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风起民国2 >

第104章

重生之风起民国2-第104章

小说: 重生之风起民国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辉见两个人没有支持他,表情很是尴尬,但是很快就恢复过来,苦笑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刘文辉错了半辈子,希望这次是对的,如果我错了,那么我就是四川的罪人了,希望你不是把四川带向坟墓的那个人。”

    这一次,刘文辉的话让刘源很感触,四川之所以不能统一,一个是军阀割据,其他人也不希望四川统一的原因,另一个则是因为有威望人要么下野,要么就已经死去了,如果蔡锷将军在世,估计根本没有刘文辉等人说话的机会。

    但是四川没有统一,对于四川人也不是坏事,因为一旦统一了,就要面对外在的势力了,如果搞不好,四川就会粉身碎骨,四川虽然人多,但是很穷,根本禁不起折腾。

    看到三个人都同意答应自己统一四川,刘源很感动,给三个人敬礼说道,“三位将军放心,最多十年,我便要让四川成为中国最富饶的省份。如果做不到,我刘源会第一时间下台。”

    “这些虚的就免了,十年我们都是老骨头了,那里还有说话的权利,不过刘源我们把位子让给你,一是这两年,你活跃在大江南北,你是真正征战过的人,见过真正的战争场面,不跟我们一样小打小闹,面对将来的中央也更有能力应对,第二个就是你是真心对我们四川人好的,百姓是支持你的。”邓锡侯笑着说道。

    “将军,请你们相信我,我刘源一生说到做到,从不反悔。”刘源坚持说道。

    “好啦,好啦,不过我们虽然答应你了,但是你还是要给我们一段过渡时间,毕竟我们每个人也有几万部队,这样就散了。也要给兄弟们一个交代。”邓锡侯点点头说道。

    “好,我刘源也说道做到,当诸位将军交出军权,我便给兄弟们换装,咱们四川人的装备实在是太差了。”刘源诚心实意的说。

    “这个倒是真的,今天我算是长见识了,你们第十方面军真的很有钱,就我们路过的一个连队,竟然有两挺重机枪,三挺捷克式,还有花机枪,你们的火力真的好枪。”邓锡侯赞叹的说,其实他选择向刘源妥协,更多的是因为见识到了刘源的火力。

    “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在长征的路上,我们甚至曾经拥有过火炮团,火炮集群使用,那种威力,是可以轻松毁灭一支十数万人的部队的。”刘源笑了笑,反正以后要合作了,也没有必要藏私。

    “火炮团,我的乖乖,真的厉害啊,我们那里火炮算起来也没有十门,还有不少小炮,丢死人了,以后兄弟们,跟着你,我们也就放心了。”田颂尧点点头说道。

    从此以后,三股大军阀向刘源妥协,四川开始走上了统一的道路,接下来就要开始建设了,对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谁也没有清晰的概念。
………………………………

第五章 军队



    在民国这个混乱的时代,如果想有发言权,就要有自己的军队,套用伟人的话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而这个时代需要发言权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军阀,他们需要军阀来攫取利益,享受权利的yuwang和其他方面的yuwang。另一方则是政治团队,政治团队并不一定要依靠军队而存在,但是政治团队一定会因为政治团队而强大。

    有军队的人不一定可以成为团队,但是有军队的政治团队,往往更加有发言权,军队很多时候就是政治团队的发言权罢了。

    举个例子,当年靖康之耻过后,南宋中央是不想继续北伐的,因为如果要想恢复敌人占领区的经济,那么花费当时政府大量的资金,所以中央放弃了。

    但是当时有一个没有形成同盟的“政治团队”就叫北伐派,因为他们手里有军队,所以他们可以不停的北伐,当他们的政治团队的核心人物,岳飞死后,他们也就没有了军权,也就在政府没有了发言权。

    所以刘源比谁都清楚,掌握一支高效,有战斗力的部队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他在四川稳定下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展军队建设。

    大量从江西来的国民党左派党员,他们组成了最基层管理力量,他们讲协助刘源,组成党支部,进入到农村,建立起村长和村委一起工作的二元体制。

    每一个村长在出发之前,都带着刘源的第一分以党中央特派员身份下发的关于《组件四川省民兵的方案》,要求每个村都要有自己的民兵排,每个镇都要有自己的民兵营。枪械物资由政府发放。

    平时从事生产,每一个党支书都带上了一个上过战场的老兵,他们讲负责民兵的训练工作,平时负责生产,每个星期都抽出一天来进行训练。

    刘源要的正规部队,是一支机动性强,战斗力强,作战意识强的部队,所以他对正规部队要求非常高。

    算上川军本土部队,刘湘掌控的部队,包括第十方面军在内,刘源手下暂时掌控的部队超过了三十万,根据刘源和各位四川将军的商议,超过十五万人的部队将由正规作战部队转为建设部队,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刘源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所以难免需要大量的人手,而未来的战争也需要一支专业的工兵队伍,他们就将是这支工兵队伍的前身。

