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186章

大周昏君-第186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还分析了现在大周正在推行的五年计划的巨大优势,并建议英吉利政府也推行类似的政策。
 书信一到达英吉利,就在政府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
 甚至,有上议院的议员向政府提交建议,在英吉利也推行类似的五年计划。
 可很显然的是,因为国情的不同,英吉利国内并没有推行五年计划的必要条件。
 拿上议院议长蒙巴顿的话来说:“英吉利与大周国情不同,大周土地广袤,地理结构复杂,而英吉利本土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大周的一个行省,并且国内道路快捷,港口众多,并且工厂遍布全国,根本就没有实施五年计划的必要。”
 蒙巴顿的话代表了很多议员的意见。
 英吉利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只相当于大周的一个行省,所以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推行所谓的五年计划。
 更关键的是,五年计划推行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显然要投入海量的资金。
 而英吉利的经济发现主要依靠的是殖民掠夺,很多人都不愿意进行重大的项目投资。
 毕竟,有这个闲钱,他们还不如在殖民地多开几家种植园,亦或多开采几处矿藏呢。因为投资以上这些东西,获得的利润要远远高于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
 英吉利本土只有巴掌大小的地方,交通网早有已经完善,根本就没有投资的必要。难不成要他们对那些殖民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只怕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没有人愿意在殖民地投资这些基础设施。
 所以,即便有不少内阁大臣支持,可上议院进行投票的时候,支持率却不足百分之二十,五年计划自然无疾而终。
 在投票结果出来那一天,首相布莱尔知道结果后长叹道:“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从这一刻开始,将彻底没落。”
 与英吉利不同,法兰西反倒是对大周的五年计划极其的感兴趣。
 甚至,法兰西皇帝路易十八还因此出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想要联合欧陆各国,构筑一道连同欧洲各国的交通干线。
 只是这个计划太过庞大,牵扯到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所以法兰西政府要跟各国进行交流、协商。
 可是很明显的,即便很多人都能从其中看到巨大的商机,并且很多国家的大商人也愿意出资修建联通各国的交通网络,,可与之相反的是,除却法兰西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政府,积极性并不高。
 各国政府并不是傻子,他们自然能够看出,一旦路易十八的计划成功实施,各国经济必要会加紧联系,进而能够长效的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可凡事有利必有弊,虽然路易十八的计划能够促进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可更加明显的是,一旦这份计划落实,那法兰西这个欧陆霸主对欧洲的统治必将更加的稳固。
 因为联通各国的交通网络一旦修建成功,以后法兰西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军队派遣到他们的国家。
 而在欧洲,除却英吉利之外,并无一个能够真正与法兰西抗衡的国家,而英吉利又有海峡阻隔,想要干预欧洲的事物,有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欧洲各国政府便百般推诿路易十八的计划。
 在经过大半年的游说之后,除却说服了佛郎机、尼德兰等少数西欧国家同意之外,竟再无一个国家同意。
 这其中,除却东欧霸主罗斯国的捣乱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奥地利政府的干涉。
 众所周知,作为欧陆第三大强国,奥利地的国力仅次于英吉利和法兰西,在欧洲特别是东欧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极其的大。
 所以,奥地利会担心一旦所谓的欧洲交通网络修建完成,法兰西会将自己的政治势力延伸到东欧地区。所以奥地利政府才会这么不遗余力的反对,甚至不惜与法兰西反目成仇。
 不过终究法兰西还是没有与奥地利反目成仇,因为现在的法兰西已经失去了罗斯国,如果再失去奥利地这个大国的支持的话,那以后法兰西在欧洲的政治竞争上在欧洲将处于被动的局势。
 路易十八一看事不可为,所以当机立断,除却联合尼德兰、比利时、佛郎机等西欧国家联通各国之间的交通动脉之外,再不强迫别的国家。
 欧洲的地理结果本就不复杂,即便联通了各国的交通干线,其实法兰西本身并无多少资本投入。
 可路易十八并不是甘于平凡之人,所以就计划在东部的卡尔萨斯和洛林等地,打造法兰西的工业基地。
 卡尔萨斯和洛林与德意志的鲁尔区接近,其间煤铁资源丰富,可因为以前法兰西并未做出过资源整合之类的工作,所以哪里的工业竞争优势其实并不大。
