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67章

新三国终结者-第67章

小说: 新三国终结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内升起缕缕炊烟,士卒们杀猪宰羊,兴奋的**,被军营内一大群年轻漂亮的女人刺激得心花怒放。

    空气中飘荡着肉香、酒香,汇合着脂粉味。

    黑夜来临,灯笼高挂,军营里人来人往,欢歌笑语,喝酒猜拳,仰天高歌。

    几十个帐篷外,士卒们排队等待,从营帐内飘出脂粉的香味,大家拼命的用鼻呼吸,陶醉在意淫之中,开着淫荡的玩笑,爆出阵阵嬉笑和**,帐内人影晃动,男人的喘息声,**来临时的低吼声,女人的呻吟和哭泣,刺激着男人们的**,踮起脚眺望,手不自主的抚摸下体,张大口,涎从口角溢出,空气中弥漫着淫*入骨的气息……

    -------

    三天后。

    “启忠老弟,一路辛苦了!”

    “大帅辛苦!”彭脱恭敬的说道。

    “启忠老弟,我们下一步向何处进攻?”

    “富民兄,依小弟之见,向南进攻长沙郡、桂阳郡,据说刘云天的手下大部是末将以前的黄巾兄弟,我们大军一到,他们立马反戈一击,十几万大军攻占长沙、桂阳、零陵和武陵郡,占领荆南,再图展。”彭脱指着牛皮地图侃侃而谈,赵慈频频点头。

    “启忠老弟说得有道理,但荆南贫穷,十几万大军的粮草如何解决?”

    “这、这,小弟还没找到稳妥的解决方法!愿听富民兄高见!”

    “依愚兄之前,向北攻击汝南,向西攻占南阳,两郡富庶,人口众多,粮草和士卒容易解决!又是我太平道的起源之地,影响深远,信徒众多,还有几股义军在两地活动!听说汝南最大的一股义军由刘大帅(刘辟)率领,有二万之众,我们向北攻,和义军会合。冀州还有三十多万义军,由张大帅(张牛角)统领,正和左将军皇甫嵩纠缠在一起。我们得到粮草、军费和人马,然后挥师北上,渡过淮水、河水,和刘大帅、张大帅汇合一处,实力剧增,给汉柞最后一击,建立太平盛世、完成贤良大师的遗言就大有希望了!”赵慈豪情满怀,侃侃而谈。

    “还是富民兄远见卓识,小弟太有些小家子气了!”

    “为兄知道小弟的原由,小弟担忧留在酃县的家眷和部下的安危;为兄已派人打听清楚,家眷和投降的士卒都没有性命之危,由左将军(林武国)率领,分别在湘江东岸和耒水西岸为刘云天屯田。”

    “多谢富民兄惦记,是否能派人把他们救出来?”

    “救出左将军和小弟的家眷不难,但剩下的士卒和家眷将会遭到杀戮!那刘云天有令,为他屯田二年,然后释放!一旦有人逃跑,其余人负连坐罪,跑一人杀四人!一旦出现叛乱,全部格杀!小弟你看如何?”

    “为了那些兄弟们,就让家眷受些委屈吧,不救了!”

    “这才是大丈夫所为,我们兄弟一路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

    “小弟遵从富民兄之令!”

    --------

    四月底。

    蒯明和蔡瑁回来了,把宜城运来的粮食都交给了习平,两人在路上知道江夏郡叛乱了,脸色忧愁。

    赵慈二天不到就攻克了西陵城,太守曾明全军覆灭,令刘靖大吃一惊!要是朝廷派自己出战,自己这一万军队将会凶多吉少,好在朝廷体谅他。

    加紧训练。

    朝廷派侍郎陈虢出任江夏太守。

    “宾硕,你马上派出十支十人的便衣队,奔赴江夏郡,探察蚁贼的情报;再在沿途设立情报点,一有情报,八百里快报!”

    “末将遵令!”

    建立特种斥候营的目的就是探路、侦查敌情、刺杀敌将和破坏活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战场上去磨练是最好的训练方法。

    “公常,军营各处是否有异常表现?那些降卒是否有议论?”

