的动作引起了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警惕,好像再次回到了一战爆发的前期。
为了避免一战遭遇的再次爆发,英法两国共同发布声明,为了避免陷入战争深渊,导致一战悲剧再次重演,要求轴心国立即撤销扩军动作。
当日,德国政府宣布扩军是德国的需要,拒绝撤销扩军行动。德国国内群众对于扩军也是十分支持。巴黎条约让德国人从上到下都憋了一口气,复仇的种子在巴黎条约签订之时,就已经埋下。
北华代表国务卿吴斌在巴黎条约签订之后,对着媒体说过,这不是停战条约,这是大战之间的休息,下半场战争终究会到来。
不出吴斌的预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7年之后,火药味再次在欧洲大陆弥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们纷纷收拾了行囊,打算移民到美国或美洲其他国家,欧洲大陆实在是不能待下去了,太危险了。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待在欧洲大陆很容易会被征召入伍,参加大战,有幸存活下来,也可能面临最后饥饿的威胁。
很多富商、科学家纷纷离开了欧洲大陆。只留下没有钱购买船票的穷苦之人。
面对欧洲大陆的火药味,英法等国也很是无奈,英法两国也不想再次陷入欧洲大战泥潭。第一次欧洲大战,老牌列强都得到了削弱,皇冠落了一地,却崛起了北华、美国和科盟。
如果再次陷入大战,天知道欧洲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很多白种人对欧洲大陆的未来忧心忡忡,更有人断言,欧洲失去了未来,未来在美洲,在亚洲,欧洲大陆将会沉沦。
为了应对紧张的局势,英法两国不得不成立协约国,来应对轴心国的扩张。
协约国刚刚成立,欧洲的很多小国为了避免被轴心国侵略,纷纷加入该组织,包括波兰、荷兰、比利时、挪威等国。。CoM
美国对于欧洲再次火药味弥漫,十分高兴。旧大陆的沉沦,代表着新大陆的崛起。旧大陆大量的高素质移民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刚刚从经济危机摆脱不久的美国经济配备上新的引擎。
短短的半年时间,已经有200多万欧洲大陆人口移民到美国,带来了10多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很多有名的科学家、艺术家。
第264章 移民时代
海拉尔。
张凡一家七口正在吃中午饭。
25年前,张凡还很小的时候跟随父母从老家河南一块移民到北华。
张凡父亲靠着一手种粮本领来到了海拉尔,无息贷款获得了一片100百亩地的田地,记得当时获得田地的土地确权证明时,父母哭泣的样子。在老家,好的田地都被地主家占领了,家里仅剩一亩多点的薄田,根本就填饱不了肚子。
凭借着一手种粮的好本事,尤其是当时北华政府为了鼓励大家种粮的积极性,政府出资购买各种农用机械,以很低的价格帮助农户。
第一年收成就获得了丰收,100亩田地的贷款就还了三分之一,贷款压力顿时大减。照着当时的情形,三年就能够把贷款还清。
以后的日子里,张凡一家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贷款还清了,购买了不同的农用机械,张凡父亲还学会了农用机械的操作方法。
张凡也多了弟弟和妹妹。自从两年前张凡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一家七口人其乐融融。
“孩他爹,这么多年了,咱们找个时间回老家看看吧。”张凡母亲对于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有了孙子,人生圆满了,年纪越大对于老家也就越怀念。
张凡父亲看着黑白电视机上的新闻,听着老婆的话,有些陷入了沉思。
“25年了啊,老家的房子肯定塌了吧,一些认识的人都没了。”
“爸,想去的话,我们一家人都去,咱家不是有辆房车嘛,咱家七人都能装上。”
“同意。”
“同意。”
张凡的14岁弟弟和8岁的妹妹在旁边异口同声的说道。
看到自家三个孩子都愿意回老家看看,张凡父亲也是拍手同意。“好,咱们下周一块回老家看看,25年了,也该回去看看了。”
“孩他爹,咱们也是过上了好日子,以前的亲戚能够和咱们一样移民过来吗?”