    不单单是川军的本土部队,大量的刘源收编的西北军、黔军军阀的部队,还有第十方面军的伤员也都成为了建设兵团的一员。

    而剩下的十五万部队则成为精华,他们大多都有强烈的作战意识和技能,所以刘源把他们留在了正规部队,对外宣称四川国民野战军。

    军为战时作战单位,所有随着战斗停止,大多数部队都开始重新整编。

    唯一留下的军级作战单位,为四川国民近卫军,军长由刘源担任,副军长杜聿明,党代表聂荣臻。大量不合格的作战指挥官被调出近卫军,而其他军队的军官,则一般下降一级,调到近卫军担任职务。

    近卫军人下属三个甲种师,每个师一万三千人,配属独立的炮兵旅,装甲大队,兵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飞行侦察队,同时开始秀江属于自己的军事基地。

    至于其他的部队,也开始走精兵政策,其他的部队都改变为师,同时部队人数也开始得到相应的削减,不过虽然人数削弱了,但是武器弹药的供应不变,由于剔除了战斗力低下的士兵,战斗力反而有所提升。

    蒋校长刚刚入主中央,他迫切需要地方实力派的支持,因为刘源虽然走了,但是宋庆龄夫人依然存在,虽然蒋经国开始管理江西的政务,但是宋庆龄夫人对江西的政治依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江西还好,毕竟那里已经没有了刘源的军队,但是四川和江西却依然是个巨大的隐患,本来按照刘源意图,桂军也是该铲除的,但是蒋介石却用驱狼逐虎之计,只是变相的削弱了桂军,同时也削弱了刘源。

    准备左手渔翁之利的蒋介石发现无论如何也消灭不了刘源,反而让他走遍大半个南国,尤其是赤水之战,更让蒋介石看到了刘源在指挥上的造诣。

    加上红党的崛起,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对地方实力派的消除,而转而把力量放在红党上,对于刘源只能抱着承认的态度了。

    而刘源再四川整编过的部队,正式被国民政府承认,蒋介石给了一个第十路军的番号,总指挥依然是刘源。

    而条件就是刘源好好在四川那个贫困的地方窝着,别出来给自己找麻烦。

    当然刘源绝对不是闲得住的人,整顿完军队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让军校重新开学,不过这一次军校的校长依然是刘源,但是却多了一位副校长,蒋方震老先生,同时聂荣臻等人也都在军校担任职务。

    教导旅这个番号彻底消失,就连臧克家和林徽因这种已经开始工作的军官都重新回归到校园,而未来的白马将军赵一曼因为作战英勇已经升任团长,戴上了上校军衔,也不得不重新回到军校。

    而损失惨重的北上军团的指挥官中很多的年轻的面孔也都成为了新的军校生,而刚刚过了十五岁的杨成武,则成了军校中低调的一员。

    至于徐正也重新返校,不过他重新学习的的不是特种作战,而是作战指挥,他坚信他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完成他兄长的遗愿。

    至于军事运筹学学的非常好的以华罗庚为代表的军校生则离开了军校,他们收到了特殊的任命,或许说他们消失在军队中了。

    西方的军校留学生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学习,除了隆美尔,所以的留学生都离开了中国,第二批留学生将来到中国,他们则是新的交换生。

    同时大量的作战优秀,文化知识好的军官(非军校生),被选调到美国西点军校、德国慕尼黑军事大学、德国柏林军事指挥学院深造。

    而得知消息的何应钦也找蒋介石,希望派遣军官去国外留学,但是却美国和德国婉拒,只是给了少许名额。

    中国的军事留学生开始以他们独特的姿态,走上了国际舞台,他们踏实,认真,勇敢,他们将成为抗日战争中优秀的一员。
………………………………

第六章 大势



    日子很快便到了九月份,所谓金秋九月,一切都变成了金黄的颜色,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刘源的团队正式控制了四川地带,却没有向重庆那一带推进,薛岳陈兵三十万,都是最精锐的中央军,看样子以后川军想出川都是个问题了。

    西北的马家军也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援助,对刘源采取强硬的姿态,也是大军压境,倒不是他们会听从校长的话,对四川进攻。

    实在是刘源南征北战实在把那些军阀打怕了,他们担心刘源那一天想不开,带着部队打向西北,关中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是小米饭养人,是实打实的龙兴之地。

    不过蒋介石既然给了支持,那么顺应政府也是题中之义,因为到了今天,谁都看明白了,刘源和蒋介石骗过了天下英豪,前打后拉,驱狼逐虎,南国的军阀除了桂军在苦苦挣扎,已经没有什么作为了。

