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终结者-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英明,属下亲自带人架设浮桥。”
-----
渭水北岸。
“傅南容(傅燮)这家伙带着这么多百姓做什么?还嫌陇县的粮食多了?”破虏将军董卓坐在赤兔马上,用马鞭指着浮桥上浩浩荡荡过河的人群,一脸的不解。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今甘肃临洮),五十多岁,魁梧强壮,满脸虬须。
董卓家境富裕,少时行侠尚武,常到羌族屯驻地漫游,广结羌族的领为朋友,武艺高强,力大过人,能备两只箭袋在纵马急驰中左右开弓。桓帝末年,被选拔为负责皇帝宿卫侍从的羽林郎,后跟随中郎将张奂攻打并州,立下战功,被提升为负责守卫京城皇宫诸殿的郎中,并赏赐白绢九千匹,但董卓接受了官职,却把所得白绢分给手下。历任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主管西域的戊己校尉,后被免。就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最后又召回京都,拜中郎将。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斗中吃了败仗,他被撤职以抵战败之责。中平二年末,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和韩遂在凉州聚众反叛,朝廷才恢复了他中郎将的职务,跟着车骑将军张温,因平叛有功,提升为破虏将军。'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奉命率二万边军驻守灵州,防备鲜卑人。
“岳父大人,这位征西将军也真够胆大的,一下子就把陇西、汉阳郡的大片土地全让给了韩文约(韩遂)和王德明(王国),难道他不怕皇上震怒、天下士人怒骂?”左校尉牛辅笑着问道。
牛辅,字徳庆,三十多岁,高大健壮,三绺短须,一双精明的眼睛,是董卓的大女婿。
“岳父大人,小婿也好奇,这征西将军怎样猜到刺史大人会率部出陇县?还命令岳父大人接管县城?难道他会占卦之术?”司马李儒也一脸不解。
李儒,字令武,四十多岁,身材伟岸,董卓的同乡,深得董卓的信任,把小女儿许配给他;因才智出众,为人稳重,拜为军中司马,出谋划策。
“令武说得对,这位征西将军不简单,这下韩文约和王德明遇到对手了,我们有好戏看了!傅南容到了,我们去迎接一下。”
“拜见傅太守!”
“多谢董将军前来接应!”
“董将军,陇县情况如何?”傅燮问道。
“回禀傅太守,耿刺史昨日已带领大军前往平襄平叛去了,本帅在半路上碰到他们,本官告诉耿刺史,本官奉命到渭水河边接应太守大人,劝耿刺史不要去,但耿刺史说本官胆小!大家都在往回撤,耿刺史硬要往前冲,看来凶多吉少!后来,本官奉令接管了陇县,城内还有二千守军。”
“这个耿颂明(耿鄙)就是不听人劝,现在凉州军民人心惶惶,将士无心恋战,唉!听天由命!走,我们进城去!”
------
二天后。
“太守大人,大事不好!刺史大人的手下跑回来禀报,黄德麟(黄攸)、马寿成(马腾)率部叛变了!耿刺史、程从事(程球)被杀,一万三千将士被胁迫叛变了!傅太守,我们是不是先把黄德麟、马寿成等叛逆的家眷全部斩杀,以儆效尤。”董卓说完,恶狠狠的劝道。
“董将军,这是征西将军的军令!”傅燮说着递给董卓一小块白绢。
董卓双手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面色一暗。
“下官遵令!”
“徐都尉,你派人把所有叛变将领的家眷关押起来!”
“下官遵令!”
“报,叛逆马寿成带着大队骑兵朝西门而来!”
“董将军,你率部出城阻挡一下,把城外的百姓接进城来。”
“下官遵令!”
