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7章

大周昏君-第7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会向我大周进贡一批骏马牛羊等物。”
 “知道了,只是朕今日不得暇,就不去了,吩咐下去,瓦剌进贡的骏马好生养着,等朕得空了再去看。”
 其实,张凌阳不是不想去,而是他根本就不会骑马。去了御马监,只有眼馋的份儿,还不如不去呢。
 “既然如此,那奴才就告退了!”见张凌阳不愿前往御马监,冯喜便欲告退。
 “等等!”喊住冯喜,张凌阳问道:“朕有意让你在东厂提督的位置上历练一下,不知你可有此意向?”
 张凌阳之所以如此说,乃是因为除了冯喜,他短时间内无法寻到其他合适的人选担任东厂提督。
 再说,自王钦死后,东厂提督一职一直空悬。
 二十四衙门之中的太监,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往上钻,可这些人张凌云瞧着都不合适。
 今日瞧见冯喜,张凌阳便觉得与其他人相比,冯喜更加的合适这个位置,故而才会突然发问。
 虽说御马监乃是二十四衙门之中除却司礼监之外最有权势的部门,可东厂提督这个位置,乃是除却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外,最有权势的职位。而且,东厂提督又往往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如果能成为东厂提督,那就说明距离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冯喜又怎会不心动?
 “奴才叩谢皇上天恩!”想也不想,冯喜便一跪到底,不住的往地上‘咚咚’响的磕头,磕的额头都青了。
 更是看得张凌阳眼角直跳,不得不劝阻道:“起来吧,以后好好办差就是!”
 “至于御马监?”想了想,张凌阳说道:“就有小福子担任御马监太监,你就在司礼监兼个秉笔太监的职务吧!”
 之所以如此安排,张凌阳自然有着自己的顾虑。
 东厂提督的职权,就不必细说,单说御马监,之所以能成为仅次于司礼监的存在,乃是因为御马监手里执掌兵权,负责龙骧卫及虎骧卫两支军队的调度。
 而张凌阳,自然不放心将所有军权都交给同一个人了。
 虽然没有一下子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喜心中多少有些落差。
 可冯喜也明白,张凌阳对自己的提拔,已经是属于天大的恩赏了,自然是千恩万谢不已。
 张凌阳之所以没将冯喜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乃是因为他要将这个位置留给一个老成持重之人,同时,也是不想让权力全都集中在一人身上。
 要知道,东厂提督的职权已然不小,如果再兼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那结果极有可能会尾大不掉,毕竟司礼监掌印太监乃是宦官之首,素有‘内相’之称。
 而泰安帝赵宸熙上位之初罢免调的老太监孙胜,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孙胜乃是先皇永康帝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在一众太监中素有人望。
 只是因为其为人谨小慎微又不善逢迎,不为泰安帝赵宸熙所喜,再加上王钦在耳边不时的说孙胜的坏话,这才使得孙胜最后被罢免,远远的打发去徐州看皇陵去了。
 想到小福子曾向自己说的这些话,在冯喜离开之后,张凌阳当即便命人前往徐州,传孙胜回来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待处理完这一切,已经是午时三刻。
 张凌阳也感觉有些饿了,便命人传膳。
 正在用膳之际,就见慈宁宫有太监前来求见。
 “启禀陛下,太后请陛下午后去慈宁宫,说是有事情同您商议。”
 “你回去告诉太后,就说用过午膳之后,朕就过去。”说着的时候,张凌阳并未停下筷子。
 其实皇帝的饭食也说不上多么奢侈,不过四荤四素而已。
 至于口味,还是不错的,毕竟御膳房里的厨子可是从全国各地千挑万选出来的,手艺又怎会差?
 吃饭的时候,张凌阳的脑子也不闲着,心想着要不将全国各地的大厨都召集入京,弄一个厨神大赛?
 想到这里,张凌阳也没心思吃饭了,便向旁边服侍的小太监问道:“小福子回来了没有?”
