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头没脑说了句,陶若琳带着碧华和同样哈欠连连的青阳离开了。
楚擎一头雾水。
这怎么还成无意义了呢,明天上殿,事关大昌朝军伍,和文臣有一场大战要打,为什么陶若琳一点都不重视?
大家依旧在讨论了,这种事,再怎么准备也不为过,一直讨论到后半夜,这才有了个大致的章程,不过都不敢说有绝对的把握,五五开吧,跳脚骂娘肯定是少不了的,到时候就看仲裁黄老四敢不敢一起彻底和文臣们撕破脸皮了。
让众人回屋稍微休息一会后,满面倦容的楚擎揉着腰也回屋了。
楚擎觉得,今日,或许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日,如果发挥完美,能够说服文臣,单凭这一件事,他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值了,大值特值。
福三跟着楚擎回了后院,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楚擎不由回头问道:“想什么呢,刚才怎么一直都不说话,这事可是三哥你牵头的。”
“少爷,小的一直在想陶大小姐离开时说的那句话。”
“毫无意义?”
“是。”
“鬼知道她什么意思,这么大个事,怎么就毫无意义呢,别多想,打起精神,上殿的时候,喷死他们!”
福三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智慧的小眼神,或隐或现,他有点大致明白陶若琳的意思了,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第1180章 置若罔闻
楚擎没说今天上殿,但是老四知道,老十定会带着小团伙成员来到议政殿中。
这一夜,老四也没怎么睡踏实,光看福三写的小册子了。
小册子是用黄纸拿线穿的,四十来页。
快开朝时,老四依旧拿着小册子,并且带到了议政殿中。M。。coM
文武百官已经开始待朝了,黄老四坐在龙椅上,揉了揉腰。
孙安面色微变:“陛下身子可有不适?”
“那倒不是。”老四认真的问道:“朕这么一揉腰,是否给臣子们一种朕整日埋首于案牍操持国务的错觉?”
孙安:“…”
“没有吗?”老四自言自语道:“朕见楚擎总是揉腰,若是不知是被刺客伤了,还会以为他因操着公务所致。”
孙安没好意思吭声,别人揉腰,可能会让人觉得天天操公务,您揉腰,大家会以为你天天操家务来着。
“这福三,了不得啊。”
老四感慨了一声,孙安问道:“陛下是指?”
“洋洋洒洒两千字,竟一个错字都没有。”
孙安:“…”
“怪不得一个区区护院,会被老十如此看重。”
老太监也是服了,好嘛,看了一晚上,感情是在那挑错别字呢?
老四虽然挺没溜,但是绝对没有到这种程度。
最开始的时候,被福三怼了一顿的老四挺不服气的,他就像想过小册子的内容来找找“漏洞”,找到后,哪天再给福三叫到敬仪殿中,给这场子找回来。
可看来看去,老四不得不承认,小册子上写的内容,一字一句,可谓是真知灼见,不敢说字字珠玑吧,至少也是珠玑字字。
这一夜,老四一边看,一边思考着。
思考着利弊,思考着可行性,思考着会遇到什么阻力,思考着要耗费多少钱粮多少时间。
最终老四不得不承认,军中弊病数不胜数,想要彻底解决,不用思考了,就按照小册上来就行,不但可以彻底杜绝掉如今出现的问题,数年之后一旦全部落实,大昌,中兴有望。
除此之外,老四也明白了一件事。
所谓修律,修的不是纸面上的内容,而是要修到心中,修到官员心中,军伍心中,百姓心中,对的,正确的,对国朝有益的,善待百姓的,保护百姓的,这才是昌朝应该有的律法。
“难怪楚擎力荐这护院修律,朕起初还不以为然,虽知道这福三是忠勇不二之辈,却不曾想到,还有如此见识,说起来,朕也遇见这福三不少次,可每一次再见到,总觉得变了一些,至于这哪里变了,朕还有些说不上来。”
孙安陪着笑,应了一声。
他也感觉到了,每次见福三,是有些改变,和黄老四一样,说不上哪变了,但是他知道福三每次“变”的时候,一般都是经历刺杀之后,至于为什么每次被刺杀后整个人就有些改变,这他就不知道了。
外面传来了击鼓鸣鞭之声,文武开始入殿,老四定眼儿一看,果然,楚擎带着一群小伙伴们入殿了。
文武分站两班,孙安开始爆更,水了一大堆后,退到老四身后。
按照惯例,南宫玺应该先出班奏事才对,然后六部各自水一章。
不过老南宫已经习惯了,知道但凡楚擎入殿,那肯定是要闹上一闹的,出班后,就仨字………尚书省无事可奏。
六部九寺的代表也一一出班,心照不宣,都是仨字,臣无事可奏。
老四满面鄙夷之色。
他知道,臣子们肯定是有事,就是没事也得刷刷存在感,之所以说无事可奏,就是把时间都留给楚擎。
这么一看,大家似乎都挺给楚擎面子的。
可老四知道,这群臣子们一个个鬼的很。
如果他们先奏事,磨磨唧唧过去了一上午,眼瞅着快到中午饭点了,楚擎蹦跶出来,一折腾就是一个多时辰,大家就得饿着肚子在殿中挺着。
其实按理来说,早朝开到下午,中午宫中是应管饭的,但是老四也不是什么讲究人,看心情,心情好了,手里有俩闲钱儿,就管一顿,主要是饭菜还不咋地,心情不好了,大家都饿着吧。
楚擎这一看没人出来逼逼赖赖,自然出班。
“陛下,臣,千骑营大统领,楚擎有事启奏。”
“奏。”老四将玉冠摘了下来,放在御案上,然后微微点了点头,准备一会实在不行的话,抓起玉冠就砸,吓死这群王八蛋。
“承德年间,我大昌朝军伍,高祖定各处大营军中粮饷,如今已过三十余年,军伍粮饷虽有涨幅,可各处州府,各处大营,各处边关,无统一度衡,尤其是北关各大营,如今依旧按高祖定下粮饷发放,臣认为不妥。”
老四配合演戏:“哪里不妥?”
