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155章

一品唐侯-第155章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老夫对词曲多有涉猎,像您这样的还是首次遇到,依老夫之见,你这更像是俚曲。”

    俚曲也就是通俗的歌曲,多是民间百姓哼的曲子,因为并无什么文学性,所以很不被上流社会看重,在长孙无忌这些人眼里看来,俚曲也就是下里巴人,但他们是只欣赏阳春白雪的。

    众人这样说着,唐舟却也一点不急,道:“俚曲就俚曲吧,要是没人能谱曲,我就试着瞎唱一下,唱的不好大家把耳朵堵上,唱的好了再说。”

    大家相互望了一眼,随即也就同意了,大家都知道唐舟喜欢鼓弄新鲜玩意,虽说唐舟的词他们并不认可,但他们还是想看看唐舟能把这样的词唱成什么样。

    大家同意之后,唐舟就坐在篝火旁唱了起来:

    秋意浓

    离人心上秋意浓

    一杯酒

    情绪万种

    离别多

    叶落的季节离别多

    握住你的手

    放在心头

    我要你记得

    无言的承诺

    啊~不怕相思苦

    只怕你伤痛

    怨只怨人在风中

    聚散都不由我

    啊~不怕我孤独

    只怕你寂寞

    无处说离愁

    …………

    唐舟前世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唱歌的,这首秋意浓他也是经常唱的,但以前可能并没有铭心刻骨的经历,所以唱出来少了些许情感,但此时他经历了太多,加上皇家牧场的瑟瑟秋风,此时他唱出来却是带着满满情绪的。

    而那些一开始觉得这词并没有什么文学性的人听了唐舟的唱之后,却是突然忍不住落下泪来,也许在他们看来这首词根本不能跟他们之前听的那些诗词相提并论,但加上唐舟的唱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唐舟这么一唱,大家立马就能够感受到一股说不出的离别苦来,那种比他们更为奔放的情感表达,在一瞬间就击中了他们的心。

    夜色深深,秋风更浓,皇家牧场的热闹还在继续,歌声传到行宫的时候,丹阳公主还未睡去,她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她的心突然就暖了,然后眼泪忍不住就流了出来,她知道,这是唐舟在借歌向她传达着什么。

    离别多,唐舟也料到两人又要离别了吗?自己回到长安之后就要再去檀香寺,而李世民指不定怎么安排他呢,他到底还是预感出了什么吧。

    无言的承诺,两人虽未说过什么海誓山盟的话,但两人心中都很清楚对于彼此是有过承诺的,今生哪怕不能在一起,也要心心念之。

    不怕相思苦,只怕你伤痛,是唐舟对自己的安慰劝诫吗?她在心里暗想,入了你的相思门,伤痛又算得了什么?

    人在风中,聚散不由人,丹阳公主无奈长叹了一声,他们两人虽然给人的感觉都很高高在上,可他们毕竟还是太过弱小,弱小的连彼此的聚散都不能做主。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无奈之事,这是他们谁都逃脱不了的事情。

    丹阳公主这样想着,泪已沾湿了衣襟。


………………………………

第389章 李世民的安排

    ?    八月初四众人在皇家牧场又玩了一天,八月初五一大早就启程回京了。

    在这一两天内,整个皇家牧场都很平静,再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如果真要说的话,就是唐舟很少呆在帐篷里了,除了晚上休息,一般情况他都是牵着自己的汗血宝马在牧场上瞎逛的。

    有人猜测他可能是舍不得皇家牧场,毕竟马上就要离开了嘛,也有人说他在等丹阳公主,毕竟他跟丹阳公主的那些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

    但唯有唐舟自己清楚,他之所以不回帐篷是因为林青素不让他进去,女人吃起醋来很厉害,要不是林青素还顾念一点唐舟的脸面,只怕晚上也不会让他进帐篷。

    不过离开皇家牧场之后,唐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回到府上后,两人肯定是要睡一间房里的,不然让他们的二娘秦舒发现了那还了得?

    李世民带人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那个时候秋风正肆虐的厉害,刮的众人皆是缩着脖子。

    进得京城,大家也就各自散去了,毕竟在外面疯狂了这么多天,也够累的。

    而就在大家回到京城的第二天,早朝开始了。

    一连几天不上早朝,朝廷之中必定积压了很多事情,所以今天的早朝显得事情很多,大家说了一件又一件,几乎有一种没有头的感觉。

    如此到了正午的时候,事情还没有说完,众多大臣在大殿上站的腿脚发麻,肚子也饿的咕咕叫,可皇上李世民不宣布退朝,众人只好继续站着。

    “诸位爱卿,吴王李恪一事,你们有什么建议?”

