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第8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骸想哭,世人终于不爱说玩笑话了。
楚擎的人,总是争气,可这不代表除了他的人,京中就没人才了。
宰辅南宫玺家里,也是有人的。
快年底的时候,商税达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程度,君臣突然犯愁了,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归功于宰辅家的侄儿,老宰辅每天面色红润,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当初可能抱错孩子了,南宫守应该是他兄弟的孩子,南宫平才是他亲生的。
大家都恭喜着南宫玺,也称赞着南宫平,南宫平很谦虚,然后说楚师教的好。
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哦,对了,这小比崽子当初完全就是放养状态,老宰辅都不管,之后才跟着楚擎混的。
昌律越来越完善,吏部总是贴着公告,衙役总是前往各处颁布新的政令。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安全了,这种安全,代表着只要遵纪守法,不用担心任何事。
只有朝臣才知道,吏部有了一个新的官职,叫做议律郎,正五品。
在京中,正五品真的算不得什么。
但是开朝到现在,第一次因为一个人,新设了一个官职,在六部之中新设了一个官职,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楚三。
快到年根的时候,淡出视线许久的活畜生,终于上了一次不算热的热榜。
楚家喜添新丁,龙凤胎。
恭贺的人很多,京中的,京外的,最近的,就在出门左拐的邱府,最远的,在半岛三国。
可总是不成群,今个,来了一个,明个走了,又来了俩,总是无法聚在一起。
怀抱着婴儿的楚擎坐在正堂之中,歪着脑袋,双眼直勾勾的。
“表叔儿,给我抱抱呗?”
青阳伸出手指再楚擎眼前晃了晃,嬉皮笑脸:“不跑,就抱一会,我慢慢走,不跑的。”
楚擎露出了笑容,露出了这一年来,不知不觉习惯的笑容,恰到好处,却总觉得只是为笑而笑的笑容。
“你把门关上,就在正堂里抱,不准跑出去。”
“嗯!”
青阳重重的点了点头,亲了婴儿满脸口水。
第1757章 一日一日
热热闹闹的年,平静的内心。
这就是楚擎的写照。
秦王府中张灯结彩,可总是显得有些冷清。
不应冷清的,人很多,留不住,你来了,我走了,他来了,你又走了,一纸书信,写不完的字,写不完,又不知改写什么,不知了,索性也就不写那么多了,只变成了三言两语的问候。
又是一年春,楚擎连入宫的次数都少了,都是老昌大黄从宫里出来找楚擎。
老昌和大黄来秦王府的次数越来越多,爷俩都看出来了,楚擎正常了,太过正常了。
正是因为大昌朝最不应正常的人正常了,爷俩开始担忧。
每天溜着那只贱兮兮的狼,每天走在京中或是京外,每天歪着脑袋看太阳。
宫中,敬仪殿,黄老四依旧是龙颜大怒。
“又他娘的去北市了?”
江月生低着脑袋,应了声“是”。
黄老四的怒火很没来由,如同更年期发作似的。
“那是朕的十弟,是我大昌的功臣,是朕的十弟,朕的十弟,朕要他开心的过日子,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如今,如今又如何,每日郁郁寡欢,你千骑营,是干什么吃的,饭桶,通通都是饭桶!”
江月生依旧低着脑袋。
说老四的怒火没来由也不准确,因为楚擎忘过诞辰了。
这让老四很愤怒,也很伤心。
一听到江月生说楚擎“正常”的过日子,老四就心里堵得慌。
楚擎越来越正常了,前几天破天荒的上了朝,因为俩孩子封号的问题。
走出了班中,跪倒,谢恩,那么的守规矩,那么的令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如同一个守本分的臣子。
没来由的,老四觉得心里堵得慌。
除了老四,还有一个人心里堵得慌,千骑营探马,吕平。
此时的千骑营衙署外,守门的吕平汗如雨下,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大昌朝无比尊贵的秦王殿下,就站在他面前,滔滔不绝的说着。
“我一看你就知道你非是池中物啊,前几天二通和我说,你独自一人抓了三个江洋大盗,一把长刀左劈右砍,厉害啊,人才,大大的人才…”
“不是本王和你吹,咱不需要人多,百十来个,不不不,十来个就成,你跟着我混,咱弄条船,直接出海,从东大到西…”
“刑部的三爷知道吧,你肯定知道,以前我哥俩风里来雨里去…”
