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第7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昌敖还是皇子,总要外出征战,隔三岔五的让人送钱回来给周妃,周妃也就在北市买了出小宅子度日。。CoM
结果令人没想到的是,周妃有了身孕,也没通知太上皇,自己生下来了。
等太上皇回京都是两年后的事了,这才知道自己又有了个儿子,也就是昌承顺。
造化弄人,这个时期正是第一次八龙夺嫡刚开始的时候,太上皇根本没办法将昌承顺带在身边照顾,放军营里肯定是不可能,放封地吧,又怕出了什么不测,最后只能让周妃先照顾着。
等八龙夺嫡后期的时候,太上皇已经差不多稳操胜券了,这才认了昌承顺,那时候昌承顺已经十来岁了。
后来太上皇登基,昌承顺倒是有了王爷的身份,可周妃死活不入宫,因为怕给太上皇带去污名,毕竟她是个寡妇不说,还是太上皇当年袍泽的妻子。
太上皇软磨硬泡,周妃就是不入宫,昌承顺也是个傻x,管不住自己那张破嘴,也不知道和哪个臣子说漏了,事就传出去了,外朝就开始议论纷纷。
周妃是相当的烈了,听闻后,直接投井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周妃投井后,昌承顺同母异父的姐姐,悬梁自尽了。
周妃生前信佛,昌承顺的姐姐也信佛,但是昌承顺不信。
母亲和姐姐都去世后,昌承顺既没哭也没闹,就是开始信佛了,古怪的是,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反倒是性子极为跳脱,总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
第二次八龙夺嫡结束后,这小子被黄老四给撵到封地后就不闻不问了。
黄老四是派了不少探马盯着昌承顺,可还有一个姓昌的,也是派遣了不少人去了昌承顺的封地,那就是老三昌承恪。
所有昌承恪知道很多关于昌承顺的事。
首先,昌承顺皈依了,皈依佛门。
这个皈依和出家还不是一个意思,信佛是信佛,皈依是皈依,出家是出家。
皈依是一种仪式,不需要出家到寺庙中,你该干嘛还是干嘛,但是有这个仪式,很多佛门的戒律不用遵守。
昌承顺皈依后,在封地中修建了多所寺庙,虽未出家,却每日吃斋念佛,但是呢,也抽空鱼肉鱼肉乡里。
老三昌承恪的手下就开始四处打探,最后打探出了一个消息,昌承顺封地中有一处寺庙,叫做法严寺,每到过节的时候,昌承顺就会去寺庙了,这一日寺庙是谢绝任何香客的,只让昌承顺一个人进去。
每一次昌承顺从寺庙出来时候,都是眼睛红红的,明显哭过,应是去给亡姐和亡母上香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两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过。
后来昌承恪的手下买通了幽王府的下人,这才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刚到封地的时候,昌承顺夜夜做噩梦,总是半夜惊醒,说是周妃的亡魂和他姐姐的亡魂找他索命,还说什么如果不是因为他,周妃和他姐姐也不会死。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很久,昌承顺每日寝食难安日渐消瘦,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直到有一个老僧听闻此事,主动去了王府,至于和昌承顺说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之后就是昌承顺修建寺庙,逢年过节去烧香,大约两年,之后就不去了。
可不去寺庙后,昌承顺又在府中的后花园修建了一处地窖,每个月的月初,月中,月底,三次,昌承顺都会让府中所有人离开,那个老僧会带着一群僧众进入府中,长一点的,四五天,短一点的,一两天,反正每个月都有三次,昌承顺和老僧下了地窖,僧人在外面守着,至于干了什么,没人知道,王府中的下人也打听过,传的人云亦云,说老僧带着幽王修炼了一种法门,修炼了这种法门后,就可以与去世的周妃沟通还是怎么地,反正传的玄而又玄。
也正是因为如此,昌承顺才和佛门走到了一起。
“和鬼神沟通?”
楚擎听过之后连连摇头:“不可能,这个我知道,不管佛门弟子品性如何,佛教之中从来没有这种法门,这完全是扯淡,而且佛教也从来没说过他们懂这种法门。”
“那就不知了,本王只知,老八因周妃与其过世的姐姐,不堪折磨,结识了僧人后才逐渐好转,不过还有一事…”
“什么事?”
“根据那些下人所说,老八每次去了地窖后,便会茶饭不思,形如活尸,每次都要过去许多日才渐渐好转,除此之外,从不近女色,而且…而且那些下人还说,昌承顺愈发寡淡了。”
“寡淡?”
