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之最强帝王 >

第160章

大唐之最强帝王-第160章

小说: 大唐之最强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并不是扬州刺史赵斌玩忽职守,隐瞒事实真相拒不上奏。而是儿臣将此事压了下来。”李泰对李世民说道。

    “你将此事压了下来,那看来你应该已经,将这人口丢失案破获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对李泰问道。

    “父皇。”李泰看着李世民说道,然后又用眼神瞟了瞟,站在寝宫内的太监和宫女。

    看到李泰的表情,长孙无垢便开口说道:“这里不需要你们了,你们都暂且退下吧。没有本宫和皇上的召见,任何人不得靠近御书房。”

    看着所有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李泰对李世民说道:“这丢失的五百多人,并非是被抓去做苦力。而是被人用毒水浸泡,准备将他们练成不死军。”

    李泰的话,瞬间让李世民感到大吃一惊。李世民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个结果。

    有人用百姓炼制不死军,不用说也知道,此人定然是狼之野心。甚至可以说,此人已经有意图谋反之意。

    “事情的经过到底是什么,详细的和朕说一说。”李世民阴沉着脸对李泰问道。

    “父皇,儿臣跟随扬州刺史调查了几天的时间,终于发现这些失踪的人,有可能被关在扬州城外的栖灵寺内。于是儿臣便夜探了这栖灵寺”随后,李泰将事情的经过,和李世民详细的诉说了一遍。

    “你平时办事也算稳妥,这次为何不留下一两活口。却将他们全都给杀了。这岂不是断了所有的线索。”李世民对李泰问道。

    “父皇,我听唐门堂主言外之意,这五百多人只能有五到十个人,有机会被炼制成为不死军。其他人将全部死于毒水之内。”

    “所以儿臣觉得,绝对不止一处在炼制不死军。恐怕在其他州府,也这种情况发生。只不过他们做的比较隐秘一些而已。”

    “所以儿臣觉得,现在还不易打草惊蛇。如果公开的将扬州的事情捅出来,恐怕会让其他地方,变得更加隐秘。”李泰对李世民说道。

    “没有想到,这唐门竟然如此的狼子野心。上次朕放过他们一次,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变本加厉。”李世民握紧拳头气愤的说道。

    “父皇,凭借唐门打死他们也不敢做出此事。而且儿臣从哪位堂主的口中得知,唐门的背后还站着一个人。是这个人操控着唐门的一切。”李泰对李世民说道。

    “那不知你可知道,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李世民直视着李泰的双眼问道。

    “回禀父皇,儿臣不敢枉加揣摩。毕竟此事关系过于重大。”李泰向李世民行礼说道。

    “朕知道了,此事先不要和任何人提起。管好你的那些属下,让他们也不要再提及此事。至于扬州刺史,朕会和他打招呼。”李世民想了想后对李泰说道。

    “既然如此,那儿臣就告退了。父皇和母后也早些歇息吧。”李泰向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深施一礼之后,便退出了御书房。

    看着李泰离开的背影,长孙无垢对李世民说道:“二郎,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高觉应该感觉到,这唐门背后的人是谁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将所有人灭口的原因。因为有一些事情,他不希望我为难。”李世民叹息的对长孙无垢说道。

    “是呀,不是所有人都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看来高觉还是十分在意,这份兄弟感情的。”长孙无垢同样叹息的,对李世民说道。

    其实此时李世民和长孙无垢,都已经猜到。站在巴蜀唐门身后的,绝对是一位皇子。而嫌疑最大的就是蜀王李恪,毕竟他的封地就在巴蜀。

    看着李世民阴沉的脸,长孙无垢对李世民说道:“二郎,接下来你准备如何去做。”

    “高觉已经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了。那就是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也算是我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李世民对长孙无垢说的。

