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214章

大周昏君-第214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这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有不少都是要有王皇后这个一国之母陪着一同前去的。
 不过今年情况特殊,除却大年初一中午的宴会王皇后例行参加之外,其余的并没有参加哪怕一项。
 按王皇后话里的意思,就是推说自己身体还未痊愈,还要忙着为赵昊挑选太子妃,就不参加其他活动了。
 “既然皇后身子不便,就让高贵妃代劳吧!”张凌阳脸上的神色并未见一丝变化,直接单单的吩咐了下去。
 高贵妃身为贵妃,资格也够老,按说是再合理不过的人选。
 不过大家可别忘了,高贵妃上面除了王皇后之外,可是还有两个皇贵妃在呢。
 来自英吉利帝国的维多利亚公主刚为张凌阳诞下一名皇子不久,每天只知道陪自己的儿子玩耍,哪有闲情逸致陪张凌阳出去参加慰问活动?
 来自法兰西帝国的爱丽丝公主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自然也不方便出行,所以这件事情,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资格最老,同样位份也很高的高贵妃头上了。
 其实,即便维多利亚公主和爱丽丝公主有空闲身体又好,她们也不会参加这样的活动的。
 原因很简单,再怎么着,大周储君的宝座也落不到她们子女的手中。
 所以对于这样的活动,她们自然是远远的避开。
 至于王皇后这边,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并未出现什么变化,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本宫知道了”,就继续低头看起了手中的名册。
 一旁,大宫女为王皇后说道:“皇后娘娘,名册上除了在京四品以上官宦人家的女儿以外,还有一百二十五名是从各地名门望族并督抚大员家精挑细选出来的。
 不知道皇后娘娘您中意哪家的女儿?”
 “两个侧妃倒无所谓,只要家世清白,性格恭顺温良,人长得周正就行。
 正妃就有些麻烦了。
 除了以上的条件之外,身世还要足够的显赫,要不然根本就配不上太子妃的位置。
 本宫仔细的翻阅了一下,就只有宁国公的长孙女并镇国公的小女儿合适,而且年纪和很合适。
 大年初一那天,本宫也见过她们二人,都很喜欢,可从中挑选一个,本宫有些拿不定主意,要不你跟本宫参谋参谋?”
 “这有何难?”大宫女笑道,“既然两人皇后娘娘都很喜欢,干脆直接让两人都入宫不就行了?
 一个正妃,一个侧妃,这样一来,皇后娘娘不就满意了吗!”
 “胡闹!”王皇后嗔道,“两女可都是国公府的嫡女,地位相当,谁为正谁为侧?一个不好,就给太子召来麻烦。
 再说,按照从开国那会儿传下来的惯例,除却天子嫔妃以外,国公府嫡女不得为妾。
 太子侧妃再好听,那也是妾,行不通的。”
 大宫女却道:“可奴婢分明只看到了一个国公嫡女啊!
 宁国府的孙大小姐只是宁国老公爷的嫡长孙女,只要宁国府的世子爷一天不承袭爵位,那这个惯例不就一天行不通不是?”
