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第7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王李恪在客厅坐着,许久之后,立马吩咐道:“留下五千兵马断后,剩下的人随本王出城。”
红枫县守不住,而且如今敌军士气强盛,他们根本无力与唐军一战,如此,只能先行离开,静等时机。
李恪命令之后,宋宗也不迟疑,立马分派兵马,然后带人出城而去。
五千兵马拦住了赵才去路,这个时候,唐舟和李虎马青等人也随军在列。
双方碰面之后,便是一场厮杀。
只是这样杀了一段时间,唐舟见叛军并无援兵到来,心下顿时就有些疑惑起来,于是连忙找来赵才,让他给自己拨几千兵马。
赵才有些不解,道:“侯爷要做什么?”
唐舟道:“如今叛军不见援兵,只怕吴王李恪已经带兵逃走,那吴王李恪威胁不小,绝对不能放虎归山,本侯要捉拿他,你在这边解决了这些叛军后,随即赶去,不得有误。”
赵才听此,不敢多问,连忙应道:“喏!”
这样说完,唐舟带着几千兵马直接出了红枫县。
吴王李恪的队伍不少,如此肯定会留下很多蛛丝马迹,唐舟循着这些线索,立马确定吴王李恪逃离的方向,然后便追了去。
两军一前一后的追赶,一直追到了天晚。
天色晚,吴王李恪的兵马已经有些疲乏,不少将士抱怨不肯再走,吴王李恪凝着双眉,很快喝道:“杀了。”
宋宗并不迟疑,只要有人抱怨,立马就是一刀砍下头颅。
这样一连杀了十数人后,其他叛军这才终于不敢多言,虽然很是疲惫,可还是跟着吴王李恪,继续向蜀中赶去。
吴王李恪,准备攻占蜀中。
而就在吴王李恪带兵一直逃亡的时候,唐舟带着兵马,也是马不停蹄的追着,不过相比较那些叛军,唐舟手下的这些将士,可以说是士气如虹,并没有什么怨言。
之所以如此,除了他们都想着杀贼立功外,再有就是他们并不算特别疲惫。
他们随身带着不少干粮,吃了立马就能走,所以并不会在途中耽误多少时间。
这样一个消极怠工,一个积极奋战,如此很快,唐家便追上了吴王李恪的兵马。
追上吴王李恪兵马的时候是那天的凌晨。
双方都是长途跋涉的奔跑,都累的够呛,不过唐军看起来显然更加有精神一些。
寒风雾气之中,两军对峙。
吴王李恪紧咬牙关,片刻之后,喝声道:“唐舟,难道你正要将本王逼到绝路吗?”
唐舟道:“王爷,你本有大好前程,却是为何非要走谋反这条路?当今圣上仁慈,你若肯投降,免却生灵涂炭,本侯倒可以在圣上面前,保你一条性命。”
能不打仗,唐舟还是不想打仗的。
这可都是大唐的男儿,他们若是出征,必能保家卫国,如此在这里内战,算什么事情吗?
唐舟喝了一声,叛军之中,不少将士神色顿时一动,他们心中,皆是不怎么想战的,毕竟这个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与整个大唐为敌的能力。
而且此时军中,有很多将士都是吴王李恪最近才招募的人,他们并非李恪死士,又怎么可能替李恪死拼?
他们投靠李恪,说白了,不过就是投机而已,为的还只是利益。
没有了利益,谁想去打仗?
叛军中开始出现骚乱,吴王李恪凝眉,心知再跟唐舟这样说下去,就凭着唐舟的口才,自己的将士非得哗变不可。
于是再不迟疑,一声喝道:“杀,杀……”
李恪一声令下,宋宗最先提刀杀来,两军战事,顿发。
宋宗本事不弱,李虎见他冲的势如破竹,呵呵一笑之后,提抢杀来。
双方只一个回合,宋宗便绝手脚发麻,再来第二个回合的时候,李虎一枪刺来,宋宗挡无可挡,被李虎一枪刺下马去。
杀得宋宗,唐舟随即挥兵杀来,双方一阵厮杀,顿时陷入胶着状态。
唐军虽然士气如虹,但在人数上并不占据优势,再加上双方都十分的疲惫,士气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唐军虽然不至于落败,但想要战胜叛军,一时半会间却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双方这样一阵又一阵的厮杀,一直杀到天色大亮,却也未成分出胜负来。
吴王李恪见此情形,心下越发不安起来,如果等唐军的援兵赶到,自己想要逃可就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他便想要再次逃走。
可就在他准备逃走的时候,突然一股难以言明的滋味袭上心头,他本是先皇李世民最为看重的一个儿子,可就因为自己是隋炀帝的孙子,所以才一直无缘帝位。
他本是高高在上的皇子,如今却要像丧家之犬一样的到处逃亡。
他还能逃到那里,他还有多少年能够让自己东山再起?