“军伍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家中高堂无所依,妻女无所依,不提及小旗以上官职军伍,单单说役府之兵,每月不过二百余文,难以养家,大不妥。”
“是有些不妥,楚爱卿以为如何?”
“涨军伍粮饷,军中军伍发饷,军伍家中发粮!”
老四微微颔首,没吭声,看向文臣,准备随时亲自下场。
结果令他没想到的是,文臣都低着个脑袋,口观鼻,鼻观眼,眼观裤裆,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似的。
楚擎倒不是很意外,继续说道:“应涨七成,至少七成,不低于四百文,此饷,是服役新卒第一年所得军饷,家中,军伍家中,各地官府应据当地实情,备下米面等物,每月,足额发放军伍家中,军中军伍,虽从军年限,应将粮饷不断上调,不单以品级,也应以从军年限。”
老四还是没吭声,看向文臣。
文臣,也没吭声,继续看裤裆。
至于武将那边,将领们呼吸开始变的粗重了,秦罡和谭忠平这些老将,激动的有点打摆子,这事,楚擎从来没和他们商量过。
挑了挑眉,老四望着文臣,试探性的说道:“朕,准了?”
还是没文臣吱声。
老四继续试探,依旧看着文臣:“那兵部,拿出章程?”
“老臣附议。”
唰的一下,基本上算是兼着兵部尚书的秦罡窜了出来,深怕有人反对,连忙叫道:“明日,明日就拿出章程!”
文臣还是没吱声。
黄老四满心古怪。
难道昨夜老十下朝之后,命千骑营探马们给这些文臣的家眷全绑了?
楚擎的小伙伴们,个个摩拳擦掌,挺失望的,不过也没往心里去,反正一会肯定有冒头的,到时候再出去撕逼就成。
第1181章 无人上当
见到文臣不吭声,楚擎继续朗声开口。
“车同轨,文同书,军饷亦是如此,统一度量,统一发放,不可因军营不同,州府不同,各道不同,而有所差异,要让军伍知晓,这军饷,是朝廷发放,而非各地官府发放,更应载于昌律之中,若违反,重刑处之!”
这一次文臣的面色倒是有些变化,不过依旧没人吭声。
要说大昌朝每处军营都按照四十多年那标准发个仨瓜俩枣,也不是,正是因为发的少,反倒是让世家和一些官员有了漏洞可钻。
比如四季变换,天热了,世家代表跑军营慰问去了,送点土特产,也就是银票,冬天冷了,再去送点土特产,还是银票。
这种情况朝廷也没办法禁止,毕竟不管是给将领还是给谁,下面的军伍至少能得到点实惠,很多时候朝廷发不出粮饷,都靠这是世家或者是当地豪族给钱支撑着。
可这么做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军伍领的不是朝廷的钱,而是世家的钱,那朝廷要手撕世家,下了军令,这些军伍,是打啊,还是不打?
打吧,人家每个月给你钱花,帮着朝廷垫付粮饷。
不打吧,大家是官军,不服从军令也不是那回事。
边关三道就是这个情况,那地方死穷死穷的,很多年前一直发不齐粮饷,最早组建水师的时候,不少海船都是俞家贡献的,京中朝廷也是心里没点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的,真成了当地世家给军伍们发粮饷,加上不少世家子担任军中将领,现在朝廷想要铲除东海的世家,自然是指望不上当地各处军营了。
按照楚擎所言,一旦将这个统一发放写到昌律之中,还违反的话重刑处之,那么谁再给军营发钱,就等于是犯法,算是彻底杜绝了各地世家收买军伍的弊病了。
“我话讲完。”楚擎看向文臣,满面冷色:“谁赞成,谁反对。”
“臣有话要说!”
一个双鬓斑白的老头走了出来,满面肃穆之色。
楚擎定睛看了过去,发现没什么印象。
老四见到终于有人站出来了,沉声道:“奏。”
班中的付保卫和付永康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要上去干这老头,还好被肖轶和林骸给拉住了。
孙安大喊了一声:“天子面前,何人敢失殿仪!”
付永康不解的看向肖轶:“天子不是说揍吗?”
