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210章

大周昏君-第210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奴婢要去陪太后娘娘去了!”
 说着,周嬷嬷起身再次回到徐太后身旁,口中喃呢道:“太后娘娘莫怕,奴婢过来陪您来了!”
 话刚说完,就见周嬷嬷口中喷出一口鲜血,身体无力的瘫软了下来。
 “来人!来人!”见此,张凌阳急忙向殿外喊道。
 殿外的众人听到声音,以为张凌阳出现了什么意外,急忙闯了进去。
 跑进去一看,见张凌阳平安无恙,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张凌阳却向人群中的李太医喊道:“李太医,赶快去瞧瞧周嬷嬷去!”
 “是,皇上!”
 李太医回了一声,来到床榻前查看了一下周嬷嬷的样子,最后对张凌阳说道:“皇上,周嬷嬷应该早在一刻钟之前就服下了毒药,现在微臣已经无力回天!”
 对此,张凌阳早有预料。
 所以在李太医说完,张凌阳就道:“来人,传朕口谕,周嬷嬷这些年来服侍太后有功,则辞其陪葬太后墓前!”
 “微臣/奴才/奴婢遵旨!”
 ……
 “太后怎么样了?”
 “皇上呢?”
 这个时候,王皇后并其余后宫嫔妃后知后觉的来到白马寺。
 “太后娘娘薨了!”
 当听到门口小太监哭泣的声音的时候,诸嫔妃立刻就大哭起来。
 殿内,听到殿外‘撕心裂肺’般的声音,张凌阳皱了下眉头,起身走出大殿。
 见王皇后并诸嫔妃都在外面,除却王皇后脸色只是有些过于平淡以及徐嫔瘫软在地上无力抽泣之外,剩余的嫔妃一个比一个哭的‘惨’。
 “除却皇后和徐嫔之外,都给朕回宫哭去!”见不得这些嫔妃的假模假样,张凌阳阴沉着脸直接喝止了众人的‘哭泣’。
 “皇上!”
 “陛下!”
 ……诸嫔妃见张凌阳竟要赶自己走,无不上前哀求。
 可看到张凌阳此时的脸色愈发的阴沉,一旁的王皇后直接开口道:“怎么?皇上的话你们都不听了,是想违旨吗?”
 见王皇后发火,谁都不敢再多说什么,一个个灰溜溜的出白马寺回宫去了……
 耳边清净了一些的张凌阳将王皇后喊到身边,吩咐道:“以后几天你多费些心思。还有徐嫔这边,你派人多加照看一下。”
 “皇上放心,臣妾省得!”王皇后体贴道。
 “另外还有!”张凌阳又道:“召徐子继夫妇入宫陪太后最后一程,太后入葬之前,徐子继夫妇可以随时入宫!”
 “是,皇上!”
 ……
 泰安十五年六月,太后徐氏薨于白马寺,泰安皇帝下旨辍朝三日祭奠太后,礼部拟文,尊徐氏为孝贤慈安太后。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孝贤慈安太后下葬前夕,料理完辽东事务的锦衣卫指挥使韩笑终于返回了洛阳。
 “大人,那件事情真的要告知皇上吗?”在入京后的第一时间,韩笑就欲入宫觐见,不料被手下一名心腹千户阻拦。
 “自然!”韩笑点头道,“虽然这件事情确实有些匪夷所思,可这就是事实,锦衣卫身为天子亲军,我不能对陛下有丝毫隐瞒!”
 “可就是因为匪夷所思,此次大人您入宫之后,只怕将要承受雷霆之怒!”
 “可还是要说!”韩笑笑着说道:“天子圣明,不会这么轻易就要了我的脑袋的!”
 “好吧!”亲信千户见劝说无效,只能点头默认。
 不过临入宫之前,韩笑转身对亲信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此次入宫,一旦我回不来了的话,我一家子妻儿老小就拜托你照顾了!”
 “大人放心!”
