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是个坑-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田海龙又没忍住,可“慢着”两个字还说出来,楚擎开口了。
“对了,还有猪仔,谁负责运送猪仔的?”
一个中年人站了出来:“大人,是小的,我王家…”
“你爱谁谁,五千只猪仔,六百成猪,走桐城,再运送到望原城外,提前将地围好,鸡、鸭、鹅,都分开,知道边关不好养,但是尽力给我养,那五千只猪仔,只要是公猪,尽快养大,养大了之后,配种,配过后,全阉了。”
田海龙胯下一凉,望着楚擎,很是惊恐。
这楚大人…忒狠了吧。
先让公猪配种,配完之后,再全咔嚓了,这也太丧心病狂了吧,就没考虑考虑那些公猪的感受吗?
陶蔚然又吩咐了几句,有开作坊的,有开客栈的,还有搞“物流”的,连青楼都有,甚至还有戏班,而且戏班是直接去大营里进行“巡演”。
田海龙总想插嘴,可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又开始憧憬了。
望原城,将会有酿酒的作坊,酒水,再也不会缺了。
可问题是,本来粮食就少,再酿酒,岂不是吃的更少了?
望原城,也会有青楼,真正的女子,而不是又胖又黑的老娘们。
可问题是,边军本就没多少余财,再去青楼,那一个月不是白干了吗。
望原城,还会有戏班,戏子们,去大营,让军伍们也享受享受大人物们的乐趣。
可问题是,苦练杀敌本领的军伍们,接触了太多他们不应接触的事物,会不会没了严明的军纪?
还有很多很多事,都让田海龙患得患失着。
不过有一件事,田海龙看出来了,至少看出来一部分,楚擎,将要彻底改变望原城,让望原城,变成一座真正的城池。。CoM
即便如此,田海龙依旧患得患失着,望原城,是兵城,哪怕都是百姓,可一旦有一天城关被破了,这些百姓就会变成辅兵为支援的关中军争取时间,如果望原城真的变了,兵城,就不算是兵城了,彪悍的民风,也会不复存在。
半辈子都待在边关的田海龙,困惑了,他不知道按照楚擎的想法,是好,还是坏,他分辨不出。
可田海龙终究没有插嘴。
他想的最多的,不是以后,而是现在,现在的边军,真的太苦了,少吃几口粮食,尝尝酒水的滋味、看几场戏、存点钱吃上几两肉,想来,应是无伤大雅的吧。
不得不说,田海龙还是看轻楚擎了,而且领悟能力也不够。
楚擎说他很有钱,有很多钱,但是不会给边军,一文钱都不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可在田海龙的耳中,就带点楚擎是来赚钱的意思了,或者说是打造一座真正的城池。
格局不同,认知不同,矛盾也会无法调和。
这才是楚擎让田海龙闭嘴只看不说的缘故,需要达成一致,就要开拓眼界,了解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事物,提高了认知,才会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想要开阔眼界,必然要无数次的崩塌三观。
第二日发生的一切,让田海龙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将事情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
一张张告示,贴在了大街小巷。
陶蔚然站在大帅府外,扯嗓子喊开了。
老子来望原城,就干三件事,雇人,雇人,还他娘的是雇人!
每日工钱,二百文到六百文不等,要求,活着,会喘气,至少有一条胳膊在。
就这样,城南,真的被推平了。
那些原本居住在城南的居民,推的最卖力,因为他们怀里揣着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因为他们怀里揣着的这些钱,都足够去旬阳道买个更大的院落了。
城南外,开始运来一车车砖石。
楚擎的身边从来没有闲人,曾经说过懂土木的墨鱼,成为了城南工地的总指挥。
楚擎要盖楼,很多很多楼,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一年之内,盖三期,可容纳两万住户的房子,同样贴出了告示,这些院子和楼,名为边弓。
百姓们不知道边弓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规模,就如同再建一座城似的,就将这未来“小小的城”称之为边弓城。
田海龙听说“边弓”这两个字后,偷摸躲在卧房里哭的死去活来。
边,边关的边,弓,冯弓的弓。
为了边军,冯弓就如同一支一往无前的利箭,射向了草原,最终,这位冯洛的长子,这位足以称得上是边关中年将领第一人的果毅营主将,命殒关外,尸体,残缺不全。
因为这“边弓”二字,田海龙彻底打消了疑虑,甚至找了马如敬,说一切,都很“正常”,因为田海龙要赌,赌楚擎,会改变边关,就算改变不了,至少,也可以改变望原城。
田海龙不允许任何人阻止楚擎,哪怕是如今的边军大帅马如敬都不行!
