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冷战破幕者 >

第36章

冷战破幕者-第36章

小说: 冷战破幕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下来的芯片使用最先进的加工机床进行细致的扫描,得出的结果是这枚芯片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世界上最高精度的加工水平。电子芯片专家表示,这种芯片哪怕是美国也造不出来,苏联同样也造不出来。”
  “而那艘导弹艇则更加先进。总装调动了全军数据库,发现全世界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导弹艇的情报资料,但它上面按钮的名称居然是清一色的中文,仿佛是我国海军凭空变出来的一艘军用装备。而且,它的设计理念也很令人费解,如此优秀的载体居然只搭载了火箭炮。按道理来讲,这种高速隐身的快艇更应该配备反舰导弹,就算是鱼雷也更加有效果,海军表示这是对优秀平台十足的浪费,按道理讲,设计师应该直接拉出去枪毙才对。”
  老人这时候才露出了笑意,和总参的中年男子默契的对视了一眼,现在,他们基本可以确认杨天华所言的真实性了。


第七十三章 非洲

  隐秘而深沉的办公室内,厚重的床帘隔绝着每一丝光线,白炽灯则散发着冰冷的光,照亮整个桌面,在办公桌两边,分别坐着波澜不惊的老人和站的笔挺的杨天华。
  这座办公室看似朴实无华,但实际上却内有乾坤,沿着墙壁布置的干扰器十分密集,阻挡了一切信号的传输,无论是长波还是短波信号都无法从室内传递出去,蜂窝吸音系统更是可以消匿每一道声响,整个办公室和外界没有任何的缝隙或孔洞,室内与室外被完全割裂成两个世界,处于彻底的全封闭状态。
  老人点点头,伸手:“小杨同志,先坐下来吧。”
  杨天华便坐了下来,但仍然是腰背笔挺,精神抖擞。
  老人露出赞许的眼神,说:“不错,精神气很足嘛。”
  杨天华一本正经的高声回答:“谢谢首长夸奖!”
  老人笑了:“不必这么拘束,我们现在已经能确定你的身份了。”
  杨天华眨巴了下眼睛:“真的吗?”
  老人点点头,没有正面回答:“起初,我们还真怀疑过你是北边派过来的间谍,毕竟一个从五十年后跳跃而来解释太过于荒唐和匪夷所思,放眼全世界都不曾出现过这样的案例。”
  杨天华问:“那现在怎么又能确定我的身份呢?”
  老人笑了笑:“要是北极熊真的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来帮你证实身份,那我们倒也无话可说了,只能说那头北极熊太豁的出去了。”
  杨天华憨憨的笑了笑:“即使我是五十年后的中国军人,那也是中国军人,不会欺骗国家和民族的。”
  老人郑重的说:“中国军人,是啊,中国军人是不会欺骗国家的。我看你身上散发着的自信气质,推断你应该来自于一支自信而桀骜军队,能拥有这样气质的一支军队,想必五十年后我们的国家与现在已截然不同了吧。”
  杨天华点点头:“是的,已经截然不同,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好的变化。”
  老人欣慰的笑了笑:“看来我们的政策是对的。”
  杨天华没说话。
  老人接着说:“那这五十年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哪些大事?”
  杨天华将一本案卷放在桌头:“我在执行任务之前,就已经把我学到的历史全写了下来,不过我也只记得一点点大事件,恐怕不能改变整个时代。”
  老人翻了翻案卷,随意便看到了一行字——2030,开采月壤计划展开。
  老人神色瞬间变得无比锋锐,战火中淬炼出的那种敏锐和直觉让他的眉头微微一皱,举起话筒,这也是唯一一件和外界相互连通的通讯设备。
  他平静而简洁的说:“加强外界守卫力量,立刻。”
  一名军人立刻回答:“是!首长!”
  五分钟之内,伴随着一阵卡车的轰鸣声,大量荷枪实弹的警卫从车上跳落,沿着办公室五米之外进行布防,甚至还架起了高射机枪与反坦克火箭筒,密密的纵列围绕办公室交错排列,通道和门口均站满了精锐的警卫兵,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冷淡,像是一群武装机器人,到达位置后便纹丝不动。
  杨天华咋舌,这怕是中央警卫团的精锐吧。。。。。。
  老人继续翻开案卷,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表情不断掠过,惊喜、惆怅、喜悦、欢畅、思索、苦恼、舒展一一出现,最后,老人那干涸的眼睛里居然流出了晶莹的泪水,那支撑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得坚固肩膀也罕见的耸动起来。
  杨天华见状,赶紧站了起来,关切的问:“首长。”
  老人摆摆手,语气仍然平静,但却掩藏着一丝激动:“我没事,就是看着理想变成现实,太触动了啊。。。。。。。”
  杨天华是有些理解这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北方是百万钢铁洪流的凶猛北极熊,对岸是经济即将奔腾的日本,南边是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安南,喜马拉雅山对面和太平洋对面也有着不小的挑战,堪称是四面危急,处处危险,每一个人似乎都处于悲观的考虑中,即使乐观之人都因为不知道靠什么乐观,最终不可避免陷入悲观,国民的情绪很振奋,但是这样的振奋背后是对威胁的忧心忡忡。
  面对这万里河山,百亿星辰,年轻的共和国却不知该如何摘取,只能靠着谋略去一次次的抗衡,去一次次的扭转局势,去一次次的艰苦搏斗,去和这世界上无数的强者过招,火中取栗,简直是在擦着刀尖翩翩起舞。
