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之最强帝王 >

第284章

大唐之最强帝王-第284章

小说: 大唐之最强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咬金的这句话,让众人不由得吃惊不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泰竟然用这个办法拒绝担任太子。不过李泰这样做,可难免有欺君之嫌啊。

    “将李承乾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充军。没有朕的圣旨,不得离开黔州半步。”李世民开口说道。

    随后便起身离开了金銮殿,将满朝文武全都晾在了金銮殿上。一个人怒气冲冲的向后宫而去。

第681章 李世民欲建凌烟阁(一更)

    看到李世民已经离开,众人自然也无需再留在金銮殿上。于是便三三两两的离开了。不过他们的心中,仍然都揣着很多疑问和不解。

    “二哥,你说李泰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如今李承乾能保住一条命已经不错了。这太子之位已经非他莫属,他为何又要跑回幽州呢”程咬金不解的对秦琼问道。

    “皇家的事情,又岂是我们这些臣子能够想得明白的。所以既然想不明白,那又何必去想呢。”秦琼打着哈哈,对程咬金说道。

    秦琼说的不错,过多的参与皇家之事,特别是立国家储君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都不会太好,毕竟历史上血淋淋的例子都摆在那呢

    程咬金又何尝不明白秦琼的话,于是叹息的说道:“是呀,特别是李泰那小子,更让我们想不明白,”

    后宫之中的长孙无垢,将新城公主揽在怀中。眼角上不停的流着泪水。李治和李丽质三位公主,也依偎在长孙无垢的身上,慢慢的掉着眼泪。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长孙无垢又岂会不知道。他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最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虽然他对李世民说得十分慷慨,如果李承乾选择了这条不归路。那么一切都是他自己选择的,让李世民无需顾忌。

    但是说归说,真的事情发生了。作为母亲的长孙无垢,心中又怎么会不感觉到难受呢

    就在这时,李世民走进了长孙无垢的寝宫。看到自己的父皇来了,李丽质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急忙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对李丽质他们,摆了摆手后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朕有话和你们母后说。”

    李丽质等人喏了一声之后,便乖巧的离开了。不过有始之终,长孙无垢都坐在椅子之上。连动都没有动过一下。

    甚至连李世民走进来,他的目光也没有看向李世民。仍然是空洞的望着远处,这不由得让李世民心中十分的心疼。

    “观音婢,看到你这个样子。我的心中像被刀割一般。”李世民轻轻地将长孙无垢揽入怀中,柔声细语的说道。

    “二郎,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高明了。能不能让我去给他烧一炷香,最后送他一程呢”长孙无垢对李世民说道。

    “送他一程倒是可以,但是为他烧一炷香,我看就不必了。”李世民对长孙无垢说道。

    “是呀,我是堂堂的大唐皇后,怎么可以给一个,犯下如此不可饶恕之罪的皇子上香呢对了,高觉怎么样,有没有受伤”长孙无垢对李世民说道

    “你的宝贝儿子李泰向我求情,让我免李承乾一死。我将计就计以让他当太子为条件,要挟他成为当朝储君。”

    “可是这小子竟然早有准备,竟然在被逼的没有退路的时候。跟我和满朝文武,玩了一招金蝉脱壳。如今已经回幽州去了。”李世民无奈的对长孙无垢说道。

    长孙无垢听到李世民的话,便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对李世民问道:“你是说高明没有死”

    “李泰那小子怎么会让李承乾死,不过他犯下起兵谋反之罪,我自然也不能轻饶于他。”

    “如今我已经将他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充军去了。不过最起码他的那条命,算是保住了。”李世民对长孙无垢说道。

    这一下长孙无垢真的惊喜万分,伸手擦去脸颊上的泪水,笑着对李世民说道:“太好了,我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几天后,李承乾在长孙无垢的送行之下,带着自己的家眷向黔州而去。虽然李世民说是流放充军。但是众人心中都明白,只不过是让李承乾,到黔州去了此残生而已。

    可没有人真的会让李承乾,去劳军营中服役。甚至绝对还会有人为他安排好宅院。让李承乾过上土财主的生活。

    同时,侯君集也在秦琼等人的践行之下。最终在法场之上身首异处。结束了他那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这一日,李世民升坐金銮殿,三省六部四大朝臣和文武百官,向李世民行过三拜九叩君臣大礼之后,按照品级站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让朕感到心力交瘁。曾经为朕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最终却落得一个晚节不保。”

    “但是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有功的人犯了过错同样要受罚,有错的人也不能埋没了他的功劳。”

    “所以朕准备在皇宫之中修建一座楼阁。朕为它命名为凌烟阁,会将随朕征战天下的功臣画像,挂入这临烟阁中供奉。”

    “让我大唐的子子孙孙都记得,这些人曾经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最终他们落得一个什么结果,都值得后世子孙朝拜。”李世民开口对众人说道。

    李世民的这个做法,并不是前无古人的。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就曾经建造过云台阁。将为他打下天下的二十八位功臣,画了全身的画像。供奉于这云台阁中,后人也将其称之为,云台二十八将。