    “回禀大人,军营一切正常,士卒们没有异样!”

    “时刻注意各营将士的动向,一有情况,立马回报!”

    “末将遵令!”

    这就好,大家在一起待的时间越长、越熟悉,也就有了感情,越难回到老路上去,这不像私人之间的仇恨,终身不忘。

    在酃城军营的瞭望台上也插上一杆红旗,把天眼交给蒯民,告诉他使用方法,等明早再放飞它。

    一早,刘靖正和韩段、张成、魏延跑步,天空中出现了天眼的身影,它看见了他直扑下来,停在他的胳膊上摇头晃脑。刘靖抱着它坐在草地上,打开铜管,里面写着:大人,早上好。鹏举敬上,卯时

    刘靖叫张成去拿来笔墨,马上在白布上写着:鹏举,送信成功!卯时。

    一直到晚饭前,天眼才飞回来。

    大人,末将上午到水军营去了一趟,晚饭前才回到军营,忙给大人写回信,奖励了天眼一只鸡!鹏举敬上,酉时。

    这次事件给刘靖一个启示,要专门配备接信件的从事,一要和天眼熟悉,二要忠诚可靠,每隔一段时间去看一下鹰屋。

    王国推荐了军营中两个本地猎户出生的士卒:谭栋和秦虎,都是十八岁,刘靖把天眼交给他们照顾。

    ---------

    五月初,了军饷,军市开放。

    没有家眷的士卒,军饷没有地方花,碰上军市开放,欣喜不已,半个月没碰过女人嫩滑的身体,饥渴已久,早就盼望着这一天早日来临。

    午后,军市还没开营,排队进营的士卒排出一里多地,对血气方刚的士卒来说,有什么比玩女人快乐?

    比上一次更加热闹,七成将士参加了**,他们越来越喜欢军营了,有饭吃、有军饷、又有女人玩。

    上次军市开放,赚了五十一万钱,平均每人花了五十一钱!这次赚了五十六万钱!服务一次,妓女得二成,军营得八成,多劳多得!一月只需六个工作日(半个月开放一次,人多粥少,连续工作三天),其余的时间养精蓄锐,为军营工作满二年后可带着钱离开!

    刘靖这个现代人太仁慈了!

    “贤婿,管家派人送信回来,临湘城的谷价已涨到二百九十钱,每日还在往上涨,有大批粮商前来抢购粮食!”刘靖刚进客厅,岳父就高兴的回报,面色红润。

    现如今安陆(现云梦,位于西陵城西北二百多里)的谷价已飙升到五百二十钱,宛县(南阳郡治)的谷价三百五十钱,江陵的谷价三百二十钱。

    “大哥真是料事如神!”刘雨一脸恭敬的说道。

    “小妹,你说现在该卖?还是不该卖?”

    “大哥,小妹认为战乱还没平息,粮价当然还要涨!”刘雨信心十足。

    “大妹,你的意见?”

    “大哥,依小妹之言,见好就收!”

    “岳父大人,写信急报管家,把所有的粮食在三百二十钱的价位全部抛出,变现,小婿派人把七成钱运回来,留三成备用!”

    “贤婿,为父立马去写信。”岳父乐颠颠的起身走了。

    “大哥,那是小妹随口说的。”刘云担忧的说道。

    “大妹不要担心!”

    “那大哥怎么知道小妹说得不对呢?”刘雨又较上了劲。
………………………………

第四十二章 见好就收

    “二妹说得也有道理!上次谷价上涨,是由于桂阳、湘东两郡叛乱,粮商认为叛乱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大量囤积,加上大哥大量购买赈灾粮食引起的!这次涨价是在有人打压谷价的时期,突然生了大规模叛乱,先前抛售粮食的粮商不得不重新买进,加上商家囤积,百姓害怕等因素造成的!这次涨势太猛,八天就涨了快二倍!据大哥所知,现如今荆州风调雨顺,南阳、南郡和长沙郡的春收大获丰收,夏收问题不大,只是秋收要受影响,谷价上涨的空间已不大,在收益和风险差不多的时候,就要考虑落袋为安了!”

