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宋徽宗 >

第158章

铁血宋徽宗-第158章

小说: 铁血宋徽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橇轿换岜环馕菽亍猛郏录野殉殖挂嗌倌辏 
  一切都安排好,林玄礼又有点迟疑:“种师道,你是留下来做经略相公该做的事,还是跟着我出征呢?”要不然我把他的兄弟带几个走?他们在历史上有点名声,种师中也有能力,但比他差的不少,能行吗?
  商讨了没半个时辰,耶律延禧派人来:“我主询问宋主,盟约已定,何时出兵?”
  林玄礼看了看吵成一团的官员们:“上复延禧哥哥,明日中午启程。”
  辽使:“我主愿与宋主一同举兵,率领二十万精兵,汇合在一处,一同御驾亲征,我主说,他绝不会临阵退缩。”
  耶律延禧怀疑赵佶只是趁机讹诈,会出工不出力,所以要去监督他。
  林玄礼倒吸一口冷气,有点惊慌失措,努力把‘我面对神对手的时候不需要拉胯的猪队友’这句话换了一种婉转的说法:“不可!嗯,延禧哥哥的病情好些了么?金人疾驰如风,上山如猿,下水如濑,调兵攻打金人,贵在神速,一旦汇合之后,他与我,我与他,不分主次,不能如臂指使,到时候未与金人,先乱了阵脚。”
  辽使迟疑道:“宋主只领兵十万,如何抵得过金贼五万大军。”
  林玄礼气的额头暴青筋,捏紧了砂钵大的拳头,我可把禁军中的骑兵都调过来了,还有火器,这有什么不行的?这群没蛋的怂货,找个太监来都比他们有胆量有攻击性。
  '别看历史上金国这几个家伙威名赫赫,实际上全凭耶律延禧和赵佶自身是傻逼。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不是哥瞧不起他们的军事实力,一个城的乡勇强横一点都能守住城池。历史上金国怎么两次打到汴京?第一次被宋军打退了,败走时赵佶下令禁止追杀金兵,几万宋军被迫送他们渡过黄河。第二次全凭郭京开城门、赵桓自己送上门去……'
  '非但张叔夜,宗泽、李纲被气死,朕现在想想都要被气死了。大部分官员百姓都没怂过,只有他们用了一群怂货!搞什么忠君思想,当时只需要他们几个中随机有人黄袍加身!!'
  '我屮艸芔茻!我他妈现在就想对着镜子抽赵佶。他但凡落我手里,我拿刀背给他敲成八十斤鱼丸!'
  他顾不上开口说话,努力控制住自从领兵出征以来,一直在心头压抑着的愤怒,尽量不要当众失态,露出什么被轻易激怒的神态。不是要脸,怕被辽国那群损色(shai)利用愤怒的这一点,伪造一些金国辱骂大宋的话,自己当时就能上当。
  其他官员们瞧见官家的神色微变,微微咬着牙,皱起眉头,杀气毕现,有点压制不住心头的火气。
  唯恐官家开口骂人,往日在朝堂上怼臣子们,外国人都不知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对于一位皇帝来说,不算是正面评价。
  况且官家养我们正为此时。
  种师道立刻改编韩信的话:“官家善于将兵,更善将将。且我大宋官家所得天授,非人力也。”
  还有人说起官家当年的战绩:“官家最善于以少胜多,和你们辽主不同。”辽主善于以多数人获得失败。
  “我大宋雄兵百万,金国早知威名,一旦相逢,早就望风而逃,逃回老家去了。”
  “官家威名震慑八方,万国来朝!即便是金国也要敬畏大宋!”
  狄谏勉强跟上:“就是!”
  “辽国,怎敢言勇。官家五德齐备,自然所向披靡。区区金国,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纷纷对耶律延禧、辽国的兵力、辽国的士气……指指点点。
  把辽使给奚落的红着脸跑了。
  转过头来再试图逼迫官家承诺,带兵出征时绝对不要带头冲锋,也不要亲临战斗第一线去督战指挥,最起码距离百丈之外!
