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帝王-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开口在空无一人的大帐之内说道:“通知赤影,让他们想办法将这个这五封太子的亲笔书信,送到奚国各部落酋长的手中。三天之内本王必须要看到效果。”
“酋长,有唐军的使臣在帐外求见。所有要事和酋长商议。”奚国士兵来到阿会部酋长的面前说道。
虽然阿会部酋长,不知道唐军的使臣来干什么。不过还是派人将唐军使臣请入了大帐之中。
“如今我们两军正在交战,不知你来见本酋长有何贵干”阿会部酋长,开口对唐军使臣问道。
“酋长,我是奉了太子殿下之命,来给酋长送一封书信的。只要酋长看过书信之后,自然会明白我的来意。”唐军使臣对阿会部酋长说道。
阿会部酋长看过书信之后,便明白了李治的用意。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欢喜的神色。
毕竟此时,他已经被逼上了绝路,所以投靠李治,绝对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他自然不会拒绝李治。
所以十分客气的对使臣说道:“请使臣回去转告太子殿下,我阿会部愿意以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奚国共分为五个部落,分别是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除了阿会部之外的,其他四个部落的酋长,同时也都接到了太子李治的亲笔书信。
正如徐茂公所猜测的一般,他们都希望可以得到李治的支持。帮助他们剿灭其他部落,然后由他们自己建国。所以自然接受了李治的提议。
第72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更)
于是五个部落纷纷派人向李治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李治的招降。不过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帮他统一奚国。
“太子殿下,这五大部落的酋长果然心意相通。提出的条件都是如此的相同。”尉迟恭笑着对李治说道。
“军师,现在我们要怎么答复他们。总不能同时答应他们五个酋长。到时候恐怕难以控制局面。”李治担心的对徐茂公问道。
徐茂公起身对李治施礼说道:“太子殿下可以再次派人,告诉他们五大酋长。让他们知道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其他几大酋长也联系到了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会在这五大酋长之中作出选择。但是太子殿下只选最强的合作伙伴,而证明他们谁最强的方式,他们自己应该会想得出来。”
“那还得麻烦先锋将军一次,再派人给他们送一回书信。”听到徐茂公的话之后,李治点了点头后对尉迟恭说道。
“听太子殿下放心,我尉迟恭定然将此事办得完完美美。保证让他们为太子殿下冲锋陷阵。”尉迟恭信心满满的说道。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更加的简单了。当个部落的酋长知道,如今其他酋长也愿投效李治。这就不由得动起了心思来。
他们知道想要凭借自己的实力,统一奚国绝对是不可能。就算是李治不带兵前来最终的结果,也是奚国一分为五。
所以自然都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不过他们准备让李泰看到,自己是最强的方式却有所不同。
其中有四位酋长准备发兵契丹,帮助李治剿灭契丹国以此来证明自己。还有另外一位酋长,他的想法却有一点不尽相同。
他要证实自己最强的方式就是,让李治看到他如何将其他四个部落吞并。这个酋长不是别人,正是阿会部的酋长。
不过他们无论选择什么方式证明自己,李治都不会去关心的。因为他们无论选择哪个方式,最终得利的都是李治。
所以草原上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前面有奚国的骑兵,正在对战契丹铁骑。而在他们的身后,会突然杀出另外一支骑兵。
不过这支骑兵可不是和契丹铁骑配合的。他们会等到两军战事胶着的时候出击,大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就这样,李治有奚国五大酋长所率领骑兵开路。可以说一路之上十分的顺利,直向契丹八部发起了攻击。
契丹国是由八个部落联盟而成,分别是峭落州的达稽部,弹汗州的绝便部,无逢州的独活部,羽陵州的芬问部,日连州的突便部,徒河州的芮奚部,万丹州的坠斤部,匹黎州和赤山州伏部。
由这八部组成了大贺契丹八部,历代君王都有大贺族出任。如今被李泰囚禁起来的,就是大贺摩会。
如今大贺摩会已经不在契丹,而且还生死不明。所以这契丹族八大部落也变得不那么团结了。虽然有大贺摩会的几个儿子,但是还是分成了几个派别。
因为他们支持的虽然都是大贺摩会的儿子,但是却并非是同一个人。这自然便会产生一定的分歧。