    “大哥英明!”刘雨还是似懂非懂,但一时又提不出反驳的问题。

    “大哥,小妹也明白了,但小妹还有个疑问?为何大哥还要留下三成钱?难道大哥还想第二次购买粮食?”刘云问道。

    太小看东汉末年的小姐了!刘云这姑娘要是生在现代,肯定是个理财能手!

    “大妹聪明!”

    “大哥,小妹也想知道!”刘雨又来了劲。岳母大人静静地听着,慈眉善目。这时,岳父走进客厅。

    “贤婿,信已经派人送出去了,明日就可以送到。”

    “那就好,岳父大人请坐!大妹、小妹,这次粮食涨价,主要受粮食的预期收成外,还与叛乱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朝廷的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岳父频频点头。

    “粮食突然涨得这么高,朝廷的平叛军费在粮食上消耗过大;城内的百姓买不起粮食,民怨四起,朝廷就不得不干预!朝廷一旦下令,严禁囤积,杀几颗人头,谷价立马会降下来!大哥也不清楚叛乱何时会结束?一旦右将军短时间内平叛成功,谷价就会暴跌;但一旦受挫,跌下来的粮价又会重新上涨,还可能过前次高点!到时,朝廷不多花钱就买不到粮食,不可能派兵抢劫商家的粮食吧!一旦大哥得知右将军平叛受挫,我们再次出手购买部分粮食,到时就是卖不掉,也可用作赈济灾民,名利双收!但大哥从心里不愿意看到朱大人受挫,要是那样,大哥就可能要上战场了!”

    “大哥不要去,老天保佑右将军平叛成功!”刘雨急忙祈求上天保佑。

    “我们不要再赚钱了!”刘云也感到后果严重。

    刘靖没有告诉她们残酷的现实,就是懂得经商之道,没有官府的保护有时也会血本无归,甚至掉了脑袋!

    八百里快骑,告诉习平,在三百三十钱的价位把江陵储存的谷物全部抛出!

    赚了两倍!

    见好就收,人不能太贪!

    ----------

    西陵城。

    赵慈坐上,彭脱、赵国、赵均、李青、孟杰、邓林和阳能分列左右。

    “凌广,这次在西陵缴获了多少钱物和粮草?”

    “回禀大帅,经过三日清理,共缴获金银珠宝、铜钱和布帛折合四亿五千六百五十三万余钱,粮食十五万余石。”辅国将军兼主薄阳能说完,双手递上账册,赵慈接过,放在案上。

    阳家和赵家是世交,都住在邾县城内。大哥阳广,现在军中任护道校尉;妹妹阳颖嫁给了赵国。

    “滨林,缴获的军械有多少?伤亡情况?”

    “回禀大帅,杀死官军三千四百人、乡勇五千二百多人,没留一个俘虏;刘靖部战死四千四百多人,受伤七千七百多人;缴获铁刀五千五百余把、弓三千七百余张、箭七万余支、木盾二千六百余具、长槊二千余支、铁甲一百四十二套、皮甲三千二百余具、战马二百四十五匹、牛九百五十五头、驴一百七十三头、大车九百五十四辆、女眷七百四十三人,还有大批滚木擂石。”后将军兼大帅府司马邓林说完,双手递上账册。

    “滨林,这段时间有多少百姓加入义军?攻城的军械准备如何?”

    “回禀大帅,有三万五千多百姓加入,现在我军共有了九万大军。按大帅军令,整编成左、右、前、中、后和辎重六营,左营二万人由副帅率领、右营二万人由左将军率领,前营一万人由右将军率领,中营二万人由大帅亲自率领,后营一万人由中将军率领,辎重营一万由辅国将军率领。”

    “凌广,所有将士的军械是否都配齐?”

    “回禀大帅,所有将士都有了一件武器,但八成半没有铠甲,弓箭和云梯等消耗很大,军械营正日夜打造,但只够大军五日攻城之用!”

    “粮草能供应几日?”