 可有了大周的五年计划作为参考,路易十八有信心将法兰西东部的卡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与尼德兰、比利时、德意志的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等地进行强强联合,打造成为欧洲最大的工业中心。
 这是道路网之外,路易十八的第二个庞大计划。
 与之前的道路网计划不同,路易十八的这个计划得到了尼德兰以及德意志中西部邦国的全力支持。
 因为尼德兰和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等德意志中西部邦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可本国却没有庞大的资本,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矿藏埋在地下。
 现在不同了,一旦有了法兰西的雄厚资本介入,用不了几年时间,这里将会成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工业中心,而尼德兰和德意志西部邦国也会从中受益,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与奥地利不同,尼德兰、只是小国,德意志现在更是被划分为数十个邦国,受到法兰西、奥地利、尼德兰等国的‘’保护,再怎么发展壮大,也成不了欧洲强国,所以还不如发展一下本国的经济呢。
第四百六十八章:尽人事
 法兰西如火如荼与西欧各国进行串联,欲一举压倒英吉利的时候,大周这边也没有闲着。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正式颁布实施,大周一十八行省俨然化作一个庞大的工地。
 结束农忙的农民纷纷走出村子,前往附近的工厂、工地务工。
 而张凌阳也没有闲着,让内阁首辅郑永基留守洛阳处理朝政之后,自己就带着太子赵昊、二皇子赵晗并三皇子赵旭三个比较大一些的皇子出京,前往各地调研考察去了。
 三位皇子中,年纪最大的赵昊已经十二岁,年纪最小的赵旭也已经十岁,都到了懂事的年纪,所以张凌阳才将他们带在身边,跟着了解一下各地的民生。
 首先,张凌阳前去的是位于开封府北侧的黄河河堤。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可这些年来,黄河却连年泛滥,特别是开封府北面的黄河,河床已经高出地面三四丈之高,也是黄河流经地河床最高的地方。
 也是因此,只要遇到大暴雨,这里的河堤总会接二连三的决堤,两岸的百姓可以说受尽了苦头。
 在开封府东侧的兰考,就因为常年经受黄河河水肆虐的缘故,原本的沃田变成了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站在黄河的河堤上,张凌阳看着河堤下忙碌的人群,向开封知府询问道:“按照现在的进度,今年能够修筑多长时间的河堤?”
 开封知府回道:“回陛下的话,按照原计划,今年只能修筑一百里的河堤。”
 见张凌阳皱眉,开封知府急忙解释道:“主要是现在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根本就不够用。”
 “怎么会不够用?”闻言,张凌阳更加的困惑,“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位于郑县的水泥厂,一年的水泥产量足够修筑至少五百里的河堤了吧!”
 “确实是够!”开封知府苦笑道:“可郑县水泥厂不仅要向我们这边供给水泥,还要满足洛阳的水泥需求。
 现在洛阳城的扩建计划中,郑县水泥厂每年至少要向其提供一半的产量。再加上从洛阳向东的官道也需要大量水泥,所以郑县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根本就不够用。”
 “那你们可以从其他水泥厂调拨啊!”张凌阳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汝州那边的水泥厂的产量也是不小的。”
 “陛下,汝州水泥厂比郑县水泥厂还不如。据微臣所知,汝州水泥厂除却满足当地的需求之外,还要向洛阳。南阳、陈州等地供应水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水泥供给我们。”
 闻言,张凌阳一时间有些默然。
 按说,大周的水泥厂并不少,也足够使用,可那只是平常的时候。
 现在,因为五年计划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变成了工地,各处都需要水泥,所以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特别是黄淮平原和黄河北岸的华北大平原,因为本身不是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修建水泥厂的条件,所以不得不从很远的地方拉运。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想了想,张凌阳说道:“无论怎么样,河堤的修建计划都不能停,必要的时候,可以放缓洛阳的扩建计划。”
 天知道今年黄河流域会不会爆发大洪水,万一有洪水来临的话,两岸数十万百姓又要受灾,所以张凌阳当机立断,下旨暂停洛阳的扩建计划,也要保证黄河河堤按照原计划修建。
 离开开封之后,张凌阳的銮驾来到东面的兰考。
 因为整个兰考县的土地都是盐碱地的原因,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分外的艰苦,对比附近的几个州县,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将兰考知县召来,张凌阳询问道:“对于如何治理盐碱地,你们可拿出了方案?”