 “这就好!”韩笑轻轻颔首,转身就向宫门走去。
 “辽东的事情都料理完了?”见到韩笑,张凌阳问道。
 “是的,陛下!”韩笑规规矩矩的站在宸安殿内低头回道。
 “那就好!”张凌阳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朕准你一个月的假,回去好好陪伴你的妻儿老小!”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虽然叩谢,可韩笑并未离开宸安殿。
 见韩笑并未离开,张凌阳疑惑道:“怎么,可还有什么事情没说?”
 “陛下,微臣心中一直有些犹豫,可觉得此事还是要告知陛下的为好!”
 “哦?什么事情?”
 “与太后娘娘有关!”韩笑再次跪下,并从怀中拿出一份奏折呈上,“事情原委都在奏折之中详细阐明,请陛下御览!”
 示意小福子接过奏折,张凌阳打开细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张凌阳的眉头就紧锁了起来,脸色也开始变得有些阴沉。
 砰!
 最后,张凌阳一把将奏折摔到地上,对小福子说道:“小福子,你退下,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是,万岁爷!”
 待小福子离开,张凌阳看着跪在地上的韩笑,压抑着声音,问道:“奏折里所言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韩笑额头已经升起了细汗,“此次辽东之事,与太后娘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经过微臣的调查,发现赵宸烽所做的事情,背后也多是太后娘娘指使!”
 “那贩卖女奴的事情呢?难道也是太后指使的不成?”
 “十有八九应该是的!”韩笑回道,“想要完成太后娘娘交代下来的事情,除了兵权之外,钱财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才有了贩卖高丽女奴的事情发生。
 微臣料想,贩卖高丽女奴的事情即便不是太后娘娘指使,可她十有八九是知情的。”
 闻言,张凌阳讥笑道:“料想?你也知道这只是料想啊!没有十足的证据,你就敢平白污蔑太后,韩笑,朕看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微臣不敢!”韩笑急忙扣首,汗水已经踏湿了后背,可还是继续据理力争,“微臣调查出来的所有证据都表明,赵宸烽谋反之事确实与太后娘娘脱不了干系,并且朝廷的一切动向,都是太后娘娘派人通知的,她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赵宸烽在辽东大肆贩卖高丽女奴的事情?请陛下明鉴!”
 “好!”张凌阳道,“你说这一切都与太后脱不了干系,那太后为何要这么做,你告诉朕,这么做对太后有什么好处?”
第五百二十五章:愁煞人的秋雨
 “有什么好处目前微臣还不清楚!”韩笑回道,“不过微臣想来,太后也并非是因为想要得到什么好处才在暗中推波助澜的!”
 “那是为了什么?”张凌阳讥笑道,“难不成是为了先帝的在天之灵不成?”
 话刚说完,张凌阳就有些傻眼了。
 因为张凌阳清楚的记得,就在周嬷嬷刚死之前,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未尝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以后世的思维来判定,十五年前被张凌阳干死的赵宸熙并非徐太后亲子,那徐太后是没有理由和动机去谋害张凌阳。
 因为即便张凌阳死亡,徐太后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而如果张凌阳活着的话,在和徐太后维持表面的母子关系的情况下,徐太后反而会受益。
 因为徐太后顶着太后的尊位,其兄弟徐子继会得到很大的好处,起码在其张凌阳活着的时候,徐家不会败落,因为张凌阳名义上是徐子继的外甥。
 也就是说,只要徐家不做出谋反的事情,至少张凌阳再世的时候,徐家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因为张凌阳‘有’着徐家一半的血脉,从这一点上来说,张凌阳不会拿徐家开刀的。