------
“董大哥,一向可好?”马腾端坐在马上面带微笑,亲热地问道。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四十多岁,高大健壮,脸庞宽大、高鼻、厚唇,有一半羌人的血统,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父亲马肃和羌女结婚,生下了他。
“好你妈个屁?马寿成,你小子吃了豹子胆,竟敢杀死刺史大人,反叛朝廷,老子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凉州刚刚安静几天,你们就挑起事端,老子奉命千里迢迢从从灵州赶来接管陇县城,人困马乏,老子能好得起来吗?你小子见到韩文约和王德明?他们封了你什么大官?你小子图一时快活,祖宗的一世英名被你毁了不说,还害了手下将士和自己的家眷!”董卓高声怒骂,面带讥讽,心里痛快极了!
“董大哥把在下的家眷怎么样了?”马腾堆着笑脸,恭敬的问道,面带担忧之色。
“马寿成,依老子的性格,就应该把你们这帮叛逆家眷中的男丁枭、女眷赏给士卒享受!现在陇县归傅南荣负责,你小子的家眷暂时还死不了!征西将军刘云天到后就不好说了,听说他杀了十几万叛逆,再多几个也没关系!老子劝你小子现在下马投降,老子向征西将军求个情,饶你小子一条小命!”
“董胖子,不要在这里说风凉话,你以为老子怕你?老子一人做事一人当!”
“还算有点骨气!老子今晚就尝尝弟媳的味道!”董卓嘿嘿的淫笑。
“你敢?老子杀你全家!”
“给老子快滚!老子今天心情不错,不想杀人!再待在这里不走,老子把你这五千人都吃了!”董卓脸色突变,高声怒喝,杀气顿现。
“董大哥,小弟也是身不由己,看在大家都是凉州人的份上,帮小弟照看一下家眷,小弟日后重谢!”马腾拱手说道,自己的家眷在人家手上,部下又比他少,只有低头了。
“马寿成,你妈的快滚吧!不要在这里跟老子惺惺作态!滚得越远越好,不要让老子看见你这个叛逆!”
马腾带着人马灰溜溜的向西疾驰而去。
“大人,我们人多,为什么不把他们吃掉算了?”右校尉李傕问道。
李傕,字稚然,凉州北地郡人,三十多岁,魁梧,彪悍,是董卓的得力干将。
“稚然,我们两败俱伤,还不好事了韩文约和王德明,再说我们就这一万骑兵,拼光了找谁要去?”
“末将懂了!”李傕一脸恭敬。
“走,我们回城复命去!”
-------
刺史府。
“看来,叛逆不日就会赶到这里,我们先把这些难民紧急护送到汧阳,派人联系右扶风和京兆尹,让两位大人运送赈灾粮食。杨郡丞,由你负责,把难民、城内的老幼和女眷护送到汧阳,好生安置。”
“是,大人!”杨会拱手应道,城内奉命撤退的县令和县丞有十几人,加上掾属、县卒和家眷,有二千多人,有他们帮忙,安置问题并不难,但这四、五万人需要的粮食还没有着落。
“报!南部都尉率部在城下等候,奉征西将军命令前来守护陇县城!”
“快随本官出城迎接!”
------
洛阳。
许暹、赵云率领的义从重骑曲,黄芪、吴明的义从神箭曲,田武、张成和李江的义从营,共二千四百多人,三千五百多匹战马,驻扎在洛水河畔。
铁塔和木瓜带着鲜卑人跟随义从重骑曲,照顾马匹。
刘靖带着蒯明、顾雍、田武、张成、李江、许褚、典韦、魏延、牛威、许浩和庄兴进入洛阳。
洛阳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或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称为“九六”城,平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
五丈多宽的护城河,城墙用黄土夯筑,高七丈、厚约十丈(二十二米),分内城和外城,城门十二座。
小黄门蹇硕带人在上东门外迎候,在一队羽林军的护卫下进入洛阳。
上东门大街宽约二十丈,石条铺垫,宽敞平整,两旁宅院宽大,是贵族居住地,称为永和里、步广里,交通便利,邻近北宫。
大街以各自的城门命名,南北和东西各五条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二十四段。
每条大街有三道,中央为御道,专供皇帝及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行走,左、右两道供其他人行走。二十四段大致为方格网形,分划出一百多个闾里。街道两侧种植栗、梓、桐等树木,枝叶茂盛,街道一片荫凉,街道干净、人流如织,衣着考究。
………………………………
第七十章 凉州告急
北宫,是皇帝、皇后和嫔妃寝居之所,宫殿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
史书记载:汉明帝后,东汉的政治中心就转移到了北宫。
蒯民等人在北宫外馆驿歇息,刘靖把身上的武器(包括手枪)交给典韦和庄兴保管,在龙苍门廊口接受守卫的例行检查,随蹇硕去德阳殿叩见皇上刘宏。
宫内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德阳殿气势宏伟,是北宫的正殿。
“叩见皇上!”