悲凉,悲愤,无助。
战场之上,李恪突然哈哈狂笑起来,这样笑过之后,李治再无遁逃之念,拔出腰间宝剑,直指唐舟方向,喝道:“来人,随本王擒杀唐舟。”
说着,吴王李恪带兵杀来。
他已无退念,只求杀敌,或者说,他只想杀了唐舟。
当年还在长安的时候,他便对唐舟礼贤下士,可是他却不肯依附自己,这才最终导致了自己今天的结果,要不然,当初若有唐舟帮助,他早成太子,登上帝位了。
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
第1747章 李忠回京
? 吴王李恪恨唐舟入骨。』天籁』』.⒉
所以杀势惊人,顿时使得叛军士气一震。
唐舟见李恪杀来,眉头微微一凝,这个时候,马青立马飞身拦在了唐舟面前,喝道:“保护侯爷。”
一群唐军拦在了唐舟跟前,但他们显然太小看吴王李恪了。
在李世民的诸多皇子之中,吴王李恪的战斗力其实是最强的,在军中杀敌,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前面拦着的唐军一个个被吴王李恪给解决,后面的叛军见吴王李恪如此,越振奋起来,战局为之一变。
唐军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唐舟的神色越凝重。
李虎本在别处厮杀,见吴王李恪离唐舟越来越近,心下有些着急,大声喝道:“谁人敢伤侯爷?”
喊着,李虎将手中长枪飞身掷出,长枪飞来,顿时将几名叛军穿胸而过,如同一串冰糖葫芦。
而这个时候,李虎又已经飞身赶来,抽出长枪,策马就向吴王李恪拦去,吴王李恪最是忌惮李虎,见李虎杀来,顿时喝道:“拦住他。”
一群叛军蜂拥着向李虎杀来,李虎长枪一扫,顿时死了一圈叛军,但是叛军太多,他们一拥而上,虽然不时有叛军被李虎挑上天去,但李虎一时半会想要冲出包围,却也不易。
见缠住了李虎,吴王李恪再次挥兵朝唐舟杀来。
唐舟看到这种形势,心下暗叫不好,而这个时候,马青突然一声大喝:“提刀向吴王李恪迎来。”
吴王李恪此时已经杀红了眼,见马青杀来,顿时喝道:“来的好。”
说着,提着宝剑就杀了来。
两人在马上打了几个回合,论武力,马青自然不是吴王李恪的对手,但好在马青身手敏捷,吴王李恪想要赢他,却也并非易事。
两人一番厮战,竟然有点难分胜负的感觉。
厮杀,厮杀。
这场厮杀好像还要持续下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传来阵阵马蹄声响。
很快,便见赵才带着兵马冲杀而来,唐舟见赵才来了,有心送他个好处,立马喊道:“赵将军,吴王李恪在此。”
赵才带兵冲来,听到唐舟这话,也不迟疑,骑马向吴王李恪杀来,马青见赵才来了,自己便不再跟吴王李恪恋战,飞身来到唐舟旁边,继续保护唐舟。
吴王李恪武力不弱,但跟赵才这个虎狼军头领相比,还是多少差了一些,不过几个回合,吴王李恪便落入下风,再加上旁边有唐军助阵,不多时,赵才便擒拿了吴王李恪。
擒得吴王李恪,叛军顿时溃败,有四散逃去的,又直接投降的,这场持续了许久的战事,在这一刻,终于结束。
战事平息,吴王李恪被擒。
他当初是那般的信心满满,可如今却成为了阶下囚。
寒风之中,吴王李恪鼻头冻的通红,他望着唐舟等人,突然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而就在他这么笑着的时候,突然喷出了一口鲜血。
鲜血喷洒而出,吴王李恪一头栽了下去。
唐舟等人猛然一震,一名侍卫上前查看,随后说道:“侯爷,将军,吴王自尽了。”
吴王李恪死了,他不想去见李治,那样会让他很难为情,而且他的性格也绝不允许他这样。
他要学那霸王项羽,哪怕是死,也不去请求李治的饶恕,亦或者是被李治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痛骂。
他忍受不了。
他本是注定要成为英雄的人,只是因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让他的英雄梦偏离了轨道。
但生着不能当英雄,那就死的像一个英雄的样子。
唐舟看着吴王李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对于吴王李恪,说实话,唐舟是更有感情的,如果不是吴王李恪注定成不了太子,他肯定是会支持吴王李恪的。
因为这个人有野心,有魄力,如果他能够奋图强的话,未尝不能将大唐推上一个更高的位置,至少在唐舟看来,吴王李恪的性格是更适合当皇帝的。
但是世上没有如果。
李治的性格的确软弱了一些,但已经征战多年的大唐却是最为需要这样以为柔和的君主的,因为百姓需要他,天下太平需要他。
对于大唐来说,他需要的不再是战争,而是和平。
李恪不可能给大唐和平,因为他的野心太大,李治可以,所以他成为了大唐天子。
战场打扫完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雪花一开始是很小的,当但他们往长安城赶的时候,却越来越大。
等他们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鹅毛大雪。
大雪纷飞,整个长安城都成为了银白世界,唐舟带兵进城,按理说这个时候,因为寒冷,街上应该没有什么人才对。
可很奇怪的是,唐舟进城之后,现街道两边站着很多百姓,他们望着赶往朱雀街的大军,不时的出议论声来。
“阿嚏,这唐小侯爷,还真是厉害……”
“谁说不是呢,唐小侯爷一出马,不仅把太子殿下给救了回来,而且还把叛军给灭了,这天下,又太平了啊。”
“是啊,天下太平,可都是唐小侯爷的功劳,啧啧,我大唐有唐小侯爷,真是幸事……”
长安百姓议论纷纷,皆是称赞唐舟的,唐舟坐在马背之上,听着这些百姓的议论,并没有觉得多么开心高兴。
因为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功高盖主了。
而任何帝王都不喜欢功高盖主的臣子,这样臣子的下场,往往也十分的悲惨。
唐舟的心微微一沉,但此时并无任何表露。
大军来到朱雀街,大军到了宫门前。
宫门前,大雪纷飞,可是却站着黑压压的一片人,走的近了,才现是李治带着文武百官在等候唐舟。
唐舟看到这种情况,再顾不得骑马,立马飞身下来,急匆匆便向李治奔去。
“圣上,天寒地冻,怎不回宫?”唐舟跑来之后,不等李治开口,先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情真意切,马屁可谓是拍到了极致。
李治心下一喜,连忙伸手扶住唐舟双臂,道:“唐爱卿啊,你是我大唐的功臣啊,你救了太子,你灭了叛军,就你这样的功劳,你说朕能不站在这里迎接你归来吗?”
