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来说去,满是劣势的楚文盛,就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是楚文盛!
蓝韧山见到黄老四愁眉苦脸的模样,微微一笑:“陛下,八大营,只需带走三营,沿途集各地折冲府府兵,兵部调派辅兵,至少可集二十万大军,趁着贼人羽翼尚未丰满,摧枯拉朽,定能击溃贼军夺回旬阳道。”
秦罡和谭忠平对视一眼,二人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确定了,这孩子是有点大病,病得不轻。
还二十万大军摧枯拉朽,听这话就知道,这是对楚文盛一点都不了解。
楚文盛善攻,并不代表不善守,只是因为性格或者其他问题,没守过,因为在敌人攻城之前就先将敌人干废。
看似短时间内集结二十万大军,比楚文盛那边至少多了一倍不止,甚至两倍,可目的为了将城夺回来,不说旬阳道的小城,单单是大城就有六座,一座一座往回夺,这得夺到猴年马月去,等于是将昌朝彻底拉进了战争泥潭之中,大昌朝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很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陛下。”
一直默不作声的邱万山突然开了口:“臣,有一事,关于楚大统领之事。”
大家看向邱万山,不太明白这唠老楚的事,你提小楚干什么?
黄老四问道:“楚擎怎地了?”
“楚大统领离京之前,曾与臣交谈了一番,关于东海之局。”
大家更糊涂了,邱万山自顾自的说道:“关于齐王之乱,臣…其实知晓内情。”
黄老四微微一笑,看向其他人:“邱爱卿所说内情,事关齐王,齐王之乱,不过是个幌子罢了,是为了让楚擎手持兵符前往东海。”
一群将军们连忙做出一副虽然我早都知道了但是我还是要恍然大悟的神情。
邱万山继续说道:“楚大统领曾问臣,至东海后,如何除掉那些不忠于朝廷的世家,臣对他说,东海世家猖獗,是因舟师包庇,又与瀛贼苟且,若动世家,舟师与瀛贼,必然会闻风而动。”
黄老四虽然不明白邱万山提这事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臣与楚大统领私交颇好,也是随意交谈罢了,便提出,想除贼,为何不以贼名,若楚大统领也成了贼,成了大贼,便可除掉小贼,没了小贼,便无需顾忌大贼,楚大统领要是愿称了东海大贼,不说舟师,至少这瀛贼,会拉拢他,假意与瀛贼苟且,再除东海世家,便没了一些顾虑。”
黄老四哑然失笑,想起了当初楚擎假意投靠章松陵的事情,先让章家麻痹大意,然后挨个除掉那些章松陵手下的商贾,最后再收拾章松陵。
“邱爱卿此法,虽是不同寻常,却也有道理,只是东海世家、舟师、瀛贼,皆不是痴蠢之辈,楚擎战功累累,加之当世谁人不知楚擎铲除了多少不臣的世家,岂会轻易…”
话没说完,黄老四表情突变!
秦罡脱口叫道:“莫非武安反叛,是为了…”
殿内众人,无不色变。
黄老四霍然而起:“将太上皇寻来,快!”
第1322章 当世不二
一语惊醒梦中人。
邱总没有明说,但是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事关楚文盛为什么要反叛的事。
正如秦罡所说,楚文盛到了边关后,从头到尾都不对劲。
太上皇也对黄老四说过,楚文盛带兵打仗,就没走过寻常路,外人根本看不懂,可一旦能够猜出他的目的,那么就有可能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了。
孙安去找太上皇了,黄老四再次拿出了看过无数次的军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一群云麾将军也反应过来了,谭忠平皱着大粗眉,喃喃道:“楚擎去了东海,非但要平世家,还要抗击瀛贼,可他却没有战船,如何抗击,莫说抗击,便是要除世家,瀛贼也会派战船前往东海…”
秦罡接口道:“可若是楚擎这小子成了反贼之子,瀛贼即便不拉拢他,也会坐山观虎斗,至少,不会派遣战船寻楚擎的麻烦!”