虽然契丹八部所居住的地方都称州,但是和中原的州府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明显的就是他们没有真正的城墙。
契丹所谓的城墙,只不过是一段土墙而已,根本就达不到城墙的防御效果。唯独契丹的王城还算有一些气势。
契丹在贞观时期是否有王城存在,龙魂也搞不清楚。所以权当龙魂杜撰切莫对号入座。
所以如今八大部落,已经全部汇集在了王城之中。这样一来王城之内,就拥有着近百万的契丹人。
而这契丹人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之上,就算是老人妇女也非等闲之辈。给他们一把战刀一匹战马,同样都可以上阵杀敌。
这样一来李治的压力可就大了,原本准备将八大部落逐个击破。最终在大军围困王城,可是如今这个计划已经落空了。
原来就在李治攻打奚国的时候,大贺摩会的儿子大贺窟哥,终于击败了其他竞争者。成为了契丹国的新契丹王。
大贺摩会和大贺窟哥的关系是不是父子,龙魂并不确定。因为资料上只说,大贺窟哥是大贺摩会的后裔。因为剧情需要,龙魂给了他们一个确定的关系。
这大贺窟哥也并非等闲之辈,他知道李治平定奚国之后,定然会发兵攻打契丹。凭借唐军善于攻城的特性,各大部落所居住的土城,根本无法抵抗唐军。
为了避免被李治各个击破,大贺窟哥下令,将契丹八大部落全部迁到王城之中。以王城为防御堡垒,来抵抗唐军的进攻。
同时大贺窟哥还派出了两支骑兵,每支骑兵的人数高达五万人。他们并没有进入契丹王城之内,而是在周边埋伏着。
为的就是到时候出奇兵,和王城内的契丹铁骑里应外合。以此来消灭李治所带来的二十万大军。
但是大贺窟哥万万没有想到,率先向他们发起进攻的并不是唐军。而是他们的邻邦,奚国的五大部落。
这奚国与唐军不同,他们同样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向契丹王城发起攻击。
而是意外的发现了,外围的那两支契丹铁骑。于是在契丹王城之外,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骑兵对战。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所以大贺窟哥只能打开城门,让这两支损失惨重的骑兵,进了契丹王城。
不过这并没有让契丹王城外的战斗停息,反而打得更加激烈。因为除了阿会部之外其他四大部落,都在与契丹铁骑交战之中损失惨重。
而此时阿会部酋长,却出来收拾残局。竟然让他一战击杀了四大酋长,将四大酋长手下的残兵败将,全部收归己用。
这样一来,阿会部酋长手中就拥有了近十余万的骑兵。他可没有傻到直接带兵攻打契丹王城。
而是直接带领十万奚国骑兵,挥军投靠了太子李治。这也是太子李治没有想到的一个结果,就连徐茂公都有一点感到意外。
毕竟徐茂公没有想到,在唐军到达契丹之前,契丹竟然再次的被统一了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过这并未让徐茂公,有什么措手不及之感。反而却让徐茂公,想到了一条更好的计划。
第721章 准备兵困契丹王城(二更)
“果然是天助我大唐,天佑太子殿下。看来这次不但能平定契丹与奚国,恐怕太子殿下还会给皇上带回十万铁骑。”徐茂公笑着对李治说道。
“军师此话从何而讲,平定契丹和奚国,本宫倒觉着不是什么问题。但这十万铁骑又是从何而来呢”李治不解的看着徐茂公问道。
“如今阿会部酋长收编了,奚国其他四个部落的军队。人数已经达到十万有余。这不就是为太子殿下准备的十万铁骑吗”徐茂公笑着说道。
“我说牛鼻子老道,这十余万的骑兵,可是阿会部酋长的。到时候太子殿下不履行承诺,恐怕最终连他都会反叛。又哪里会来什么十万铁骑。”尉迟恭瞪了徐茂公一眼后说道。
“如果这十余万奚国骑兵,都是他阿会部酋长的。那尉迟恭的担心倒是没什么错误。但是如今这十余万骑兵之中,至少有七八万人并不是他的。”
“而是他将其他四位酋长击杀之后,招降而来的降兵降将。这些人只是为了活命,才会投向阿会部酋长。”
“如果阿会部酋,再加上军中的那些有身份的主将。全部死在了契丹人的手中,你还觉得这十万铁骑不是太子殿下的吗”徐茂公仍然是一脸微笑着说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治和尉迟恭自然也就明白了徐茂公的用意。于是李治高兴的说道:“此事就全凭军师安排了,本宫相信军师会处理好一切。”
“既然太子殿下相信臣,那臣就斗胆先代替太子殿下指挥三军。”徐茂公向李治施礼后说道。
“这是调兵遣将的金皮大令,今天本宫就将它暂时交给军师。由军师代替本宫指挥三军。”李治将桌案上的金皮大令,交给了徐茂公后说道。
徐茂公接过金皮大令,便算是暂时代替了李治的帅位。所以自然有徐茂公对三军发号施令。
首先徐茂公命人,将阿会部酋长叫到中军大帐来。因为阿会部酋长的十余万铁骑,并未和唐军驻扎在一处。所以必须派人前去通禀。
不多时,阿会部酋长便来到了中军大帐,先向太子李治施礼。然后才开口说道:“不知太子殿下,叫末将前来有什么交代。”
“酋长,如今契丹人全部龟缩于契丹王城之内。想要平定这契丹,那就必须攻破王城。不知酋长对如何攻破契丹王城,是否有什么想法”徐茂公开口对阿会部酋长问道。
“回禀军师,末将麾下的士兵以骑兵为主,主要战场就是这辽阔的草原。对于攻城战,恐怕帮不上什么太大的忙。”阿会部酋长对徐茂公说道。