“刘爱卿免礼!”
“多谢皇上!”
终于见到了当今皇帝刘宏,四十岁左右,瘦长,白净,面色有些苍白,面带微笑,一双精明、睿智的小眼睛上上下下打量刘靖一番。
“爱卿果然名不虚传,英俊儒雅,浑身透出一股威猛之气,真乃虎将也!”
“微臣多谢皇上夸奖,皇上对微臣恩重如山,微臣愿为皇上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对生活在拍马屁时代的现代人来说,刘靖耳濡目染,溜须拍马;脱口而出,小菜一碟。
君臣分上下坐下,宫女端上茶水,退了出去,一股茶叶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散。
殿内只剩下刘靖、刘宏和蹇硕三人,夏风拂拂,室内凉爽,蹇硕腰挎虹日宝剑,一脸微笑,矗立在刘宏的身后。
“爱卿对凉州平叛有何打算?”
“回禀皇上,微臣学识浅薄,蒙皇上提携!以微臣之见,凉州叛乱由来已久,关键是因为当地百姓贫穷,由穷生乱,加上贼挑拨,推波助澜。微臣认为另一个缘由是朝廷过于忍让,叛逆每次都尝到了甜头,只要凉州遇到天灾,贼就鼓动百姓骚乱,朝廷出兵平叛,总是半途而废,朝廷不得不出钱招抚,一而再、再而三,成了大汉的祸害!以微臣之见,对待叛逆要抓住机会狠狠打击,把领头的杀掉,对待普通的叛逆晓之以理,进行招抚,这样既能让凉州百姓留在当地,帮朝廷驻守边疆,也能警告叛逆和外夷,不要藐视大汉的天威!”
“爱卿言之有理,正合朕意!现在朝中的军权都被大将军一家把持,每次平叛都是他们说了算,招抚也是他们说了算,朕每次耗费大量钱财不锁,没有好结果,士人们私下还说朕懦弱!朕有苦说不出,今日有爱卿为朕领兵平叛,一定要多杀刁民,为朕解解恨!爱卿有何要求?可以向朕提出。”
“叩问皇上,皇上让微臣多长时间平息叛乱?达到什么结果?”
了解领导的意图,这才是核心问题!
“当然是越快越好!把那些叛逆统统杀光!”刘宏面露凶光,恶狠狠的。
刘宏十几岁就开始生活在血雨腥风的皇宫内,在外戚和中常侍的夹缝中求生存,压抑太久,精神已经不健康!
“回禀皇上,把叛逆赶回金城郡不难!但叛逆狡猾,一看朝廷大军到来,他们就撤走,不和朝廷大军正面交手;假如朝廷大军前往金城郡平叛,他们就派人袭击粮道,导致平叛大军顾此失彼,不得不退回!一旦大军退回,叛逆又乘机推进,耗费朝廷的军费,朝廷一旦军费不济,不得手派人安抚。这次,微臣认为要剿灭叛逆,我军的人数不够,特别是移动迅的骑兵不够,我部人数和叛逆虽然不相上下,但叛逆的骑兵是我部的二倍!故微臣认为不能战决!”