蓝韧山哭笑不得:“大人,谭将军,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真要是如此,楚家父子将天下人,当什么,将朝廷,当什么了,将陛下,当什么了,就算是打的这个主意,可边关乱了,旬阳道乱了,边关三道乱了,就算可将东海世家除掉,可将瀛贼拒之东海之外,边关三道,尤其是这旬阳道,惨不忍睹,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他楚文盛之子扫平东海世家?”
秦罡不吭声了。
就算大家猜测的是真,楚文盛这么做也的确说不过去,一点都说不过去。
蓝韧山冷笑道:“更莫要说,朝廷派遣楚文盛,是为了把守边关,而不是为了让他与楚大统领除掉东海世家,本末倒置,可笑,可恨!”
黄老四抬起头,目光幽幽,也不知是在想什么,没开口。
邱万山问道:“陛下,这兵部的军报,臣可否观瞧一番?”
老四颔首,邱万山站起身,站在一旁,一封一封的看。
说句实在话,邱总真不愿意掺和这些破事,要不是因为楚擎,他都懒得开口,更别说动脑子了。
太上皇来了后,黄老四迫不及待的问道:“邱侍郎猜测,楚文盛反叛,是为了给楚擎一个由头,楚擎成了反贼之子后,瀛贼便会拉拢他,那些世家,也会放下戒心,如此这般,楚擎便能迅速立足于东海,太上皇以为如何?”
一群人连忙站起身朝着太上皇行礼。
这几天难得没喝酒的太上皇快步走了过来,满面思索之色,片刻后,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武安这辈子,都活在楚擎身上,大有可能。”
这句话,也解释了另一件事,为了儿子,什么夺城,战事不利之类的,人家楚文盛根本不在乎。
蓝韧山摇头道:“太上皇,陛下,真若是如此,这楚家父子,太过胆大妄为。”
“不。”
开口的是依旧看着军报的邱总,头都不抬的说道:“楚文盛极为宠爱楚大统领,正是因为宠爱,岂会做出这种背负万世骂名之事,难道楚文盛还不知,他叛了,就会连累楚擎吗。”
众人面面相觑。
是啊,楚文盛也不是傻子,这都闹的人尽皆知了,就算楚擎除掉了东海那些世家,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事,光是边关三道那边,就给国朝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大家都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秦罡也想骂人了,他又回想起在边关时被楚文盛支配的恐惧。
正当大家想不出个头绪的时候,小太监跑了进来:“陛下,吴王与英国公求见。”
“昌承恪与英国公?”黄老四眉头一皱,点了点头:“传。”
黄老四有些奇怪,这俩人怎么搅合到一起去了?
自从楚擎从边关回来后,冯洛基本上就是神隐的状态了,英国公府都空了,冯洛天天就在寒门书院待着,淡出了所有人的视线。
昌承恪与冯洛被太监带进来后,前者率先开口:“老四啊,这事…不是,陛下,这事不对劲儿!”
冯洛也是施了一礼,还未开口,秦罡赶紧让出位置,让冯洛坐下。
小老头冯洛大大咧咧的坐下后,开口说道:“老臣在宫外时,恰逢吴王入宫,这才同行而来。”
要么说冯洛能干这么多年大帅,脑子肯定是好使的,进来之后率先解释为什么他和大反王昌承恪一起入宫的,免得让人猜忌。
老四微微一笑,没当回事,也不在乎,因为他知道昌承恪这个大反王的头衔多么水,昌朝开朝以来最水的反王。
黄老四先看向昌承恪:“吴王入宫,所为何事。”
“不对劲儿啊!”
就不对劲这仨字,黄老四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没好气的说道:“吴王所指的,可是楚文盛之乱?”
“姑父…辜负了陛下您的信任的楚文盛,未必是要造反!”