    虽然李世民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却不代表可以放过唐门。

    毕竟李世民不能看着,自己的子民被人如此毒害。所以李世民将牵牛内卫大将军,叫到了自己的御书房之内。

    “如今巴蜀唐门,所作所为有一些过分。甚至还和丢失人口牵扯上了关系。你们马上去给朕彻查,一旦发现它们与失踪人口案有关,无需审问所有人斩立决。”李泰对千牛内卫大将军说的。

第381章 李泰夜访护国公府

    李泰并没有连夜回墨州城,而是去了护国公府。因为他觉得现在有必要,和秦琼交代一下了。顺便也将三星白玉人,和万寿珍珠灯还给秦琼。

    “老爷,魏王来了。”管家来到秦琼的面前说道。

    秦琼听说李泰来了,便起身向外迎了出去。虽然平时李泰称呼秦琼为伯伯。但是秦琼可不会忘了,自己和李泰之间的差距。

    先不说李泰是皇室子孙,单从爵位上,人家也高着自己一个品级。所以出门迎接是十分正常的。

    看到秦琼竟然亲自出迎,李泰急忙上前两步,向秦琼施礼说道:“秦伯伯竟然亲自出迎,这岂不是折杀了侄儿。”

    “魏王说的哪里话,有贵客上门,出门相迎岂不是正常之举。只不过这么晚了,不知魏王为何会到我的府上。”秦琼笑着对李泰说道。

    “这不是几个月前,去扬州城的时候,在秦伯伯这里借了这万寿珍珠灯,和三星白玉人吗。如今用也用过了,理当物归原主。”李泰说完之后,便将两件宝贝交还给了秦琼。

    “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魏王在扬州城这么一折腾。可把一个屹立近千年的家族,又扳倒了。”秦琼笑着对李泰说道。

    “是他们自己做了违法乱纪之事。侄儿只不过是替父皇执法而已。”李泰笑着对秦琼说道。

    “可是魏王有没有想过,如今你已经成为了,天下世家大族的公敌。所有世家大族已经将你绘影图形,让家族中的子弟全部熟记。免得被你坑了。”秦琼笑着对李泰说道。

    “秦伯伯没有开玩笑吧”李泰一脸吃惊的表情说道。

    “你是刚刚回来不知道,现在到商铺中,就能买到你的画像。而且画的那绝对是维肖维妙栩栩如生。”秦琼无奈的摇了摇头后说道。

    李泰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上了世家大族的黑名单。成为了所有人提防的对象。

    秦琼看着李泰那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再次开口对李泰说道:“从古至今,短短几年之内,连续扳倒两个传承近千年的家族。恐怕除了魏王之外,再无二人了。”

    “秦伯伯,你不觉得如今世家大族,才是整个天下最大的毒瘤。如果不将他们彻底的铲除,天下百姓又如何能过上,真正的安乐生活啊。”李泰对秦琼直言说道。

    “这个道理,天下人又有几个不晓得,当年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二人,不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方设法要铲除世家,可是结局呢”秦琼对李泰说道。

    李泰自然明白秦琼话中的意思,那就是不能小看了天下世家大族。他们能屹立千年,绝对有着自己的底蕴。

    搬到一两家,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长此以往下去的话。恐怕会将自己逼于死地。

    “秦伯伯说的侄儿自然明白,只要他们不主动惹到侄儿的头上。侄儿绝对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李泰笑着说道。

    “前两天扬州都督,到我的府上来了,将你在扬州府的所作所为,和我说了一遍。我已经交代过他了,让他以后多和你亲近亲近。”秦琼笑着对李泰说道。

    秦琼的这句话,意思是在向李泰引荐扬州都督。希望李泰可以,将扬州都督纳入他的阵营。

    “秦伯伯放心,有侄儿在一天。任何人也休想为难瓦岗山旧部。当然,父皇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李泰对秦琼说道。

    “如今我们已经渐渐老去,站在朝堂之上的日子越来越少了。那些曾经跟随我们南征北战的兄弟,确实需要有一个人来照顾。”秦琼对李泰说道。

    虽然魏征是贾柳楼的大哥,程咬金当过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统帅过瓦岗山众家兄弟。