“只要你点头,名额给你留一个,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家小也不用顾虑,我回头给你拿十万贯银票…”
吕平一句话都说出来,快哭了。
他并不知道,和抓江洋大盗没有任何关系,只因为自己的下颚有一条疤痕。
见到吕平被吓坏的模样,楚擎终究是住了口。
“没出息的样子,你特么就一辈子看门吧,靠。”
踹了一脚灵狼,楚擎又去找“人才”了。
正蹲门口看谁顺眼的时候,陶若琳在一群丫鬟的陪伴下杀到,楚擎叹了口气,耷拉着脑瓜子走了过去。
被陶若琳狠狠的瞪了一眼后,楚擎垂头丧气的走向秦王府,吃午饭去了。
正兴四年,最后一场雪走了个过场,万物复苏,春雨降临,令不少人欣喜。
吃过午饭的楚擎骂骂咧咧,骂春雨,骂无聊的京中,骂无聊的一切。
陶若琳听不下去了,嘟嘟囔囔的回卧房睡觉去了。
陶若琳一走,楚擎赶紧将门反锁住,鬼鬼祟祟的从怀里拿出了一摞子信纸,如同做贼似的,笔记潦草的写着。
越写,嘴角上扬的弧度越大。
写给好多人,写给那些他的小伙伴们。
走啊,浪去啊,当官有什么意思,世界那么大,一起去看看。
写了很多,不知不觉间写到了夜里。
下人端着饭菜敲了敲门,楚擎这才迅速将信纸藏了起来。
听着隔壁一双儿女的哭嚎声,用过饭的楚擎沉沉的叹了口气,拿出信纸,将所有信纸放在了火烛上。
望着忽明忽暗的火光,楚擎双目之中的色彩,慢慢暗淡了下来。
打起精神,调整好表情,乐呵呵的楚擎去了隔壁,帮着陶若琳哄孩子。
日子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过着,大昌朝的秦王殿下,遛着狼,闲逛着,无聊着,双眼之中的色彩,越来越少。
直到入夏时,一封军报轰动了整个京城。
南关又有无数番人集结。
无人在乎,南关总是这样,安静几年,又嘚瑟一下,不是不长教训,而是总有番蛮冒出头,不同的番蛮部落。
楚擎是听百姓说的,了解了情况后,兴奋的手舞足蹈,一路疯跑到了宫外。
正好见到了童归,楚擎激动的都哆嗦了。
这是个好兆头啊,童归以前也算是团伙二线成员。
可随着童归三言两语的将内情一说,挨了楚擎一顿喷,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有病吧,乱都平了才传军报…”
“肖轶没事干了,他特么一个郡王平鸡毛乱…”
“半个月就平了,这叫什么乱,什么乱能半个月就平了…”
“去你大爷的!”
楚擎走了,白高兴一场。
朝廷现在玩的很花,或者说是能干点拟人的事了。
南关番蛮乱,还是一个月前的事,千骑营提前得到了消息,军报是晚了十日左右才发过来的。
这次南关番蛮的人挺多,不知道从哪听说的楚文盛“退休”了,又开始闹上了。
南关扛把子大预言家马如敬想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而且番蛮也没准备真的打。
结果涠江那边的肖轶就得知这件事了,调集了吴王府的护卫,以及封地辅兵外加一卫折冲府,钻山里给那些番蛮的老家偷了,也不知道是和谁学的,抓了上千老弱病残当人质,然后所谓的番蛮乱就平了。
骂骂咧咧走在路上的楚擎,都开始骂上自己了。
四年,短短四年就混上王爷,短短四年就走到了人生巅峰…
“不是说大昌朝弊病重重吗…”
“不是说盛世要几代人奋斗吗…”
“不是说有无数事可以做吗…”
“都尼玛是骗人的,我靠!”
得到了想要的生活,向往的生活,不知不觉走了这么远,静下心来才发现,自己渴望的,早已不是这些,那些精彩的经历,看过的风景,远远没有看够。
骂了一会,看了眼天色,楚擎叹了口气,又到点回家吃饭了。
宫门外,童归又被喷了。
被孙安喷了。
黄老四早就知道南关的事结束了,之所以没有让兵部马上告诉外界,就是想让楚擎入宫请命,去南关溜达溜达也好,走半道知道南关没事了,那也可以去见见肖轶和马如敬等人,当散心了。
结果童归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吐露了实情。
孙安被扣了一年俸禄,童归扣了俩月。
黄老四扣的不多,相比之前,真的不多,但是得三日之内补上罚款。
当然,老四再不是人也是皇帝,还是要脸的。
拖欠行,但是得家利息。
童归没钱,大致计算了一下后,发现五日后交不上,翻了倍,就这利息,他都想造反了,赶紧去找人借钱。
第1758章 如当初
躁动不安的心,无论是湖面的涟漪还是海中的狂风巨浪,早晚都会归于平静。
楚擎愈发的安静了,安静到了无法再动起来的程度。
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京中越来越祥和,昌朝的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国库充盈、军伍善战、版图越来越大、臣子们越来越干练。
大昌朝如同一个快速运转的机器,每一处零件都是崭新的,充满了生机,快速,有效,稳定。
炎热的夏季,知了趴在树梢上闪动着双翼,发出了夏日应有的声音。
