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109章

一品唐侯-第109章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舟离开,秦舒拉着林青素的手笑道:“我们家小侯爷啊,是个有本事的人,青素你也听说了吧,之前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我们家小侯爷发明的,现在又鼓弄出了借贷记账法,直接就解决了户部贪墨的问题啊,你说小侯爷厉害不?”

    秦舒说着望向林青素,林青素也知道唐舟是个聪明人,只是听秦舒在自己面前这样夸唐舟,令她觉得很是别扭,可她身为晚辈,也不敢有什么异言,只能连忙跟着附和:“二娘说的极是,小侯爷是个有本事的人。”

    听到这话,秦舒立马就又笑了:“所以我说啊,青素你嫁给我们家小侯爷是一点没错的,所以你也该努力努力。”

    秦舒的话说的没头没脑的,林青素一愣,道:“二娘要我努力什么?”

    秦舒拍了拍林青素的手:“你看,你们两人成亲也有一段时间了不是,小侯爷他每天晚上也都在府上不是?”

    说到这里,林青素突然明白了秦舒的意思,所以不等秦舒再继续说下去,林青素连忙应道:“二娘说的极是,青素会努力的。”

    说这话的时候,林青素脸颊微红,显然有些羞涩,秦舒见林青素明白了,这才终于心安,自从在洛北村发现唐舟睡地铺后,她就对唐舟和林青素两人又怀疑起来,只是从那之后她也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所以总会时不时的催促一下林青素。

    林青素现在对唐舟已经从当初的不讨厌变成了有好感,但心中的芥蒂不去,她真的很难接受唐舟,不过在秦舒跟前,她该怎么哄还是要怎么哄的。

    》

    古调阁。

    唐舟来到古调阁的时候阳光正烈,他刚进去,丹阳公主就从里面迎了出来,今天丹阳公主只穿了一件单衫,透出玲珑体态,令唐舟突然就血脉上涌起来。

    然后也顾不得许多,猛的就扑了过去。

    若是以前,丹阳公主肯定是要扭捏作态一番从就范的,可今天她却任由唐舟摆布。

    如此温存之后,唐舟也已经发现了异样,因此忍不住问道:“公主今天好奇怪?”

    丹阳公主穿戴好衣服,命人燃了熏香,端来了新茶,倒了一杯给唐舟后,道:“高昌国被灭,薛万彻要回来了。”

    听到丹阳公主这话,唐舟突然一愣,高昌国被灭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他却没有想到薛万彻要回来,如今这话从丹阳公主口中说出,令他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公主……”唐舟欲言又止,不得不说,唐舟对丹阳公主是真的喜欢的,这个女人凡事都为自己着想,她甚至在自己这里放得下公主的身段,这样的女人,难道不值得他唐舟一生去爱护吗?

    可薛万彻要回来了,两人以后又该何去何从?

    丹阳公主见唐舟如此,不忍他伤心,这才露出一丝浅笑来:“平日里你不是很会花言巧语的嘛,今日怎的说不出话来了?”

    见丹阳公主还在跟自己说笑,唐舟的心突然更不是滋味起来。

    这个时候,丹阳公主又道:“我不过是给你说一声好让你有个准备罢了,他回来之后,我们就不要过多来往了。”

    唐舟突然拉住了丹阳公主的手:“可你是我的。”

    一句很普通的话,丹阳公主突然就感情泛滥了,她的眼角有些湿润,她能够明白唐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男人嘛,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再有其他男人,就算是这个女人的夫君也不行。

    “放心吧,明天我就奏请皇兄,入檀香寺还愿一年,为我大唐祈福,皇兄会同意的。”

    “那这样我们岂不是见不成面了?”

    “无妨,到时你可来檀香寺与我会面。”

    唐舟连连应着,但又有些不舍,道:“何不过些时日再去?”

    丹阳公主笑着摇摇头:“那样岂不是太假了,薛万彻回来我就去寺院,你让薛万彻怎么想?”

    唐舟笑了笑,暗想还是丹阳公主想的周到。

    两人这样说完,想到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面,不由得又是动了情。

    古调阁外不时传来阵阵叫卖声,蝉鸣铺天盖地的响着,今年长安的盛夏里带着一股别样的味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在长安城的街道上快速疾奔着,最终停在了吏部门前。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政绩考核,人员调动,这里有最全的官员资料,那匹快马在吏部停下之后,马上人飞身而下,进得吏部见到吏部尚书马周后,立马捧上一本折子,道:“马大人,这是侯将军和薛将军为这次灭高昌国特送的请功折子,请马大人过目。”

    高昌国被灭,对大唐百姓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而对吏部来说,却也是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但凡立功者,吏部的官员都要根据情况对这些立功者进行制度下的审核,而后根据审核对这些人进行提升亦或者赏赐。


………………………………

第275章 户部尚书之争

    ?    黄昏,薄暮。

    皇宫,御书房中,李世民将一份折子仔细看了一遍,而后对站在对面的马周道:“马爱卿,既然这些人都是为我大唐开疆扩土立下功业的人,那就按照我大唐规矩对他们进行评级赏赐吧。”

    马周颔首应下,之后正欲退去,李世民却又突然喊住了他:“马爱卿,如今户部尚书的位置还空缺,你可有好的人选?”