  金国是真有神箭手!
  林玄礼气呼呼:“朕不是匹夫之勇!”
  刚刚还很会骂人的官员们做出一副要跪下来哭给他看的姿态。
  “好!我答应你们。坐镇中军指挥,不亲自上阵杀敌。”你猜怎么着,斡鲁补、兀术、粘罕这仨,都喜欢搞带精兵突击敌方中军大帐的伎俩,诶嘿。我的盘龙棍已经饥渴难耐了!
  现在先去把腌了一个时辰的羊烤了~
  庆祝幽燕之盟成立!
  ……
  秋收之后,除了问斩一批罪犯之外,没有多少复杂的朝政。
  皇后名义上是监国,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可做,当前的国家大事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官家的军队转运粮草物资、棉衣皮袄。这件事上没有人敢动歪脑筋。
  鸡蛋里挑骨头没意思,非得抓一个大事树立权威不可。
  很可惜,在这将近一个月中,只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小胖熊用人得当,找茬失败,只好写信夸他。
  闲来无事,索性设法逮古金温这位作者,文坛虽然不承认他的文采,但这人的名声太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仙猫传每季一本,好看的很,风靡大江南北,远销海外。
  李清照继续很有激情的写《昨日梦仙猫》、《我的喵喵们为什么不是仙猫》、《如何才能得到一只仙猫》、《我儿女能不能搞到仙猫》等词。文坛中竞相追捧,努力唱和。
  郑妙妙看书看的忘乎所以,厚土首饰搂推出的猫咪系列首饰、金银质的竹蜻蜓发钗,小美人们乐意在发髻上戴一只滴溜溜乱转的金闪闪竹蜻蜓。
  这本来都没什么。
  但是这位黄粱先生还写了新书《水浒传》。
  王繁英拿过来一看,主角名叫路飞,在江南某县做押司,这地方说是县城,因为有港口码头,联通着江河湖海,比内陆的州府都不差多少,这路飞急公好义,人称孝义路三郎,在江湖中赫赫有名,来往的水上帮派都来拜会他。
  他的好朋友晁盖,曾经考过武举,在某地当了一个小小的水军都头,在剿匪时阴差阳错,被火烧战船,他剿匪不力是要负责的,一不做二不休卷着水匪的二十万两赃款跑路了。这路飞就与晁盖其汇合在一起,招揽了水军的老兵,置办了火器,直接扬帆出海去了。现在连载到他们途径几个小国,在某原始地区称王称霸,遥尊大宋官家为主,发现树林中有一种吃人怪兽……未完待续。
  王繁英没看过海贼王、镜花缘,可是睡前故事里包括水浒传。就觉得很不对劲,很诡异,一定要捉到这作者才好。“既然书商抵死不承认,咬紧牙关,非说他们毫不知情,那么……”
  刑部侍郎:“娘娘说的是,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只因为当地秀才作保,没对书商动刑。这人心似铁非是铁,官法如炉真如炉!”