    众人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也生出了这个想法。不过这倒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修建凌烟阁,就更具有了安定军心的作用。

    于是众人齐齐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礼后齐声说道:“皇上此举乃是英明之举,定然会永载史册被后人传颂。”

    “这几日朕回想了一下,各位爱卿的功劳。所以写下了这本名册,现在就读于诸位爱卿听听吧。”李世民说完之后,便将名册交给了身边的太监。

    李世民的贴身太监,打开名册之后便开始读于满朝文武。这名帖之上的第一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随后紧接着的是,河间王李孝恭,英国公徐茂公,护国公秦琼,鄂国公尉迟敬德,鲁国公程咬金,莱国成公杜如晦,梁国公房玄龄,郑国文贞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谯襄公柴绍,潞国公侯君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龙魂做了一定的修改。毕竟演义之中的李靖,可不是李世民麾下的武将。再加上演义之中的秦琼,凭借功劳自然不能排在最后一位。各位不喜勿喷。

第682章 长孙冲气晕孔颖达(二更)

    李世民的贴身太监读罢之后,便再次站在李世民的身边。将名册交还给了李世民。

    “这二十四位爱卿,曾经为我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大唐的今天。所以朕决定命阎立本,为各位爱卿画全身画像。”

    “并将各位爱卿的一生功劳,全部注明于画像之上。然后挂于凌烟阁之中供后人瞻仰。”李世民开口对众人说道。

    李世民的这个决定,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支持。但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潞国公侯君集竟然也在其中。

    毕竟历朝历代的天子,对谋反作乱的臣子,那绝对是深恶痛绝的。不但会抹去其所有的功绩,就连他的家人也将受到连带。

    如今李世民不但没有,治潞国公侯君及家人的罪。反而还在这代表着荣誉的凌烟阁中,悬挂了属于他的那张画像。

    于是朝中的武将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礼说道:“皇上英明,我等将誓死为大唐,为皇上效力。”

    “皇上,这侯君集乃是犯上作乱的谋反之人,又如何能进得了凌烟阁,还请皇上三思。”孔颖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为何觉得侯君集,不配入凌烟阁。只要你说出让朕信服的理由,朕便将侯君集从名册之中抹除。”李世民看着孔颖达说道。

    “皇上,这侯君集鼓动太子殿下起兵逼宫,乃是罪不可恕之罪。这样一个罪孽深重的人,又如何配得上入凌烟阁这样的殊荣。”

    “如果皇上让侯君集入了凌烟阁。恐怕天下臣子不服,天下万民不服。”孔颖达对李世民说。

    “孔大人是不是觉得,应该由你将侯君集替换下来。这样才可以服众,让天下人觉得皇上圣明呢”程咬金开口对孔颖达问道。

    “程咬金休在那里胡言乱语,本官什么时候说过,自己要入凌烟阁了。这满朝文武为大唐开国立下战功,又何止他侯君集一人。”

    “如果让侯君集这样的乱臣贼子,入了凌烟阁。岂不是让那些有功未入凌烟阁的功臣寒心。”孔颖达怒视着程咬金说道。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那是不亦乐乎。而李世民确微闭着双目,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仿佛根本没有见到二人在争吵一般。

    就在这时,长孙冲站出来说道:“孔大人,晚辈长孙冲倒是有一个疑问,不知孔大人是否能够,为晚辈长孙冲解惑。”

    长孙冲并没有管孔颖达是否同意,而是直接开口说道:“假如孔大人的父母,在孔大人成年之后,做下了让孔大人觉得愤怒的错事。难道孔大人就觉得,他们不配做你的父母了不成”

    “长孙冲,本官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如此恶语中伤本官。”孔颖达被长孙冲气得浑身颤抖,怒视着长孙冲说道。

    “我说孔颖达,这里是金銮殿可不是你发威的地方。虽然长孙冲这话说的不太受听,但是我老程觉得,倒是这个道理。”程咬金支持着长孙冲说道。

    此时孔颖达被气得,已经无法再说出话来,只是不停的用手指着程咬金和长孙冲二人。整个身体在不停的颤抖。

    只见孔颖达腹部一阵剧烈的抖动,脸色也变得更加胀红。随后一口鲜血便直接喷了出来。人也随之昏迷了过去。

    看到孔颖达竟然被气得吐血晕倒,长孙无忌怒视着长孙冲说道:“你看看,你把孔大人气成了什么样子。还不快给孔大人赔礼道歉。”

    看到自己的父亲发怒,张冲急忙来到孔颖达的面前。向孔颖达深施一礼后说道:“是晚辈长孙冲无理了,还请孔大人莫与小辈一般见识。”

    长孙冲赔礼之后,长孙无忌的脸上才不见了怒色。然后又微闭双目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好像刚才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一般。

