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第7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楚擎觉得这事特别可笑。
要是昌承恪想干这事,那他的确有这个资格,虽是反王,也是贤王。
问题是昌承顺算个什么鬼,没去封地的时候,还是个小崽子,要人脉没人脉,要权利没权利,去了封地后,直接成了小透明了,唯一值得说道的无非就是也姓昌,现在入京,有什么底牌搞风搞雨,朝臣们认识他是谁吗他就敢来。
探马匆匆走了进来:“大人,幽王入宫了。”
“入宫做什么?”
探马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江月生只是让他们保持“半米”的距离“暗中”跟着,幽王也没和任何人沟通,上了轿子直接进宫了,也不可能告诉“暗中”跟随的探马他入宫干什么。
楚擎刚要站起身,本想也入宫见见这幽王,又突然坐了回去:“去将书院中的吴王殿下带来。”
探马离开了,江月生不解的问道:“大人,幽王虽是去了吴王府,可这两年来,二人似乎并未有任何交集。”
“我没说这俩人合伙搞事。”
“那大人的意思是?”
“我也不知道,就是想问问吴王对幽王入京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一听说幽王来了马上躲进书院中。”
第1597章 唯恐天下不乱
吴王昌承恪到千骑营衙署的时候,气呼呼的。
“按身份,本王是王爷,你还未获封!”
昌承恪坐在凳子上,指着楚擎的鼻子叫道:“就算你获了封,也要恭恭敬敬叫一声三王兄!”
楚擎扒拉着桌子上的密信,不为所动。
“本王在与你说话,你聋了不成,你千骑营的狗腿子冲进书院就将本王带了过来,本王还要不要颜面了?”
楚擎头也不抬:“三哥,记下来,吴王昌承恪骂陛下。”
“放屁,本王何时骂老四了。”
“你说探马是狗腿子,千骑营是陛下组建的,那就是说陛下是狗。”
“你…”昌承恪闹心扒拉的说道:“罢了罢了,本王不与你一般计较,书院之中皆是名士,那么多学子看着,你这探马蛮横无理,本王的颜面在哪里,下次要请,请,懂吗,真是不知礼数。”
“行了行了。”楚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那这样,你先回去,在书院等着,等我忙完了这一阵,一会我亲自去书院请你,给你请回来,行了吧,走吧,不送。”
昌承恪气的够呛:“本王多折腾一趟?”
“不是你说的吗。”
憋了半天,昌承恪认真的问道:“本王是你三哥,是你兄长,你就不能尊重我一些?”
“我还是肖轶表叔儿呢,这小子在东海的时候还偷我蒸好的螃蟹给陶琪吃呢,连偷十多天,我说什么了。”
“你平日对老四也是这般模样,无尊无卑?”
“那倒不是,有外人的时候多多少少给些面子。”
昌承恪不吭声了,决定不纠结这种事了,没意义。
楚擎抓起一团密信,丢给了昌承恪:“关于幽王的,看看。”
“就知道是因老八。”
昌承恪没好气的展开这些和开腚纸似的密信,一目十行都看了一遍。
楚擎坐在桌子上:“有什么感想没?”
“什么什么感想?”
“这家伙鱼肉乡里的,没看到?”
“看到了啊。”昌承恪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可他是王爷啊,王爷不鱼肉乡里做什么,当散财童子啊,还是救济流民,那不是有病吗。”
楚擎:“…”
江月生小声提醒道:“大人,卑职觉得吴王可能在骂你。”
楚擎望着昌承恪:“那你怎么不鱼肉乡里?”
“本王是贤王,能和老八这小畜生相提并论吗。”
楚擎难得的没反驳。
贤王二字,昌承恪担得起,不算自吹自擂。
昌承恪似笑非笑:“难不成,只是因老八入京,你这凶名赫赫的千骑营大统领,慌了?”
三哥看向楚擎,满面不解的问道:“少爷,为何幽王还未入京,吴王殿下就要跑到书院中居住?”
楚擎哈哈大笑,昌承恪老脸微红。
坐在了昌承恪旁边,楚擎收起笑容,正色问道:“你觉得太子殿下怎么样?”
昌承恪瞳孔微缩:“姓楚的,你什么意思?”
“你不说,好,我来说。”楚擎凝望着昌承恪:“太子,有明君之相,纳谏言,知民苦,哪怕是陛下在这,我也会这么说,他比陛下更适合当皇帝。”
昌承恪面色大变:“十弟莫要再多言!”
“听我说完,我没别的意思,我是说,昌喻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也会成为一个明君,但不是现在,需要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他要学的还很多,要看的,要听的,很多很多,他会用尽一生带领大昌朝走向盛世,我也会用一生辅佐他,陛下是皇帝,是我楚擎愿意用命去辅佐的皇帝,昌喻,是我愿意倾尽所有传授所以本事的贤太子,假以时日,他也是我会余下一生辅佐的皇帝。”
顿了顿,楚擎沉声继续道:“除了天子昌承佑,没有人可以坐在那张龙椅上,除非是昌喻,被昌承佑允许坐在那张龙椅上的昌喻,你呢,三哥,是否认同我说的话?”