甚至有时候看向了楚擎,田海龙有种错觉,楚擎,与从小励志要改变边关的冯弓,像,像极了。
整座城都动了起来,哪里都是人,哪里都在推房子,哪里都在盖房子,好像所有望原城的百姓都疯了似的,推起自己的房子,比谁都卖力,没办法,楚擎给的太多了。
人,还是不够。
金戈镇的折冲府军卒来了,撸起袖子就开始一起干。
田海龙气的够呛,这都属于私离营了,犯了军纪。
薛夔就一句话,有钱不赚王八蛋,不想让老子麾下的军伍赚钱,好,你自己去说啊,看他们劈不劈死你这个狗日的。
田海龙是老资历,更是杀人如麻的将军,一听薛夔这句话,登时不乐意了,一封书信,又来了三千多边军,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是那句话,楚擎,给的太多了。
第726章 找麻烦
望原城,一天比一天夸张。
或者是说,楚擎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夸张。
望原城,已经没有闲人了,田海龙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粮食,越来越少,百姓,几乎都快没有粮食吃了。
不过田海龙只担心了半日,因为源源不断的粮食送来了。
送粮的人,叫做于奇,当朝宰辅南宫玺府中的管事。
这几日跟在南宫平身后学城市规划的田海龙,很恭敬,对当朝宰辅家中的管事很恭敬,也很感激。
于奇说了,这些粮,是南宫家从边关三道各处买来的,钱,不要,说是拜师礼。
田海龙依旧很感激,但是有点怕,怕楚擎和世家似的,再高价卖粮,将给百姓的钱,最终赚回去。
南宫平说了,他家恩师不会卖,送的,干活就给,白吃。
田海龙觉得南宫平这个年轻人说话太飘,这么多粮,白给,楚擎是傻子不成。
于奇走了,走的时候,冲着南宫平喊了声少爷,说老爷说了,少爷您要是在边关干不出个名堂,丢了我南宫家的脸,回去打折你另一条腿。
田海龙算了半天,南宫平,叫南宫平,南宫玺,叫南宫玺,当朝宰辅的管事,管天天和自己勾肩搭背的南宫平叫做少爷,那南宫玺是南宫平的…
没等田海龙回过神来,又是一批运送粮草的车队来了,长长的望不到边。
田海龙神色大变,难道是朝廷又以为凉戎要打来了,调集了关内粮草?
答案很快揭晓了,领头的叫陶四十一,东海陶家的管事之一,就是第四十一个管事,管陶蔚然叫大少爷,说是家主见到陶蔚然的信件了,调集了一些粮草过来,也省的陶蔚然太过忙碌,本来就瘦,再累坏了。
田海龙终于知道楚擎为什么狂了。
付家的两位少东家…
南宫家的少爷…
陶家未来的家主…
就这些人,要不是带个昌贤,田海龙都怀疑楚擎是不是要收买边军然后举旗造反了。
相比付、南宫、陶四人,田海龙觉得天家果然还是老样子,毛正事不干,就说那琅琊王昌贤吧,一分钱不拿,整天咋咋呼呼的,和他那老爹以及爷爷一个笋塞,比谁都能说,光剩下说了。
城南已经推平了,“边弓城”开始建造,当第三次告示出来后,田海龙再次陷入了沉默。
告示写着大白话,可容纳两万人左右居住的边弓城,只给军伍亲族居住,包括退役军伍,每个月,十文钱,只要十文钱,只要签了书约,每个月交纳十文钱,可以住至少三十年。
消息如同长着翅膀,飞出了望原城,源源不断的边军赶来。
这些,都是离营的军伍,不要钱,待的也不久,因为无法待久,骑着马,飞奔而来,什么都不为,就为抗一根木桩,搭一块砖石,掐着时间,算着路程,莽足了劲儿以最快的速度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随即再次骑上马,回营。
每个回到大营的军伍,挺起了胸膛,骄傲的告诉袍泽们,他们去了望原城,干了几个时辰的活。
扛过一根木桩的,满嘴炫耀,大家都喊老大。
推了一车砖石的,洗澡水都有人烧好,还得有袍泽给他按着肩膀不停的说着辛苦了。
要是能够和军器监监正的贴身护卫三爷说两句话,哪怕是远远看了一面,这名军伍就是大营里最靓的仔,主将都得迫不及待的过来询问三爷长什么样子。
一时之间,楚擎的大名传开了。
各大营,无人不知,京中,来了个军器监监正,也是天子亲军千骑营大统领,传言,这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有一天在京中数钱,烦躁的很,数不过来了,却突然听闻旁人说边关很穷,楚大人闲着没事,就带着一群世家门阀之子,挥金如土,楚大人说,他最看不得穷鬼,看着就闹心,所以就想花钱,让这些穷鬼开开眼界,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钱”。
骁骑营,帅帐。
马如敬暴跳如雷。
“混账,统统都是混账,胡闹,成何体统!”
马如敬一把扫落了桌上的纸笔,大骂道:“田海龙是饭桶不成,这望原城,如今可谓是乌烟瘴气,城南,城南居然被推平了,那楚擎以为他是谁,狗胆包天,如今各大营,人人都在谈论这个楚擎,甚至还有人说,是冯洛拜托他来的,一派胡言,冯洛都未拜托过本帅,那楚擎何德何能,竟敢给自己的脸上如此贴金!”
