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殇-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帅,他既然决定了,自己也没有什么方法反驳,只要自己想继续在大辽生存下去,就只能如此。
耶律大石可不管李处温再想些什么。他当即率领两万骑兵开拔。两万骑兵行动起来。端地是铺天盖地。他们根本不像步兵那般。排成一列纵队。而是散将开来。一千人为一个集团。浩浩荡荡地向前方开拔。骑兵声势如此浩大。自然瞒不过宋军地耳目。早有探马将这消息送到了秦风桌前。
秦风眉头紧皱。心中老大畏惧。他不怕打仗。可他怕把自己手头地兵力消耗掉。这不是他有心保存实力。而是世道如此。你不保存自己地实力。等你没有了实力。就要被别人干掉。
他迟疑了许久。当即下令收缩兵力。命令各路兵马严加守备。紧守营盘。如果有妄动者。杀无赦。任敌人在那里挑衅。不许出战。违令者。虽胜亦斩。
秦风地命令让打仗打得顺风顺水地沧州军有些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虽然这次地对手有两万骑兵。但是沧州军并不是没有对抗骑兵地经验。在他们看来。两万骑兵。只不过人数多了点罢了。
不过秦风地军令也不是开玩笑地。这条军令看上去没什么。可他们还真不敢违背。一时间。沧州军变营为垒。将营盘守得和铁通金城相似。更兼宋军为了攻城。在这些日子里。运来了不少攻城车和床弩。这些东西打野战地时候笨重无比。不利于移动。和累赘没有什么两样。可这东西在守城地时候。绝对是大杀器。
耶律大石地两万骑兵。围着沧州宋军地营垒转了好几圈。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耶律大石亲自领兵骂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有引诱出一个宋军。原本强势无比地沧州军在一瞬间都选择当乌龟了。他们试探着发动了两次进攻。却折损了几十号人马。他们也不是笨蛋。自然不会做这无用功。双方就此僵持了起来。
耶律大石有些急躁,宋军和辽军不同,辽军实力强大,万里奔驰至此,求地变是速战,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宋军,以便回师中京道,继续对抗女真。换而言之,宋军耗得起,而他耶律大石耗不起。他必须尽快搞定这股宋军。他不再犹豫,当即派李处温出使沧州,他倒要看看,秦风究竟有什么打算。
李处温满肚子的不愿意,但他没有办法,总不能让耶律大石这个一军的统帅亲自去和秦风谈判罢,他知道自己多带兵马也是无用,当下只带了三十骑兵,径自奔宋军大营而去。
………………………………
第二卷 第四十八章 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
秦风平静的座在大帐之中,看着对面的李处温,面色和缓,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为辽人效力的汉人而有什么歧视,更没有因为对方是说客而有轻视,对方敢到自己面前,这本身就证明了他的勇气。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李处温见到秦风,立刻搬出了耶律大石的意见,沧州兵撤军,辽军不会继续攻打沧州军,只要退军,甚至可以取消大宋给大辽的岁币……
秦风听了李处温的话,不由得瞪着对方,过了好一会,才放声大笑起来,他真的很佩服李处温,他竟然以做买卖的方式和自己谈判,居然来了个漫天要价,等着自己坐地还钱。让自己退兵?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年,一朝发动,连下数城,析津府指日可下,为什么要退兵?取消大宋给大辽的岁币?貌似自从女真势大以来,大宋就没有再给过辽国岁币吧?!
李处温也知道自己的话不太对头,可他没有别的办法,一个聪明人,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进行谈判,因为这场战争,根本没有分出胜负,甚至连谁占据优势都没有显现出来。
李处温甚至可以感觉到,耶律大石派自己来谈判,已经暴露出了他的软弱,没有一个占了上风的统帅,会选择和自己的敌人媾和,但是不选择和谈,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宋军拖得起,耶律大石可拖不起,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秦风笑了良久,才看着李处温,轻声道:“我为什么要退兵?你们虽然有两万人马,都是精锐的骑兵,实力非比寻常,但是和我军比起来,他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头点着面前的几案,轻轻的敲打着。继续道:“你不要忘了,沧州的士兵不是大宋的禁军,我们并不畏惧骑兵,虽然我们在面对骑兵的时候,损失可能大一些,但这样的损失。并不是不可以承受。反观你们大辽……”
李处温毫不客气地截口道:“我大辽雄兵百万,区区两万骑兵,还是拿得出来的,大人您不用担心我大辽的损失……”
秦风大笑道:“大辽还是以前的大辽吗?以前的大辽确实不在乎区区两万人马,但如今的大辽,怕是连二十万人马都凑不出来了吧,更不要说两万骑兵了,而且是从边关调来地骑兵。”
李处温突然喝道:“恐怕秦大人也舍不得拿出三五万人的损失,来赌上一场称不上决定性的战争吧?”