    马周是寒门出身,他很喜欢能提高寒门士子的地位,但在这件事情上,他还能够保持理智,如今太子和魏王都在争这个位置,他如果推荐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势必会成为太子和魏王打压的对象,而他们两人若是联手打压一个人,那这个人只怕很难保存性命。

    所以,马周在一番细思之后,躬身道:“臣在吏部任职,倒没有发现特别合适的人员,是臣之过。”

    李世民见马周在自己跟前耍小聪明,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啊,朕还不知道你,好了,朕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问一问你的意见,既然你不想说,那就去吧。”

    马周有些诚惶诚恐,但还是连忙退了出去。

    马周离开之后,御书房只剩下李世民一人,他的桌子上写着两个人的名字:侯君信和张亮。

    他的目光在这两个名字上来回扫了许久,许久之后,突然拍了拍手,掌声落下,御书房内突然出现了一个黑衣人,李世民在黑衣人耳边低语了一番,黑衣人明白之后,翻身消失在了已经有些暗淡的夜色中。

    次日没有早朝,李世民因为夜间睡的不好,所以第二天早上就睡了个懒觉。

    这样睡醒之后,一名太监连忙迎了上来:“皇上,丹阳公主在外面求见。”

    李世民知道丹阳公主最近一直都在忙借贷记账法推广一事,只是这事忙的也差不多了,丹阳这么早来见自己做什么?

    李世民一番洗漱,而后命人将丹阳公主传了来。

    丹阳公主今天穿了一袭素白衣衫,见到李世民后突然就跪了下来,李世民见此却是一愣,道:“丹阳,你这是何故?”

    丹阳公主微微抬头,道:“皇兄,臣妹昨夜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大唐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听到丹阳做了这么一个梦,李世民可高兴坏了,道:“这是好事啊,好事。”

    丹阳公主浅笑:“臣妹也觉得是好事,因此想着去檀香寺还愿,为我大唐以及皇兄祈福。”

    李世民并没有从丹阳公主的话中听出什么异样,道:“好啊,朕准了,不知道你要在檀香寺待多久?”

    “大概要一年半载的吧。”

    听到要待一年半载,李世民突然愣住了。

    “怎么待这么久?”

    “心诚则灵嘛。”

    李世民自然也认为心诚则灵,但他不会真以为丹阳公主还愿就需要一年半载,想到之前丹阳公主跟唐舟传出的绯闻,而薛万彻灭掉高昌后又要归来,李世民突然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

    “莫非我这妹妹有喜了?”

    李世民这样想着,眉头忍不住就凝在了一起,这要是真的,传出去可是太丢大唐的脸了,驸马不在,公主却怀孕了?

    不过李世民虽然这样想,却并没有开口问出来,只是笑了笑:“去檀香寺住一年半载也没什么,还愿嘛,不过朕看你气色不是很好,在入住檀香寺之前,还是找名御医给你瞧瞧也好,不然朕是要挂心的。”

    丹阳公主倒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不过她很聪明,知道李世民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要给自己检查身体,想到之前李世民对自己的怀疑,她多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过她跟唐舟做的措施很好,她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

    “皇兄对臣妹真好。”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命人传了一位御医来,御医给丹阳公主悬丝诊脉,这样诊完之后,向李世民道:“公主殿下的身体并无大恙。”

    李世民见此,心中稍安,因为不好询问御医有没有发现丹阳公主有喜,所以就挥手让御医离开了,御医离开后,丹阳公主也提出告辞退去,李世民想了想,道:“御医刚才说你没有大恙,也许是有小恙的,所以以后朕要时常派人去关心你一下才行。”

    丹阳公主见李世民对自己还不放心,心中多少有点气,但她又不好在李世民跟前发,最终只能应了下来。

    丹阳公主离开之后,御书房渐渐安静,这时,外面突然闪进来一人,但李世民并未吃惊,道:“黑风,都打听清楚了?”

    黑风点点头:“回圣上话,都打听清楚了,那侯君信并没有跟太子亲近,甚至连太子都不曾与他有过接触。”

    黑风的话说完,李世民忍不住微微凝眉,暗想,莫非这次承乾他真的想要为朝堂举贤?

    可朝堂之间,那李承乾又是太子,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功利之心?

