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破幕者-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目前为止,这个侦察连已经汇报了至少五个存在威胁性较大的目标,后方的炮兵营已经做好了开火准备,随时可以将这些目标从地图上抹去。
林广生问:“一团和装甲团的动向怎么样?”
参谋汇报:“一小时前交火,他们方向的敌人强大的多,所以动用了师一级的炮火进行火力支援,同时里桑军队还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佯攻,规模为一个师加一个旅,动用了三百多门老式的牵引火炮,为他们真正的攻势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目前大红一师的一个机步旅正在投入战场。”
林广生点点头:“我们也没必要隐藏了,命令炮兵营,现在开火,将侦察连发现的目标全部摧毁,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将斩断这条路。”
第341章。351 坦克战
在各个部队有条不紊的行动之际,杨天华则坐在断崖要塞之中,与近百名参谋组成的庞大分析决策团体进行着一轮轮命令的制定与下达,李剑负责情报部门、陈朗负责后勤部门,最终由杨天华进行决策,下达最高层级的作战指挥命令。
谷桐也暂时放下了对非洲军团的外语培训工作,加入到情报部门一个外语战术研读小组之中工作。
她的工作主要是对白头鹰和高卢人之间的军事指令进行推敲,虽然按敌人间的沟通交流大多使用英语,但在表达方式和语法使用上也有细微不同,在一定的研究量下,确实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杨天华盯着面前一些最新的低轨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奇怪,不是应该五年以后么?”
李剑则提供了另一部分的情报。
杨天华笑了笑:“GIAT集团与莱茵公司之间的交易合同?你们在那儿也安插人手了?”
李剑说:“还得感谢奥莉薇娅,她在GIAT集团控股百分之10,黑风衣组织可以利用这些股份的力量在背后动不少手脚,获取一些线索。”
杨天华翻阅着资料,点头:“唔,莱茵金属的120的44倍滑膛炮,豹2坦克现成的引擎和变速箱,连悬挂系统都是其他人的技术,几乎可以看成是一辆披着AMX56外壳的豹2,看来高卢人也是面子工程的高手,告诉部队,直接把这群新家伙当成豹2来收拾。”
杨天华将这些照片放倒一边,看向另一些情报:“弹道导弹?”
李剑点头:“是的,根据我们在意大利的情报监听单位的搜寻,卡森中将从冷战对抗前沿调来了一批潘兴弹道导弹和战斧陆基巡航导弹,如果大量发射这些远程武器,恐怕会对我军造成重大的威胁。”
杨天华接着说:“其他的呢?”
李剑说:“侦察卫星的新一轮情报,六架B1B战略轰炸机从白头鹰本土调来,这些具有部分隐身能力的战略轰炸机可以低空突防,也会对我们的打击群造成一定的威胁。”
杨天华说:“敌人是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集团力量,如果会被我们轻松收拾掉那倒是奇怪了。不过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有新东西,我们也有新东西。”
李剑说:“我们的底牌?”