    “回禀大帅,缴获的粮草加上囤积的能供九万大军二个月之用。”

    “各位,大军已休整了三日,养足了精神,朝廷的援军正赶往这里的路上,刘靖军应马上攻占安陆、云杜、随县、酉阳、轪国、黾县和平春,攻克了这七座县城,得到大批粮草军械后,一部在平春依托桐柏山,一部在随县,呈犄角之势,向西威胁章陵、襄乡、复阳和比阳;向北威胁新息、朗陵和新蔡,在淮水(淮河)上搜集船只,为渡河作好准备;等候朝廷的援军,以逸待劳!只要击溃援军,我们前进的路上就没有官军阻截了!同时等待夏粮到手,然后挥师渡过淮河,向豫州进军,会合刘大帅的义军,通过兖州,向冀州进军,向张大帅靠拢,这就是大军今后的进攻路线,各位有何高见?”赵慈面色坚毅。

    “大帅,假如庐江郡派人攻击西陵,桂阳郡和长沙郡过江水攻击邾县怎办?”副帅彭脱问道。

    “副帅问得好,西陵的东面有大别山阻挡,行军困难,刘靖部在西陵留下一万部队驻守;假如长沙郡、桂阳郡的官军过江水攻击邾城,我们就放弃,集中到西陵!我们不是为了占领城池,主要是抢夺粮食、军械和钱物,扩充军队。向冀州进军才是我们的目的。”

    “大帅英明!”彭脱已心服口服,赵慈比自己高明,怪不得张曼成要请赵慈出任司马。

    “副帅、右将军听令!”

    “末将在!”

    “本帅命你们二人带左营和前营共三万人马,以彭副帅为主将,李将军为副将,带上五日粮草,奔赴随县,攻占县城,抢夺粮草和军械,然后固守随县城,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两人接过军令,大步走出营帐。

    “左将军听令!”

    “末将在!”

    “本帅命你带右营二万人马,带上三日粮草,攻占安陆、云杜县城,抢夺粮食、军械和钱物,固守云杜县,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大帅赵慈、中将军孟杰率领中营和后营共三万人马攻击酉阳、轪国、黾县和平春,固守平春。

    前将军赵均、辅国将军阳能率一万士卒驻守西陵,供应粮草和军械,防备庐江郡的官军。

    战火在荆州的北面燃烧起来。

    左将军赵国率领二万大军率先向安陆城起猛烈攻击,赵国的这二万大军中的各部校尉、军司马都是赵慈征募的义士和收集的残兵,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

    二千县卒(六成是临时征募的城内百姓)在县令和县尉的指挥下坚守城池,但双方力量悬殊太大。半日时间,赵国的手下、左校尉孟昕就率先攻破东门,大军蜂拥而入,大家杀红了眼,官员、士卒和富豪惨遭杀害,没留下一个俘虏。

    赵国命令左校尉孟昕率二千人马留下,清理战场。自己连夜率领大军渡过郧水,奔赴云杜,攻击在次日清晨展开。

    云杜县令蔡鸿已闻讯蚁贼正在攻打安陆,紧闭四门。

    清晨,浓雾中,县尉陆机准备派斥候出城了解情况,刚刚放下吊桥,突然一队骑兵冲了过来,守城士卒措手不及,连南门还没来得及关上,成千上万的蚁贼冲了过来。

    城内一下子炸了锅,县卒、百姓狼奔豕突,喊杀声传遍全城。县衙内衙役和家眷惊慌失措,县令蔡鸿忙命令衙役到外面了解情况。这时,县尉陆机提着大刀,满身血污,带着三十多个部下大步跑进衙门。

    “蔡大人,蚁贼突然动攻击,刘靖部猝不及防,现南门已失陷,大势已去,大人快带夫人出西门,向鄀国而去,下官率手下为大人抵挡一阵!”

    “陆县尉多多保重,老夫先行一步!”说完,带着一家老小赶着牛车,慌慌张张朝西门而去。刚走不久,赵国带着义从营骑马而来,陆机手握大刀大吼一声,迎上前去,挡住赵国的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