    知子莫若父,李承乾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李世民只怕再清楚不过了。

    挥手让黑风退去之后,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两个名字,想到侯君集灭了高昌,对大唐可是无上功绩,他回来后少不得要赏他,可侯君集的地位已经不低,如果再赏的话,难免令他忌惮,功高盖主。

    李世民这样寻思一番之后,最终拿起毛笔将张亮的名字画了去。

    侯君集有功是要赏的,但不能大赏,不大赏又要侯君集心中畅快,那就只能恩泽其弟了,让侯君信升任户部尚书,应该能够打发侯君集了。

    而侯君集如果聪明,就应该好好接受这个安排。

    李世民的脑子转的很快,心想这样做也能试探一下侯君集是不是有其他心思。

    时间慢慢,御书房内渐渐闷热起来,窗外的蝉鸣聒噪的厉害,李世民觉得脑袋有点痛,不知道是因为天热的缘故,还是最近的事情太多给累的。

    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X,感觉好些之后,才又翻看桌案上的奏折,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声惊雷,接着就噼里啪啦的下起雨来。

    盛夏的雨,迅猛的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

第276章 捷报之后

    ?    盛夏的雨磅礴且长。

    次日早朝,雨仍未停。

    众臣站在大殿之上,外面的雨声哗啦啦的响着,像一首行军曲。

    因为下雨乌云密布的缘故,整个大殿都显得很是昏暗,君臣应答的声音被雨声干扰着,显得是那般幽旷。

    时间慢慢,李世民与群臣说完高昌的事情之后,就把事情又扯到了户部尚书的事情上。

    群臣为之少不得又是一番争论,李世民听完这些群臣的议论之后,最终说道:“刑部之事颇为重要,张亮张爱卿在刑部多年,若是离开,朕有些担心刑部难以运转,张爱卿还是继续留在刑部吧,侯君信即日起赴任户部尚书,不过户部发生了贪墨案,所以侯君信赴任户部之后,朕要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李世民说出这样一番话后,群臣顿时愣了。

    以前,群臣相互之间争夺,李世民都难以做出决定,可这次怎么突然就做出决定来了,难道他之所以让侯君信去户部真的是因为刑部离不开张亮吗?

    群臣疑惑不解,可李世民已经下令,是再也更改不了的了,群臣高呼万岁,而后便退朝了。

    退朝的时候,大雨仍旧下着,群臣站在大殿门口迟疑片刻,而后便各自拿起自己的伞向宫门外各自的马车走去。

    侯君信离开大殿的时候,朝中不少官员来向他祝贺,侯君信一一回应,但心中却仍旧满腹疑惑,他不明白太子李承乾的人为何一定要帮自己,而他更不明白的是,李世民为何突然就选了他,难道李世民是认定李承乾这个太子了?

    从大殿到宫门这一段路上,打伞的官员鱼贯而出,侯君信撑伞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他扭转过身,见是在朝堂上位自己争取很厉害的吏部一名官员吴蒙。

    “侯大人,不好意思,我们两人好像拿错伞了。”吴蒙走的很慢,显然是要走在最后,而侯君信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伞柄,虽然大家的伞都很相似,但他自信并没有拿错。

    想到吴蒙在朝堂上替自己争的这么厉害,他隐隐已经察觉到了吴蒙喊住自己的意思,只怕是要替太子拉拢自己了。

    可自己能答应吗?

    “原来拿错了伞,实在不好意思。”这个时候,就只剩吴蒙和侯君信两人走在最后了,两人交换伞后,漫步向宫门走去。

    “侯大人荣升户部尚书,真是恭喜啊。”

    “吴大人客气。”

    吴蒙见侯君信反应平淡,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道:“既然伞已经换过来了,那我们就此别过吧,希望侯大人能为我大唐户部鞠躬尽瘁。”

    说完,吴蒙撑伞快步而去,这可把侯君信给弄糊涂了,难道真的拿错了伞?

    可这是不可能的,侯君信隐隐有些不安,越是弄不明白的事情,越是让他觉得不安。

    》

    东宫。

    太子回到东宫之后,立马把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苏无为和杜荷两人说了一遍,他说完后,笑道:“看来父皇还是很认可本太子的。”

    苏无为和杜荷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嘴角皆露出一丝浅笑。

    太子李承乾想的天真了些,但他们身为谋士却不能太天真,李世民为何会让侯君信担任户部尚书,难道真的是因为宠信太子李承乾吗?

    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这么认为。

    李世民是什么人,他可是一代明君啊,怎么可能因为对自己皇子的亲疏而对官员的任命有所区别对待?

    两人的表情很明显,正自鸣得意的太子李承乾看到之后,不由得凝起了眉,道:“难道本太子说错了?”

    苏无为这个人虽是谋士,但又与其他谋士不同,他除了想要李承乾当皇上外,还想让李承乾能够做一个对大唐有利的君主,所以这个时候,他站出来道:“太子殿下,圣上若只是因为宠信您就任命侯君信,只怕就不会托这么长时间了。”

    这句话让太子李承乾很受伤,但他也不好意思在苏无为跟前表现出来,因此心中暗骂了几句苏无为好不识趣后,这才又浅笑问道:“那苏先生觉得父皇为何要让侯君信担任户部尚书?”

    “自然是因为侯君集了,侯君集灭了高昌国,灭国之功在我大唐是很高的,侯君集回来圣上少不得要赏他,可侯君集的军功太高了,怎么赏,赏的高了皇上不放心,赏的少了侯君集不高兴,所幸,皇上就先赏了侯君信,等侯君集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