 “就你脑子机灵!”王皇后轻笑一声,虽然对大宫女的建议极其心动,可心里却也明白,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事情。
 先不说张凌阳那边过不过得去,就说宁国老公爷这边,肯定就过不去。
 宁国老公爷是和许人物?虽然已经从朝堂隐退多年,可其门生故吏却遍布大周军队。
 不说其他,单是军阁之中,就有张广之、马进忠两名阁臣是宁国老公爷的旧属。
 更何况,现在宁国老公爷可是三公之一的太师,是太子的老师,王皇后根本就不敢轻易得罪于他……
第五百三十五章:荡然无存
 最终,王皇后还是挑选了宁国老公爷孙定安的嫡长孙女为太子妃。
 至于另外两名侧妃,则挑选了两名封疆大吏家的女儿。
 做出这样的选择,王皇后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现在王皇后已经恶了张凌阳,现在皇后的位置都岌岌可危。
 一旦王皇后的后位被废,十有八九,儿子赵昊的太子之位也将不保。
 后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并且很多嫔妃在朝中都要一定的势力,王皇后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来给太子赵昊增加政治资本。
 太子妃挑选孙定安的嫡长孙女,是因为孙定安虽然年事已高,可其在军中的威望却无人能出其右。
 即便有一天孙定安去世,继承了爵位的宁国府世子孙启承将会继承孙定安的政治衣钵。
 孙定安不是等闲之辈,他的儿子孙启承也省油的灯。
 在一众勋贵之中,孙启承是他这一代人中能力最出众的,不到四十岁就担任了安徽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
 现在孙启承已经在安徽巡抚的位置上任职了两届,并且政绩做的有声有色。
 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等今年年底吏部考核的时候,孙启承要么进入担任要职,要么会成为六部九卿其中的一部主官。
 现在内阁首辅郑永基也已经上了年纪,只怕过不了几年就会退下去了。
 而最有资格继任内阁首辅的,即便不是孙启承,他也会成为内阁成员之一的。
 再加上宁国府在军中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即便王皇后的位置不保,有宁国府为庇护,赵昊的太子之位也会安然无恙的。
 至于挑选另外两位封疆大吏家的嫡女为太子册封,王皇后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虽然自江南之乱被平定以后,孙启承就由武转文,成为了一名文官。
 可说实在的,孙启承的政治资源一直都在军方。
 不管是孙定宗这位孙启承的堂叔,还是马进忠、张广之这样的能将,都是宁国府出来的。
 所以,王皇后必须还要考虑文官方面。
 现在虽然内阁并六部九卿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外戚出身,可随着他们年纪一个个的步入花甲之年,他们会和郑永基一样,再干个几年就要退下。
 而沿用张凌阳几年之前说过的话,宰相必起于州部,也就是说,未来的六部主官必定会从封疆大吏中选拔。
 这个时候王皇后为太子赵昊挑选两名政绩显著的封疆大吏为岳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不过,王皇后虽然想了很多,而且都是为赵昊的利益考量,可最终的拍板权,却在张凌阳手中。
 自己的谋划能不能成,最终还是要看张凌阳的意思。
 这个时候,张凌阳正在高贵妃的陪伴下慰问洛阳郊外的烈士遗孤。
 今天高贵妃的装扮高贵而又不失典雅。
 照张凌阳的话说,爱妃既然陪朕前去慰问烈士遗孤,自然不能失去了皇家的颜面。但同时也不能打扮得太过庄重,否则就会给人疏远的感觉。
 按照张凌阳的意见,高贵妃才做出这样的打扮。
 高贵妃今天很兴奋,甚至兴奋得昨晚一晚上都没有睡踏实。
 要陪伴天子慰问烈士遗孤已经孤寡老人,这以前可是皇后才有的特权。
 至于其他妃子,虽然心中十分的艳羡,可他们却并没有这个资格。
 如今王皇后和张凌阳貌合神离,妃子们自然而然的各种奉承张凌阳,希望等王皇后被打入冷宫之后,她们好友机会上位。
 作为一名穿越人士,张凌阳又怎么猜不出她们的心思?所以这一次出城慰问,就选择了位份够高,但背后没有朝中势力支持的高贵妃。
 这相当于给了后宫诸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便朕将皇后给废了,你们也休想登上后位。
 至于后宫诸人接收没接收到这个讯号,那就不关张凌阳的事了。
 元宵节前夕,张凌阳总算将该看望、慰问的人都看望了一遍,带着高贵妃回到宫里。
 不想张凌阳前脚刚踏入宸安殿的大门,后脚王皇后就赶了过来。
 眼神依旧淡漠,恭敬的向张凌阳行了个礼,王皇后就说道:“陛下,臣妾已经为昊儿挑选了几人,过来问问陛下是否满意!”