“不错,寡淡,就仿佛那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楚擎打了个哆嗦:“你别逗啊,他不是人,还要成仙不成。”
“事实究竟如何,你千骑营查清楚就是,本王总是担忧,那些僧人,怕是妖僧,蛊惑了老八。”
楚擎面色一动,不由想起了前几日在花船初见昌承顺时,这小子明明躺在妓家的大腿上,双眼之中却没有任何欲望,被沉入冰凉的河里后,更是没有任何惧色,似乎并不单单是因为不怕死。
第1611章 蹬鼻子上脸
楚擎还是困惑着,只不过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想。
幽王昌承顺,最早的时候并不信佛,只是因为家庭缘故,娘和姐姐都信佛,耳濡目染,可能也了解一下,但是未必虔诚。
去了封地后,总是梦到亡故亲人,不是一次,而是夜夜,快被折磨疯了。
眼瞅着连觉都不敢睡的时候,一个老和尚出现了,应该就是上善。
之后昌承顺应该是没有再梦到亡故亲人,因上善之故,从此开始虔诚信佛。
皈依后,封地修建多处庙宇、逢年过节祭拜亲人,到了最后则是在府中修建地窖。
楚擎想到了一个词语………顿悟!
这种事楚擎是难以理解的,后世很多人就是如此,原本只是信佛,普普通通的佛教徒,突然间不知怎么就“顿悟”了,然后快准狠的斩断了七情六欲,生养了自己数十年的老爹老妈,不要了,亲生儿女,不管了,老婆,不管了,拜拜了您内,自己直接出家。
如果单单只是出家也就罢了,很多人直接散尽万贯家财,公司、工作、房子、车,全都卖了,然后就把钱全都捐给了…捐谁谁知道。
估计那时候老婆孩子直接懵逼了,你出家就出家,钱都捐了叫什么事,一家老小怎么活?
有信仰的人,值得敬畏,但是也会令人惧怕,就好比昌承顺,敢直接跑到京中招惹千骑营大统领。
本来大家想不通,现在都想通了,人家有信仰呗,什么都不怕。
楚擎依旧研究着昌律,关于商人的问题。
他相信以及坚信,让四大天王同时盯上,别说你是幽王,你就是隔壁老王都没用。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忙于和三哥研究昌律的楚擎意识到了一件事。
四大天王,没一个动手的。
正是因为他们不动手,事情越闹越大。
原本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大普寺,被翻修了。
楚擎知道这事的时候,肺差点气炸。
当初他刚从边关回来,大普寺如同附在南郊庄子上的水蛭,刚刚有了居所有了工可上的百姓,钱都捐给大普寺了,那已经不是香火鼎盛,而是香火滔天了,更别说放印子钱都高达了七位数,贯,上百万贯!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加上东海俞家刺客之事,连黄老四都出力了,这才将大普寺一棒子打到尘埃,打到泥里不得翻身。
结果这又死灰复燃了?
楚擎气归气,可还是没办法动手。
上善老和尚绕城跪拜,足足七日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最终来到了大普寺,然后跪在雪地里也不用工具,就是用手修缮着大普寺。
老和尚走的是群众路线,真的打动了百姓,给百姓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不要不要的百姓们,拿出了工具,开始跟着老和尚一起修缮大普寺。
依旧是百姓参与了,楚擎依旧没办法插手。
千骑营衙署班房中,气的都哆嗦了。
南宫平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楚擎,欲言又止。
“啪”的一声,楚擎一巴掌拍在了书案上。
“老子当初宁可得罪天下的佛教徒,得罪满朝文武,与大普寺打擂台,绞尽脑汁为百姓们追回了钱财和损失…”
楚擎的面容几近狰狞,愤怒,来源于失望,浓浓的失望。
根据南宫平所说,南郊庄子的百姓也参与了,而且还不少,就近跑回到庄子里取了工具,取了饭食,帮着一起修葺大普寺。
如果不是南郊庄子的百姓参与了,楚擎还不会这么生气。
南郊庄子是他的封地,虽然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事,可依旧是他的封地,是他和小伙伴们出道时建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外人根本不知。
那些面黄肌瘦的流民,那些食不果腹的孩子,那些老无所依的老叟老妪们,正是因为南郊庄子,才有了活路,才可以安居乐业。
可现在,这些南郊庄子的庄户们,竟然跑去修葺大普寺!
“楚师,您为何还不动手?”
南宫平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京中…京中已有人向寺庙捐了钱财,似是…似是因为见您不言不语,这才捐了钱财。”
楚擎给幽王扔河里,都知道。
幽王信佛,大家也知道。
幽王跟着跪拜,大家还知道。
可楚擎一直没动手,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一般。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开始嘚瑟了,没敢张扬,私底下捐了一些钱财,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可能是单纯的想要捐钱,也可能是为了给楚擎添堵。
不过是什么原因,楚擎毫无作为,这些人才有了这个胆子。
南宫平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事,如果楚擎再不动手,会有更多人效仿。
值得一提的是,大普寺并没有收那些香火钱,捐的钱,一文没要。
“邱万山他们到底怎么回事,这都过去十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陶蔚然呢,给陶胖子叫来!”
别人,楚擎使唤不了,但是陶蔚然又白又玄乎,他还是敢欺负欺负的。
三哥说道:“少爷,陶胖子七日前离京了。”
“离京了?”