  王繁英平心静气的说:“不要急,拿他全家上京来,这位黄粱先生必露马脚。”
  “拿书商全家?”在旁侍奉的散议大夫愕然:“京城中有些传言,说这黄粱先生可能就是书商本人,但书商被缉押期间,照样出了书,这才放他回家。”
  王繁英:“这书中的遣词造句,显而易见,是个不谙世事的人。写市井风貌,写的还算真切。涉及到衙门里的事,乃至于文书递送、行贿受贿、出兵剿匪等事,都有些飘忽不真。大凡写书的先生,都会找相关人等请教,尽力写的真一点。还有这仙猫传里,写到梦中考状元,连殿试在集英殿都写作大明殿,要说是故意的,那没必要。”
  经过无聊时的推理和搜索线索,她把目标锁定在女眷上,因为书商已经五十多岁,可能是他的女儿。
  等太子回来之后,差不多能让他去审这个案子,唔,没有什么比推理和审案更能磨炼一个人的。要培养太子,别只是挂名开封府尹,他就应该实实在在的干上几个月。
  官员们对于女主监国没有什么异议。自有宋以来,经历了好多位太后。皇后干预朝政的也很多,只要不碰储君之位,皇后就等同于皇帝。
  ……
  章援带兵接管幽州只遇到了少量抵抗,他一打听这抵抗的契丹人分为两拨,一伙人是有口皆碑的恶棍,另一拨人在这边对比下口碑还行,立刻把前者抄家,人送往辽国,家中财货全都拿出来,再加上府库中和账簿对不上的存银,以工代赈,一边赈济灾民,一边修缮破损的城池道路,尤其是运兵运粮的道路,保证官家的后勤保障。
  官家还没率军开拔,这边已经开始修路了。
  其他知州也都还在赴任路上,听说这消息,纷纷跃跃欲试,抄契丹人和渤海人的家,不耽误他们为官的口碑,也不怕得罪当地豪强——这伙人在大宋朝廷和文坛里都没关系,都不怕影响自己为官的清誉。还能迅速填满府库粮仓,在不向朝廷伸手的前提下,解决资金问题、饥民流民问题。
  发兵当日,(农历)九月初六。
  还有三天就是重阳节了,重阳节之后气温会一降再降。十万军队都拿到了棉衣皮袄,就连马都有自己的小毯子。
  林玄礼很有自知之明,理论上是亲自统帅十万军队,实际上选出十名将领,每人统领一万人。
  分做三路向着东北进发,以免道路壅塞和粮草供应不及时,中军四万人,左右两军各三万,种建中和姚雄都调过来跟在中军中,韩世忠也作为一个底层军官调了过来。
  沿途的辽人都惊呆了。听说了宋朝来援的消息,但在看见宋军的一瞬间,还是下意识的以为宋朝打过来了!
  有守将直接弃城而逃,也有县令关闭城门准备坚守不出。
  林玄礼在黄罗伞盖下晃晃悠悠:“真长见识。”
  官员们自动承担起军师幕僚的工作,在‘派人告知金国,老大哥下场了,你们得听我调停’和‘兵贵神速,以及神兵天降吓他们一跳’这两个论点之中,展开激烈探讨。
  林玄礼仔细听了很久,陷入沉思:'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啊。'
  '这两边,说的,都很有道理!''六哥:你必须的选一个去做。'
  '我选不出来啊六哥,好难啊。派人告知,可以吓住他们,也有一半的几率让敌人有准备。兵贵神速呢,那么他们或许会瞎模糊眼的把我当成耶律延禧,然后率军直扑中军,士兵们损失会多一些,但速战速决我也喜欢。'
  ……
  九月初八,重阳节的前一天,太子终于千里迢迢的赶回京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2…10  03:46:03~2021…02…11  03:12: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云极暮长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极暮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千羽千岚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8章 新年快乐
  黄粱先生还没锁定具体是谁,王繁英批阅奏折之余,盖章花钱,盖章批准花钱,还有闲心写两篇大纲。
  一个是《赵玄朗演义》的传说故事,说的是宋朝强行制造的神仙祖宗的故事。另一个就是《林玄礼演义》,讲的给官家托梦,从厨艺讲到军事、艺术、科技、治国,要啥啥都会的御炎玄静真人,天授院中供奉的正神的修道故事。