  而就在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这个伟大的国度将在几十年后突然高速崛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常年保持GDP的两位数增长,一路超德越日,成为经济体量最大的亚洲第一大国,举手投足都将对世界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成立了席卷亚洲的投资银行,并且在极为强大的经济体量支撑下,逐渐开始拥有一支平荡山河的机械陆军,拥有一支逐渐撞破岛链的远洋海军,拥有一支从国土防空转变为战略进攻的先进空军,拥有一支坚持用真理说服别人的火箭军,睥睨整个亚洲,为跨越亚欧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划上坚固的等于号,这样的说法足以让每一个国人热泪盈眶。
  这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一个未经历过人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老人很快恢复了过来,发问:“到那时,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何?”
  杨天华笑了笑:“一个崛起挑战曾经世界秩序的强国,自然会遭遇其他宵小之辈的非语,他们拼命的想要捆住一头巨龙,可龙又怎么会被几根区区的锁链捆住呢。最后,它们只能选择和我们合作,脚盆鸡和棒子与我们甚至成立了自贸体系,与白头鹰分庭抗礼了,简直如梦似幻。”
  老人说:“五十年后的我们具备如此强大的经济力量,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怕敌人会首先选择从文化层面上下手,用精神鸦片来侵扰民众的自信。”
  杨天华不得不敬佩这位老人的敏锐,他连连点头:“是的,后世确实出现了很多过气明星、江郎才尽的作家、自封的公知名嘴、无人聘用的律师、词穷急眼的诗人,这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西方基金会的支持下成了贩卖焦虑和悲哀的急先锋,他们用各种言论和所谓的事实来侮辱这个国家,并意图改变国民的价值观,甚至试图将一些已经被埋进泥土的玩意儿从棺材里再撬出来,祸害大环境。”
  老人笑了:“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些渣滓之徒终究不值一提。”
  杨天华轻叹了一口气:“可还是有不少人民相信了他们的言论,那时,居然有些人视爱国为耻,仿佛他们生来便是批判家和政治家似的,北极熊已经在这样的街头政治家的渲染中轰然倒地了,可他们视而不见,依然在为一些金钱而前仆后继的欺骗人民。”
  老人说:“小杨同志,你要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可能在一时蒙蔽了一些后知后觉者的眼神,但却不可能永远的瞒天过海,总有一天,我们将战胜所有的敌人,到那时,太阳将照亮整个寰宇,一切的渣滓之徒都将灰飞烟灭。”
  杨天华深深的点头:“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老人摆摆手:“好了,这些挑战和烦恼就留给你们这些后辈操心吧,我现在需要问你一些其他的问题,希望你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天华再次点头:“首长您请。”
  。。。。。。
  时间一分一秒漫长的过去,二人之间的对谈开始逐渐变得深入,从风云变幻到鞭辟入里,从大洋彼岸到南亚风云,从太空寰宇到大洋深处,老人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很关键,都让杨天华需要思忖良久才能作答,每一个回答都需要反复的考证。
  “照这么说来,除了我们现在正走的这条路,其他的轨迹都很危险?”
  杨天华点点头,回答:“是的,苏联已经用自己的覆灭映证了这个道理,就像白头鹰曾经在约翰牛的世界霸主地位之下隐忍了五十年那样,我们也需要韬光养晦,正面对抗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无疑是很危险和艰难的。”
  “你所说的战略机遇期是指?”
  杨天华想了想:“布什政府所大力推行的全球反恐战略,这份战略让白头鹰在其他区域陷入了泥沼状态,给了我们宝贵的十年去发展自身,才让我们松了一口气,给了我们大力发展的机会。”
  老人站了起来,目光如炬,扫过墙上的世界地图,美洲、欧洲、亚洲、南美洲均在他的眼神中风云流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确定之后,冷战的铁幕便徐徐的落下,每一座大陆都在沿着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力量都不可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向前滚滚推进的洪流。
  老人轻声叹了一口气,说:“你要是能提前一百年抵达这儿,说不定我们还能试图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现在恐怕不行喽。。。。。。我认为你所说的路线,已经是我们能想出来的最好对策了。”
  杨天华站直了身子:“首长,您似乎遗漏了一座大陆。”
  老人眼里似乎有闪电霹雳,却仍然微笑着问:“哪里?”
  杨天华一字一顿的说:“非洲。”
  (这书昨天差点被封禁了,大环境已经严格到了极致,很多问题层出不穷,更新速度和审核密切联系,这几天已经被严重警告了,各位读者理解万岁吧。)


