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12章

新三国终结者-第12章

小说: 新三国终结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点钟,刘靖拉着老鹰回到了车厢,脚也懒得洗就上床睡了。

    早晨六点醒来,跑到车厢,现老枪孤零零的蹲在快要熄灭的篝火旁,仰望天空,也许一夜无眠!母子同心!

    跑步的兴趣全无,骑着盖西北沿小溪跑了一个来回,没现一点踪迹!

    九点钟,刘靖从望远镜里现北面有一个小黑点一起一落,天眼?刘靖赶紧骑着盖西北朝北面奔去,几分钟后,在一棵大树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站立上面,它也看见刘靖,高兴地长啸,顽强的飞起,滑翔着飞了过来。刘靖自己伸出左臂,它准确地落在上面,一个趔趄,险些栽到,耷拉着左翅膀,上面插着一支木箭,伤口乌黑。

    刘靖把它抱在鞍前,它无力的靠在怀里,驱动战马跑回城堡,老枪、白雪和王子围了过来,翻身下马,抱下沉重的小家伙,急步走进房间,把它放到床上,拿出药箱,准备过期活力碘、剪刀、针线、田七粉和纱布,从餐厅拿来一把咬骨钳,轻轻地咬断箭头(铁簇),把箭杆轻轻拔出,鲜血涌出,天眼的身体有些颤抖,伤口一个公分,只能缝合止血,消毒伤口,撒上三七粉,用纱布包扎,血止住了!拍拍它的头,没问题了!它点头表示谢意。

    这是一支大拇指粗的铁簇木箭,前方呈菱形,带着箭羽,是鸟毛!箭杆上有烙有隶书文字:张记军械坊、张艺!

    军械坊,就是军队制造武器的场所,现在不可能有军械坊的兵工厂了!前面文字是这支箭生产的厂名、后面是工匠的名字!这是一支军箭!以前看过有关资料,古代制作军械都要烙上工匠的名字,责任追踪!

    一支烙有隶书文字的铁簇箭透露出不少信息:汉字、中国人的名字,说明是在中国!隶书是从汉朝开始使用的官方文字,从此以后各朝都用!铁簇箭是冷兵器时代的远距离攻击、防守武器!现代军工厂不可能还生产木箭!比赛用箭已经是碳素材料了!普通猎户更不可能在箭杆上用隶书标明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年多来,刘靖第一次现人类的物品!说明这周围有士卒在打猎!

    终于有了人类的信息!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只要能碰到人,刘靖都是高兴的!

    自己应该研习一下书法,在小学时,系统地练习过颜体,写出的毛笔字一直引以自豪,在单位时常露几手,自我陶醉!古人使用毛笔,看到箭杆上的隶书,也许这个时代使用隶书!从ord里抄下汉字隶书。找遍行李,竟然没有现一只毛笔,更谈不上墨汁了!毛笔快要绝迹了,就像京剧一样,都快成了文物!年轻人不喜欢,老人总会死的……没办法,制作一个沙盘,用木杆书写,好在基础扎实,只是熟悉隶书字体,每天练习半个小时,培养耐心!

    自己一定会走出这个大山谷的!

    天气一天天冷起来,收割、储存苜蓿就成了头等大事!

    十五日上午,刘靖赶着马车来到“汉阳”,先用剪刀剪断苜蓿籽,装进编织袋,装满了两袋,有七十多斤,然后割倒三亩多苜蓿,晾晒。

    五天后,苜蓿已晒干,捆好、装车,运回了二十一车,码在草棚里,堆得满满的,一个冬天的草料足够了!

    天眼一周就恢复了健康,拆了线,又变得活蹦乱跳了!这段时间都由老枪抓来猎物来喂养它,刘靖也丢些兔内脏,好吃好喝,又壮了一截!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意外或许对它成长有好处,天外有天,何况天外还有人!人是动物最大的敌手、永远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甘蔗收了四十根(吃了二根),三米多长,手腕粗,红黑色的皮,嚼起来,甜丝丝,水分足,好甘蔗!