肖轶低声骂道:“是奏,奏事的揍!”
付保卫满面失望。
这天子也不咋地啊,话都说不明白,皇位是花了多少钱买来的?
王无疾也吓了一跳。
京中议政殿这么奔放吗,当殿就要打人?
楚擎呵呵一乐:“天太热,他们撸撸袖子凉快凉快,你管的着?”
王无疾有点害怕了,因为他看到楚擎身后那群勋贵,一个个不怀好意的盯着他,尤其是那两个长的和二傻子似的家伙,已经开始捏拳骨了,呲牙咧嘴的。
孙安皱眉:“礼部郎中王无疾,为何还不奏事。”
“对,奏事。”王无疾再次施了一礼:“楚统领所说之事,老臣,不敢苟同。”
班中的曹悟沉沉的叹了口气。
老夫礼部之中,怎么竟出这种愣头青?
曹悟看向楚擎,赶紧摇头,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与我无关啊,真的与我无关,这些外地佬都是户部卖了地弄上来的,与我无关!
老四看向玉冠,准备随时暴起发飙,上殿之前,他还对着铜镜练了会微表情。
“其他各道,老臣是不知晓的,可东海三道,就说这舟师…”
王无疾长叹了一声:“莫说每月二百文,哪怕是四百文,老臣亦是觉得少,舟师战事,虽不如北关多,可蓝海之上波涛汹涌,稍有不慎,便是船损人亡,老臣以为,敢于从戎舟师之辈,皆是我大昌朝响当当的好儿郎,步卒、骑卒、弓卒、舟师水卒,不可一概而论。”
说到这里,王无疾冲着楚擎施了一礼,颇带着几分准备随时英勇就义的模样:“下官以为,平日也就罢了,可若是出关,出海,若是作战,与敌贼拼命之时,就应提高粮饷。”
楚擎面色微变:“王大人的意思是,作战的时候,提高军伍待遇,平常,正常发放?”
“不错,出关也好,出海也罢,稍有不慎便会陨命,老卒倒也罢了,可新卒,毕是新卒,未经历过战事,心生胆怯,士气不足吗,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倘若可提高出战时的粮饷,再无新卒怯战。”
“我了勒个去,有道理啊!”
楚擎给老王点了个赞,满面笑容,重重施了一礼:“王大人所言有理,极为有理。”
再次看向天子,楚擎大声道:“臣附议!”
秦罡和一群将领们,也都站了出来,连说附议。
黄老四也没想到,竟然有文臣支持楚擎,而且还查缺补漏了一番。
看向退回班中的王无疾,老四轻声道:“此人,是新补上来的吗?”
孙安弯腰道:“原是陇城知州,调任京中。”
“陇城不是在西吗,为何会了解东海之事?”
“出自东海,家中幼子在舟师服役。”
老四点了点头,见到武将们都站出来附议,文臣依旧不吭声:“既如此,兵部拿出章程吧,王郎中所言在理,出了关也好,征战蓝海也罢,都是为朕的大昌奔赴作战,是应提些军饷。”
将领们喜笑颜开。
哎呀我去,可算过年了。
武将退回去后,楚擎有些纳闷,这些文臣怎么了,都不吭声呢,难道黄老四昨日让孙安领着一群小太监给这些文臣的家眷都绑了?
楚擎很不习惯这种情况,他想要战斗,手撕文臣那种战斗。
懒得继续墨迹,直接上大活。
“陛下,臣以为,军伍策勋获封土地之事,亦有漏洞,从军多年后,应获封土地,而非战时立功才可发放土地!”
果然,楚擎话音一落,都没说具体细节,大殿之内,“嗡”的一声,乱了,文臣那边乱了。
武将们也是面面相觑,没想到楚擎竟然想要一步到胄!
楚擎深吸了一口气,进入战斗状态。
小伙伴们也是如此,准备随时出班,已经排好顺序了,南宫平先上,阿平说不过就阿轶上,阿轶上了之后就拍马屁,造成一副他这个吴王儿子和某个文臣关系很好的假象,如果阿轶还不行,大军哥等人继续上,反正都能上,就是不让大理寺少卿上,这一点,是昨夜说好的。
楚擎冷目扫过文臣,然后,突然发现一个让他很懵逼的事。
文臣们,又开始低着头看裤裆了,就乱了那么一下下。
楚擎彻底傻眼了,目瞪口呆:“我说,从军数年后,可以获封土地,获封土地!”
文臣依旧和裤裆较劲。
“不是,都聋了吗,军伍,当兵,当兵数年,就会给土地。”
文臣还是那些文臣,裤裆还是那些裤裆,没人吭声。
“真聋了?”楚擎也管不了什么殿仪了,皱眉说道:“咱大昌朝的军伍可有不少,以后会更多,要是获封了土地,你们这些文臣…额,就是某些世家,能占的土地可就少了啊。”。。coM
听到这句话,不少文臣抬起头,看向楚擎,满面冷笑,冷笑连连。
是,没错,我们不吭声,这事真要是定了,那些丘八,的确会占了不少土地,可我们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