    而北国最为强大的奉军,却要和日本人和苏联人周旋也没有南下的余地,这个时候就是到了小军阀战队的时候了

    可是今日的军阀已经没有往日雪中送炭的机会,能有个部队的待遇就已经不错了。所以蒋介石入主中央之后,迅速摆平了叛军第十路军,同时力压桂军,将红党赶进了大山。

    这个时候就连列强都突然发现了,蒋介石那里是落魄户,这根本就是政治家,不然怎么会突然之间就统一了南国。

    蒋介石的名字也开始进入其他列强政府首脑的视线中,这是个人物,玩的一手驱狼逐虎,玩的一手暗度陈仓,一定要小心,中国如果兴盛,肯定有两个人,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刘源。

    蒋介石主政,刘源主军,而担忧刘源和蒋介石不和的国民党元老也因为刘源接受了蒋介石的一串封号而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很多军阀也没有办法了,不得不投靠中央政府,可是如今的蒋介石财大气粗,国民革命军的实力强大了很多了。

    而蒋介石也采取了当年刘源给孙中山的计策,那就是以南国为根据地,发展自己的实力,在他看来张作霖是一个暮气很沉重的人,而且奉军受到的掣肘很多,已经没了了南下的实力。

    而当蒋介石稳定之后,攘外必须安内的的思想也渐渐形成,数数中国内患不除,便向前行的帝国很多,但是他们都崩溃了。

    苻坚投鞭断流,隋炀东征,崇祯灭亡,那个不是因为因为内患不除,便急急匆匆消灭外患,而导致身死人消。

    蒋介石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多少,起码他认为刘源、毛、周没有一个不是比自己聪明的人,而自己只有比他们更加努力,争取更多的帮助,才能取得成功。

    如今刘源已经被自己赶到西北,除了强军还能有什么作为,而红党被自己赶到了深山,他们活动的区域,而凡是他们活动的区域,国民政府都会改革。

    你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吗?打土豪犯法,但是分田地可以,你没有钱买田,政府帮你买,只需要到期还一定量的粮税就可以了。

    有了田地,谁还去闹革命,当没有了群众基础,红党的那一套影响力就小了很多,乱世有口吃,就没有人愿意闹革命。

    刘源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江西的新政对蒋介石的影响那么大,在他看来蒋介石是个极端固执的人,但是没有想到他却可以任由蒋经国胡闹,搞那些元老认为乌七八糟的东西。

    而大别山腹地的蒋先云也感觉日子愈发难过,如今已经同刘源商讨如何存下去的问题了。

    尽管蒋介石通过华丽的转变,掌控了半个中国,但是他依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般,他知道这个时代变了。

    地主阶级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地主阶级留下来的主流思想也拯救不了中国了,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仅仅比印度好一点,而日本、法国、英国一直虎视眈眈的看着中国的利益,所以自己如果想保护这个国家,那么就要做到内强。

    他以前是不看马克思的唯物论辩证法,但是刘源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你如果不喜欢一个人,那么你就要了解一个人,那样你才能打败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尽管资本论虽然在民国变成了禁书,蒋介石依然要求专家成立了小组,专门研究资本论,而蒋介石也经常研究唯物论和辩证法。

    他突然发现,这是一本很强大的书,凡是看过这本书的人,都有一种打破枷锁的yuwang,他和中国传统观念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什么?是不变,是万年不变,农民安心种地,当官的安心当官。

    一直延续了几千的观念看来真的是保不住了,因为这个时代变了,中国被迫融入了这个时代,那么中国就要跟随这个时代的号角。

    中国要想发展,国民党要想发展,那么就要跟随变化,他忽然明白了中山先生为什么容红党加入国民党,看来不单单是利用红党和苏联。

    也是存在了改变国民党的由头,而意识到这一点的蒋介石便要求党内掀起一股“整风”运动,不过国民政府称其为新生活运动,而蓝衣社也开始在国民党活跃起来。

    大量被打压的左派党员开始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他们每个人在重新走上岗位之前,都要签订一份不和红党勾结的保证书,但是他们真的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这些左派党员都是爱护这个国家的,虽然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委屈,但是他们依然愿意为这个国家工作。

    而漂泊在外的严重和邓演达也终于有了回家的工作,蒋介石展现出了一代霸主的气势,那就是给与他们很高的职务,让他们参与处理国务和党务。

    这个时候列强在想干涉这个国家的统一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承认南京政府的合法性,但是要求国民政府遵守从清代开始签订的合约。

    相比蒋介石的日子,毛的日子难过很多,虽然在面对蒋介石的围剿,他们也取得一些胜利,但是那些胜利都是军事上的,但是只有部分人民支持的红党还能走多远。

    在四川虽然过得座上宾的日子,刘源也嫂子嫂子的叫的很亲,但是杨开慧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

    毛不是一个抱怨的人,但是这一次却在信中向她陈诉,根据地的运动很难弄,虽然手下的军事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