杨天华微笑着说:“当然。”
。。。。。。
合成三师的打击还在持续之中,作为整片战场第一支投入到反攻节奏中的师级作战部队,林立大校的命令堪称雷厉风行,装甲团和机械化步兵一团的攻势从左翼如同一记凶悍的左勾拳,在合成三师的炮兵团火力掩护下,这种攻势的速度几乎迅猛异常。
而右翼,机步三团则已将全团兵力横渡过了宽阔的达拉格姆拉斯河,团一级的炮兵火力已经摧毁了钢老虎侦察连发现的五个目标,包括三支巡逻队和两个炮兵阵地,为前锋的推进扫除了障碍。
林广生团长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他知道,这场战役正在按自己的节奏走下去,纵然左翼那边打的热热闹闹,声势壮观,但实际上,自己才是一柄真正致命的尖刀。
“陈生同志的位置。”林广生问道。
一名参谋立刻汇报:“已经通过达拉格姆拉斯河,目前正在前进,速度很快,预计四十分钟之内会与大红一师的第2机步旅触碰。”
林广生点点头:“以我方坦克的正面去挑战其坦克部队的侧翼,陈生同志的优势很大,我相信凭借其实力应该可以打穿第2机步旅的后侧翼位置。”
“但能否包围这个机步旅,就看陈生同志的速度快不快了。”
在灌木丛之中,燃气轮机的轻微轰鸣正如同幽灵一般的响起。
一辆辆99H主战坦克那58吨沉重的钢铁车体在1800马力的动力下将树木轻而易举的推倒,此刻太阳已经升起,为了避免空中侦察机和卫星的侦察,陈生下令99H坦克连开进一片灌木丛之中,各车组之间的间隔保持150米,如果不是精确侦察,否则很难看清楚这支坦克部队的真面目。
陈生上尉看了一眼多功能显示屏,根据团部无人机的标识,大红一师下辖的第二机步旅的主力距离自己已经不到10公里了,在外围巡逻队被扫荡干净之后,大红一师的第二机步旅还不能准确掌握外界的具体情况,哪怕仅仅在10公里之外。
陈生上尉稍作思考,决定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优势。
接着,陈生打开显示屏的一个选项,将其启动,耳边可以听到一阵轻微的电机声,那是炮塔外侧固定的一个无人机弹射轨道舱盖打开了,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启动,从一米长的轨道定向抛射出去,在灌木丛中升空,飞向敌军第二装甲旅的方向。
同时,除了陈生手中的小型车载侦察无人机,林广生的团一级无人机也在对敌人进行侦察。
只是第二机步旅的防空力量也很强大,战斗部装药量较大的霍克导弹以及灵活的复仇者导弹发射车数量众多,对无人机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截至目前为止,团部至少已经有三架侦察和炮兵侦测无人机已经被击落,而在如此的损失下,空中侦察也仅仅只能看清第二机步旅部署的一隅,无法对纵深的敌炮兵力量进行侦察。
“要是我手头上有几架长航程的高空隐形侦察无人机就好了,卫星侦察总是慢一拍,我们自己的无人机又太容易被击落。”林广生说道。
参谋长笑着说:“我的林大团长,那可是总前委才能有的配置,咱们师长想使用都得打借条的。”
无人机的光电摄像头正将拍到的画面送到99H的显示屏内。
陈生上尉共享了数据链,然后在车际电台中说:“敌军相当于一个机步连规模,无人机看到的就有11辆M1坦克和相同数量的M2战车,但都以侧面对着我们。”
“攻击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在3500米距离上一炮将其侧面打个对穿,无论是贫铀穿甲弹还是钨合金穿甲弹,或者我们也可以使用炮射导弹在5000米距离上使用金属射流进行杀伤,总之,我们优势很大。”
三个坦克排排长迅速回复,表示可以一战。
陈生说:“无人机还拍摄到了六门120毫米迫击炮,以及一些悍马高机动车,对我们的威胁并不大,但不要把脑袋露在炮塔外面,小心破片的杀伤。”
经验丰富的坦克车组们迅速表示明白,他们都是从59式坦克再到69式坦克,又从69式坦克开到96式坦克,最终在99A式坦克上表现最为出色的坦克兵,自然知道在一场坦克战中要注意什么。