    但是在所有瓦岗山兄弟的心目中,秦琼才真正是瓦岗山的灵魂存在。对秦琼自然也是唯命是从。

    如今秦琼说出此话,大有将瓦岗山托付给李泰的意思。也算是直接表明了,瓦岗山一系将领的选择。

    “今日侄儿来见秦伯伯还有一事,如今东辽国大元帅盖苏文,正在招兵买马囤积实力。估计用不了多久,便有可能向大唐宣战。”李泰对秦琼说道。

    “只要我尚有一息,就不会让这些宵小,颠覆我大唐江山。只要他敢举兵来犯,我秦琼定然统兵再战。”秦琼信誓旦旦的说道。

    “今日侄儿来见秦伯伯,为的就是此事。希望到时候秦伯伯可以放弃此次挂帅。将帅印交给其他人。”李泰直言对秦琼说道。

    “难道魏王觉得我秦琼已经老了,已经上不得马提不得枪了”秦琼看着李泰问道。

    “秦伯伯应该有所耳闻,知道侄儿我对推演一道,稍有了解。前不久侄儿夜观天象,发现秦伯伯有一场大灾。所以才会出言劝阻,秦伯伯领军挂帅。”李泰对秦琼说道。

    “瓦罐难离井台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我秦琼能战死两军阵前,也算是此生活得其所了。”秦琼大笑着说道。

    “秦伯伯,从天象上来看,恐怕就算你此次不愿放弃帅印。恐怕也难再领兵出战了。”李泰对秦琼说道。

    “难不成是皇上觉得,我秦琼不能再用。还是朝中有人,比我秦琼更适合统军挂帅。”秦琼不解的对李泰问道。

    “秦伯伯可相信誓言,相信一切自有天定。”李泰对秦琼问道。

    “不知今日魏王说出此话,是何用意。”秦琼感觉到李泰话中有话,于是便对李泰问道。

    “记得当年,秦伯伯和你的表弟罗成,交枪换锏。好像曾经发过毒誓,当时罗成伯伯曾经说过,如果不将罗家枪尽数相传,但愿乱箭穿身而死。”

    “而秦伯伯当时的誓言是,如不将秦家锏法尽数相传。甘愿口吐鲜血而亡。不知侄儿说的可否确有此事。”李泰看着秦琼说道。

    “没有想到,魏王竟然还知道此事。你说的不错,当时我和罗成表弟确实都发下过誓言。”秦琼点了点头后说道。

    “罗成伯伯留了一招,家传的回马枪,所以他违背了当日的誓言。最后淤泥河遭乱箭穿身,也算是应誓而亡。”

    “如果侄儿没有记错的话,秦伯伯应该也留了一招杀手锏。如果秦伯伯不听侄儿之言,恐怕秦伯伯也要应了誓言。”李泰对秦琼说道。

第382章 李泰觐扬州万民状

    听到李泰的话,秦琼不由的沉思起来。这也是秦琼心中的一根刺。一直以来,对此事秦琼都耿耿于怀。

    并不是秦琼担心自己应誓而亡,而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是秦琼一生以来,唯一一次对自己兄弟有私藏的行为。

    看到秦琼低头不语,李泰开口对秦琼说道:“秦伯伯,月有阴晴圆缺,人自然也就无完人。所以秦伯伯并不用对此耿耿于怀。”

    “如果真的应了当时的誓言,我秦琼也算是该有此报。”秦琼叹息的说道。

    “虽然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秦伯伯不要忘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我们可以洞察先机,改变命运并不是不可能的。”李泰对秦琼说道。

    “魏王何必如此执着,连我都不将生死放在心上。你又何必如此呢。”秦琼对李泰说道。

    “秦伯伯你可曾想过,如果你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侄儿是否能将瓦岗山旧部护佑周全呢。”李泰对秦琼说道。

