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师是个坑 >

第391章

帝师是个坑-第391章

小说: 帝师是个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老四看着军报,不耐烦的打断道:“还有一事,便是连朕都知晓这铁狼卫大将阿那图,边关血债,多与此贼有关,立首功者,应赏,朕看,礼部拿出章程,首功者获封县子吧。”

    一群臣子们面面相觑。

    赏是肯定得赏,县子其实都有点低了,可问题是楚擎本来就是县子啊。

    南宫玺哭笑不得:“陛下,楚统领本就获封县子之身了。”

    “谁说首功是楚擎。”黄老四抬起头:“军报所言,首功者南宫平,是爱卿你那侄儿,独自一人阵斩阿那图,楚擎亲笔所言…”

    低下头,黄老四再次看向军报,念道:“南宫平勇不可当,与阿那图大战三…三个时辰?”

    老四想骂人了,强忍着破口大骂的冲动继续念道:“身受刀伤九…九十余处?”

    众臣:“…”

    暗暗骂了一声娘,老四合上军报,没好气的说道:“总之,这首功者是南宫平,获封县子吧。”

    南宫玺吓的汗都出来了:“老臣那侄儿,那侄儿,可还安好?”

    “安好,九十多刀,刀刀避过要害,修养两日就成,南宫爱卿回到府中后,去封书信吧。”

    南宫玺现在比老四都闹心。

    这还去什么书信啊,中了九十多刀,送点饺子皮过去得了,都不用剁馅儿,直接包,楚擎就是再想给南宫平报功,也不能写的这么夸张啊。

    老四有些心烦意乱,问道:“对了,南宫爱卿刚刚说的是何事,楚擎这先斩后奏之权,怎地了?”

    “老臣以为,楚统领疾恶如仇,捉拿乱臣贼子,先斩后奏,为王先驱,必不负圣命,老臣附议。”

    说完后,南宫玺回班了,得意的扫了一圈群臣,喜滋滋的。

    哎呀,哎呀哎呀,没官职,直接封了个县子,这找谁说理去啊,没地儿说理啊,哇哈哈哈哈,就问你们羡慕不羡慕。

    心情复杂的老四一挥手,宣布散朝了。

    刚散朝,太子少师陶瑸突然走了过去,十分紧张,轻声问道:“陛下,敢问大理寺少卿陶少章,军报…军报可曾提及,犬子是否也立…立了战功?”

    黄老四瞅着老陶,差点乐出声。

    你家那玩意什么个熊样你这当爹还不清楚吗,好意思开口问,还陶少章上战阵,你不想让楚擎活了是不是?

    南宫玺转过头,满面鄙夷之色。

    就你家那犬子,还战功,他配吗?

    陶瑸一看老四那表情就知道没戏了,满面失望之色,闹心扒拉的离开了议政殿。

    其实关于南宫平与陶少章跑去边关这件事,南宫玺和陶瑸都挺闹心的。

    一个被打折了左腿,一个被打折了右腿,俩人都心思这俩玩意总不能单腿蹦跶去边关吧。

    还真别说,难兄难弟碰见了,正好一人折条腿,互相搀扶着就蹦蹦哒哒的去边关了。

    去都去了,也追不回来,俩老头天天担惊受怕,寝食难安。

    陶瑸是担心自家犬子别给好女婿坑了。

    南宫玺则是担心自己的好大侄儿别被楚擎给坑了。

    现在,一家欢喜一家愁,南宫平竟然直接成了勋贵,至于陶少章,目前信息尚不明确,不过陶瑸可以确定一件事,自己的好大儿在边关,目前应该不是在坑人的路上,就是正在坑人。



    第835章 思考与发笑

    