“我知道,”听到这个疑问,张凡立即说道,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当前的一些政策还是非常了解的,“以前,咱们北华地广人稀,加上老家战乱不断,北华是敞开了大门来一个通过一个。现在咱们北华人口已经超过了4亿,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再加上咱们北华经济在世界上是最发达的,现在政府关闭了移民通道,只有特别富裕的人还有科技人员、艺术家可以获得审批。现在咱们北华的绿本可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也是最难获得审批的。”
“那可惜了。”张凡父亲对于自己北华国民的身份现在可是非常的珍惜。家里农场有几名来自东华的打工者,他们在北华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不过他们没有北华国民的基本待遇,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没有各项保险,买药都得自费。
有了对比,张凡父亲对目前的政府更加满意。每当看到他们羡慕的目光,张凡父亲心里都是非常的得意。
张凡父亲也想通了,北华和东华都是同一个民族,两国之间签证可以免签,能够很方便的回老家看看。看着眼前的一切,张凡父亲十分满足。
“爹,你看,欧洲又要乱了。”张凡突然看到电视机上播放的一条新闻,德国扩军150万、意大利扩军100万,奥地利和匈牙利也是扩军到50万、60万的新闻。
“哎,你说欧洲人也真是的,这么折腾,好好过日子不好吗?”张凡母亲对于欧洲再次扩军行为十分诧异,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扩军打仗。
“孩他爹,不会牵扯到咱们吧。”张凡母亲对于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很担心目前的生活被打破。
“不会,欧洲距离咱们老远呢,他们打他们的,咱们过咱们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张凡父亲通过报纸上也是有所了解的,据说伤亡惨重,数千万人在这场战争失去了生命。
“爹爹错了,老师说过咱们的地中海省就在欧洲旁边,和欧洲很近。”张凡8岁的小妹妹丫丫奶声奶气的反驳。
“对,对,对,丫丫说的都对。”张凡父亲十分高兴的抱起自己最小的女儿,张凡父母在北华这么多年了,没有了以前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最小的小女儿最为疼爱,用脸蹭了蹭丫丫的小脸,引起丫丫的一阵不满。
原来是张凡父亲的胡渣子刺疼了丫丫。
“放心吧,这次咱们北华是不会被拖进战场的,咱们有350万的军队,10艘航空母舰,数万架的战机,还有唐朝级超级战列舰,只有咱们打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打咱们的份。”
张凡对于北华的军队非常自信非常骄傲,尤其是唐朝级超级战列舰,那可是当今世界吨位最大,火炮口径最大的超级战列舰。张凡的卧室里就有唐朝超级战列舰的模型。
“对,对,这一切都是宋圣人带来的,希望他老人家千岁万岁。”张凡母亲对着旁边挂着的宋肖头像十分虔诚的保佑。
作为从一个战乱出来的人,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张凡父母对于宋肖十分感激。在他们看来,作为一国开国之君,宋肖是十分合格的。
张凡父母这一辈人经历了太多苦难,对于北华的拥戴超过常人的想象,只有失去过才知道目前生活的珍贵,宋肖的名声和功绩被他们记住,也被广泛的传播,后来更是有了宋圣人的称呼。
张凡也是十分认同,作为受过完整教育的人员,张凡对于宋肖能够开疆拓土5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是十分骄傲的。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国家和势力,包括元朝和英国。尤其是从白人身上获取的。
张凡对于德国总理巴扎特的生存空间理论也是十分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才能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大国。
北华就拥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炎黄子孙拥有了北华和东华两国国家,生存空间是足够了,不要说目前两国的近7亿人口,再增加一倍,14亿人口也是足够的。
第265章 亚洲主义与孤立主义
随着北华实力的增长,一股亚洲主义之风在北华国内悄然升起。
亚洲主义认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是北华的亚洲,亚洲国家应该获得独立,殖民者从亚洲滚出去。
华夏一种士大夫文化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现在北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北华应该建立一种类似古代的朝贡体系。