    三十一日上午,刘靖拿起一把镐,背上背包,骑着盖西北(白雪怀孕了,留在了家里),后面跟着王子,天上飞着天眼,它们陪刘靖去探查“汉阳”东端的那片不毛之地。

    这地方降水丰富、土壤肥沃,竟然有一片地不长草!阳光普照,没有营养和水分?从第一眼看到那片地,刘靖就预感土下有矿,最有可能是煤矿!

    这片山坳方圆不到两百米,像一个陨石坑,地面是一层黄泥土,但地面较硬,像学校的煤渣跑道!用铁镐使劲挖了几镐,黄土下是煤渣!换了一个地方挖了几镐,同样是煤渣!跑到山坳的边缘,用镐在一个地方一镐一镐的挖下去,黑块,轻轻一敲,散了,用手抓了一把,黑乎乎的煤!

    原来这里是一座煤山,也许遭到雷击,煤炭自然,不知烧了多久,突然遇到暴雨,火被浇熄,留下了这个大坑,地表的煤渣被风刮走,或和泥土混合变成硬的地表,把煤封住了!

    在一年一个月零十二天,刘靖在这个大山谷里现了煤,人类重要的资源之一!
………………………………

第十七章 发现了煤

    煤:亦称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除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磷、氢、氮和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和铁等元素)。煤用作燃料外,还可以进行化学加工得到许多种化工产品(煤变油等)。

    日本人当年侵略中国,号称只要占领山西,就无后顾之忧,主要是看上了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也是大话)。

    中国的煤炭资源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但按人口平均计算,只达到世界人均水平。中国不仅缺油,同时也缺少煤炭资源,全球的煤炭可以使用一百六十二年,而中国不到九十年。现如今,在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指引下,各地政府为了gdp(其实就是政绩、官位),拼命开采,把子孙后代的资源提前用掉了!后果非常可怕!世界各国为什么在南极设立科考基地?难道是为了得到南极的不毛之地,不是!为了地下的矿产!刘靖预测,中国十年后会(和美国一样)为了石油资源而开战(先以收复南海的岛屿为由)!

    根据含碳量的多少,可以把煤分成如下几类:无烟煤(含碳95%左右)、烟煤(含碳7o-8o%)、褐煤(含碳5o-7o%)和泥煤(含碳5o-6o%)。煤的含碳量越高,燃烧热值也越高,质量越好。

    刘靖现了煤,意义重大:一、可以作为燃料。二、是不是可以建造一个砖窑?试验性的烧砖,刘靖多的是时间!有了砖……三、有了煤,是不是炼焦?电脑里有土方炼焦的方法;有了焦炭,建造铁炉,学习打铁……联想翩翩,有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区别在于:有文化的人会联想,举一反三!会去实践,重复试验,虽然漫长,也许还没有结果,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刘靖用蛇皮袋装了半袋(煤矸石很少),骑马回到了城堡。

    八十年代,城里家家户户都烧煤球,从煤店买回煤粉,加水调和(煤店已掺进黄泥),做成煤球,晒干。

    九十年代,买回来的是蜂窝煤;再以后变成了煤气坛、天然气!

    把半袋煤粉加上十分之一的黄土(少了烧不完全,多了不经烧),加水混合,做了一百七十二个煤球,放在室外晾晒。

    在修理车间,刘靖用从七号车厢拆下来的钢板和钢管,锯、敲和焊,花了一整天时间制作了一个煤炉子,又花大半天安了一个排气管通往窗外(小心把玻璃卸下,用玻璃刀划一个圆洞,最后划成了一个窟窿,不得不用胶纸把周围粘上),防止煤气中毒。

    把炉子搬到车下,生好煤球,再搬回房间,接上排气管,盖上风门,放上水壶,即取暖、又烧水!冬天来临,北风呼呼,但房内温暖,有家的感觉!去年整个冬季一直在挖护城河,劳动时不觉得寒冷(过年期间烧了十几天的木头)。今年闲下来,坐在屋里看书,晚上气温降到了十度,比去年低二-三度。睡觉时,盖上了两床薄被。有了炉子,暖和多了,睡得甜甜的!