10辆99H型主战坦克一路保持着最低噪声开过来,侧裙组件上的奇特新装置使得扬尘降低到最小,几公里内都无法察觉。
陈生命令道:“全体低速前进,免得产生巨量扬尘和热信号,换上一发激光驾束炮射导弹,我需要第一轮射击命中率在80%以上,最好0伤亡消灭对手。”
自动装弹机在机械结构声中为炮膛装填了一发先进的激光/雷达双制导模式炮射导弹,炮手们则开始按照目标分配的次序进行瞄准,为了不让对手提防,他们首先采用毫米波雷达锁定敌人,最后关头才进行激光测距,双重制导模式下,可以使得攻击更加精确和容易。
将距离逼近到4500米范围内,所有99H型主战坦克都发射了炮射导弹,这些导弹在轻微的呼啸中迅速向前延伸,一路旋转着飞行,沿着毫米波雷达的指引朝着目标狠狠砸去。
炮手则第一时刻进行激光测距,将激光落点照射在M1A1坦克的炮塔上,那里是坦克最薄弱的区域,当然,如果旋转的导弹无法精准命中炮塔,也有很大概率一头贯穿薄弱的侧面装甲,将里面的人员和弹药烧个精光。
直到此时,远方的M1A1坦克群才反应过来,连长第一时间要求还击,可惜敌人的位置处于4500米开外,未装备炮射导弹的北约坦克根本无法有效还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远方一个又一个小光点打着旋飞过来。
连长于是又赶紧下令释放热烟雾,这似乎收到了效果,M1A1坦克引擎盖上喷发出滚滚废气,盖住了整个坦克群,这些废气产生着浓烈的红外信号,并同时阻挡激光的传递,以破坏敌人的激光测距或者热成像瞄准。
然而毫米波雷达却不受这一阻挡。
99H炮塔前端的毫米波雷达正引导着导弹飞向目标,导弹拖曳着修长的尾焰,穿透浓烈的烟雾,狠狠的砸在了M1A1坦克的侧面,串联战斗部顿时间击穿了侧面装甲,数千摄氏度的金属射流在短时间内便烧光了车内的一切,自动抑制燃爆装置还没来得及工作,弹药便已经被引爆,第一时间便有四辆M1A1坦克在瞬间化作爆发的火山。
其他的M1A1坦克则及时将正面对准了敌人,这里是最强的贫铀装甲所在位置,但仍然有几辆M1A1坦克被数千摄氏度的金属射流穿透,车舱内的成员们重伤。
第342章。352 屠戮
第一轮激光/雷达双制导模式炮射导弹飞射而出之后,立刻创造了不俗的战果,自动装弹机在机械结构声音中立刻装填下一发钨合金穿甲弹,从侧面对付这群M1A1主战坦克,实际上用不着威力更加劲爆的125毫米口径贫铀穿甲弹。
陈生上尉有条不紊的下令:“二排三排继续在侧面实施火力攻击,一排从绕行至右翼,截住这些坦克部队的后撤道路!”
99H主战坦克的加速性能十分惊人,31马力/吨的单位功率使其在追击中如同一头饿狼,在撤退时又如同一只兔子,在进攻中,这些速度出奇迅猛的坦克往往能够收获到不小的优势。
在M1坦克群尚处于热烟雾中之时,这些凶悍的99H主战坦克已经高速逼近,并且将距离拉近到了4000米范围之内,火控通道打开,对面的M1坦克群还在热烟雾之中,不明白外界发生了什么情况。
陈生上尉下令:“抓住时机,开火。”
60倍修长的125毫米高压滑膛炮理论上可以在3800米距离上一炮轰穿M1坦克的侧面装甲,但这需要稳定的瞄准和精确的数据,虽然坦克炮的精度比狙击步枪还要高,但在3000米以上的距离中,任何一种直线瞄准攻击都是极为困难的。
哪怕是海湾战争中挑战者1主战坦克创造的最远射击记录,同样也是在一群侦察兵不断修正误差所做到的成果,在实际战场上作不得数。
这个距离的精准炮击,更多依赖于炮手的个人经验是否丰富。
99H主战坦克的炮手们在水平面的选择上显得有一些犹豫,多变的横风很可能会影响射击的精度,一个密位的偏差往往会使得炮弹偏离几米,从而错过目标,命中与否的偶然性很大。
不过战场从来不是一个理想化的环境,军人们向来没有过多选择。
于是炮手们不再等待,拿出自己的经验,纷纷果断的执行命令,因为敌人藏在热烟雾中,所以激光测距暂时不顶用了,目前只能使用精确度低一些的毫米波雷达,锁定目标,然后狠狠开火。
在声声巨吼中,尖锐的钨合金脱壳穿甲弹从125滑膛炮炮口喷射而出,化作一排明亮的小光点向远方飞去,在车长周视仪中,这些光点看上去飞的很慢,在接近目标时,光点已经在横风作用下变得有些飘忽不定了。