    “是呀,我秦琼活着一天。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便不敢对瓦岗一系有任何动作。如果我秦琼没了,他们将肆无忌惮。”秦琼叹息的说道。

    “秦伯伯说的并不全面,有您在,瓦岗旧部就算心有怨言,也不敢做出过分之事。如果没有你镇住他们,恐怕瓦岗山一系,内部将会发生问题。”李泰对秦琼说的。

    “魏王话中的意思,是不是发现有瓦岗山一系的将领心怀不轨。”秦琼吃惊的对李泰说道。

    “自古道,人心隔肚皮,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功劳,和所得到的不成正比。”李泰含糊其辞的说道。

    “他来我秦琼这条老命还要留着,就当为了那帮兄弟,我秦琼也要活着。”秦琼想了想后对李泰说道。

    “秦伯伯的意思,是准备听侄儿相劝了。”李泰高兴的对秦琼说道。

    “我秦琼年事已高,再加上多年的战场厮杀。身上留下的暗疾已经布满全身。每逢阴天下雨全身酸痛难当。看来也是时候,将这帅印交出去了。”秦琼叹息的说道。

    “秦伯伯能做出这个决定,真是我大唐之福。”李泰起身向秦琼施礼说道。

    “今天晚上就在我这里住下吧,免得明天早上上朝,还要跑几十里路。”秦琼对李泰说道。

    “那今天晚上,侄儿就打搅秦伯伯了。”李泰笑着对秦琼说道。

    金銮殿。

    “皇上临朝,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朝。”李世民的贴身太监,对满朝文武大声喊道。

    “启禀皇上,关于董家私藏前朝遗物,暗中供奉杨广灵位之事。已经查证属实。”大理寺卿出班对李世民说道。

    “既然证据确凿,那就按照大唐律治罪吧。”李世民开口说道。

    “皇上,吏部尚书董万彻,与此事并没有参与。不应该受其牵连。”孔颖达出班对李世民说道。

    “皇上,按照大唐律,董家所犯之罪,乃是株连九族之罪。所以吏部尚书董万彻也难逃其罪。”大理寺卿向李世民说的。

    “皇上,董万彻乃是吏部尚书,正三品的朝廷官员。而且对其兄长董万军之事,一无所知,又怎能受其兄连累呢。”孔颖达直视着大理寺卿说道。

    “孔大人,下官也是按大唐律向皇上据实禀报。至于皇上如何处置董万彻,就不是下官说的算的了。”大理寺卿无奈的对孔颖达说道。

    “孔大人,刚才大理寺卿,已经将话说得十分明白。按照大唐律法,董家所犯之罪,乃是株连九族之重罪。又岂能因为他董万彻是儒门学子,就法外容情呢。”李淳风笑着对孔颖达说的。

    如果是大理寺卿与孔颖达争辩,那只是朝臣之间的争辩。可是如今李淳风站了出来,又指出董万彻乃是儒门学子。

    便将这个话题,晋升到了学派之间的争论。也就是儒门到底应不应该,拥有这项特权。就算是触犯了大唐律法,也可以法外容情。

    “李大人何出此言,本官力保董万彻,是因为他是朝廷三品大员。而且一直以来兢兢业业,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为国为民的清官。”

    “像这样一为国为民的官员,受到其家族的牵连,而被治罪。岂不是朝廷的损失吗”孔颖达振振有词的对李淳风说道。

    “好一个兢兢业业,好一个为国为民。儒门永远都能找出,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他们所做下的肮脏之事,披上华丽的外衣。”这时从金銮殿外,传来的李泰的声音。

    随即,便看到李泰怀抱赶山鞭,迈步走进了金銮殿内。李泰来到金銮殿上,将手中赶山鞭一举,对着李世民点了三点。

    然后跪在地上,开口说道:“儿臣李泰,祝父皇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祝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今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