这话说的十分好听,可是唐舟听来却是暗自叫苦,比李治打他一巴掌还苦。
………………………………
长安风起
………………………………
第1748章 李忠的胡话
? 世人都想要建功立业,做那人上人。天籁小『说』.』⒉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坐上了人上人,也就等于坐到了兵刃上。
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万劫不复。
现在的唐舟的确是有一定能力自保的,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他的那点自保的能力,又怎么可能跟整个大唐抗衡?
所以,唐舟更喜欢的是,有事可以让他来帮忙,但是千万别给他戴高帽子。
大唐的确很少杀功臣,但不少功臣的命运其实也不算很好。
你不杀,不代表你的继承人不杀啊。
听着李治说的那番话,唐舟的小心肝扑通扑通直跳,紧接着,唐舟立马就又开口了。
“圣上说那里话,臣作为大唐的臣子,救太子殿下,灭叛军,那还不是分内的事情嘛,何德何能,能够让圣上站在这雪地之中等候,您这不是让臣心里心痛圣上嘛,圣上,还请快快回宫。”
这话说的比李治还好听,听的李治脸色变了又变,就差激动的哭出来了。
“唐爱卿……朕的……好唐爱卿啊。”
李治几乎要哽咽,不过一阵寒风吹来,李治还真的感觉到了冷,于是便又立马点了点头,正色道:“唐爱卿正乃我大唐良臣,走,回宫。”
其实,李治也根本就不想在宫门口等,那么冷,他这样的娇躯怎么受得了?
可唐舟立了大功,不等又不行,伤不伤唐舟的心他倒无所谓,可他必须得做给臣子看啊,他得让这些臣子明白,只要他们好好做事,为大唐立功,他这个大唐天子就不会忘了他们。
一行人急匆匆的进了大殿。
大殿两侧不知何时已经架起了炭火,进去之后,立马觉得浑身暖融融的,李治坐上龙椅之后,荆王李元景急匆匆出列,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臣一时糊涂,真是罪该万死,还请圣上治罪。”
荆王李元景有野心,但同时也能屈能伸,只要能够活命,管他卑躬屈膝还是什么的,他才不要学那个李恪,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李元景话是这么说,让李治治罪,可有丹书铁券在,李治能怎么治他的罪,最多也就不痛不痒的惩罚一下罢了。
看着大殿上跪着的李元景,群臣顿时撇嘴,嫌弃。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般厚颜无耻的人,前段时间还嚣张跋扈的要攻下皇宫自己做皇帝,现在怎么突然就夹起尾巴做人来了?
这也是朝中的那些老将不在,不然,那里肯给他机会?
群臣嫌弃,厌恶,李治比群臣更嫌弃,更厌恶,因为李元景伤的可是他的心啊,自己的叔叔,竟然要反自己,这让他李治如何能够忍受?
更为可恨的是,他竟然还要攻打皇宫,还把自己的儿子抓了去做人质,这样的人,就是砍了他,李治都不会心疼。
此时的李治是有些愤恨的,只是他虽然愤恨,可还是要保持自己帝王的风度,他说过不杀荆王李元景,就绝对不会杀他。
沉默片刻之后,李治开口道:“起来吧,王叔虽然有过,但到底保住了太子性命,朕也就不要你脑袋了,只夺回你所有封地,每月从户部支取一些钱财,好生过活吧。”
不杀荆王李元景是不杀,但不等于还会给他那么丰厚的条件,在李治看来,荆王之所以谋反,也不过是因为有钱,能够招兵买马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夺回他的封地,断了他的财路,看他以后还怎么招兵买马?
这一招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荆王李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