昌京太远,议政殿太高,君臣端坐云端,这些人与事,都与边关毫无关联。

    边关军民,如今只想着一件事,三道军器监监正楚擎。

    楚擎病倒了。

    消息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到了整个边关。

    原本热火朝天的南郊,百姓们扛着圆木,垂着头,数万人,安静的可怕。

    望原城内,那些刚刚建盖起来,林立的店铺,原本每夜都有下工的百姓过来看上两眼,憧憬着当这些店铺开业后,大家应该采买多少多少东西,赚了钱,好好吃几顿。

    可如今,人们只是沉默的走着,路过着。

    从关内来的百姓们,天天在骂,这一次,望原城的刁民们不还口了,低着头,唾面自干。

    这些从关内道来的百姓在骂,不但骂望原城的百姓,也骂军伍。

    他们说在京中的时候,楚擎救济流民,斗世家,整治商贾,每日忙的脚不着地,却从来没有病过,对京中北市百姓、底层百姓、流民们、小民们来说,哪怕生活暗无天日,可楚擎与千骑营就是一道光,当他们被黑暗彻底笼罩时,楚擎就会带领千骑营出现,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尤其是从京中楚擎封地调来的一千多人,对他们来说,楚擎是恩人,恩人即便再忙碌,也没病倒过。

    可来了边关,做那么多事,那么多那么多和百姓有关的事,竟然还要上战阵,杀贼,做了很多不应去做的事,都是因为边军,因为军伍,人也就病倒了,边关害的。。。Com

    边关六大营中,本来就沉默的军伍们,更加沉默了。

    好多人,总觉得楚擎与他们没多大关系,至少,现在没多大关系,因为楚擎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望原城。

    可望原城,似乎停摆了,原来所有的一切,都与楚擎有关,所有的憧憬,期望,随着楚擎病倒,许久没有露面后,望原城的百姓恐惧到了极致。

    骁骑营帅帐之中,马如敬流露出了一种少见的无奈之色。

    众多将领,齐聚一堂。

    田海龙低垂着头颅,眼中难掩担忧。

    “六日,整整六日了,楚大人每日都喝汤药,几乎从未下床过,不见好转。”

    杨保北一拳头砸在了腿上:“也不知是哪个狗日的传出的消息,难怪这几日麾下儿郎们闷闷不乐,伐林一事耽搁下来,儿郎们就指望着这事赚些钱财贴补家里。”

    一直看楚擎不是很顺眼的张成孝叹了口气:“亲族在望原城的军伍们,不是为了赚取工钱,亲族赚的工钱,已是足够花销,而是…”

    顿了顿,张成孝即便不愿承认,也喃喃说道:“都在担忧着楚监正,人们已经不在为工钱而欣喜了,他们都说,楚监正会将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日子带给大家。”

    “是啊。”牛仁摇头叹息道:“每夜来到营中的戏子们、每隔三日送来的肉食、还有营外的郎中,都是楚监正带来的,兄弟是怕楚监正有个三长两短,这…”

    “牛仁!”马如敬抬起头,怒目而视:“少在那胡说八道,楚家小子,命硬着呢!”

    这还是马如敬头一次骂边关老资历牛仁,就连枭智都重重的哼了一声。

    “本将就事论事,以往,倒没看出如何,可自从那楚擎病倒之后,统领南郊建盖房屋的墨先生整日守在大帅府外,上工的百姓似是无事可做,还有那姓陶的胖子,店铺也不管了,作坊也不顾了,百姓们整日聚集着,不知要做些什么,长久下去,会出乱子的。”

    杨保北微微摇了摇头:“会出什么乱子,虽说不少差事都停滞了,可工钱还是照样计算,五日一发,昨日刚刚发过。”

    马如敬望着书案上空空的茶杯,目光幽幽。

    他突然怕,很怕。

    猛然间,想起当初自己所说的话,边关的规矩,边关的模样,谁能改变?

    冯洛变不了,他马如敬也变不了,楚擎想改变,痴人说梦!