 说着,王皇后将手中的名单呈到张凌阳面前。
 “宁国公府嫡长孙女、浙江巡抚家嫡二女、豫南巡抚家嫡三女!”看着名单上王皇后罗列出来的三个名字,张凌阳不置可否道:“皇后的眼光可真是独到!”
 独到吗?
 确实很独到!
 宁国府就不必多说,浙江巡抚管辖的浙江行省,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而且浙江文风很盛,士子多如牛毛,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是浙江巡抚的门生故吏。
 至于豫南巡抚!
 自迁都洛阳一来,豫南巡抚就取代了原本的河北巡抚,成为了天下第一巡抚,同时豫南巡抚也成为了所有封疆大吏之中,入阁呼声最高的一个。
 王皇后选择的这三个人,确实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机。
 放下名单,直视着王皇后的眼神,最终还是化为一声长叹:“你满意就好!”
 张凌阳的话音一落,为太子赵昊选妃的事情,就算彻底成为了定局。
 “臣妾谢过皇上!”王皇后又是郑重一拜,这才退出宸安殿。
 看着王皇后消失在殿门外的背影,张凌阳苦笑一声。
 从此以后,只怕自己和王皇后以往的情分,将荡然无存!
 对此,张凌阳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要说这后宫里的女人,很少有让张凌阳为之动情的。
 而王皇后就去其中一个,而且还是情分最深的一个。
 以往,张凌阳只是将王皇后当做自己长子的母亲,也并未动什么真情。
 可凡事就怕日久天长。
 与王皇后十几年的夫妻了,很多事情,很多心里话,张凌阳都会向王皇后倾诉。
 所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情分。
 到了今天,所有的情分将彻底烟消云散,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就只剩下一个儿子。
 一个张凌阳寄托了最多心血的儿子!
第五百三十六章:韩笑辞官
 天下所有的父亲似乎都是一个模样,那就是对自己的长子长孙特别的器重。
 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张凌阳也不例外!
 张凌阳两世为人,赵昊是他第一个儿子,所有在赵昊成长的过程中,张凌阳倾注了最大的心血。
 看着他学会走路,看着他开口说话,看着他学文习字,看着他走向成年……
 如果说张凌阳与王皇后之间是情分没了的话,那张凌阳对赵昊,则是彻底的失望。
 从赵昊联合王皇后向张凌阳逼宫,请求释放王国威父子那一刻,张凌阳就开始失望了。
 因为为了两个做下天怒人怨的人,赵昊竟然向自己求情,甚至还不惜舍下自己的太子之位。
 费劲十几年心血培养出来的儿子如此表现,张凌阳又怎会不失望?
 又怎能不痛心?
 你可以说赵昊注重亲情,可为了亲情,难道就可以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吗?
 从那一刻起,张凌阳开始对赵昊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储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那一刻,张凌阳是极其痛心的。
 因为他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十几年来培养的接班人竟然那么的不合格。
 和与此同时,张凌阳却不得不保全赵昊的太子之位。
 因为张凌阳十分清楚,一旦赵昊的太子之位被废除,以后他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严重一些,当张凌阳去世以后,赵昊极有可能会被以见不得人的手段给抹杀。
 即便继位者宅心仁厚,赵昊也避免不了被幽禁一生的命运。
 而更严重的是,一旦赵昊的太子之位被废,那诸皇子的夺嫡之争,也将正式掀起。
 在后世,很多富豪去世,他们的子女为了争夺那点家产,都能斗个鱼死网破,更何况诸皇子面临的是一座江山呢!
 如果换做是小说里,在主角的教育下,家里妻妾和美,二女兄友弟恭。
 可现实不是小说,张凌阳也没有那个手段让自己的子女兄友弟恭。
 所以,即便对赵昊极其的失望,张凌阳还是决定不废除赵昊的太子之位!