“那爱卿还需要多少人马?需要多长时间?”刘宏的脸色暗淡下来,情绪有些低落。
“微臣请求皇上把长水营和剩下的射声营这一万五千人马给微臣,有了这些精锐人马,微臣有信心早日平息叛乱。”
刘靖不说准确时间,给自己留有余地。
“爱卿把这些人调走了,那京城内就只有一万北军了!朕认为大将军他们不会同意的,北军归大将军府统辖,朕有心无力!”
“微臣以为,北军大部随微臣前往凉州平叛后,皇上以京城安危为由,再组建一支只忠诚于皇上的西园军,交给蹇大人统帅,皇上不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西园军应该是明年这个时候才建立!
在这乱世,朝廷没有军队,更没有威仪,不管为了刘宏还是为大汉着想?再建立一支军队是对的!不需要朝廷出钱,史书记载刘宏的万金堂有三百多亿钱,是朝廷三年税赋的总和!刘宏是个精明的商人,用卖官、卖爵、做买卖得到的钱,不知不觉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刘宏不拿钱出来,很多大事就做不成),要不是他突然病亡,东汉王朝就不会瞬间土崩瓦解!哪还有董卓篡权?
历史上,刘宏费尽心机建立的四万西园军最后好事了董卓!
“哈哈!每次朕想再组建一支军队,他们就以各种理由反对,还是爱卿聪明,一下子为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但爱卿要是今年平叛完了,北军不是还要回来吗?”刘宏思维敏捷、缜密,这哪像个昏聩的皇帝?
“回禀皇上,微臣赶走叛逆韩遂、王国后,再乘胜追击,收复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这战还要打一、二年?”刘靖是不是没事找事做?凉州这些郡县不是被羌人占领、就是被鲜卑人占领,要从他们手上夺回来,不知有多少恶战要打?自己好不容易组建的一点军队不就葬送在凉州了吗?但不挑起战争,刘靖同样处在风尖浪口,左右为难!交出军队、还是造反?支持刘宏,扶持小皇子刘献?还是帮助何进,支持大皇子刘辨?只要卷入皇统之争,不管谁登上皇位?他都不会有好下场!卸磨杀驴!鸟尽良弓藏,兔死走狗烹……这种事在史书上见得多!他不如在凉州手握重兵,为大汉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积聚势力,以局外人的眼光静观天下变化。
“爱卿说得有理,但这要耗费多少钱粮?爱卿知道国库无钱,他们都盯着朕手上的几个钱!”
“回禀皇上,微臣知道皇上的难处!微臣认为应该一步一步来,今年微臣就用这十亿军费,尽量为皇上省着用,先遏制叛逆的攻势,有机会就攻击叛逆,消灭叛逆的力量!明年春,微臣组织难民在渭河两岸屯田,以田养兵,以战养战!微臣为皇上收复凉州被叛逆、蛮夷占领的大汉领土,恢复大汉的天威!到时,皇上就是一代明君!微臣不收复凉州,绝不出凉州!”刘靖慷慨激昂,说后突然后悔了,不出凉州!自己的两位娇妻不是在家守活寡?张成他们可都还没成家?转念一想,自己不出凉州,难道她们不能到凉州来探亲?张成他们也可以休假,每年的十至十二月,凉州漫天风雪,大规模的战争不可能进行,到时他们可以回家结婚,让刘云、刘雨为他们主持婚礼。(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好、好!他们都说朕是个昏君,朕要让他们看看?朕准予爱卿的请求,另外再给爱卿五千匹良马,五万人的军械。”刘宏头脑热了!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五千良马又值四、五亿钱!五万人的军械值五、六亿钱!
哈哈……这通豪言壮语值得!也许不到三年,刘宏就死了(史书记载,刘宏死于中平六年四月,也就是二年后)!
“微臣叩谢皇上!”
“微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