 可有些事情并不能以后世的思维,并不能只以利益来作为参考点。
 徐太后是先帝永康皇帝的结发妻子,也是赵氏的当家媳妇。
 从这一点上来说,徐太后是有理由想要除去张凌阳的。
 而且在第一次谋害张凌阳的事情败落之后,徐太后虽然开始低调起来,可心里却一直有着这样的想法的。
 所以才有了指使赵宸烽在辽东作乱的事情发生。
 因为整个赵氏皇族,也就只有赵宸烽一人手握兵权,徐太后只能依靠他,才有可能恢复赵氏的江山。
 反观镇国公府、宁国公府、定国公府等几个大周勋贵世家,徐太后并不会依靠他们,因为徐太后心里很清楚,在第一次江南之乱的时候,这些人就没有站出来支持自己,这次只怕更加的不会支持自己了。
 大周的这几个勋贵世家,之所以两百年来长盛不衰,除了他们本身就世袭罔替的爵位和为国奋战的功勋之外,只怕更多的,是因为这几家勋贵世家一直都游走在皇权斗争的外围,一直都没有参与过的原因。
 徐太后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选择了赵宸烽这位出身皇族的远亲。
 只是徐太后没有料到的是,赵宸烽居然会这么的不堪,拥有着辽东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并且手中还掌握着十三卫大军的情况下,居然这么快就败了下来。
 而更加令徐太后没有想到的是,安平王府竟然也纠缠在了其中。
 特别是安平王世子的私生子赵昙的身份被发现的时候,徐太后可能就已经意识到了安平王一家已经再难保全了。
 所以后面才有了安平王一家阖家自焚的事情发生。也许正是因为心里无比的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安平王这位永康皇帝唯一的亲弟弟,自己的小叔子的原因,徐太后才会无比内疚,以至于最后死于心力憔悴。
 将事情都捋清楚,张凌阳看向韩笑说道:“起来回话吧!”
 “谢皇上隆恩!”
 见张凌阳让自己起来,韩笑心里明白,皇上的怒气已经平复了很多,所以心里长松了一口气。
 “你说你在辽东查到了太后和赵宸烽暗中勾结的证据,那可曾查出传递消息的人是谁?”看着韩笑,张凌阳问道。
 “是姓周的一名小太监!”韩笑回道,“微臣想来,这个周太监应该和太后娘娘身边的周嬷嬷有些关系!”
 “那就赶快去查!”张凌阳说道,“查清楚之后,直接将那个周太监并所有知情人员全部处死!”
 “微臣明白,微臣这就去办!”说完,韩笑就匆匆离开了宸安殿。
 韩笑离开之后,张凌阳觉得自己心里有几分堵得慌。
 在张凌阳看来,自己待徐太后其实不薄,江南士绅之乱前夕自己就已经放过了她一马,不想徐太后竟然还不死心。
 现在,张凌阳甚至想要取消徐太后的葬礼。
 可张凌阳终究没有这么做。
 因为自己现在到底顶着‘赵宸熙’的身份,到底是徐太后名义上的儿子,如果取消了徐太后葬礼的话,将会受到全天下的非议。
 况且,张凌阳也不觉得自己会和一个死人计较。
 生前,无论徐太后做了什么事情,现在都已经去世,所有的一切也都尘归尘、土归土了。
 所以徐太后的葬礼还是举办的热热闹闹的,十分的隆重。
 在下葬那天,张凌阳亲自扶灵,将徐太后葬在了永康皇帝的墓边。
 而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忘记徐太后的‘生养’之恩,不久张凌阳就晋升徐嫔为徐妃,并且赏赐给徐子继一大笔礼物,算是表了一番对徐太后的‘孝道’。
 而韩笑那边,很快就查出周太监与周嬷嬷之间的关系,并顺藤摸瓜将所有知情之人全部处死,这件事情才算是彻底告一段落。
 时间进入七月中旬,天空飘起了绵延的秋雨。
 一直到了中秋节前夕,这场绵延了将近一个月的秋雨才算停了下来。
 不过,秋雨虽然停了,可天空依旧阴霾。
 宸安殿前,看着窗外阴霾的天空,张凌阳有些发愁。
 此时,内阁首辅郑永基并六部九卿的大臣全都聚集在这里,而张凌阳端坐在那里愁容不展。
 “这么长时间的秋雨,已经有三十年时间没有出现过了!”殿上,郑永基也是皱着眉头,“而且这场秋雨覆盖的范围之广,已经牵连到了豫南、安徽、河北、山东、晋中五省三十一府,只怕今秋这几个省的粮食产量将会大幅度缩减了!”