“去了幽王封地,与贺门主同去的。”
“他去幽王封地干什么。”
“说是调查刺客一事时,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需去幽王封地查清楚。”
楚擎又来气了:“怎么不和我说?”
“少爷,您说…您之前与邱大人他们说,放手去做就行,不要来烦您。”
楚擎:“…”
骂了声娘,楚擎问道:“那廖文之呢,这几天怎么没看到廖文之,他不是说搞定城外跪拜的百姓吗,这怎么不但没搞定,还修上寺庙了呢。”
“廖文之带着不少武卒帮着…帮着那老和尚一起修缮大普寺。”
“我…”楚擎满面错愕:“这老王八蛋投敌啦?”
南宫平:“…”
“那陶…算了,那邱…”
楚擎问不下去了。
陶若琳和邱万山,他真的使唤不动,不是使唤不动,而是没办法使唤。
一个是未婚妻,可能是全天下最聪明的女人。
一个是“领路人”,可能是全天下最奸诈的男人。
这俩人,楚擎已经看透了,甭管再是质疑再是不解,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等着,就这么简单。
第1612章 虚伪的统领
陶蔚然去了幽王封地,没个把月回不来。
廖文之带着人修葺寺庙,修的热火朝天。
陶若琳在陶府杵着,邱万山每天上班摸鱼,也没提幽王的事。
眼看着大普寺都修葺完毕了,楚擎是王八退房,鳖不住了。
没敢挑白天,挑的晚上,就带着福三和赵宝蛋,极为低调的前往了城南。
天气已经转暖了,城外雪地泥泞不堪。
楚擎连马都没骑,穿着一身儒袍来到了大普寺外。
这才几日的功夫,大普寺恢复如初,推倒的佛像被竖起来了,朱红色的院墙修补完毕,台阶也被垫上了青砖,楚擎都怀疑这些青砖是南郊刁民们从庄子里抠下来的。
上善老和尚站在了寺庙入口处,穿上了破旧袈裟,低头垂目,枯瘦的身形在风雪之中驻足而立,上香的百姓络绎不绝。
楚擎一直在观察着,二通跑了过来,将打探的消息说了一遍。
“大人,大普寺日后,不会再收取香火钱,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皆可入庙烧香拜佛。”
楚擎瞳孔猛的一缩:“不收香火钱,你确定?”
“是,有百姓要捐香火钱,都被寺中僧人拒绝了,连功德箱都没有了。”
“哪来的僧人?”
“都是这几日来的,各处寺庙的僧人,汇聚于大普寺,约有五十人。”
“幽王人呢?”
“寺庙之中。”
楚擎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很少呈现出的表情。
原本,他是愤怒的,失望的。
可不知为什么,知道寺庙不再收香火钱后,这些愤怒与失望,有些淡了。
寺庙,是他间接毁的,如今又被修葺了起来,完好如初。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那时大普寺的僧人说他们不会收香火钱,不会放印子钱,不会吸百姓的血,楚擎断然不会插手。
现在大普寺就是这么做的,不可能放印子钱,连香火钱都不收了,百姓想要上香,去就是了,没有任何门槛儿。
“去京兆府告诉马大人,最近,不准发放任何度牒与戒牒,幽王亲自去也不行,如果有申请的,第一时间通知千骑营,通知我。”
“唯。”
再次看了一眼寺庙门口那个站在风雪中的老僧,楚擎面色莫名,无声的叹了口气后,转头离开了。
楚擎依旧在思考一个问题。
上善,到底要干什么?
以前,楚擎思考的是幽王到底要干什么。
可现在不知为什么,楚擎愈发确定,这一切都是上善主导的,幽王,只是一个幌子罢了。
上善是和尚,是出家人,还能干什么,肯定是兴盛佛门。
只是楚擎却不这么想,他总觉得,上善还有别的目的。
心思杂乱的走着,过往皆是前往大普寺上香的百姓,不少人都是从南郊庄子中走来的,楚擎越是看,心里越是堵得慌。
“少爷。”福三轻唤了一声:“是幽王。”
楚擎的转过头,是幽王,面色带着一种病态苍白的少年王爷。
驻足转身,楚擎面色平静。
“楚大统领。”
幽王只有一人,如同一个体弱多病瘦弱不堪的公子哥,施礼,脸上带着笑容,好像见到了多年好友,好像从未被扔进冰冷的河水中一般。
“上善大师说,三日内,你必会来此处,本王等了三日,今日正好是第三日,大统领果然来了。”
楚擎满面惊讶:“哇哦,他好厉害,竟然算到我来了,那是不是明天本官来的话,你会说,上善大师算到了本官四日内会到来。”
昌承顺:“…”
“你在等我?”
“是。”
“等我干嘛,有什么话,让那老和尚与我亲自说。”
昌承顺露出淡淡的笑容:“上善大师非是要本王转述什么,只是说你会来,本王也不想说什么,只是想问一些事。”
楚擎转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