第七十四章 霹雳目光

  霹雳般的眼神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坠入这座名为阿非利加州的大陆,扫过自欧洲以南、亚洲以西,横着跨过赤道南北,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错下总面积高达三千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在这里,诞生过人类的祖先,下辖北非、东非、西非、南非、中非,孕育它们的是尼罗河、刚果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这些源远流长的超级大河,这座宝藏般的大陆,仿佛是上帝投掷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且不论非洲堪称变态储量的矿产资源,单单看一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
  农业方面嘛。。。。。。只举出一个数字非洲便可以吊打全世界的对手:非洲的耕地总面积高达8亿公顷。8亿公顷是什么概念?那可是足足120亿亩地!2017年末,我国耕地总面积不过侃侃21亿亩,也就是说,非洲拥有着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足足6倍的土地,而且比国内大多数地区的耕地更加肥沃、更加湿润、阳光更加充足、规模更加巨大。
  土地啊!而且还是肥沃平坦的土地啊!是种下去连浇水施肥都不用就能开花结果的土地啊!在中国的农民眼中,这些土地简直就是一座座闪闪发光的金山银山,不,是一座座钻石山!是老天爷的福泽!是玉皇大帝的聚宝盆!
  是的,在朴实的中国农民的眼里,土地其实就是命根子一样的存在。当初那些伟大的,不畏死亡的,代表工农阶级站起来革命的红军战士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革命目的也很单纯,就是在为了自己的土地而战:既然地主们不让我们继续挥舞铁铲,要让我们活活饿死,那我们就挥舞步枪,把你们这些封建主义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后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播种,吃饱饭,穿暖衣、住好房、其乐融融、幸福安康的生活下去。
  这一切的根源,实际上都离不开土地。
  而现在,一百多亿亩肥沃的土地就这么摆在那儿,黑叔叔们却不管不顾,没事睡觉,有事撒尿,实在闲的不行便造几个人当乐子玩,自嗨的不成,发展农业直接被扔到一边去,及时享乐才是王道。
  什么?肥沃土地?那算个屁!
  什么什么?让老子种地?你想的美!
  这要是让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们看见了,非得拿着拐棍去敲那些懒汉的脑袋不可!
  当然,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之下,本该富足的非洲实际上连年饥荒,粮食危机不断涌现,缺乏水利工程和系统种植是一方面,懒惰与依赖则是另一主要方面,战争与农业,非洲的军阀们几乎无一例外,统统选择了战争。
  杨天华小声说:“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都是必争之地。”
  当两个世界霸主交换皇座之时,海洋往往也会随之沸腾。
  印度洋,对共和国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白象的印度洋舰队看起来不伦不类,几乎是万国造的典型,海军还经常出事,好像在和隔壁的空军比谁事件率高似的,但就算这样一支舰队,其仍然可以对共和国构成很大的威胁:一旦让这头白象卡住马六甲海峡,那可就相当于在共和国的能源生命线上横插了一刀,这一刀非常难受,共和国海军虽然能突破第一岛链,也拥有了先进的攻击核潜艇、核动力航母、万吨大驱、两栖攻击舰,但在远洋环境下作战却也是具有巨大的挑战性。
  非洲,可能正是这巨大棋盘的落子之地。
  “不只是农业,更重要的是非洲的战略地理位置,当不如二十一世纪之后,非洲已然成为了中国举足轻重的超级市场,这个拥有12亿人口、大量农业耕地、丰富矿产资源以及石油的大陆拥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一旦输出轻工业化,整个非洲大陆都将焕发出极为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力,相当于一个重新辉煌奔腾的巨大载体,就像是曾经的美洲新大陆,我们曾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发掘,不能在错过新世纪的宝贵机会了。”
  杨天华恳恳切切的说。
  老人说:“你是想提前在非洲建立制高点?”
  杨天华点点头:“提前布局,在白头鹰之前进行布局。”
  直到二十一世纪,白头鹰对非洲的经营都明显不如其他地区,甚至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在欧洲,白头鹰为了对抗北极熊费了很大劲,投入了海量的资源进行军事部署,从汉斯猫到意呆利,从约翰牛到西班牙,规模庞大的海军基地、空军基地、陆军基地、甚至是曾经的巡航导弹发射基地星星点点,这些固若金汤的战略节点常年驻扎着部队,当地美军在每年都进行各种规模的军事演习,美军作战司令部还在西欧部署了大量装备,一旦发生战事,直接运输作战人员就可以快速形成一个个装甲师,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看成是步步为营的典范。
  在亚洲,白头鹰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返亚太战略的指导下,同样把势力顶到第一线,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之上部署的各大海空军事基地可谓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完整的铁链体系,体系中塞满了诸如B2隐身战略轰炸机、F22隐身战斗机、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海狼级攻击核潜艇、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EA18G咆哮者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