昌承恪急匆匆的说道:“臣一直关注此事,左思右想,觉得这事尚有猫腻之处。”
“不错,臣也是如此想的。”冯洛淡淡的说道:“楚文盛,似是在用计。”
“用计?”
冯洛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邱万山手中的军报:“虽是寻了兵部问过,可并未见亲眼观瞧军报,老臣尚有一些困惑,需看过军报才知晓。”
邱万山赶紧将军报送了过去,就冯洛这资历,在边关的时候太上皇也得喊一声大帅。
冯洛看着军报,邱万山似是想到了什么,面露思索之色。
黄老四微微看了眼同样盯着军报看的昌承恪。
冯洛来了,他倒不是很意外,其实他之前也想过要不要去将冯洛叫来询问一番。
可昌承恪也来了,黄老四就觉得很纳闷,这家伙也不懂战阵,着急忙慌的跑过来干什么。
见到黄老四往来,昌承恪嘿嘿一笑:“臣多多少少猜到了楚文盛的一些用意。”
“什么用意?”
“陛下莫急,需等冯帅看过军报再说。”
黄老四和太上皇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奈。
一群人聚在敬仪殿,有天子、有太上皇、有柱国将军以及八个云麾将军、加上户部右侍郎、还有曾经的边关大帅如今的英国公,外加一个王爷。
就这阵容,聚在一起只是为了猜测楚文盛的用意,究竟是不是叛,真叛还是假叛,真叛,为什么,假叛,又是为什么?
可以说楚文盛一个人,就牵动了整个昌朝的心弦,让京中的所有聪明人都想破了头皮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也不知道昌承恪要说什么,只是耐心的看着冯洛,等待着冯洛从军报中看出一些猫腻。
过了许久,冯洛突然闭上了眼睛,大大的吐出了一口浊气,面容,极为激动。
“楚文盛,当世不二名将。”冯洛深吸了一口气:“凉贼,绝矣!”
第1323章 战阵如棋
看的出来,冯洛极为佩服,佩服的呼吸都有些粗重了,强忍住激动之色。
太上皇迫不及待的问道:“英国公这是何意?”
冯洛霍然而起,一指舆图草原上的位置:“若陛下是金狼王大汗,得知边关防务空虚,边关守将带大军南下,陛下要如何做?”
“英国公的意思是,金狼王大汗会重振旗鼓冲关?”
谭忠平摇头道:“如今是冬季,行军极为困难,金狼王岂会出兵。”
冯洛微微一笑:“莫要忘记了,草原已现乱象,因楚擎在草原的一番布置,草原各部人心惶惶,金狼王大汗若是想要稳固之权,必会发兵,也只有集结大军,才可确保金狼王大汗之位不失!”
蓝韧山倒吸了一口凉气:“可边关守卒多是新卒,若是凉贼攻关,那…那根本守不住!”
“楚文盛他…”冯洛目露精光:“从未想过守关。”
秦罡失声叫道:“武安要将凉贼引到关内作战?!”
一个云麾将军差点没一屁股坐在地上:“楚文盛这不是…这不是让边关三道…楚文盛误我大昌,这老贼…”
“闭嘴!”冯洛微微看了眼这名云麾将军,满面冷意:“脑子不够用,便扛着刀在阵上杀贼,莫要当什么将军误了麾下儿郎,怎么什么样的蠢货都可担这云麾将军!”
黄老四:“…”
这名云麾将军屁都不敢放一个,老四和太上皇其实也是脑瓜子嗡嗡的,但是相信冯洛,只是耐心的等着冯洛分析。
指着舆图,冯洛朗声道:“军报所言,楚文盛暴行累累,强令将望原城的百姓赶向南侧,只留青壮充入军中,随即继续行军至南,连夺三城,那么凉戎一旦攻关,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拿下三城,误以为会截断楚文盛的退路,让楚文盛与朝廷大军以命相搏,他们也好坐收渔翁之利。”
众人不由点了点头,他们是金狼王大汗的话,也会这么做,坐山观虎斗,跟着楚文盛屁股后面捡现成的。
黄老四神色突变,突然脱口说道:“那些骑卒,那些步卒,楚文盛带出关的军伍…并未折损?!”
