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盛世王朝 >

第9章

穿越之盛世王朝-第9章

小说: 穿越之盛世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丰大喜,在后宫嫔妃中,他一向最欣赏懿贵妃的文才,这次她能在众人面前显露一番,自己自然是高兴。

    懿贵妃略微思索一下,便朱唇微起,吟道:“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咸丰和杜受田都赞吟得妙,李强也跟着附和几声,究竟妙在何处,他也说不上来,二肥则呵呵一个劲儿傻笑。

    咸丰也被勾起了诗性,望着满园花草水榭,吟道:“楼高始觉太虚宽,无限诗情结古欢。此日登临供点笔,何人酩酊倩扶冠。千峰耸翠澄秋宇,一雁遥空送早寒。处处茅檐真乐意,《豳风》图画坐中看。”

    众人自然是一阵吹捧,尤其是杜受田还引经据典,对这首诗逐字逐句进行了分析。李强在一旁听着一阵阵恶心,翻着白眼打量着杜受田。

    杜受田也察觉道李强反应,说道:“皇上都已吟过了,李大人还等什么?”

    李强心知肚明,自己和杜受田政见不同,这老杜是分明想让自己在皇上和懿贵妃面前下不来台,可是要讲骂人自己张嘴就来,保证骂两个小时都不带重样儿的,要让自己作诗无疑于是*着姑子要孩子。

    懿贵妃也跟着催促说,是啊,李大人有才华一定在皇上面前展示展示,可不要深藏不露啊。

    这也就罢了,没想到二肥也跟着凑趣儿,一再向咸丰表示说,我这位哥哥平时作诗做的可好了,一到了晚上就诗兴大发,非要做个痛快才能睡觉。

    咸丰一听更是不住口让李强作上一首,李强狠狠瞪了二肥一眼,心里话你小子不帮着我也就罢了,还他娘的落井下石,回头再找你算账。

    李强嘴上支应着大家,一边搜肠刮肚的思索,忽然眼前一亮,当即吟了一首,咸丰、懿贵妃、杜受田听罢都惊呆了半晌。

    ps:感谢读者大大们一直以来支持坐忘,近期想搞一个作者调查,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还有就是把你对本书的想法和建议提出来,比如想要剧情如何发展等等,坐忘一定会认真考虑,并及时作出回复的,谢谢大家了。
………………………………

第二十三章 祸乱宫闱3

    话说咸丰等人催促着李强作诗,李强被*得实在没办法了,忽然有了主意,于是说道:“方才皇上和懿贵妃做得都是夏天的诗,现在我来作一首冬天的词如何?”

    咸丰道:“好啊。”

    杜受田不阴不阳的说道:“无论是夏天的还是冬天的,快些做来吧,哪有让皇上一直等着你的道理。”

    李强微微一笑也不加理睬,高声吟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肥心里惊叹道,真没想到这小子还是文武双全啊。

    此时,咸丰、懿贵妃、杜受田都惊得半晌无语,过了好一会儿,咸丰赞道:“真是绝世好词!气吞山河,隐隐有盛世之象,令人听来耳目一新,气血为之沸腾,好啊,好啊!”咸丰抚掌大笑。

    连杜受田都由衷佩服,摇首赞叹道:“恕在下有眼无珠,错看了贤士,不想木大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诗才,此诗之气魄决不输于苏东坡和辛稼轩,老夫望尘莫及,佩服之至!”

    懿贵妃道:“想请教这首词叫什么名字?”

    李强得意洋洋的说:“沁园春?雪。”

    众人有赞叹了一番,咸丰命李莲英把这首词抄录下来,回头挂在上书房中,朕今后每日都要御览。

    李莲英“喳”了一声,跪在地上,由听着李强的口述,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

    李强对咸丰说:“皇上有所不知,其实我这位二肥兄弟才真正是作诗的高手,他的诗才比我可要胜强百倍。”

    咸丰又是一惊,这位李强兄已经是旷世诗才了,没想到这位月巴先生还要胜他一筹,杜受田现在也不敢在小看这两个年轻人,诚心诚意的向二肥索诗,懿贵妃眉目含情,期望着二肥能做出一首惊世大作。

    二肥这下可犯难了,自己一个山贼出身,哪里晓得吟诗作赋,心说看来以后还是不要和李强动心眼的好,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忽然灵光一现,想起了当初在僧王府地牢中李强吟过的两句诗,觉得很有气魄,于是脱口吟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在场众人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两句显然是词不达意,李强捂着嘴偷乐,小声对二肥说,你小子就两句记得熟,也得看看用在什么节骨眼儿呀,现在大家都吟风弄月的,你突然整出这么两句来,好像要把你押赴刑场似的。

    二肥憋得脸红脖子粗,无奈之下只能另起炉灶,即兴吟道:“啊!湖水啊湖水,荷花呀荷花,小鸟啊小鸟,蓝天啊蓝天,你们都他娘的太美了!”