“既然酋长的士兵不适合攻城,那不知围城是否可以做得到呢”徐茂公笑着对阿会部酋长说道。
“围城自然不是问题,只不过末将手中只有十余万人马。想要围住这契丹王城恐怕兵力不足。”阿会部酋长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自然不会让你自己来围城。太子殿下准备将你麾下的骑兵一分为四,然后配合太子殿下所带来的大军,围住这契丹王城四门。不知酋长意下如何。”徐茂公对阿会部酋长问道。
阿会部酋长下意识的觉得,这是李治不相信自己,所以才准备将自己的人马分散开来。免得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
不过李治有这样的想法,阿会部酋长觉得也十分正常。所以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关键是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号令自己手下的这十余万骑兵。
“既然末将带领麾下士兵,投靠了太子殿下。那自然就应该听从太子殿下的安排。”阿会部酋长向李治施礼说道。
“酋长果然没有让本宫失望,从今日起,酋长便在中军大帐之内听调。等扫灭契丹之后,本宫定然将酋长的功劳上报父皇。”
“到时候父皇将这片草原,全部交给酋长打理也说不定。”李治大笑着对阿会部酋长说道。
这一下可把阿会部酋长高兴坏了,毕竟在他的印象中,中原历朝历代向周边番邦用兵之后,都不会占领他们的土地。只不过是让他们年年纳贡岁岁称臣而已。
所以这阿会部酋长对李治的话,那绝对是深信不疑。于是急忙跪倒在地,万分感激的说道:“末将定然会对太子殿下马首是瞻。”
“那么明天就将着契丹王城,给本宫围他一个水泄不通。我看他近百万契丹军民,能支撑多少天。”李治开口说道。
契丹王城。
“大王,看来这奚国已经投靠了唐军,这样一来,恐怕对我们十分的不利。如果他们将王城围困的话,城中的粮草最多坚持两月有余。”一位部落酋长对大贺窟哥说道。
“先看看再说,如果他们攻城的话,我们就据城而守。如果他们围城不攻的话,咱们就派骑兵偷袭他的大营。”
“本王就不信,凭借我近百万军民,还怕了他区区二三十万唐军不成。”大贺窟哥不服气的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大王还需先做准备为妙。否则我契丹族恐有灭族的危险。”那位酋长继续说道。
其实不仅这位酋长觉得,此战毫无胜算。就连契丹八大部落的其他几位酋长,同样不太看好这次与唐军的交战。
甚至他们觉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开城投降,向李治交降书顺表。那样最坏的结果,只不过是继续做大唐的藩属国。
不过大贺窟哥却不准备这样做,他觉得自己应该有能力,打赢这场守城之战。只要自己胜了这一次,大唐以后就不敢轻视自己。
甚至他觉得还可以借机将奚国一起吞并,这样契丹国的国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不过大贺窟哥也有一个担心,他担心的就是幽州的李泰,如果李泰此时发兵来援的话。恐怕自己真的就毫无胜算了。
于是大贺窟哥开口问道:“不知可否发现燕王李泰有什么动静。是否准备发兵支援太子李治。”
“回禀大王,目前燕国并无什么动静。更没有出兵支援太子李治的迹象。毕竟大唐的皇子之间,可不是那么的和睦。”
“甚至燕王还巴不得太子李治,死在我们的手中呢。那样他就有机会继承大唐的江山了。”新任南院大王萧合铁开口说道。
这萧合铁和萧磨铁乃是同胞兄弟,如今萧磨铁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所以他的胞弟萧合铁,便继承了南院大王之位。
第722章 徐茂公心中的疑问(三更)
“你小子可得帮我,否则这次非得被牛鼻子老道打军棍不成。”尉迟恭无奈的坐在先锋大帐之内,对李泰说道。
“尉迟伯伯,你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我怎么帮你呀最起码你要让我知道事情的经过,我才好帮你想对策吧”李泰对尉迟恭问道。
毕竟李泰不能跟在尉迟恭的身边,到中军大帐去。因为那样很容易,就会被别人看穿自己的身份。
虽然李泰可以利用青囊书中的易容术,将自己的容貌彻底改变。但是那样只能改变自己的外貌,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改变。
对不熟悉自己的人,自然可以蒙混过关。如果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恐怕很容易就会露出马脚。
“这不是阿会部的酋长,吞并了其他四位酋长手中的骑兵吗。如今他手中骑兵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余万。”
“所以那个牛鼻子老道,准备让太子殿下收服这十余万的骑兵”随后尉迟恭便将事情的经过,和李泰详细的说了一遍。
原来是徐茂公让尉迟恭在战场之上,想办法将阿会部酋长弄死。而且还有那些军中的主将,最好也一起处理掉。如果办不到的,就打他五十军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