北华国内还有另外一种主义,即孤立主义,认为北华在对外上应该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总体思想就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管国外任何事情。
孤立主义认为北华应该与外国发展商务关系,但是却要避免与它们发生政治联系,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短暂的联盟,虽然对已经订立的政治性条约,应该忠实履行,但仅以此为限,以后不再增加;
孤立主义提出坚持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不卷入任何洲的列强纷争,完全独立地处理国际事务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其精髓为:〃我们是为我们自己行动,不是为别人而行动的。〃
随着孤立主义与亚洲主义信奉者在舆论上公开辩论,北华国内群众逐渐认同孤立主义,北华群众不愿意为了外部的任何事情把北华牵扯进去。
英法德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被意外的战争给牵扯进去,最终伤亡惨重。现在面对轴心国家的发展,英法再次组建了协约国,在北华新闻评论家的评论里,英法两国终究会被几个蠢货国家再次带到战争深渊。
北华政府根据国民民意也是适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
在最新的政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对外宣布了北华最新的对外政策。
已经与各国签订的协议北华将继续执行,等到协议期满后,北华将不再执行。
北华执行不结盟政策,开展独立的外交政策。除了商业和文化上的正常对外交流之外,北华将逐步收缩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对外交流。
北华与东华还有军事交流之外,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全面停止。
尤其是北华与科盟之间的关系除了正常的商业和文化交流之外,其他合作全面结束。
北华的对外政策的转变,让世界各国都是舒了一口气。
北华的实力是世界前几名的存在,加入任何一方,都能够直接改变双方的势力对比。
现在北华实行孤立主义政策,摆明了就是不愿意在两方站队。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不过没有可能站在另一方,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轴心国和协约国,日本才是感受最大的国家。身处北华这只霸王龙的身边,日本的压力一直很大,生怕被北华不小心给吞了。
眼前来看,北华这只霸王龙闭眼休息,日本的机会来了,可以趁着北华孤立主义期间,继续《征服世界策》的第二步行动,征服南美洲。
“先生,各国媒体对我国的孤立主义政策都表示欢迎态度。”秘书把厚厚的一沓世界各国媒体递给了宋肖。
看着媒体上的各种评论,宋肖冷笑几声。
“咱们是吃肉动物,现在只是在静静发育,指望我们以后吃素,太天真了。”。c0m
经过了一个甲子的高速发展,宋肖认为北华应该沉寂下来,好好梳理自身,解决北华运行当中的不顺畅环节。
加快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造,解决社会当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一时之间的缓慢是为了以后走的更稳,不跌跟头。
“先生,北华航空科技集团发来电报,说新研制出一种最新的飞机,就像蜻蜓一样,可以悬停在一个地方。”
“哦,”看着图上的照片,这不是直升机嘛。没想到,直升机这么快就出来了。
“走,过去看看”。有感于直升机未来的重要性,手头上没有多少工作,宋肖很快来到了直升机试验场地。
“先生,这是我们根据小孩子玩的竹蜻蜓产生的灵感设计出来的。”
“噢,”宋肖没有想到里面还有这样的故事,“给孩子们什么奖励了没?他们可是大功臣啊。”
“有啊,我特意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们买了许多的试卷和学习资料,足够他们用一年的了。”
“哈哈,”听到设计师的骚操作,想一想孩子们收到试卷和学习资料的表情,宋肖和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言归正传,先生,我们目前的飞机速度都比较快,不能够在某个地点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卫星也只能在某个时间点才能观测,调整卫星轨道又太耗费能量和卫星的使用寿命。
我们根据孩子们的竹蜻蜓产生了灵感,最上面的旋翼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后面的小型旋翼可以调整方向,不让直升机摇晃上下摆动。”
“直升机的参数如何?”
“眼前的直升机吨位12吨,可以搭载8吨货物,3600马力,主旋翼长25米,机身长达28米。实用升限5000米,速度135公里每小时,可以持续飞行3个半小时。”
“好,非常好,”宋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