  神鬼妖狐志怪小说,对人的影响极深,又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服从、崇信、模仿、凝聚。
  王繁英估计小胖熊就打算借此神话自己,管火的神仙顺便管一管智慧,这可太般配啦,只是走的匆忙,没来得细说,她自然心领神会开始干,不用他多说。
  人们一旦开始祭祀一位神仙,就会代代相传,永远不忘,而最开始认得这位神仙的、被神仙眷顾的人,会永远被记住。这是后世那些看不见的。眼下嘛,周边国家都仰慕大宋,他们如果开始信仰大宋的神仙,和官家关系亲密的神仙,无形中也会增加一点敬畏心——建立在大宋兵强马壮官员还能凑合的基础上。
  她预计官家肯定能一战告捷,收服燕云十六州,大概要大半年时间。
  从现在开始铺垫,一个月抓到古金温,两个月写出来书,在用一个月时间改成杂剧、宫调、弹词宝卷传唱开来。
  将来用御炎玄静真人来针对燕云十六州中,有可能假托鬼神之名煽动谋反的妖道。
  让宗教的归宗教,政治的归政治,这是不同的战争。
  古金温的书远销海外,就连假托其名的小说都能卖的火爆非常,有些海商到海外时才发现当地也有仙猫的故事流传,ta写一本书,百姓们背诵的比官府告示还清楚,传播的范围快要超过大宋海商能到达的区域。
  如此强有力的一个人,怎么能让其自由活动?必须收归朝廷,为朝廷所用。
  王繁英给他们详细一说,官员们都对大力宣传御炎玄静真人这件事万分赞同,并在下班后一起去拜,希望能得到点梦中启示。
  皇后就快快乐乐的和太子一起写大纲,赵森还略有一点天真,沿途又见到了民间风光,隐约听到了一点百姓的希望‘保佑冬天不会走水’、‘保佑冬天暖和点’、‘烧炭一定要烧出好炭来啊’等等。
  赵森满怀期待:“真人都能做到吧?”
  王繁英在‘告诉他如何利用宗教维护统治’和‘不能揭穿官家编撰的这个神仙’之间选择了一刹那:“应该能,但是你也知道,小心谨慎,做事认真,爱学习的人,喜欢总结事物变化规律的人,能得到林真人的保佑。”
  赵森:“嗯嗯!”
  报信的小校从边关换马不换人,一路疾驰回京,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赶了四百里地,从幽州赶到汴京。
  重阳节本来应该连放三天假,尤其是这些很老的老丞相们,但官家领兵在外,谁都没敢多放假。
  官家的亲笔信和种师道发来的公文,直接送到枢密院。
  章楶心里狂跳不止,不敢胡乱猜测是什么样的急事,让官家发这样的急报,心里把能调动的兵马和物资以及能三天之内能赶到领兵的将领都过了一遍,拆开官家的信,薄薄两张纸,信封里面还有给皇后的一封信,惊得怀疑自己其实老眼昏花到不认识字的程度。
  官家显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
  “备马!派人去政事堂,请相公们入宫议事”
  枢密使翻身上马,一路策马到宫门口:“禀告皇后、太子,章楶等人求见。”
  章惇、韩忠彦、徐绩仨人正闲的没事,计算现在的恩荫还能怎么克扣,已经克扣了很多,扣得那些仕途被毁的人都骂章惇,骂了二十年,现在还在坚持骂。
  章惇看见有人骂他,觉得还能再克扣一些。譬如一家只给四个恩荫的名额,让那些生五六七八个儿子的人哭去吧~~
  见人来请,不明就里,但枢密使派人来请,肯定没小事。
  也匆匆忙忙进宫。
  两边来的速度差不太多,几双全国上下最重要的眼睛一起落在章楶身上。
  章楶局促紧张的掏出书信:“官家的亲笔信。说…官家决定亲自率兵帮辽朝迎击金朝,而天祚帝将燕云十六州借给大宋屯兵牧马。”
  王繁英微微一笑:“这事儿官家早就说过啊,有什么变数。”
  丞相们也跟着点头。
  官家总有不少奇思妙想,但天祚帝应该不会答应,他但凡愿意割地,直接割让给金国就得了,何必舍近求远。他们不轻不重的泼了点冷水,官家还是兴奋的陷入幻想,这也没什么办法。
  章楶双手举起手里的信封,白胡子微微发颤,有点茫然的轻声说:“天祚帝同意了,三天前,宋辽签订盟约,辽国官员撤出燕云十六州,官家下令改为燕云路。”
  王繁英:“什么……”我在信里说耶律延禧要是能给,什么花样都可以玩!害我!
  赵森:“真的答应了??叔叔太厉害了啊”
  章惇:“……”真的假的?我和苏轼说耶律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