 小太监回道:“回万岁爷,福公公还未回来。”
 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这个厨神大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
 用过午膳,在宫女的服侍下,张凌阳又更换了一套云紫色常服,方才前往慈宁宫。
 来到慈宁宫之时,张凌阳就见徐太后正坐在床榻上,下面有一个身穿深红色霞帔的四十许岁的中年妇人正坐在那里陪徐太后说笑。
 而徐太后的旁边,还有一个身穿粉色襦裙的小姑娘半依偎在身旁。
 小姑娘年纪不大,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
 仔细瞧来,只见这小姑娘杏面桃腮、眸含秋水、眉似新月,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难得的美人胚子。
 张凌阳进来的时候,小姑娘正陪太后有说有笑。
 张凌阳抬手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并未让外面守候的太监通传,便自顾走了进去。
 “儿臣见过母后!”走进屋内,张凌阳向徐太后行了一个礼,便自顾的做到了太后身旁的床榻上。
 而刚才还依偎在太后身边的小姑娘见有人进来,登时便站了起来,紧张得手脚无处安放。
 幸亏坐在下首的中年妇女起身拉了小姑娘一把,而后屈膝行了一个礼:“妾身张氏见过皇上!”
 “起来吧!”张凌阳点了一个头,而后看向旁边的徐太后问道:“不知母后喊儿臣来,所为何事?”
 徐太后将小姑娘又拉到自己身边,示意其不要害怕,而后笑着指着下首的中年妇女说道:“这是你舅母张氏。”
 说着又指了指小姑娘说道:“这是你舅舅家的三姑娘,名唤婉茗。”
 PS:各位书友,《大周昏君》在新书榜上的排名有些靠后,今天就求一下收藏和推荐票,希望喜欢本书的各位书友能将本书顶起来,拜托了!
第十四章:进贡
 接着徐太后又道:“你舅舅这几年一直在外任职,这不昨儿才到京城。”
 说着的时候,徐太后又长叹一声:“说起来,哀家的娘家,就只有你舅舅这么一个亲人了,可这么些年下来,我竟没见过他几面?”
 说着说着,徐太后的语音里竟然有几分哽咽。
 张凌阳急忙上来劝解道:“母后切勿伤心,舅舅一家这不是已经来京城了吗?”
 徐太后继续抽泣道:“来还不如不来呢。以前见不着,哀家就是再想念他们,时间一长,这心思也就淡了。可如今这么一见,想想再过十天半个月的,他们又要去赴外任,哀家这心呐……”
 话说到这里,张凌阳哪里还不知道徐太后心中所想?
 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能够将舅舅留下京城为官而已。
 “多大点儿事,太后竟然还给朕唱起了这么一出?”张凌阳心中哭笑不得,口中却说道:“母后切勿伤怀,儿臣这就下旨,将舅舅留京任职,这样一来,舅舅一家不就能时常入宫来看望母后了吗?”
 见张凌阳如此说,徐太后才止住抽泣,说道:“哀家就知道皇儿孝顺。”
 太后的脸,仿若七月的天一般,说变就变,甚至比七月的天变的更快。
 眨眼间,徐太后脸上就挂满了笑容,拉着徐婉茗的手对张凌阳说道:“你婉茗表妹刚刚进京,对京城环境还很陌生,哀家就想着,让她多进宫陪陪哀家。还有,你这个做表哥的,要和婉茗多亲香亲香才是!”
 看着徐婉茗,徐太后眼中满是宠溺之色。
 而徐婉茗听了太后的话,羞涩的低下了头颅,小脸红扑扑的。
 张凌阳哪里不明白太后的意思?无非是想将这个徐婉茗塞进自己的后宫而已。
 可看看徐婉茗,确实长着一副美人胚子。
 可这年龄确实有点小啊。
 张凌阳有些下不去手,于是便口不对心的说道:“这是自然!”
 说着,张凌阳便起身向太后告了一声罪:“母后,朝中公务繁忙,儿臣先行告退!”