 “是啊!”户部尚书朱开山跟着附和道,“持续时间这么长,覆盖范围这么广的雨水,有生以来微臣也是第一次见到。
 即便翻阅大周二百载以来的所有档案,这么大范围的雨水,只怕也就那么寥寥几次。
 臣甚至担心,这五省三十一府今秋甚至有可能会颗粒无收也说不一定!”
第五百二十六章:救灾
 面对殿内郑永基和朱开山的侃侃而谈,张凌阳并未开口,而是不时的看向殿外。
 就在这当口儿,天空又飘起了稀稀疏疏的雨滴。
 “万岁爷!”
 这个时候,小福子冒雨闯进殿内,手中捧着一篮子的花生和玉米。
 张凌阳接过一看,眉头就皱的愈发深了。
 因为,篮子里的玉米和花生是一个时辰前张凌阳命小福子亲自前往洛阳城郊外的农田里采摘的。
 可篮子的玉米都发了霉,而花生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个外壳跟发霉了一般不说,剥开一看,虽然不是空壳,可却没有一颗花生粒是饱满的。
 在张凌阳动手的时候,郑永基、朱开山等人一个个伸出头来去看,脸上也满是阴郁之色。
 “看来今秋洛阳府这边是要绝收了!”郑永基长叹一声,“希望其他地方能好上一些吧!”
 “只怕朝廷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了!”户部尚书朱开山却摇头道,“今秋的雨水洛阳这边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听说开封府那边的雨势要比洛阳这边严重很多,现在地下水的水位距离地面已经只有三尺左右的距离了!”
 “我也听说了!”一旁,左都御史李广泰跟着说道,“现在朝廷就要做好准备,特别是在钱粮一项上,要尽快向受灾地区调拨物质,让百姓平安度过今冬和明春!”
 张凌阳看向朱开山,问道:“现在国库还有多少钱粮?”
 朱开山道:“钱财上国库还是很充足的,可现在唯一麻烦的是,府库里面的粮食并不多。
 因为这两年各地新开的工程项目很多,所以对粮食的需求量十分的巨大。
 况且,眼下正是要征收秋税的时节,所以国库一下子拿不出很多的钱粮。”
 闻言,张凌阳说道:“内阁赶快拟旨,着户部派驻官员到受灾各府详细调查各地的受灾和损失情况。另外从湖广、江南、辽东调拨粮食。如果不足的话,再从安南、暹罗、缅甸等地大规模收购,一定不要让百姓饿着肚子。”
 “是,陛下!”
 ……
 正在朝廷商议如何救灾的时候,在洛阳东郊白马寺附近的李家村,村民李二狗站在自家地头有些欲哭无泪。
 李二狗今年种了十亩地的花生,如今正是收获的季节,可因为这场已经绵延了近一个月的秋雨,他们家今年是颗粒无收。
 在雨水的浸泡下,秧下面的根早已经烂到了地里根本就拔不出来。
 跪倒在泥泞的地上,李二狗双手不断的向下挖,可挖出来的都是一颗颗空壳。
 如同李二狗这般的农户并不在少数。
 虽然现在百姓的日子逐渐富足起来,可也只是能解决温饱,并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上那么几口肉食而已。
 可如今这么一受灾,不说上缴的秋税,只怕自家过冬的粮食都不够吃了,所以李二狗才这般反应。
 而朝廷这边,在做出了及时应对之后,就开始派驻官员调查受灾府县的损失情况,并且也开始源源不断的从江南、湖广、辽东等地向受灾地区调拨粮食。
 与此同时,太医院也开始派驻太医前往受灾地区。
 并非是因为有什么瘟疫发生,而是为了预防瘟疫。
 随着地下水水位的急剧攀升,饮用水直接食用已经不那么安全了。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农民甚至常年饮用生水。
 如果是平时,生病了的话最多也只是患上了头痛脑热之类的,可如今不同往日,随着地下水水位的攀升,生活在地底下的老鼠、兔子等生物很多直接被淹死。
 而它们身上携带的病菌,就会散布在地下水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防疫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因为现在这个时节,百姓家中还是有些余粮的,虽然不能保证自己的家人度过冬天和明年的春荒,可坚持一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