 兰考知县回道:“启禀陛下,去年的时候,微臣曾邀请皇家学院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他们给出的结论是至少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整个兰考的土地翻新一番,才能彻底治理好盐碱。”
 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不可否认,兰考知县说的是一个笨方法,但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年头,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的有限,根本就不能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办法。
 如果说是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有挖掘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的辅助,可能效率为高上数倍。
 可现在并没有这些机械设备,就是张凌阳想要引爆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内燃机和电力的时代,可因为没有科学技术的积累,也只是妄想而已。
 从蒸汽机的诞生到泰安十四年,蒸汽机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良,已经彻底成熟,并且被用于很多领域,可到底还是所受到的限制还是很大,很多领域都不能涉及。
 对此,张凌阳这个可以称之为科技小白的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兰考知县离开之后,张凌阳对赵昊、赵晗、赵旭三位皇子考较道:“开封和兰考的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三皇子赵旭首先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开封和兰考之所以有如此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黄河泛滥的原因。
 现在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所以儿臣的意见是,朝廷可以打造数百艘淘沙船,将黄河下游河床里的泥沙全都淘出来,这里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皇子赵晗却摇头道:“父皇,儿臣并不赞同三弟的说法,之前,儿臣曾听皇家学院的专家说过,黄河下游之所以泥沙淤积,主要是因为黄河上游的泥沙流失所导致,所以想要彻底治理好泥沙淤积的问题,首先要解决黄河上游的问题。
 数年前父皇就曾下旨在黄河上游多种植草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只要黄河上游的土地被植被覆盖,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太子赵昊却道:“二位弟弟的说法固然都不错,可现在唯一麻烦的一点就是,黄河上游干旱少雨,很多植被难以被养活。
 去年皇家学院的学者曾经去黄河上游考察过一番,发现这几年在黄河上游种植的植被,存活率不足两成。
 而这存活下来的两成植被中,八成以上都是比较耐旱的植物。所以我觉得不如舍弃其他植被,在黄河上游全都种植城耐旱的植物,应该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可是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怕要很艰难。我们目前所能做的,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闻言,张凌阳满意的点了点头。
 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到了二十一世界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张凌阳并不认为现在就能解决,所以他能做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热火朝天的工地
 离开兰考之后,张凌阳第二站到达山东济南。
 上次张凌阳来山东,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张凌阳记得很清楚,上次来的时候,山东百姓脸上多是菜色。而这一次,虽然百姓们还是瘦巴巴的,但脸上的菜色已经消失不见,而且衣服虽然也还是粗布麻衣,但却也见不到浑身上下的补丁了。
 在行宫歇息一晚,张凌阳换上便服,带着三个皇子一同走出济南城。
 漫无目的的来到一处村庄,见庄子里并不见青壮,张凌阳看到一个老伯,就上前问道:“老伯,怎么不见你们村子里的青壮啊?他们都去干嘛了?”
 老伯憨笑道:“这不是官府要修路吗?现在农闲时节,小伙子们都去工地修路去了。”
 “修路?”张凌阳道,“一天给多少工钱啊?”
 老伯说道:“一天给二十枚铜钱呢,而且管处管住。而且我听说,工地上的伙食很很好,三天就有一次肉羹。”
 “那你们不担心官府拖欠你们工钱吗?”
 “这哪能?”老伯道,“皇帝老爷圣明,前几年路过咱们山东的时候,将咱们山东的大小贪官污吏给杀了一个遍,现在官府的老爷们人人自危,哪敢去做掉脑袋的事情?
 工地上的工钱一个月一结,上个月我家大郎还带回来五百枚铜板呢。”
 见老伯这么说,张凌阳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我看你们这儿也推广了冬小麦,现在每年的收成如何?够不够吃?”
 老伯道:“以前庄稼一年一熟,哪里够吃?即便是丰年,也是蹡蹡温饱罢了。现在好了,冬小麦推广以后,咱们这疙瘩一年两熟,除了上缴给官府的税赋之外,每年还有不少剩余呢。
 就在前天,俺们家还卖出去三百斤粮食呢。”
 见老伯这么说,张凌阳心中很是满意,又和这位老伯寒暄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这个庄子。
 “父皇,现在咱们去哪儿?”离开庄子之后,太子赵昊上前问道。
 “不是说这附近正在修路吗?咱们去那里瞧一瞧去!”说着,张凌阳就在小福子的引领下向工地走去。
 工地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张凌阳还未靠近,就远远听到了民夫的号声。
 靠近一看,见民夫一个个光着膀子,正热火朝天的干着活计,并未见一个偷懒耍滑的人。
 “去,将这里监管的官员喊来!”张凌阳吩咐小福子一声,就带着三个皇子朝工地内走去。
 “父皇,这里尘土很多,您还是离远一些吧,有什么事情想问,儿臣代劳就行。”赵昊见张凌阳欲要靠近灰尘滚滚的工地,急忙劝阻道。
 “你才多大,能问出什么东西?”张凌阳并不理会赵昊的劝说,直接大步走了过去。
 见赵昊三人也跟着过去,张凌阳皱眉道:“你们在外面呆着就行,不用跟来。”
 说完,张凌阳就不再理会赵昊等人,直接走了过去。
 工地上对方满了沙子、水泥等物,但凡有人经过,就荡起一片尘土,再加上人来人往的,尘土自然更加严重。
 用衣袖掩上口鼻,张凌阳走进工地,见民夫一个个都带着口罩干活,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凌阳正欲四处转上一圈,就见小福子已经带着负责监管这片工地的官员小跑了过来。
 “咱们出去说吧!”免去官员的礼节,张凌阳带着走出工地。
 来到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张凌阳问道:“之前朕看这里的民夫干活很是卖力,并未见偷奸耍滑之辈,这是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