    众人相互张望,岑文本突然站出来道:“圣上,臣觉得吴王是冤枉的,此事还是详查的好。”

    岑文本刚开口,旁边的张亮突然说道:“不管吴王是否冤枉,他的箭的确S在了圣上的马上,所以臣觉得应该严惩吴王李恪。”

    “没错,应该严惩。”段志玄亦是站出来说道。

    魏王李泰的人这般站了出来,太子李承乾的人也纷纷跟着附和,如此一来,朝中呼吁严惩李恪的声音最多,李世民也有心让吴王李恪收收心,所以点点头后,道:“那就让吴王李恪去安州任个刺史吧,做的好再安排。”

    李世民金口玉言,这么一说,也就定了吴王李恪的命运,那岑文本等人就算是想再劝,也是不能。

    岑文本等人此时可是恨极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这些人的,但他又很清楚,此时的自己绝不能乱了方寸,只是去安州当刺史还不算太糟,毕竟李世民春秋鼎盛,说不定一两年内就能把李恪给招回来。

    而就在岑文本这样想的时候,李世民突然又道:“前几天诸位爱卿有提要唐舟去外面历练历练,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这件事情本来大家都快忘了,而提出这件事的岑文本更是因为吴王李恪的事情而无暇此事,如今听到李世民又重提此事,岑文本心中顿喜,如果让唐舟去安州管辖的地方,那吴王李恪要收拢他岂不是更容易了?

    只是岑文本还没有开口,程咬金立马就站了出来:“圣上要是执意要把唐舟给派出去,臣觉得把他派到洛阳最好。”

    之前程咬金是不同意唐舟离开长安城的,只不过经历了皇家牧场的事情后,他多少也看出了一点情况,如今李世民更是自己提出要把唐舟给外派,想来将唐舟外派一事是免不了的。

    既然如此,程咬金也就最先站出来,帮唐舟选一个好地方,洛阳离长安近,而且比较繁华,唐舟去了哪里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能最快传到长安来。

    程咬金这么站出来后,岑文本就要反驳,可这时朝中不少跟唐舟关系不错的人也都站出来说洛阳不错,李世民见此,也就立马拍定,让唐舟去洛阳当个别驾历练历练。

    众人这么一说,岑文本想发言也没用了,他只能心中暗叹,想着回去之后想个对策,就算唐舟去了洛阳城当别驾,他们也要想办法把他给拉拢来。

    大家在早朝上谈论完这些事情后,李世民便要宣布退朝,但这个时候,吏部尚书马周突然说道:“圣上,不知那两次拦截圣驾的陆敏之怎么安排?”

    陆敏之两次拦截圣驾,两次弹劾侯君集,以至于威名赫赫军功卓著的侯君集只能闲赋在家,这件事情已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陆敏之的名声更是在长安城响亮的很。

    像这种情况,李世民若是不对他有个安排的话,怕是难堵悠悠之口。

    李世民对于陆敏之这样的人说不上喜欢,就跟他一点不喜欢魏征一个样子,但他要当明君,不可能做事全凭自己喜好,说实话,陆敏之不怕得罪侯君集也要把侯君集在军中的事情披露出来,这对朝廷来说是好事,不奖赏他实在说不过去。

    “马爱卿有何建议?”

    马周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道:“不如将他安排在御史台怎么样?”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凝,御史台有一个魏征就已经够他头疼的了,如今还要再多一个陆敏之,那他李世民以后耳根子还能不能清静一些了?

    李世民一凝眉,马周立马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于是连忙改口道:“陆敏之能抵挡钱财的诱惑,不如让他去户部任职吧。”

    马周这话一出口,顿时引得朝堂之上议论之声一片,如今户部尚书是侯君信,侯君集的弟弟,陆敏之把侯君集给弹劾的闲赋在家了,把他安排到户部,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马大人倒真是好生歹毒,人我等怀疑你是不是跟侯君集有什么?”

    “是啊,你这般安排,不得不让人怀疑啊……”

    众人这样说着,马周也突然为难起来,陆敏之这种靠弹劾被人注意的人还真不好安排,安排在御史台是正合适的,但李世民不喜欢,那安排在其他部门,其他人也都害怕遭到他的弹劾,都不肯收他,唯一肯收他的户部,他还不一定敢去。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孙无忌突然站了出来,道:“圣上,这陆敏之也是有些本事的人,不如让他去安州当个司马吧。”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李世民顿时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于是不再犹豫,点头就同意了下来。


………………………………

第390章 太子的行动

    ?    吴王李恪被贬去安州当刺史,长孙无忌要陆敏之去安州当司马,看似是在救陆敏之解决朝堂纠纷,但其实是想要陆敏之去监视吴王李恪。

    在长孙无忌看来,陆敏之敢弹劾侯君集,敢拦截李世民的圣驾,那他去了安州也势必会监督吴王李恪,以便寻找机会弹劾吴王李恪来满足自己表现的**甚至可以说是赌徒的心性吧。

    李世民早有监视吴王李恪的意思,他不可能只派陆敏之一人去,但多一个陆敏之也无不可。

    李世民同意之后,吏部尚书马周忍不住望了一眼长孙无忌,他对于陆敏之这个人还是有点欣赏的,把他安排到御史台亦或者户部,虽说危险了一点,但在京城之中还能保全性命,可把陆敏之弄到安州,只怕他还能不能活就是个问题了。

    首先,侯君集不一定肯放过他,再者,吴王李恪是个聪明人,皇上让他去安州当司马的意思他很清楚,如果吴王李恪不想这么一个人时时在自己的地盘上监视自己,他会不会找机会灭了他?