    可现在的确是变了,每日都在变,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的变了。

    直到这几日,很多事情,大家应做的事情,突然就停住了,这才知晓,早就变了,正是因为变了,随着楚擎的病倒,大家开始无比的担忧,担忧回到以前,担忧边关依旧是那个边关,沉闷,苦楚,让人想逃,却不敢逃的边关。

    深吸了一口气,马如敬看向田海龙:“平日里,你与楚擎走的最近,现在你来告知本帅,楚擎,究竟要做什么!”

    这句话,问的很奇怪,楚擎要做的事,都做再明面上,就是普通百姓都知道楚擎要做什么。

    田海龙不是傻子,一听这话便知晓马如敬的意思。

    “伐林,得木料,木料运至望原城,打造军器、建盖作坊…”

    没等田海龙说完,马如敬站起身,取来了纸笔,沉声道:“继续说。”

    “这作坊,其中至关重要的便是用在造纸。”

    “造纸?”马如敬满面诧异的抬起头,其他将领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

    “前些日子楚监正与墨先生合力想出了造纸之事,听闻,一旦造了出来,这纸张极为便宜。”

    田海龙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么一大张,数十张,才几文钱。”

    一群将领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楚监正说,一旦这造纸作坊建盖起来,望原城就会将大量的纸张卖出,是长久之计,解决望原城百姓民生的长久之计,边关山林虽然能砍伐光,可不但要砍,也要种,至于细节如何,末将也不懂,楚大人也说不是一日之功。”

    “好,好。”

    连说了两个好字,马如敬唰唰唰的记着:“还有呢。”

    “边弓城十二处…”田海龙回忆了片刻,不太确定的说道:“楚大人说那叫小区,总之,就是十二处小区,其中八处,军伍亲族可居住,剩下四处,服役过三年的边军,可居住,不需钱财,无需钱财居住,房子,就是军伍与其亲族的,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建盖,说是还有什么二期,二期要建盖十八处。”

    马如敬再次震惊了:“非是发卖?”

    “军伍与军伍亲属,不需花销钱财就可居住。”

    其他将领们张着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低头记下,马如敬开口道:“继续说。”

    “移树搬草。”

    “何意?”

    “楚监正已经命人在望原城附近围建了养马场,欲将成树与边关山林的草皮…末将也不懂,总之楚大人的意思就是将树木花草移种到养马场内,近些时日大量马匹被送了过去。”

    马如敬开始紧张了:“这些马匹,可是供养边军的?”

    “是,楚大人说不但要将马匹运来,还要大量繁殖,想办法解决土壤草地问题,争取解决边军缺少战马的难题。”

    将军们面面相觑,随着田海龙将他知道的事情,将楚擎一部分蓝图描绘出来,将领们都陷入了沉默。

    马如敬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珠子开始乱转了,面露沉思之色。

    很早之前,楚擎决定以后回京出本书,老马同志的回忆录,叫做《大帅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第836章 无法触发的技能

    

即便是田海龙,也只是知道楚擎的一部分计划。

    就这一部分计划,让将军们的大脑都开始充血了。

    这一刻起,他们比望原城中的百姓还要担忧楚擎。

    原因无他,楚擎给的,太多了!

    马如敬将所有事情都记下后,沉默了许久,问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本帅问你,若是楚擎当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些人,琅琊王殿下、陶蔚然、墨鱼、南宫平等人,他们,会离开边关吗?”

    “会!”

    “为何如此笃定?”

    “这些才俊,皆是楚大人带来的,楚大人刚病倒时,大家还各司其职,可直到前一夜,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守在了卧房外。”

    枭智不解的问道:“即便楚监正出了事,可如今撒下了大笔钱财,耗费了无数精力,他们为何不留下,这可是楚擎一直以来的谋划。”

    “原本本将亦是如此想的,这些人,皆是楚大人至交,按道理来讲应是会如此,可前一夜陶蔚然却说,倘若楚大人再不好转,便强行用马车将楚大人带回京中,末将便提议若如此就早日操办,毕竟边关苦楚不宜养病,不如让楚大人先回京中养病,他们留下来,继续做应该之事。”

    “陶蔚然如何说?”