“是。”冯洛露出了笑容:“楚擎在关外,占领了数个草场,而楚文盛此次出关,带着一个叫做暮花的女人,以及拓跋一族的后人,凭此二人,可收揽无数部落和草场,将带出关的军伍,留在关外的那些草场上伺机而动,一旦凉戎入关夺城,他们便可封锁城关。”
秦罡一拍大腿:“关门打狗,金狼王带着大军进入关内后,里应外合,凉贼无处可逃!”
蓝韧山咧着嘴:“可…可这是进了关内了,进了我大昌的国土之中!”
“不错,楚文盛就是此意,一名凉贼,都不会放出关内,经此一战,打没凉戎骨血!”
冯洛指向舆图上几座城池的位置:“旬阳道最是贫瘠,百姓都被驱赶到了南侧,出了旬阳道,楚文盛要做的只是守住旬阳道,那三座城,本就是为了凉贼所留,凉贼善马战,善平原作战,却不善守城,可入了关,见到可夺城,必会收拢兵力夺了三城,而这么做,却也正好中了楚文盛的下怀,引君入瓮!”
黄老四哆嗦了,激动的哆嗦了,望着舆图,喃喃道:“这三城,就是瓮中捉鳖,楚文盛不会留下太多补给,关门打狗,好一个关门打狗,没有粮草补给,只需困城,凉贼,死路一条,怕是金狼王大汗做梦也不会想到,楚文盛早就将精锐兵力留在关外,已是断了凉贼的后路,让他们退无可退!”
一群云麾将军不断的吞咽着口水,谁也没想到,楚文盛的胆子这么大。
蓝韧山也吓着了,面色复杂:“可却是害了那些守城的军伍。”
冯洛叹了口气:“金狼王这次出兵,定会带来所有敢战之士,能一举荡平凉贼,草原便是我大昌军伍予取予夺之地,那些守城军伍,想来,也是心甘情愿的。”
“不!”
开口的,是昌承恪,满面敬佩之色的昌承恪。
“姑父…辜负陛下的楚文盛果然没有辜负陛下,高,实在是高啊。”
说到这里,昌承恪突然哈哈大笑。
太上皇一个大逼兜子呼在了昌承恪的后脑勺上:“有屁快放!”
昌承恪揉着后脑勺,跑到舆图旁边,兴奋的说道:“守城的,根本不是军伍,前几日本王就让人打探清楚了。”
太上皇皱眉问道:“不是军伍,那是谁,总不会是空城吧,若是空城,凉贼就知是计策,岂会中计?”
“是世家!”
昌承恪露出了阴险的笑容:“是边关三道那些楚擎没有来得及除掉的世家,被楚文盛拉拢,投靠楚文盛一起造反的世家,楚文盛许下高官厚禄,都是空话,可城,却是真的,将夺来的城,都交于了世家,让这些世家,世家子弟,世家子弟的随从,待在城中,他们还以为,楚文盛冲锋陷阵夺城,他们便可以坐享其成,实则都成了诱饵,一旦凉贼入关就要攻城,楚文盛一石二鸟,既可以引凉贼,又可以借机除掉那些世家!”
众人面露震惊之色。
一石二鸟,那些世家,各个家族子弟都待在城中,加上家眷仆从什么的,少说也有几千人,上万人都是有可能的,凉贼来了后,他们肯定会登上出城头,凉贼哪里知道城里有多少人,一旦攻城,那些世家,一个字,必死无疑!
昌承恪满面佩服之色:“怪不得将百姓都赶走,同时强行募兵,适龄男子充入军中,被楚文盛带到南侧,而百姓,都强行驱赶到了其他二道避开刀兵之祸,那些城,只剩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