 说完,张凌阳转身,头也不回的出了慈宁宫。
 “唉……”见张凌阳说走就走,太后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来。
 出了慈宁宫,张凌阳不由长出一口气。
 正准备去御花园散散心,就见小福子匆匆从远处跑了过来。
 来到张凌阳面前,小福子平复了一下呼吸,而后弓腰说道:“皇上,内阁首辅张致远、户部尚书刘文轩、吏部尚书周善宁、督察院左都御史李广泰等人联名求见,眼下正在乾清宫那边候着!”
 “哦?”这么多大臣联合求见,张凌阳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哪还有闲逛的心思,急忙向乾清宫方向走去。
 小福子紧紧跟在张凌阳身后。
 来到养心殿,张致远几人见礼之后,张凌阳急忙问道:“诸位爱卿前来求见,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左都御史李广泰说道:“臣听闻今天陛下向内阁下中旨,让地方重新向宫里进贡特产,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李广泰的话里满是质问的语气,像是在审犯人一般,听得张凌阳很是不喜,淡淡点头道:“确有此事!”
 李广泰说道:“启禀皇上,地方向宫里进贡特产,是劳民伤财之举,请陛下收回成命!”
 张凌阳却不以为然的问道:“既然李爱卿说劳民伤财,那么朕问你,从地方向京城运送贡品所需钱财几何?民力又是几何?”
 在张凌阳看来,这无非是从地方向京城运送些东西而已,又能花几个钱?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的反对吗?
 “这……”李广泰一时哑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时间,李广泰有些尴尬,好在这时候户部尚书刘文轩及时开口道:“启禀陛下,臣私下做过一番统计,按照前朝定例,如果让地方向宫里进贡特产的话,地方上每年要耗费银钱二十余万两,民力上万人。”
 “这么多?”张凌阳暗道,心中惊讶不已。
 “你们的意思呢?”身为帝王,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张凌阳又怎好收回?故而只能看向张致远、周善宁两人问道。
 “臣也以为陛下如此做法有些歉妥!”张致远、周善宁二人相互打量了一眼之后,周善宁开口道。
 “既然如此,进贡所需开销,都有内帑出就是了!”张凌阳如是说道。
 说这话的时候,张凌阳是有些肉疼的。毕竟,不同于国库,内帑里的银子都是自己的私房钱。
 见张凌阳已经这么说了,且又不动用国库一文钱,张致远几人自然再无反对的理由,于是便欲告辞而去。
 “等等!”张凌阳突然喊住张致远几人,说道:“听说徐子继已经入京述职,不知吏部可曾拟定他的职务?”
 徐子继,也就是徐太后的亲弟弟,泰安帝赵宸熙的舅舅,自然,现在也是张凌阳名义上的舅舅,之前担任江宁知府一职。
 吏部尚书周善宁回道:“回禀陛下,徐子继在江宁知府任期内政绩平平,吏部打算将其降半级使用,出任徐州知府一职。”
 江宁处于江南繁华之地,且是江南最重要的城池。故而,除却京官之外,江宁的官吏在品级上往往要比旁的地方官吏要高上半级。
 像江宁这么重要的地方,只要官员肯踏实做事,往往都能获得不错的政绩。
 而徐子继却在担任江宁知府一职的三年里愣是没做出一丁点的政绩。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徐子继根本就是一个庸才。
 “徐子继暂且留京,任太常寺少卿一职。”张凌阳如是说道。
 “皇上……”左都御史李广泰正欲反对,却被张凌阳阻止。
 张凌阳说道:“朕知道这么做有些不妥,可徐子继毕竟是太后在宫外唯一的亲人。朕不想,也不忍让太后在宫外唯一的亲人就此与太后离别,众位爱卿可明白朕的苦心?”
 “陛下待太后至诚至孝,臣无异议!”张致远开口道。
 也是,张凌阳既然拿太后说事儿,他们又怎敢反对?
 难不成劝皇上不要向太后尽孝不成?
 张致远既然表态,刘文轩、周善宁二人自然不会再反对。
 至于李广泰?