一轮齐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钨合金穿甲弹命中了目标,但这仍然取得了巨大的威力。
在这个距离上,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可能无法砸穿厚重的正面装甲,但对付侧面装甲仍然轻而易举,只要被命中,几乎被判了死刑,在金属的尖锐摩擦声中,携带着巨大动能的钨合金穿甲弹旋转着贯穿了侧面装甲,在细细的孔洞之后,车舱内一片狼藉。
总算搞明白敌人具体方向的M1坦克指挥官下令全体转向50°,企图将正面对准敌人,然而直到此刻,此前指挥官下令喷发的热烟雾仍然还未散去,虽然能挡住敌人的测距激光以及自己的热信号,但也阻挡了自己的视线。
陈生上尉却帮了这群未经历实战的雏鹰们一个忙,为了驱散这些烟尘进行更加精确的射击,四辆99H坦克狠狠的发射了四枚榴弹,爆炸的气浪几乎一瞬间便把这些热烟雾驱散,露出了剩下四辆M1坦克的庐山真面目,以及另一边正在机动的M2战车群。
陈生上尉下令:“各车组把距离给我拉开,不要急着一鼓作气收拾掉这些M1坦克,小心那些M2步兵战车,它们的炮塔一侧有陶式导弹,威胁不小。”
一排和二排的火力打击已经到来,车组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使得他们并没有将火力浪费在仅剩的几辆坦克上,炮手们纷纷开火,这一回发射出去的是破甲弹,那些外形高大的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似乎比M1坦克还容易瞄准,2500米距离上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金属射流在M2步兵战车可怜的装甲上凝聚射出,热刀子切豆腐一样的贯穿装甲,将里面惊慌失措的步兵们瞬间烧成一群飞灰,有一名少尉打开舱门,拖着已经碳化的左腿从车里滚了出来,但此时,这台步兵战车轰然爆炸,将可怜的少尉炸的血肉横飞。
M1指挥官怒吼:“撤退!该死的混蛋,这群狗娘养的杂种,他们的坦克比我们先进的多!不要硬碰硬了!撤退!”
但是来不及了,凭借着燃气轮机1800马力的澎湃动力,一排的三辆99H主战坦克以强大的速度优势截住了这些撤退装甲部队的道路,并且悄无声息的在1900米距离上狠狠的打出了一轮齐射,而且瞄准的是M1坦克那块明显的窝弹区。
这一次使用的是贫铀穿甲弹,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的砸向M1坦克群,齐刷刷的,看上去像是一排上帝扫出去的弹珠。
但这一排弹珠的杀伤效应是惊人的,锐化造成的硬度比钨合金穿甲弹所能贯穿的还要深邃十公分,在一声声尖锐的金属摩擦声之中,这些正忙着逃命的M1坦克装甲被狠狠的贯穿,贫铀装甲的锐化爆炸瞬间在车舱之中扩散,驾驶员、装填手、炮手、车长依次被杀死。
在炮手将最后的M1坦克依次敲掉之时,车长也不曾怠慢,车长们遥控炮塔上的武器站开火,20毫米轻型机炮和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纷纷开火,在炮塔上方拉出一道道死亡的火线,扫向那些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以及悍马高机动车。
对于这些装甲薄弱的战车而言,这些密集的火力往往比125动能穿甲弹更加致命,在电锯一般的火力中,20毫米穿甲弹以及40毫米榴弹瓢泼大雨一般的扫过来,把这些战车扫的千疮百孔,里面更是一片血肉横飞。
十辆99H主战坦克简直是战场上的王者,惊人的机动性、变态的防御力、恐怖的火力、令人发指的信息能力,使得这些坦克能够发挥的威力远远超过一个小型坦克战斗群,短短十几分钟内,这些坦克已经消灭干净了一支连级装甲部队。
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