 既为了保全赵昊的太子之位,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兄弟阋于宫墙之内。
 他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这一刻,张凌阳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因为他也有割舍不下的东西。
 如果换做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什么父子之情,全都没有江山社稷重要。
 可张凌阳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唐宗宋祖,他只是来自于地球上的一个普通人。
 其实这些年来,大周的国力之所以能够蒸蒸日上,并不是因为张凌阳的政治能力有多强,也不是因为张凌阳有着长远的眼光。
 他只是利用了一些后世的观点看待问题而已。
 如果张凌阳真的那么优秀的话,后世也不会只是一个没车没房,甚至连女朋友都没有的穷屌丝了。
 既然不打算废除赵昊的太子之位,那张凌阳就要为赵昊以后的继位铺路。
 赵昊做不了一个合格的帝王,那只能做一个傀儡了。
 按照张凌阳的计划,他打算在朝中老一批大臣退下来之后,开始逐步的将政务移交到内阁处理,从而将大周由君权时代转变到相权时代。
 对于以后内阁的那些大臣会不会生出不该有的野心,张凌阳并不担心,因为大周有权贵这一特殊的阶层存在。
 与前世的大明类似,大周的权贵基本上都是与国同休,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大明的权贵手中并没有兵权,也就是说他们在朝堂上没有什么话语权。
 大周不同,大周权贵的根基深深埋在军中,并牢牢的掌握着军权,这就让他们在朝堂上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至于权贵之中会不会诞生野心之辈这一个问题,张凌阳也做过考量。
 在大周,权贵虽然在朝堂有着足够的话语权,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干涉政务。
 也就是说,权贵手里只有枪杆子,而没有钱粮。
 可能会有人说,既然手里有了枪杆子,那钱粮不就自然而然就有了吗?
 可事实上呢!
 其实权贵手里的枪杆子也不那么的牢靠,要不然皇家军事学院不就白建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大周各地的火器司都掌握在二十四衙门手中,而二十四衙门里的管事太监都是皇家的家奴。
 再加上,二十四衙门中的御马监手中可是掌握着一定的兵权。
 并且,张凌阳还打算从烈士遗孤中挑选年纪合适的人充入御马监统领下的龙骧、虎骧两卫之中。
 所以这么一看,朝堂各方相互制衡,大周的江山将会稳如泰山。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下的局面。
 万一真的发生了兵戈相向的事情,那谁胜谁负还真说不一定。
 所以这个时候,被封到国外的藩王就成为了其中一个很关键的一环。
 如果未来真有野心之辈要颠覆大周的江山,那些被封到外面的藩王会甘心吗?
 他们可能愿意看到皇帝倒台,可绝对不会甘心自家的帝位被旁人夺走!
 不得不说,张凌阳谋划的很精细。
 “万岁爷,锦衣卫指挥使韩笑求见!”正在张凌阳沉思的时候,小福子闯进来向张凌阳禀报道。
 “韩笑,他来做什么?难道地方上又发生了什么官员贪污腐化的案子?”这样想着,张凌阳就开口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万岁爷!”应了一声,小福子就将韩笑带到张凌阳的面前。
 “微臣锦衣卫指挥使韩笑叩见陛下!”看到张凌阳,韩笑纳头就拜。
 “起来吧!”张凌阳摆摆手,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情?”
 韩笑回道:“启禀陛下,这些日子微臣感觉自己有些精力不济,做起事情来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想向陛下辞去微臣身上的职位!”
 “可是因为王国威父子的事情?”张凌阳心中有些诧异,问道。
 只是韩笑的表现有些默然,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盯着韩笑的脸庞看了一会儿,张凌阳开口道:“朕知道了,且容朕先考虑考虑!”
 “是,陛下!微臣先行告退!”
 待韩笑离开,张凌阳不由皱起了眉头。
 按说,像韩笑这般办事得力的下属,张凌阳有些不想放手。
 可从方才韩笑的表情之中,张凌阳已经猜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