昌承恪苦笑一声:“其实三哥我…做皇帝的话…”
“我说的是认真的,除了四哥,谁坐龙椅,谁死!”
“哎呀哎呀,习惯罢了,玩笑话。”昌承恪没好气的说道:“那本王…本王就勉强…勉强应允吧。”
“不,我不需要任何人应允,我要的是承诺,昌朝贤王吴王殿下的承诺。”
昌承恪还是那副不爽的模样,可丝毫犹豫都没有:“当皇帝,也就那个样子,累死累活,好吧好吧,那三哥就…就勉为其难的如你所说这般,除了老四,谁都不能坐那龙椅,谁坐,不,莫说坐,哪怕只是一个念头,也要死。”
说到“死”这个字时,昌承恪的脸上闪过一丝狠色:“任何人,都不成,除了老四,任何人,都不可!”。c0m
“好。”楚擎露出了笑容:“我楚擎与三哥,一起保我昌家的江山,保这江山的主人,是昌家,也是四哥。”
“好,本王与十弟,保我昌家江山,保这昌家江山的主人,是四弟。”
楚擎坐直了身体,面色有些古怪。
他突然心生了一种极为荒谬的想法。
昌承恪会不会是…从来就没想过要当皇帝,只不过就是为了…为了给黄老四添堵?
甩了甩脑袋,楚擎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问道:“和我说说吧,这幽王入京,到底要做什么。”
“我哪里知晓。”
“那你觉得呢?”
昌承恪陷入了沉思之色,也不知是真的在分析,还是别的缘故。
楚擎也是有口无心,随意问道:“当初八龙夺嫡的时候,你和四哥是怎么回事,听说你俩都被幽王给耍了,是有这么个事吗。”
几乎是楚擎话音刚落的同时,昌承恪的脸色变了,俩字,大写的尴尬。
这种尴尬,就如同一个理工大学的院士正在开视频会议时突然跑来一个女博士后上来就是一顿狂吻,mua~mua~mua的。
被揭了伤疤,昌承恪又羞又怒:“本王不知这小畜生又要作何,本王只能告诉你,他虽年纪幼小,却最善蛊惑人心,自幼便是唯恐天下不乱,若是问本王,本王便对你直言,将他赶出京中,莫要让他见到昌喻,也莫要让他见到你。”
“蛊惑人心,唯恐天下不乱?”
“不错,倘若你信本王,那便让他滚出京中。”
楚擎微微点头,没有提幽王已经入京的事了,给昌承恪倒了杯茶,陷入了思索之中。
江月生倒是面带急色,现在幽王差不多都见到太子了。
这就是楚擎成熟的地方。
如果昌喻真的那么容易被蛊惑,只能代表他还不具备监国的能力。
第1598章 国师
敬仪殿中,昌喻坐在书案后。
这张略显稚嫩的青涩面容,坐在那里,几乎被书案上的奏折挡住了半张脸,看起来多多少少有些滑稽。
幽王昌承顺坐在绣墩上,蟒袍一尘不染,略显苍白的俊秀面容笑吟吟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多年未见,太子殿下监国,治朝政,井井有条,王叔欣慰至极。”
昌喻露出了人畜无害的笑容:“多谢王叔夸奖。”
一个中年太监低着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
中年太监叫孙福,虽然也姓孙,但是和孙平孙安俩人没关系,伺候太子十多年了,算是近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这话说的令人心里很别扭,因为这话是对太子殿下说的。
如果单单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一副长辈模样夸奖太子,又说欣慰至极,这不止是失礼,不用上纲上线的说,这就是大不敬之罪。
严格来讲,监国的太子名义上算是天子的代言人,行使天子之权,昌承顺却是一副长辈夸奖小辈的口吻,不是大不敬是什么。
更不要说昌承顺也没多大岁数,刚十八,比昌喻大不了几岁,却一副长辈的模样。
很多人就是这样,拎不清,看不清形势。
就和亲戚串门似的,上来就说哎呀我去,牛娃啊,你还记得小时候我给你摁粪坑里那事不,满脸黄,哇哇哭,还说要续杯,哈哈哈哈,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续杯不。
然后旁边走来个男秘书,弯腰轻声和牛娃说,牛市长,马会长到了,该走了,下次再研究续杯的事吧。。CoM
拎不清的人,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傻,真的傻,地位已经变了,还仗着辈分装大哥。
要么,也是傻,不过是装傻罢了,你就是再牛,不一样被我摁过粪坑里吗。
前者无所谓,后者呢,就带点挑衅的意思了。
幽王昌承顺是真傻还是假傻,无从得知,不过昌喻却表现出来了一副真傻的模样,脸上没有任何的不悦之色。
“王叔说的是,父皇挂念太上皇,连夜出京追到了高句丽,孤虽年幼,也却不得不做了这监国的太子。”
昌承顺哈哈一笑:“自家人,这话诓诓世人也就罢了,真要是因太上皇,四哥能一路追到了高句丽不成,这都过去了数月之久,便是天之涯海之角也该带回来了吧。”
昌喻跟着傻乐,没吭声。