    花了二天,运回了一千多斤煤,坐在火堆旁做了八千多个煤球,一天烧五十多个,能烧五个月。

    挖过煤的地方,用树枝和草覆盖,避免煤粉被风刮得到处都是,污染环境。

    十二月十五日,刘靖又在西面开始挖一口一百平米的水塘,一是作为储水、灌溉;二是要取半米以下的黄泥,这些泥巴粘性很强,用它能作为砖的原料。以前看过工人用锯末加上化学药水做成耐火砖。

    刘靖还清楚地记得砖的铁磨具,还尝试的做过几块,先把锯末用化学药水调和好,戴上手套(防腐蚀性),加入混匀的锯末,用木锤打紧,拆开磨具,一块耐火砖就做好了!还记得磨具内有三根钢筋,砖内就有三个横行的空洞!

    刘靖先做出了一个钢磨具。

    设计砖的大小为24x12x5o公分,原料为粘土、煤灰、玉米秸、煤矸石。

    设想的大致步骤:1粘土百分之六十五、粉煤灰百分之二十五、煤矸石百分之五、玉米秆百分之五。2把煤矸石锤碎,把玉米秸打碎,四种原料充分混合;加水制成泥料。3将泥料制成砖坯;4将砖坯晾干;5把砖坯放入窑中,利用原料粉煤灰、煤矸石、秸秆可燃性采用外燃和内燃相结合进行焙烧;6最后冷却得到红砖。

    花了三天时间,用黄泥巴制作了三百一十二块砖,晾晒。

    选在南面(北面好一些,但担心水源受影响)的山坡挖一座窑。挖窑之前,刘靖花了半天时间,在城堡的南面又开了一个城门(有了三个门,北侧还没有)。

    第一步,把洞周围七米的树木、野草、藤和荆棘全部砍伐,虽然使用了电锯,但还是花了一星期的时间,砍倒了一百零七棵树。

    第二步,掘洞,开挖宽零点七米,高一点五米的洞口,用木头作为框架(不要像张思德同志那样一不小心就牺牲了!生命第一重要),每挖进半米,就安装木头框架,支撑洞顶。第一天挖了一米!越往里挖,难度越大,好在这座山不是石山,里面是黄土(正好用作砖的原料),从洞深一米五处开始向两侧挖掘,左右各三米、高两米、洞深五米,共六十平米。

    第三步,从坡顶往下挖,越往下口子越大,形成一个烟道!

    ---------

    二十二日,冬至。

    老人说,到了冬至,就可以腌鱼、腌肉了。

    早晨六点,天空阴沉沉的。

    刘靖披挂整齐,拿着铁枪,埋伏野草丛中,这地方位于小溪东岸、离野猪群必经之路的下风头四十米处。山里有两个多月没下雨了,猪群每天要多次到小溪边喝水,他观察过它们的行踪,这猪群有十二只,母猪已怀孕,准备杀嘴里长有两个獠牙的公猪!

    六点三十四分,猪群过来了,小心翼翼的,它们喝完了水,正准备离开,刘靖骑马冲了过出,马蹄声惊醒了猪群,狼奔豕突,四处逃窜,他紧紧盯住一头黝黑亮、膘肥体壮的公猪,冲了过去,那头猪不是盖西北的对手!相持五十米后,被马追上!单手持枪,蜻蜓点水!枪尖刺入它的左耳,“扑哧”一声,快拔出,鲜血喷射!“轰隆”一声,野猪冲出几十米,砰然倒地,抽搐起来!

    刘靖两个多月的刻苦没有白费!

    关羽以杀人快著称,一般的大将一招就致命!有人统计:在其取胜的战斗中,一个回合即斩杀或生擒对手为十场,占百分之四十;十回合以下的为八场,约占百分之三十,枪枪咬肉!不知关羽是否学过解剖?关羽身高两米多,体重一百多公斤,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折合成现在的长度和重量,大约长七尺、重四十一斤,刀虽重,但刀法准、狠、快、力量大!胯下赤兔马,人、马和刀连成一体,这是当代杀手的手法!