    听到这儿,众人都忍不住扑哧乐了出来,咸丰更是乐得直不起腰来,李莲英不住口的在旁边劝皇上保重龙体。

    杜受田一个不小心,把胡子就下来一嘬。

    懿贵妃笑得花枝乱颤。

    李强上前拍拍二肥肩膀说:“很有创意。”

    第二天,李强就开始着手实施宴席上向皇上提的那几条建议。

    第一,李强向咸丰请旨颁行圣谕晓谕天下,从即日起,对各省文武大员进行整风,由整风处严格选拔派出人员,到各省考察各级官员,凡触犯大清律者按议罪银制度缴纳相应罚款,凡罪大恶极者除罚银外,视情节轻重进行论处。

    李强大胆推荐翰林院编修孙家鼐、翁同龢、朱凤标、庞钟璐等年轻人才,作为此次奉旨派驻各省的特派员,一律得到咸丰皇帝的召准。

    临行之前,两人把这些官员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简短而又严肃的会议。

    李强说,皇上圣明,能够审时度势,同意启用你们这些年轻人,你们首先应该感谢皇恩浩荡。之所以把这项神圣使命赋予给在座各位,主要是我们通过前一个时期的考察,发现大家不仅年轻有为、敢于突破世俗的藩篱,而且我发现诸位都对朝廷有一颗赤胆忠心,对自己有严格的道德约束,遍观大清像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咱们年龄都差不多,我相信大家都想趁着年轻干出一番事业来,这次到各省整风就是一次极好的机会,那帮龟孙子肯定不会老老实实接受审查的,所以你们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诱惑,无论如何你们要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有了困难也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二肥捅捅李强的腰眼,小声说,错了,是有条件也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李强干咳了两声说,总之,要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大家一致点头称是。

    下面轮到二肥讲话了,他沉着脸起身在众人面前走了几趟说,废话我不多说了,大家在整风运动中要是真遇到哪个省顽强抵抗,实在整不下去了就来找我,不管他是什么人,老子带着傻*龙宝刀杀过去把狗日的都咔嚓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是谁背着皇上和我们哥儿俩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回来老子一定不会放过他!说着,二肥挥舞着双拳,摆出一副凶狠样。

    大家都知道这个爷爷要是发起狠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都不住口的称是。

    是夜,咸丰在宫中大排筵宴,为整风处特派员践行。席间,咸丰自是对大家进行了一番勉励,吃罢喝罢宴席散去,一夜无话。

    第二日,特派员们告别了家人,带着随从和行李,风尘仆仆奔赴各省覆职,一路的艰辛自不必说。

    从这一天起,整风运动在全国以空前浩大的声势展开了,历时一个多月,查出违纪官员数千人,收缴议罪银上亿两,官场上的歪风邪气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整治,腐败官员纷纷落马,替换上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官吏,各地政治风气得到改观,经济水平稳步上升,百姓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这次整风运动,国库充盈起来,咸丰利用这些银子,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实力,从西方国家购买了一批新式武器,同时在李强的筹划下,向德日等发达国家派出了大清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军事经济知识,清朝的中兴指日可待。

    ps:今天发布了一个调查,想把读者大大们的意见统计上来,坐忘在接下来的情节中会按照统计情况来写,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另外,手中有票的话,顺便投几张,坐忘感激不尽了。
………………………………

第二十四章 祸乱宫闱4

    这一日,李强和二肥前来向皇上禀报大清培训班的筹备事宜。

    上书房里,咸丰正在对着案前的一帮大员大发雷霆:“废物!朕呕心沥血,竟养了一帮废物!”

    跪在地上的文武大员都低着脑袋,皇上每骂一句,他们身上就颤抖一下,连声称是。

    李强拜见了咸丰,禀报了大清培训班筹备进展情况以及各地整风运动的情况,咸丰的脸色才稍微和缓下来。

    李强问咸丰为什么发这么大火,咸丰对他们俩一向器重有加,当下也不隐瞒,拍着龙书案上的一叠奏折,余怒未消:“你们来的正好,你们也看看,朕苦心经营的江北大营被发匪陈玉成用半月的时间就击溃了,发匪李秀成在三河镇歼我清军数万余众,杨辅清又攻陷江西景德镇,如今发匪已在长江南北形成犄角之势,形势对大清极为不利。还有石达开率兵二十余万分三路由江西大举入湘,要攻打宝庆,宝庆乃是湘南重镇,一旦失守,两湘将危在旦夕。朕励精图治,竟养了这帮废物,要他们何用,拉出去都斩了算了!”