他看着秦风丝毫未变的表情。(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继续道:“我久闻大人的威名,也知道大人的本事。他人自到沧州以来,与我析津府之兵鏖战数年。未曾一败,剿灭三大贼寇之时,更称得上用兵如神。可将军连番鏖战,大宋可曾给过将军一兵一卒?大人终究不是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大宋的朝廷不会信任你。”说到此处,他盯着秦风,一字一顿的道:“更何况我们如今有着共同地敌人!”
秦风地嘴角露出了一丝无奈。他看着李处温。轻笑道:“你是说女真?你难道不知道海上之盟?那消息几年前还是一个秘密。但如今似乎已经不是秘密了吧!我们是盟友。怎么可能是共同地敌人?”
李处温大笑道:“将军何必自欺欺人?若说大宋朝廷中那些只知道读书。结果读傻地人才会相信女真人是永远地盟友地话。我并不意外。可将军您能征惯战。竟也看不出女真地威胁?”
他眼中充满了自信。看着秦风。慢慢地道:“将军。您应该知道。女真就像当年地大辽。甚至比大辽还要强大许多。他们地士兵勇猛剽悍。他们地性情有若野兽。澶渊之盟时地辽军。远没有今天地女真人那么强大。而今日地宋军。除了少数几只部队。其余地士兵。和澶渊之盟时地宋军比起来。孰强孰弱?将军。女真就像一头恶狼。他们不可能满足侵占大辽。您难道认为他们会放过经济发达。但士兵极其衰弱地大宋吗?您应该清楚。敌人地敌人。就是朋友。”
秦风眼中充满了笑意。轻轻地叹息一声。他看着对方。小声道:“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地事情。如果你们肯让出析津府。让出整个南京道。我们自然可以共同对抗女真。我毕竟有二十万大军。单凭一个沧州是养不起地。我需要南京道作为根基。至于西京道。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你们能舍得南京道。我们共同对抗女真。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
李处温眼睛一下子就鼓了起来。对方还真是狮子口大开。居然大起了南京道地主意。南京道对于辽国有着非同寻常地意义。南京道经济之发达。在大辽境内也是首屈一指地。以辽天祚帝地性情。在最危难地时刻。也想到南京道躲避女真人地攻击。难道辽国可能让出南京道吗?
他如同一头受伤地野兽。发出了低沉而压抑地喘息声。他看着秦风。有一种奇怪地感觉。秦风似乎在戏弄他。他仿佛受了侮辱一般。他看着秦风。咬着牙。一次一顿地道:“将军。您不是在开玩笑吧。南京道原本就是我大辽地地方。您只不过做出一个虚无缥缈地许诺。就要让我们让出最富裕地地方。你地算盘未免打得太响了点罢!”
秦风看着李处温,面上的笑容愈发浓了,但他的语气却是比冬天还要冰冷:“你似乎搞错了,这里本不应该叫南京道,叫幽云十六州更为合适。这本是大宋的领土,你似乎已经忘记了,你并不是契丹人,而是汉人。你难道喜欢做奴才,任由外族呼来喝去不成?”
说到这里,秦风缓缓的站了起来,面上竟再无半点笑意,他看着李处温,一次一顿的道:“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属于我们的东西,永远都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失去的土地,早晚有一天,会一点不差的取回来。这一天来得愈迟,我们取回来的手段愈激烈。你可以告诉耶律大石,如果他要选择和我对抗,我奉陪。敌人的敌人,并不仅仅是朋友。因为必争的利益,他们也可以变成敌人,永远无法调和的敌人。”
………………………………
第二卷 第四十九章 谈不拢,就打
李处温这次谈判并没有取得什么结果,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却也要争夺同一块蛋糕,双方自然谈不拢。
其实这并不是耶律大石的错,他其实是很有诚意的,他甚至准备割让几座边关的县城,甚至可以用大量的战马换取秦风的退军。如果秦风是一个聪明人的话,或者说是一个合格的大宋官员的话,他绝对会撤兵,即使不撤兵,也会退一退,毕竟耶律大石准备的礼物很吸引人。可惜他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秦风压根不想争权夺势,他只想争一块地盘,作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总之,谈判谈崩了,双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好好准备,开打。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只能在战场上去争取。
耶律大石充分发挥出骑兵的优势,他毫不客气的深入秦风军的后方,肆意的攻击着一切可以攻击的东西。秦风的兵力并不少,但析津府作为辽国五京之一,又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自然不是其他地区能比得了的,周遭的县城、府城,数量委实不少。如果不是因为女真太过强势,逼得辽国王帐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从各地州府抽调兵力,使得此处兵不足用,析津府也不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被秦风攻掠近半。
来去如风的骑兵是最让人头疼的,尤其是一心和你打游击战的骑兵,更让人束手无策,一来你没有足够的骑兵,二来,你没有足够的步兵,你总不能一天到晚的弄几个寨子在那里守着吧?就是守了寨子,人家给你来个敲牛皮糖战术,零敲细打,一天收拾你几个小队的人马,一个月下来,你也得损失千八百号人不是?毕竟是出来打仗的。又不是来游山玩水的,就是现代的宅男宅女隔三差五也得出来放放风,沧州的宋军又不是缩头的乌龟,怎么能窝在营盘里?