 虽然李广泰认为如此做法有些不妥,可他亦没有利用反对皇上向太后尽孝不是?
 最后,李广泰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这事儿。
 李广泰即便不同意,可也没旁的办法。他虽然官居二品,可说到底左都御史只是负责纠察朝纲朝纪,对官吏任命上并插不上手,最多也只是对一些不满之人弹劾几份奏折而已。
 张致远等几位大臣告辞之后,张凌阳又心疼起自己的私房钱来。
 二十万两白银,可是又能重建一座养心殿了。
 于是,张凌云便开始苦思冥想,欲将那每年二十万银子的窟窿找办法给填上。
 突然,张凌阳脑子灵光一闪,眼神不由兴奋起来,急忙向殿外喊道:“小福子,进来!”
 “不知万岁爷有何吩咐?”小福子弓腰进殿问道。
 张凌阳道:“小福子,朕问你,除却皇庄之外,朕可还有其他私产?”
 小福子回道:“回万岁爷,除却皇庄之外,宫里在京城及各省都开有皇店。”
 “哦?”闻此,张凌阳眼神不由又亮了几分,心想:“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而后,张凌阳对小福子说道:“你先从内帑中调拨一百万两白银,在京城最繁华的朝阳门附近买一处店铺,改造成酒楼,记住,装修以淡雅为主,到时候朕有大用。”
 至于皇店,张凌阳留着没动,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第十五章:东华阁内群臣愤
 “还有一件事情!”
 张凌阳继续说道:“你即刻去拟一道中旨,不必通过内阁。就说朕要在三个月之后,在京城举办大周第一届厨神争霸赛,邀请各省厨子前来参赛。获胜者,朕重重有赏。”
 对于皇帝的话,大臣可能会反对,可小福子身为太监,本就是皇家的家奴,自然是张凌阳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不到半刻钟,小福子便拟了一道中旨,张凌阳看了之后,见没什么毛病,便让小福子派人将这道中旨传达下去……
 东华阁,位于午门右侧,是内阁成员办公之处。
 张致远从乾清宫出来之后,便和周善宁等人一同前往了东华阁。
 刚刚踏入东华阁的大门,就见一群大臣正在那里等候。
 “张阁老,事情如何了?”见张致远回来,一众正在等候的大臣纷纷起身问道。
 张致远笑道:“诸位但请放心,陛下虽然没有取消地方进贡,但却答应了不动用国库一两银子。”
 “不动用国库的银子,难道陛下用自己的内帑不成?”有大臣问道。
 “正是如此!”左都御史李广泰点了一下头,仍旧一脸的闷闷不乐。
 “这就好!这就好……”见张凌阳并不打算动用国库的银子,众大臣纷纷长出了一口气。
 “咱们这位皇帝啊,虽然失忆了,可性格竟然一点都没变,对大周来说,也不知道是祸是福,唉……”说起张凌阳,显然有不少大臣心中是有意见的。
 “诸位谨记祸从口出的道理。”见有人竟然当众议论张凌阳,张致远不由皱了一下眉头,警告了一句,便出门而去……
 “这……张阁老这是怎么了?”见张致远甩袖而去,有大臣不明所以的问道。
 周善宁苦笑一下,解释道:“只怕诸位还不知道,这两天东厂和锦衣卫的动作颇大,只怕其中未尝没有陛下的意思啊!”
 说着,周善宁也摇头晃脑的离开了这里。
 “看样子,陛下是打算重用东厂和锦衣卫了!”众人议论纷纷道。
 显然,东厂和锦衣卫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即便这些大臣身居庙堂之上,可提起东厂和锦衣卫的大名,仍旧不寒而栗。
 “哼,阉竖祸国!”李广泰冷哼一声,亦拂袖而去。
 但很显然,对于张凌阳重用东厂和锦衣卫之事,李广泰这位左都御史亦是无能为力。
 一是因为锦衣卫和东厂历来都是天家鹰犬,根本就容不得外人插手。
 二是因为现在的东厂和锦衣卫只是活动频繁而已,并未作出什么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