    “陶胖子说,要是楚擎不在,他们做什么都没意义,这世道,要改的规矩太多,要改的地方太多,楚大人去了哪里,他们便去哪里,若是楚大人不在边关,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是空中楼阁,没了楚大人,早晚都会化为泡影。”

    马如敬面色复杂的问道:“其他人又如何说辞?”

    “皆是沉默无言,可末将看来,都是如陶胖子那般如此想的。”

    望着马如敬,田海龙正色道:“大帅,陶胖子所言极是,如今边关改变,并不是因为楚大人不惜钱财,而是因为…因为…”

    想了想,田海龙斩铁截钉:“因为他是楚大人!”

    马如敬再次陷入了沉默。

    是的,原本,大家都以为边关和望原城的改变,是因为楚擎不惜钱财。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本总是刁难边军的三道世家,如今屁都不敢放一个,天天躲在宅邸之中,听说不少家族子弟都被送走了,家主也早就写好了遗书,就等着千骑营去抄家。

    除了世家,兵部也不像以往那般隔三岔五送来军报,询问边关防务。

    还有朝廷,每过一月都有礼部与户部的官员跑到边关叽叽歪歪,前者询问民生治理,后者询问钱粮之事。

    现在,来是来了,前几天就来了,礼部来了个郎中,来了之后就送钱,给各个将军们送钱,希望他们找楚擎给这些官员说点好话,送完了钱撒丫子就跑了。

    户部的官员也来了,也不问朝廷送来的钱财花在了哪里,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以楚监正的弟子自称,警告边军们照顾好楚擎,要不然京中的户部全体同僚,会弄死他们!

    就连三道的地方官员,也整天往边关跑,见不到楚擎,只能找将军们,陪着笑,讨着好,询问边关需要什么,哪里遇到困难,他们就是砸锅卖铁割腰子也要帮着解决。

    起初将军们还很不解,这怎么就变脸了,至于吗,还要割腰子?

    那些官场老油条苦笑着回道,帮着如今有楚擎罩着的边军解决问题,不过没个腰子罢了,可要是没解决问题,容易没一户口本。

    也是直到最近,马如敬和将军们才发现了一件事。

    边关,真的变了,边军,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相反,原本他们需要看脸色的人,现在,要看他们的脸色,原因,只是因为两个字………楚擎。

    “不能如此下去了!”

    马如敬终于下定了决心,目光扫过账内十余位将领。

    “草原最近并未传来任何风吹草动,军务虽重,却也不会出什么纰漏,明日起,诸将与本帅,坐镇望原城,刚刚田海龙所言之事,皆是重中之重,那该死的陶胖子等人不管不顾,我等却不能冷眼旁观,建盖房屋、伐林、作坊、马场诸事,拖不得,我等暂且接手,待楚擎病愈后,再将差事交还他们。”

    一听这话,将军们傻眼了。

    田海龙咧着嘴,觉得老马同志最近有点飘啊。

    自从楚擎到了望原城后,阿螺天天和跟屁虫似的跟在楚擎后面,即便如此,别说楚擎交代下去的差事了,很多时候楚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都听不懂,什么卧草,沙避,娶你马弟,各种专业术语,听都费劲,更别说做了。

    望着将军们,马如敬强颜欢笑道:“我等卫戍边关,什么场面没见过,区区民生治理罢了,又有何难,本帅这边将差事交于你们,难道咱们这些沙场老将,还不如一群嘴上无毛的少年人吗。”

    众将齐齐点头。

    是的,我们真的不如那群嘴上无毛的少年人。。CoM

    马如敬继续鼓舞士气:“只要楚家小子在望原城一日,百姓的工钱照样发放,田海龙刚刚也是说了,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