    这帮文武大员一听这话,都吓得体如筛糠,作声不得。

    李强笑道:“皇上不必动怒,其实长毛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骁勇,他们也只不过取得暂时的胜利,将来必被我军所克。”

    咸丰哼了一声,道:“爱卿说的未免也过于轻松了吧,从目前的情势看,长毛势如破竹,怎见得将来会败亡。”

    李强说:“皇上可还记得几年前的天京事变?伪王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被*走浙赣,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建起了江南和江北大营,重挫长毛。其实,长毛的心并不齐,现在先让他们得意一时,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就会相互猜忌,相互厮杀,可以说不战自溃。我敢保证不出五年长毛军必将覆灭。”

    咸丰听了李强的话,似有所动,想想确实如此,不过世事难料,究竟以后战局如何发展,谁也猜不到,他问李强:“那如今发匪几路大兵进袭,南省几处都危在旦夕,该如何是好?”

    李强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叫湖南巡抚叫什么烙饼张的马上派兵到宝庆驻防,要湖北巡抚胡林翼从侧面派兵增援,叫曾国藩派兵去驰援景德镇,抗击杨辅清,再派一路兵从屁股后面兜着打石达开。李秀成和陈玉成攻占江北大营,无非是想为伪天朝在长江以北形成一道保护屏障,暂时不会大举北犯,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解宝庆之危。”

    刚刚战败回来的江北大营都统德兴阿闻听此言,连连点头道:“李大人文韬武略,果然是我辈楷模。”

    咸丰看着他就来气,喝道:“少要多言!朕本想把你问斩的,看在你一把年纪,曾对朝廷有功的份上,暂且留你一条命,削去所有官职,留京待办。”

    德兴阿一咧嘴,说了声:“谢主隆恩。”

    咸丰采纳了李强的提议,立即命人八百里加急星夜奔赴湖南、湖北传达圣谕。(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二肥对李强说:“我说你小子怎么晚上不睡觉,屋里总是亮着灯,不会是研究兵法的吧。”

    李强笑着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就要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此时有太监前来禀报,说僧格林沁和瑞麟已在殿外候着了。咸丰说一了声“宣”,不大会儿功夫,两人进来跪拜皇上。

    “平身。”

    两人垂首侍立在一旁。

    僧格林沁一眼看到旁边的李强,胸中登时烧起一股无名大火,前一阵子在乾清宫大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李强打得鼻青脸肿,事后在床上休养了一个多月才算康复,尽管后来皇上派人到府看慰了几次,可对李强的仇恨却始终没有消泯,现在仇人近在咫尺,真恨不得扑上去要他几口才解恨,可是当着皇上的面也不便发作,只好隐忍一时。

    皇上脸色阴沉的可怕,把一份折子丢到僧王和瑞麟面前,狠狠的道:“你们看看吧,天津发来的奏报。”

    两人看了面色也变了。

    李强实在是不明所以,问咸丰是怎么回事。

    咸丰盯着僧、瑞两人说:“你们自己说说看。”

    瑞麟是礼部尚书,署理直隶各州府事物,目前正协同僧王督办天津大沽口防务,并与英法联军接洽谈判。

    瑞麟一边擦汗一边说:“去年,我大清为趋利避害与英法联军签订《天津条约》,但对于条约中外国公使驻京一款一直存有异议。后英法军队南撤,桂良等人前去与他们商谈通商章程,想以全免进口税为条件,取消外国公使驻京一项。不想洋人诡计多端,表面上答应,可是暗地里却把已经南撤的舰队悄悄开赴天津,如今英国公使额尔金竟公然提出无理要求,要我方无条件开辟天津为商埠,还要把原定的每年四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提高一倍,尤其是要强行派驻公使进京,否则要炮轰大沽口,再燃战火。”

    咸丰呵斥道:“你们是怎么答复的?”

    瑞麟支吾了半天,才说:“微臣和僧大人也是想保大清江山长久安泰,因此……因此……”

    李强接口道:“因此你们就背着皇上答应了他们的条件?”

    瑞麟迟疑着点点头,马上说:“不过当时情势紧急,我们也是出于无奈……”

    “混帐!”咸丰气得站起身来,指着瑞麟喝到:“你知道此举会令我国损失多少银两,从此各国列强气焰只会越发嚣张。”

    瑞麟和僧王吓得低下头来,不敢再说话。

    李强考虑一会儿,说:“皇上,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咸丰对李强一向信任有加,当即准奏。

    李强说:“我觉得这件事并不是不可挽回,关键是时间。”

    “此话怎讲?”

    “就一个字:拖。咱们对英法侵略者完全不用讲什么信义二字,既然两位大人已经初步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咱们不如将计就计,表面上答应,就是不谈签订协议的事,暗中调兵遣将,加固天津海防线,等到时机成熟之后,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一击必定成功。”

    好!咸丰现在已经越发觉得李强是个可倚重之人,总是能在时不可解的时候,出奇谋献良策,他回头看看瑞、僧两人问:“你们以为如何?”

    瑞麟壮着胆子说:“英法船坚炮利,况且洋人又诡计多端,臣怕……拖不了太久,他们就会察觉,到时万炮齐发,天津危在旦夕。”

    “到时朕就让你站在大沽口炮台上,第一个被洋人炸死!”咸丰气急败坏的说。

    僧格林沁瞪了一眼瑞麟,心想亏你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