楚擎躺在一颗老槐树下,蒲扇遮挡住双目。
就连陶若琳也确定了,楚擎真的安稳下来了,不再如以前那般如同一个猴子似的上蹿下跳着,不是人,不是行为,是心。
“十岁。”
陶若琳抓起蒲扇,为楚擎扇着风:“待他们到了十岁时,我一定陪你,想去都成,好吗。”
原本,说的是十六岁。
十五岁,十三岁,现在,又到了十岁,作为一个母亲,陶若琳一次又一次的退让。
“还是十六岁吧,孩子不应在童年时缺少父亲的陪伴。”
“十岁,到了十岁便能经得起海上的风浪,带着小的一起去,大的留在家中,让爹爹照看,你说的,女儿富养,男儿穷养。”
“到时候再说吧。”
楚擎翻了个身,继续午睡。
陶若琳绕过去,在楚擎额头上轻轻一啄:“我不愿看你这样,我也不愿这样,可有你在,大昌才不敢有世家横行无忌。”
“那要江二狗干什么,内库每个月拨了那么多钱,养闲人呢。”
“他是千骑营大统领不假,可千骑营大统领不是夫君。”
楚擎不吭声了,无法反驳。
江月生不是不够好,而是因为他姓江,或者说是他不姓昌,这才是原因。
世家永远除不完,野心也永远都会滋长。
这些人,怕的不是千骑营大统领,而是一个叫做楚擎的人。
“与你说些开心的事吧,温将军回来了,传回了信件,完善了舆图,已经上了折子,欲入秋时再带舰队向西航行,真要是如你们娘俩所说这天下是圆的,那回到东海时怎么也要一年之后了,待他归来时,必会名垂青史。”
“哦。”
“琅琊王在西地开办了十二家作坊、三十三家工坊、十六处寒门书院,传回了书信,说是遇了一些困难,让你这个楚师出出主意。”
“出什么主意出主意,我又不傻,这小比崽子在封地搞的有声有色,枭智和马缨两口子都跑过去帮忙了,哪里用得到我。”
陶若琳哑然失笑:“你心里是知晓的,琅琊王思念你,应是想要你西地散散心。”
“不去,宝蛋还让我去百济呢,哪都不去,就在京中杵着吧,想我了就入京,谁愿意跋山涉水的折腾。”
陶若琳将蒲扇呼在了楚擎的脸上,无奈的离开了。
楚擎并非是嫌路程太远,也并非不思念这些人,只是因为别的原因,如果小伙伴们能聚在一起,哪怕是在月球上,他都会让墨鱼想办法。
温雅这一次远航收获颇丰,带回来了不少珍贵的种子。
有土豆这个珠玉在前,这些种子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全部交于了农院,温雅也被叫回了京中述职。
待温雅赶到京中时已是夏末,早上上的朝,散朝后第一时间来到了秦王府。
楚擎不在,去鸿胪寺看热闹去了。
这几日来了个使者,东罗马帝国的,欲与太阳国度结盟,名义上就是和昌朝结盟。
楚擎对这些不懂,但是长公主懂。
按照他老娘的说法,强大的罗马敌国早就被打的四分五裂了,日耳曼蛮族削的。
这也就是说,东罗马帝国想要结盟的并非是昌朝,而是太阳国度。M。。coM
长公主对这这件事没有丝毫兴趣,从私人角度上来看,该经历的她都经历了,仗也打了无数场,这辈子都不会再远征了,腻了。
站在昌朝的角度上来看,没必要扯那些太过遥远的,光是吸收现在的边疆国土就需要至少两到三代人的努力,跑那么远打架去,舟车劳顿不说,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关于这件事,楚擎和老娘详谈过。
昌朝现在要做的就是内部安定稳定发展,而不是东征西讨。
老娘没直说,不过还是表明了态度。
她是不支持楚擎再去嘚瑟的。
楚擎的身份太特殊了,很有可能牵一发动全身,走的越远,大昌朝被牵扯的精力也就越多。
或许楚擎只是随便溜达溜达,随便打打哪,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走。
可朝廷不会这么想,天子也不会这么想。
就如同当初灭瀛似的,最后牵扯到了半岛三国,持续了近一年的战争。
长远来看,大昌朝赚的盆满钵满,可实际上国家已经到达极限了。
人口不够,精力不足,再去扩张已经不单单要靠钱了,更多的是要靠人力。
而目前大昌朝最缺少的就是人,哪哪都需要人,哪哪人都不够用。
朝廷新的政令也开始鼓励多生孩子了,生的越多,朝廷越优待。
温雅到秦王府的时候,只有陶若琳在,见到楚擎“忙”去了,又去找别的小伙伴们了。
在京中转了一日,见了京里京外的小伙伴后,温雅回到秦王府,终于见到了楚擎。
望着喜笑颜开的楚擎,温雅心里和针扎似的疼。
见了那么多小伙伴,也聊了那么多,温雅意识到不对劲了。
大家都在忙,忙的难得相聚,即便相聚也是百忙之中抽出那么一时片刻叙叙旧罢了。
温雅问了很多,聊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
就说宫中的林骸,因为之前演武的事情,足足两个月没见过楚擎。
再说墨鱼,刚回到京中,找朝廷要了钱,又离开了,建设匠院去了,大半年的时间里就见到楚擎一次。
也看了福三,怀里抱着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