秦风阴沉着脸,坐在沙盘前呆了三天,随即派出了骑兵。学着耶律大石地手段,直**辽国后方,深入中京道腹地,大张旗鼓的闹腾了一阵,随即一溜烟似得望回撤。就跟受惊的兔子一般,尽最大努力逃跑。
宋军的人数并不多,战斗力也未必有多恐怖,最起码还比不上剽悍的女真人,可他们出现在中京道。毕竟让辽国人意识到宋军的可怕,他们未必知道耶律大石已经将秦风逼得无力进攻,但他们知道。宋军已经打到了眼皮子底下。
辽天祚帝不懂军事,如果他要懂得如何领兵打仗地话,辽国也不至于一败再败,七十万大军被几万女真人打得稀里哗啦的。当他知道宋军出现在他家门前的时候,他第一个想法不是率兵抵抗而是大骂耶律大石无用。他可不管宋军对他有多大的威胁,他担心的是出现的宋军越来越多。他不顾众大臣的反对,要调耶律大石会中京道驻守。
那些大臣都不是笨蛋,精明的已经看出了秦风的险恶用心,一些心思敏捷之辈。已经看得分明,秦风这厮分明是在打南京道地主意。耶律大石若要撤兵,则南京道必不可守,可若是耶律大石被拖在南京道,一则于抗金不利,二则辽天祚帝也饶他不得。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却是不想讲南京道就这么让出去,故反对撤兵。
耶律大石接到辽天祚帝让他对并的命令后,也吃了一惊。眼中充满了惊骇之意,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如今就像在吃鸡肋一般,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如今战不能胜,退又不甘心,由不得他不踌躇。更何况他留在这里,只要时间充足,未必不能让宋军收缩防线。
反观大宋这边,秦风在守了几近一个月的时间。突然出兵范阳。集中五万人马,突然兵临城下。效仿诸葛武侯之战术,一人一袋土,堆积在城下,成一土山,众兵一拥而上。范阳虽为边关重镇,但因太平日久,城墙久不经修,士兵久不经练,守备松弛,人图安逸,守军只道宋军主力意在攻打析津府,也没有防备,见宋军突然登城,立时打乱,双方混战一番,守军随即溃散。
秦风当即斩杀范阳守将。并被俘辽将一十三员。一时间。南京道震动。各地守将惶惶不可终日。有胆小者。竟不顾耶律大石大军仍在。争相向宋军递交降表。南京道原有宋人。也纷纷起事。一时间。整个南京道局势糜烂。
耶律大石见事不可为。又存了保存实力地心思。当下率领大军徐徐而撤。秦风亦不敢过分进逼。由得他们缓缓退将开去。耶律大石既退。则南京道再无主动出战之实力。半月之后。周遭要塞据点尽失。宋军十万大军。将析津府包围。析津府虽有两万余人。但有三成是老弱病残之兵。另有两成是各地溃军。可战之兵不过一万之众。城中又有不少汉人。指不定什么时候举旗造反。守城地众多兵将。整日里心惊胆战。发动民众加固城墙不提。
南京道大半失陷。西京道边关不靖。中京道连年征战。近半沦陷。上京道烽烟隐起。一时间。整个辽国似乎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大浪淹没。
辽天祚帝无奈之下。只得听从朝中大臣地建议。拆东墙补西墙。调动西京道地郭药师属下地五千人马。支援南京道。虽然朝中有大臣劝他多调动些兵力。可辽天祚帝却不同意。在他看来。郭药师数千人马。能将宋江打得抱头鼠窜。那打败秦风。也不是什么难事。
郭药师接到辽天祚帝地圣旨后。原本就有些阴沉地面容愈发阴沉起来。他抚摸着自己地佩刀。心中迟疑了良久。最终发出一声长叹。谓众手下道:“我原本不想这么做。可如今看来。是天意如此。”郭药师手下将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打了什么主意。
郭药师也不多做解释。当即点起全部兵马。望南京道蜂拥而去。
………………………………
第二卷 第五十章 怎么办?
郭药师的部队虽然有五千人马,但这五千人,都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精锐,和那些整天悠哉游哉的老爷兵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辽天祚帝敢派郭药师支援析津府的原因。
一直当缩头乌龟的秦风也开始了动作,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开始试探析津府。析津府只有一万守军,自然不敢出城迎战,更何况他们还担心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奸计。
又过了十数日,郭药师兵临城下,与沧州宋军大战,败,营盘失守,望城中而退。李处温等人当即接纳。当夜,郭药师部突袭城门,宋军从东南西三门一拥而入,城中大乱,城中契丹官吏尽望北门而走,汉人官吏大部尽被俘虏。这倒不是那些人有心投诚,其实他们也想跑,只不过有心无力罢了。
辽国也有文人,但辽国的文人再不济,也精通骑术,这毕竟是他们的传统。而像李处温这样的文人,虽然也精通骑术,但他的年纪已然不小了,哪里能继续骑马?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