副将低着头,不吭声。
副将叫刘望,他没去过望原城,但是营里的兄弟们去过了,大兴土木,百姓们干的汗流浃背,人人都赚了钱,人人都有粮吃,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推倒了,又不是不重新盖,而且就算不盖,人家也是给了钱的,刘望不知道马如敬有什么可怒的。
“大帅,听田将军说…”
边军就是如此,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刘望苦笑道:“田将军说,是您将这望原城的统辖之权交出去的。”
“放屁,本帅说让他丢人现眼,到时候自然会被百姓骂跑!”
帐帘被掀开,一个穿着戎装的女子走了进来。
马如敬怒意顿消,喜出望外:“缨儿怎地来了?”
被唤作缨儿的女子身材高挑,只是肤色不白,却是那种健康的小麦色,眉毛虽有一道疤痕,平添几分英气。
“爹。”马缨手里抓着马鞭,快步跑到马如敬面前:“怎地了这是,刚到账外就听到您在叫骂。”
马缨长发及腰,披散着如云的秀发,腰间挎着一把长剑,英气十足。
昌朝就没有女将军,马缨自然也不是边军将领,只是自幼不好女妆好戎装,天天穿个盔甲到处溜达。
马如敬任边关大帅后,就将为数不多的亲族带到了边关,不过不住在望原城,而是住在旬阳道,距离说远不远,隔三岔五的,马缨就来看望马如敬这糟老头子。
马如敬老来得女,子嗣只有这一女,对马缨极为宠爱,而马缨也不是那种陶瓷娃娃一般的千金小姐,手上的确有功夫,善用一把白刃红缨枪。
用的是白刃枪,又是将门虎女,边军私下里很佩服,称她为白虎女,马缨对兵法一道也懂不少,能文能武,所以在边军各大营,不少将军也都对其钦佩。
“爹,谁惹您了,您和女儿说名儿,女儿教训他,给您出气。”
马如敬哈哈大笑:“在这边关谁敢招惹为父,就是一些跳梁小丑罢了。”
“爹,我都听说了,是不是京城来的那个监正,就在望原城,女儿去帮您教训教训如何。”
马如敬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思考片刻:“也好,若是为父去了,倒显得有些以大欺小,好,那缨儿便去看上一看,楚擎先不说,见了田海龙,好好教训一顿,这混账东西,岂能让那楚擎如此胡作非为。”
副将提醒道:“大帅,那楚大人,似乎不在望原城,回了桐城。”
“他去桐城作甚?”
“不知。”
“那何人在望原城主事?”
“一个叫做三爷的家伙。”
马缨一脸厌恶之色:“三爷,好大的口气,爹,女儿这便去望原城,好好让那三爷知晓知晓边军的规矩!”
第727章 女骑
望原城变成了大型施工现场。
满哪都是人,满哪都是灰尘,满哪都是关内送来的工料,满哪都是外地人。
人们大多不习惯改变,脱离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很不习惯。
但是如果有足够利益的话,一切问题都不存在。
除了利益,还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人们积极的去改变,未来!
楚擎从没对任何人说过,他要将望原城变成什么模样。
可即便是田海龙,即便是普通的百姓,都发现了一些事情。
他们,胖了,即便干了很多活,也胖了。
为什么胖,因为吃的多,吃的好,吃着肉了。
关中的物资,运输到望原城,价格会成倍的涨。
可这些物资,还是源源不断的送来,仿佛不要钱似的。
每天都有车队来,每天都有车队走,大量的物资,堆放在了城外。
人们都在暗暗猜测着,这位新来的军器监监正,是不是给国库的赋税偷了,这已经不是花钱如流水了,而是花钱如放海。
大金主楚擎,并不在望原城,如今京中阔佬小团伙中,说了算的叫福三,大家都管他叫三爷。
今天,三爷手里捧着论语,迈着八爷步,身后跟着王通通,在城北溜达着。
福三已经懒得和别人打招呼了,因为所有人,都在和他打招呼,福三很烦。
城中百姓见到福三后,低下头,行着礼,喊一声三爷。
如果三爷对某个人微微颔首的话,这个人就会兴奋的尖叫起来,尤其是一些老娘们,恨不得马上原地给三爷生个孩子。
就如今城里这些老娘们吗,一骂男人就会拿福三举例,看看人家三爷,喝个茶,桌子上拍的都是一贯银票,那才是个爷们!
一边走,一边甩着马鞭,福三很无聊。
他不习惯没有自家少爷的日子,很不习惯,因为要动脑子。
动脑子,福三倒不是很排斥,主要是现在看书的时间少了。
最近福三在看《论语》,京中大儒亲笔抄录的。
以前,福三看过,但是是跟包管家看的,现在再看,果然是温故而知新。
王通通笑道:“三哥,望原城这场面,和那时候北郊大集像,像极了。”
福三从怀里掏出了论语,没吭声。
因为他知道,少爷绝对不是想要再打造一个大集,或是什么封地。
前几日在金戈镇的时候,楚擎总在看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