没那么多傻子,只不过大家装傻罢了。
太上皇前脚走,老四后脚“追”,不但追到了东海,还跨海追到了高句丽,谁心里不和明镜似的,不过就是心照不宣罢了,当然,对外宣称肯定是将锅全扣太上皇的脑袋上,老四虽是天子,可也是儿子,总不能给他爹一顿揍再绑回来吧。
自从进了这敬仪殿后,幽王昌承顺的脸上就一直挂着笑,而且往绣墩上一坐,也没个坐相。
其实单单从行走坐卧上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根本就没将这监国太子当回事。
就好比昌承恪似的,没人的时候老四老四的叫着,还敢说要抢龙椅。
可一旦有外人,比谁都恭敬,一口一个陛下,别说抢龙椅,龙毛他都不敢摸一根。
楚擎也是这样,面对昌喻的时候,不像对昌贤那般随心所欲,最多就是揉揉脑袋,真要是说什么正事,要么,蹲下,要么坐下,总之是不会嬉皮笑脸的。
事实上这是楚擎有意为之,昌喻这个年纪,肩膀一下担了这么大的担子,十分敏感,最是在意别人的目光。
不过楚擎想多了,昌喻是比较在乎外人对他的看法,但是对楚擎却是发自真心的敬爱,从未有过什么君君臣臣的想法,就是以晚辈和学生自居,他最怕的,反倒是楚擎对他疏远,搞什么君君臣臣那一套。
但是昌承顺和楚擎以及吴王根本没可比性,能进入这敬仪殿,只是因为他也姓昌,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反倒是令人生厌的很。
“殿下,你可知道现在满京城的人…”昌承顺面露得意之色:“就没人不猜测王叔这次为何入京,哈哈。”
昌喻表情不变:“孤也好奇。”
好奇是正常的,包括楚擎等人也好奇。
只是楚擎翻阅关于昌承顺的资料,并非只是因为好奇,因为这家伙不懂规矩。
昌朝开朝之后,对于有封地藩王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刚开朝那会,明令禁止藩王不经过允许就入京,除非皇帝召见,否则就得老死在封地,不止是不让入京,除了封地,哪都不能去。
过了几十年,老昌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三天两头闹叛乱,规矩又改了,也别去封地了,全都留在京中当逍遥王爷吧,相当于软禁了,不准出京,还有很多有前科的,或者是准备有点前科的,连王府都不让出。
到了最近三十多年,昌朝内部虽然比以前稳定了,可外敌开始屡屡犯边,老昌家憋了几十年,一下大爆发了,先出了个特别能打的太上皇,然后能打的太上皇又生了个更能打的昌承佑,买一赠一,送了个文治之才的昌承恪。
太上皇那一代其实能打的皇子也不少,他爹就让不少皇子去军中,算是守自家国门吧,但是军权并不是全都交给他们。
到了黄老四这一代也是如此,慢慢的,皇子全待在京中这个规矩就没了。
等到黄老四登基后,除了昌承晦,其他的全部踹到封地去,等于是又变成了以前那个规矩,藩王不准离开封地,更不准随意入京。
哪怕是吴王昌承恪,算是被绑到京中的。
而幽王昌承顺,没打招呼,连个屁都没放,直接来到了京中,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也让楚擎等人不得不想,如果天天主政朝事的不是昌喻,而是一身腱子肉的老四,昌承顺还敢这么干吗?
答案显而易见,别说不提前知会,他都不敢离开封地。
没拿豆包当干粮,也没将太子当回事,这才是楚擎觉得这家伙要搞事的缘故。
“西地的娘们黑如炭,哪有京中的姑娘标致,王叔不久留了,言归正传,王叔这次入京,是为了要个差事。”
昌喻依旧是那副笑呵呵的模样:“何差事。”
“这点颜面殿下一定会给的吧,就是个虚职。”
“王叔说笑了,即便是虚职,也要吏部…”
“这虚职,宫中就可给。”
昌喻的面色终于变了,不经过吏部的虚职只有一个衙署,太子清澈的眼底,掠过一道这个年纪不应出现的寒光与狠厉之色。
“这千骑营大统领,是父皇…”
“哎呀,怎能是这千骑营呢,不要脑袋了不成,殿下误会了,王叔要的这虚职,是国师。”
“国师?”
“不错,就是这国师,上善大师,王叔都带入京中了。”
第1599章 不安好心
千骑营衙署之中,楚擎耐心的等候着。
如果现在宫中的主人是黄老四,楚擎说不定就去宫中问问怎么回事了。
直到探马来报,说是幽王已经离开了皇宫,楚擎还是没有入宫,也没有让人去宫中问问幽王到底说了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幽王出宫之后,直奔柳河花船。
其实早在楚擎回京之前,老四就让孙平先行一步回来,官方正式性质,告诉宫中,告诉天下人,太子监国,楚擎监太子。
要知道南宫玺只是辅国,辅佐太子治理国家,楚擎是直接监太子了。
这个监,可以理解为国事上出谋划策,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