    长孙无忌怒斥长孙冲,好像是给孔颖达,找回了很大的面子。可是如今孔颖达已经昏迷不醒,又如何能看到长孙冲的赔礼道歉。

    如果等孔颖达醒过来之后,知道了这件事的话。估计绝对会再次吐血昏迷,甚至有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

    这可把一旁的程咬金乐坏了,暗中对长孙无忌竖起了大拇指。并且小声的对徐茂公说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可真够坏的。”

    这时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终于开口说道:“马上将孔爱卿送回府中,并让太医为孔爱卿治疗。这段时间孔爱卿便在家中好好养伤,就不必为国事操劳了。”

    李世民这话说的,让众人不由得暗叹。因为表面上是李世民,对孔颖达的呵护有加。实际上却是借机将孔颖达,赶出了金銮殿。

    有一个魏征,有事儿没事儿和自己抬杠争辩,就已经够让李世民无奈的了。可是这魏征为人刚正不阿,所反驳之事皆是为国为民。所以李世民自然会接受。

    可是这孔颖达却像个苍蝇一般,总拿那些儒家的教义,在李世民的耳边唠叨。如果真的是为国为民,李世民自然也会欣然接受。

    只可惜这孔颖达所说所做之事,除了排挤朝中的武将。就是排挤其他学说的思想。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儒门,再烦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自然不希望,看到这孔颖达在自己面前晃悠。怎奈这孔颖达是儒门的门主。所以李世民还真就拿他没有办法。

    如今借此机会,李世民又岂会不借题发挥。就算不能彻底的让孔颖达离开朝堂,在自己的面前消失。最起码也可以,让自己的耳根清净几天。

    孔颖达被抬下去之后,李世民再次开口说道:“侯君集确实犯了忤逆谋反之罪,按大堂律法应株连九族。”

    “但是这侯君集为我大唐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不能因为他今日之错,就忘记了他往日所立之功。”

    “所以潞国公侯君集入凌烟阁,那乃是名至实归。以后朝中重臣只要为大唐立下功劳,自然也可入凌烟阁供后人瞻仰。”

    李世民最终拍了板,侯君集也就名正言顺的入了凌烟阁。虽然朝中的文臣,心中那是万分的不服气。但是却不敢公然顶撞李世民。

    毕竟这天底下可不所有人,都是为魏征和孔颖达。敢公然反驳李世民的决定。所以只能低头不语,将心中的不服气压在心底。

第683章 到底有谁入主东宫(三更)

    李世民回到后宫之后,就直接去了长孙无垢的寝宫。而此时长孙无垢可不是一个人在寝宫之内。李治也正在长孙无垢的身边。

    听到李世民的贴身太监,高喊皇上驾到。长孙无垢便急忙带着李子迎了出来。向李世民行过君臣大礼之后,便和李世民一起回到了寝宫之内。

    “李治,你又跑到你母后这里干什么来了。都这么大了,难道还离不开娘不成”李世民笑着对李治问道。

    “父皇,儿臣来母后这里是为了等父皇。因为儿臣有事,希望父皇可以帮儿臣做主。”李治对李世民说道。

    “原来是有事找朕,那有什么事就说来听听吧。”听到李治说有事找自己,李世民便好奇的问道。

    “父皇,儿臣想娶皇兄的妻妹武则为妃。还希望父皇下旨赐婚。”李治毫无隐瞒的对李世民说。

    “原来是这件事情,不过此时朕恐怕做不了主。恐怕此事需要你皇兄点头才可以,毕竟你娶的是人家的妻妹。”李世民笑着对李治说道。

    “儿臣已经和皇兄说过了。皇兄说,只要我和武则妹妹同意。他就不会反对这件事情,所以儿臣来问父皇和母后的意思。”

    “只要父皇和母后觉得此事可行,那就请父皇下旨赐婚。”李治对李世民说道。

    “既然如此,朕就为你备聘礼。明日找一位德高望重之臣,替你前往幽州提亲。”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多谢父皇。”听到李世民答应了,李治那是高兴万分的对李世民说。然后便高高兴兴的离开。

    看着李治离开的背影,长孙无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于是开口对李世民说道:“二郎,你觉得应该准备一份什么样的厚礼,才比较合适呢”

    “如果是给其他人下聘,朕到是得好好的思量思量,免得拿出去的东西,丢了我皇家的面子。”

    “但是李泰这小子就好办多了,他天生的视财如命,只要赐给他一些金银就足够了。”李世民一脸微笑的说道。

    “我看你并不是思量着,用什么下聘。而是想着让李泰为他的小姨子,准备什么嫁妆才对。我就搞不明白了,你们父子两个,难道就不能不互相算计吗”长孙无垢叹息的说道。

    “我倒是不想算计他,可是这小子却无时无刻的,不在想着怎么算计我。就说这次吧,竟然为了不当太子,直接来了一个一走了之。”

    “你说这样一个不孝之子,让我这个做父亲的能不恨吗现在我恨不得把他抓过来,打他一百大板。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是家法。”李世民那是越说越生气。

    “你们父子之间的事,我可懒得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