    只要吴王李恪愿意,他有一百种方法让陆敏之死的无声无息。

    只是马周虽这样想,可李世民已经决定,他也说不得其他。

    早朝退去的时候正午已过,群臣离开皇宫后都饿的前心贴后背,为此相互之间也不多言,骑上马后就往自家跑,当然,手里有钱的就会去翠明楼大吃一顿。

    岑文本也很饿,但他并没有急着回府,而是想方设法的来到了吴王李恪的府上,在吴王府见到李恪之后,岑文本把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李恪说了一遍。

    “只怕过不了多久,诏令就会下来了,这次皇上是铁了心的,所以王爷要有个准备才行。”

    吴王李恪暗恨不已,就因为自己的一支箭,就害得自己成了这个样子,明知道是谁陷害的自己,可又反驳不得,申辩不得,他若反抗,只怕太子和魏王两人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对付自己吧?

    此时离开他还能有所保留,若继续与他们为敌,只怕就要得不偿失了。

    吴王李恪是个聪明人,太子和魏王两人的意思他明白,不然以他的手段也不是不能为自己证明清白,只是证明了这次清白之后呢,还要时时担心被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那两个人再次陷害吗?

    所幸不如离开京城暂时避祸。

    “岑大人放心,本王明白的,临行之前,还请大人做最后的教导。”

    吴王李恪很清楚,自己这一离开京城,以后自己跟京城的联系少不得要岑文本帮衬,所以现在的他必须表现的十分尊敬岑文本才行。

    而岑文本见吴王李恪如此,心中大受感动,觉得吴王李恪若能有此心性胸怀,虽然现在暂时离开了京城,但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与太子魏王一争长短。

    “教导不敢,只望王爷去到安州之后,能够谨言慎行,多体恤当地百姓,多做一些对百姓有利的事情,这是在帮百姓,也是在帮王爷;再有就是那个陆敏之,此人看似不知所畏,但却是个能审时度势之人,圣上派他去安州实有监视王爷之意,但王爷不可除去他,应该多拉拢他,别人不重用他,王爷就重用他,他若肯投靠王爷,少不得对王爷的大业有所帮助。”

    岑文本嘀嘀咕咕的说了不少,吴王李恪一一记下。

    》

    太子李承乾回到东宫之后,忍不住大呼了一声痛快。

    今天早朝上的情况对他来说真的很痛快,首先,吴王李恪离开了京城,再者,自己最为痛恨的唐舟也被派到洛阳去了。

    只要唐舟离开了京城,他就有机会灭掉唐舟,所以他在大呼了一声痛快之后,立马就叫来自己的死士做了一番安排,要他们在唐舟离开京城之后,想办法杀了唐舟。

    而就在太子李承乾刚吩咐完这些,苏无为突然急匆匆的跑了来:“太子殿下,收服侯君集的时候到了。”

    太子李承乾一听此言,又是欣喜,道:“先生可是有了良策?”

    “属下在太子殿下去皇家牧场秋猎的时候时刻注意着侯君集的动向,他被再次闲赋在家之后脾气变得很暴躁,对于自己的处境很不甘,现在的他正需要一个人来拉他一把,给他希望,只要太子现在派人去说项,就一定能够将侯君集给拉到太子麾下。”

    太子李承乾想了想,问道:“那苏先生觉得本太子派何人去说项好呢?”

    “属下不宜暴露,不合适去,不如让杜荷去吧,他是杜如晦的儿子,跟侯君集有些交情,若是以晚辈拜见长辈的礼数去见侯君集,应该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怀疑。”

    太子李承乾犹豫了一下,道:“让他的女婿去不行吗?”

    苏无为摇摇头:“他的女婿代表不了太子殿下啊,如果有什么许诺的话,还是杜荷去说更为合适。”

    太子李承乾见此,心知别无选择,于是把杜荷给叫来说了一遍,杜荷听得此言,心中一惊,虽说拉拢侯君集是他们早说好的事情,但此事一直都说苏无为在负责,如今突然要去当说客,他那里有把握能将侯君集拉来?

    如果拉拢不来,岂不是在太子李承乾跟前出了丑?

    他觉得这一定是苏无为见太子李承乾多番倚重自己,心有不忿,所以要趁机陷害,但杜荷又很清楚,如果此时他不去,自己在太子李承乾这里会更加失利,一番思索后,杜荷便点头应了下来,不过他在应下来后,却又突然问太子李承乾:“不知太子殿下许给侯君集的好处都有那些,有没有什么底线,如果有的话还请太子殿下告知,如此臣去了之后也好掂量着说。”

    太子李承乾摸了一下下巴,道:“只要本太子最后能登上皇位,就许他大唐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封他为国公之首,本太子说到做到。”

    杜荷点点头,道:“想要拉拢侯君集不易,而且我们要侯君集能够发挥作用,就必须让他能够官复原职,所以属下想要这样……”

    杜荷嘀嘀咕咕说了不少,太子李承乾听完,忍不住叫道:“好,就按杜先生说的去办,你这个办法很好,很好啊。”


………………………………

第391章 随你海角天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