    刘靖还是采用原始剥皮的老方法,简单(盐肉带皮好晾晒,完整,图个吉庆)!他又多了一张猪皮!忙活一天,把猪肉剁成一块块,放进盆子,抹上椒盐,喷洒一些白酒,盖紧。

    刘靖见过农村屠夫杀猪,先把猪放血;再在猪蹄处皮肤下划一个口子,用嘴把它吹得鼓起,把吹起口绑紧,用木棒敲打猪身(当时没有问有什么用);开水烫毛,刮净猪毛;最后开肠破肚……尿泡(猪膀胱)被孩子们抢走当气球吹!

    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三日,三十二天后,山窑建成,窑顶上面挖了排水沟,避免雨水冲刷。张思德同志就死在暴雨天、窑洞坍塌,挺可惜的!洞壁四周和中间加了十二根钢管支撑,窑就更结实了!

    刘靖到农村的窑洞玩过几次,熟悉内部结构,但真正怎样烧窑只听人谈过。

    有一个亲戚在私人砖厂干活,每天干十一个小时,一月才六百多元。每年过年时,刘靖碰到他就问一些他做工的事情,他们用煤烧窑,烧一窑砖要十五天左右!有专业师傅烧窑,他只做一些杂事,只了解一些烧窑的常识,如烧窑、冷窑太快,砖易裂;烧窑太快可能使砖起泡;烧窑的火力不匀,砖易变形等,但真正如何烧一窑好砖?他也不知道。大概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泥砖变成红砖,要有网络就好了(核武器都能造)!没办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失败是成功之母!

    升温不能快、降温要慢、火力要均匀!

    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秸秆可燃性,采用外燃和内燃相结合进行焙烧,十天左右就够了!

    刘靖只把一百块砖(避免全部失败)搬进窑内,摆成一个圆圈,中间和周围码上木材,木材上放上煤球。

    二十五日,早晨九点。

    点火,烟囱冒出一股股黑烟,木材点燃了,煤球冒出红光,洞内的温度逐渐升高,刘靖从洞口不断观察,因为是初窑,刘靖不敢马虎,每隔一段时间去观察一下,冒着高温进入里面添上煤球!连觉也没睡好,整天昏沉沉的(一氧化碳中毒)。

    烧窑真是一件苦差事!

    二月四日,熄火,把窑洞、烟囱封起来,降温。

    六日,窑洞完全冷却!一大清早,刘靖打开洞口和烟囱口,透气。

    中午,进入洞内,看到了自己的作品:砖呈红褐色,怪怪的颜色(不是刘靖想象中的红色),但有一种仿古的味道!拿在手上,透着温暖、质感,用手撇了一下,很硬!摔在地上,断成两截!表面有裂纹。

    不知道成功没有?反正能砌墙!

    烧了一窑砖,刘靖就失去了兴趣,现在不需要砖!
………………………………

第十八章 送王子回归自然

    七日,春节,蛇年。

    这是刘靖来这里独自度过的第二个春节,第四百四十七天,心情已经不像上一个春节郁闷,已有了五个朋友,不再孤独,有了成就感!

    腊排骨炖蘑菇、红烧野兔、红烧土鱼、母鸡汤、油淋白菜、清炒木耳,开了一瓶茅台!

    太奢侈了!

    消耗完车上的啤酒后,除非过年、过节,刘靖很少饮酒,还剩各种名酒一百十七瓶:茅台十三瓶(三十年陈酿四瓶、十五年陈酿六瓶、十年陈酿三瓶)、五粮液十六瓶(十五年陈酿十瓶、五年陈酿六瓶)、剑南春七瓶、水井坊六瓶、黄鹤楼六瓶、白云边二十四瓶……

    几百包名烟不得不束之高阁,堆放在车厢的上铺,刘靖不能怕浪费,就学会吸烟,损害健康的事不能做!政府一面花钱建医院,保护人民的健康;一面又大力展烟草工业,诱使人们吸毒(烟草就是毒品),自相矛盾!

    一只鹰奖赏两只兔子。

    每匹马加三个鸡蛋、一斤黄豆、一斤玉米和一捆干苜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